第120章 這太平盛世終於輪到俺過了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
朱標轉向陳老漢,繼續說道:
“老叔放心,侄兒把謝全借走,便會還河南百姓一個清官。”
“河道的工事也會繼續。”
“還請老叔與河南百姓放心!”
“是是是.....”
陳老漢除連忙點頭外,壓根不知道該說什麽。
謝全乃一省布政,這樣的大官便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朱標貴為太子,那就真龍天子。
他打了天上星宿,踹了真龍天子。
這他娘的要下十八層地獄吧!
見陳老漢依舊麵帶惶恐,朱標拿起陳老漢的小酒壺,也不顧及什麽,對嘴飲了一口。
“老叔,對老兵照顧不周,是俺朱家對不住大家。”
“等迴京之後,侄兒會想辦法厚待退伍老兵。”
“殿下!”
聽出朱標話中滿是自責,陳老漢壯著膽子開口說道:
“俺們老兵都感念朝廷大恩,朝廷對俺們也已經很好了。”
“莊上有些人眼紅俺們得了許多賞賜,背地裏還罵俺們是臭丘八勒。”
“殿下,俺們知足了!”
看陳老漢笑容得意,臉上惶恐也漸漸消失。
朱標很是親近衝屋裏匆促道:
“嬸子,飯好了不?”
“好...好了....”
方才的動靜老婦在裏屋聽的清清楚楚。
知道院裏的一個是當朝太子,一個是河南布政使,她嚇得壓根不敢出來。
也是聽到朱標這話,老婦這才捧著飯菜,戰戰兢兢從裏麵走了出來。
“太....太子老爺,俺家沒啥好東西,您....您將就講究......”
“嬸子說的哪裏話,咱家裏的飯才最香哩。”
沐英還沒來得及驗毒,朱標便夾起一塊雞肉放進了嘴裏。
“香!真香!”
“嬸子你不知道,常大將軍是俺嶽丈。老叔先前在常大將軍麾下,那就是俺長輩。”
“俺就是咱家的晚輩,沒啥好客套的。”
“嗯....”
“老叔,你說對不!”
見朱標看向自己,陳老漢深吸口氣,索性直接說道:
“對!都是自家人!”
“婆娘,給咱家侄兒滿上,咱要.....”
“啊.....”
不等陳老漢說完,老婦忙狠狠掐了他一把。
可偏是如此,陳老漢愈發覺得能與當朝太子對飲,將來說出去也是一輩子的體麵。
起碼在家裏,自家婆娘要多給自己幾分麵子。
虛榮心作祟,陳老漢拿起酒杯便飲了下去。
“殿下,俺老漢先幹為敬!”
“嗯。”朱標也忙跟著對飲。
也是看到朱標毫無架子,老婦這才安心了許多。
一頓飯下來,他們倒是不覺得有太多拘束。
“謝全,老叔,這次河南水災嚴重不?”
“迴殿下。”謝全放下碗筷,沉聲迴道:“相較之前並不算嚴重,沒出人命,隻是淹毀了兩岸的田地。”
“河南存糧,加上殿下帶來的軍糧、藥材,河南百姓能過這次難關。”
“隻是不少莊稼被淹,來年收成可能不好,稅收的話....”
“免河南明年稅收!”
朱標剛一說完,陳老漢忙開口說道:
“太子爺,雖說兩岸田地被淹了不少,可水退下去以後,河道兩邊的地就是沃土,收成還能更好嘞。”
“至正二十年的時候,那時候黃河發了大水,百姓從牙縫裏也能擠出來稅收。”
“老叔,光景不同了,咱大明和暴元不同,咱大明以百姓為先。”
陳老漢怔了一下,隨即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
“他娘的,這好日子終於輪到俺過了!”
“太子老爺,這次水災不算啥,洪武五年那次就比這次還嚴重!”
“您不用放心上!”
“老叔也說胡話了不是。”
“河南境內有多少像老叔這樣的,侄兒的長輩。”
“河南有我大明數十萬百姓。”
“侄兒既為太子,怎能不放在心上。”
朱標緩緩起身,衝陳老漢告辭道:
“老叔,治河的能手應該到了,侄兒就先告辭了。”
“嗯.....”
不知怎的,聽到朱標要走,陳老漢竟也有些不舍。
微微愣了一下後,陳老漢忙衝自家婆娘說道:
“快,快把咱家的雞拿兩隻給太子爺帶上,還有煮的雞蛋、烙的餅都拿出來,讓太子老爺迴去路上吃。”
“老叔,不用.....”
不等朱標拒絕,老婦也跟著開口道:
“家裏來親戚了,都要帶些東西路上吃的。”
“俺這就去拿!”
一旁的謝全也跟著說道:
“殿下,河南民風淳樸,曆來如此。探親訪友是要帶著幹糧走的。”
“嗯。”
見盛情難卻,朱標便也收下了東西。
而陳老漢夫婦真如送別自家晚輩一般,將朱標一行送出莊子後,這才緩緩朝家走去。
“當家的,咱這位太子老爺,好像和官老爺們不一樣。”
“這你就不懂了!”陳老漢背負雙手,表情驕傲,儼然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當年洪武爺跟手下弟兄也是親近的很。”
“俺當年還和洪武爺吃的一鍋飯哩!”
“而且咱們這位太子爺身上,有洪武爺的影子。”
待迴到家中,老婦剛要收拾碗筷,卻發現桌上赫然擺放著兩錠銀子還有一塊玉牌。
“當家的,這.....”
看到五十兩銀子,陳老漢表情微頓,旋即朗聲笑道:
“太子爺體恤咱們呀!”
“太子爺怕咱們沒吃沒喝,這才留了銀子!”
“婆娘,你瞅著吧,有洪武爺和太子爺在,咱大明的百姓日子不會差!”
“你就等著過好日子吧!”
“當家的說的是!”老婦心中認同,用力點了點頭。
隨即很是小心的將銀子、玉牌收了起來。
“婆娘!這太平盛世終於輪到咱們過了!”
“那塊玉牌可千萬不能變賣,也不能現在給兒子他們。”
“等咱們死的時候再給他們,讓他們一直傳下去,保不齊將來能有大用!”
“是,俺聽你的。”
見自家婆娘少了往日的潑辣,陳老漢壯著膽子,試探性說道:
“那個....婆娘,俺再去打點酒成不,就平時喝的燒刀子....”
“不成!”
“今兒高興,不喝燒刀子,喝紹興老酒!”
“當家的你坐著,俺再給買斤豬頭肉!”
迴到府衙。
鳳陽三司趕過來的治河能手也都到了。
朱標坐於正堂,衝幾人開口道:
“黃河水災,乃是積重之疾,是該好好治理了。”
“你們幾人暫領工部職,留在河南治理黃河。”
“臣領命。”
“謝全,給朝廷上書,請求撥銀三百萬兩。”
“三....三百萬?”
朱標轉向陳老漢,繼續說道:
“老叔放心,侄兒把謝全借走,便會還河南百姓一個清官。”
“河道的工事也會繼續。”
“還請老叔與河南百姓放心!”
“是是是.....”
陳老漢除連忙點頭外,壓根不知道該說什麽。
謝全乃一省布政,這樣的大官便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朱標貴為太子,那就真龍天子。
他打了天上星宿,踹了真龍天子。
這他娘的要下十八層地獄吧!
見陳老漢依舊麵帶惶恐,朱標拿起陳老漢的小酒壺,也不顧及什麽,對嘴飲了一口。
“老叔,對老兵照顧不周,是俺朱家對不住大家。”
“等迴京之後,侄兒會想辦法厚待退伍老兵。”
“殿下!”
聽出朱標話中滿是自責,陳老漢壯著膽子開口說道:
“俺們老兵都感念朝廷大恩,朝廷對俺們也已經很好了。”
“莊上有些人眼紅俺們得了許多賞賜,背地裏還罵俺們是臭丘八勒。”
“殿下,俺們知足了!”
看陳老漢笑容得意,臉上惶恐也漸漸消失。
朱標很是親近衝屋裏匆促道:
“嬸子,飯好了不?”
“好...好了....”
方才的動靜老婦在裏屋聽的清清楚楚。
知道院裏的一個是當朝太子,一個是河南布政使,她嚇得壓根不敢出來。
也是聽到朱標這話,老婦這才捧著飯菜,戰戰兢兢從裏麵走了出來。
“太....太子老爺,俺家沒啥好東西,您....您將就講究......”
“嬸子說的哪裏話,咱家裏的飯才最香哩。”
沐英還沒來得及驗毒,朱標便夾起一塊雞肉放進了嘴裏。
“香!真香!”
“嬸子你不知道,常大將軍是俺嶽丈。老叔先前在常大將軍麾下,那就是俺長輩。”
“俺就是咱家的晚輩,沒啥好客套的。”
“嗯....”
“老叔,你說對不!”
見朱標看向自己,陳老漢深吸口氣,索性直接說道:
“對!都是自家人!”
“婆娘,給咱家侄兒滿上,咱要.....”
“啊.....”
不等陳老漢說完,老婦忙狠狠掐了他一把。
可偏是如此,陳老漢愈發覺得能與當朝太子對飲,將來說出去也是一輩子的體麵。
起碼在家裏,自家婆娘要多給自己幾分麵子。
虛榮心作祟,陳老漢拿起酒杯便飲了下去。
“殿下,俺老漢先幹為敬!”
“嗯。”朱標也忙跟著對飲。
也是看到朱標毫無架子,老婦這才安心了許多。
一頓飯下來,他們倒是不覺得有太多拘束。
“謝全,老叔,這次河南水災嚴重不?”
“迴殿下。”謝全放下碗筷,沉聲迴道:“相較之前並不算嚴重,沒出人命,隻是淹毀了兩岸的田地。”
“河南存糧,加上殿下帶來的軍糧、藥材,河南百姓能過這次難關。”
“隻是不少莊稼被淹,來年收成可能不好,稅收的話....”
“免河南明年稅收!”
朱標剛一說完,陳老漢忙開口說道:
“太子爺,雖說兩岸田地被淹了不少,可水退下去以後,河道兩邊的地就是沃土,收成還能更好嘞。”
“至正二十年的時候,那時候黃河發了大水,百姓從牙縫裏也能擠出來稅收。”
“老叔,光景不同了,咱大明和暴元不同,咱大明以百姓為先。”
陳老漢怔了一下,隨即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
“他娘的,這好日子終於輪到俺過了!”
“太子老爺,這次水災不算啥,洪武五年那次就比這次還嚴重!”
“您不用放心上!”
“老叔也說胡話了不是。”
“河南境內有多少像老叔這樣的,侄兒的長輩。”
“河南有我大明數十萬百姓。”
“侄兒既為太子,怎能不放在心上。”
朱標緩緩起身,衝陳老漢告辭道:
“老叔,治河的能手應該到了,侄兒就先告辭了。”
“嗯.....”
不知怎的,聽到朱標要走,陳老漢竟也有些不舍。
微微愣了一下後,陳老漢忙衝自家婆娘說道:
“快,快把咱家的雞拿兩隻給太子爺帶上,還有煮的雞蛋、烙的餅都拿出來,讓太子老爺迴去路上吃。”
“老叔,不用.....”
不等朱標拒絕,老婦也跟著開口道:
“家裏來親戚了,都要帶些東西路上吃的。”
“俺這就去拿!”
一旁的謝全也跟著說道:
“殿下,河南民風淳樸,曆來如此。探親訪友是要帶著幹糧走的。”
“嗯。”
見盛情難卻,朱標便也收下了東西。
而陳老漢夫婦真如送別自家晚輩一般,將朱標一行送出莊子後,這才緩緩朝家走去。
“當家的,咱這位太子老爺,好像和官老爺們不一樣。”
“這你就不懂了!”陳老漢背負雙手,表情驕傲,儼然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當年洪武爺跟手下弟兄也是親近的很。”
“俺當年還和洪武爺吃的一鍋飯哩!”
“而且咱們這位太子爺身上,有洪武爺的影子。”
待迴到家中,老婦剛要收拾碗筷,卻發現桌上赫然擺放著兩錠銀子還有一塊玉牌。
“當家的,這.....”
看到五十兩銀子,陳老漢表情微頓,旋即朗聲笑道:
“太子爺體恤咱們呀!”
“太子爺怕咱們沒吃沒喝,這才留了銀子!”
“婆娘,你瞅著吧,有洪武爺和太子爺在,咱大明的百姓日子不會差!”
“你就等著過好日子吧!”
“當家的說的是!”老婦心中認同,用力點了點頭。
隨即很是小心的將銀子、玉牌收了起來。
“婆娘!這太平盛世終於輪到咱們過了!”
“那塊玉牌可千萬不能變賣,也不能現在給兒子他們。”
“等咱們死的時候再給他們,讓他們一直傳下去,保不齊將來能有大用!”
“是,俺聽你的。”
見自家婆娘少了往日的潑辣,陳老漢壯著膽子,試探性說道:
“那個....婆娘,俺再去打點酒成不,就平時喝的燒刀子....”
“不成!”
“今兒高興,不喝燒刀子,喝紹興老酒!”
“當家的你坐著,俺再給買斤豬頭肉!”
迴到府衙。
鳳陽三司趕過來的治河能手也都到了。
朱標坐於正堂,衝幾人開口道:
“黃河水災,乃是積重之疾,是該好好治理了。”
“你們幾人暫領工部職,留在河南治理黃河。”
“臣領命。”
“謝全,給朝廷上書,請求撥銀三百萬兩。”
“三....三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