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弄臣,親信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乃是勳貴案時,諸將留下的罪證!”
“嗯?”
“早先的勳貴案你沒參與,而我卻是深陷其中。”
“刑部、錦衣衛、大理寺都有我等罪證的卷宗。”
“即便朝廷現在不懲治,即便太子殿下從未想過因此治罪。”
“可隻要罪證的卷宗還在,我等便覺得性命不是自己的。”
“我等的喉嚨裏,便一直卡著根刺。”
被這麽一說。
李文忠也想起了昨日情形。
就因為先前的勳貴案,馮勝與朱標之間,始終有一道間隙。
也是因為這道間隙。
凡有決議,馮勝必然畏首畏尾,不敢出言提議,更不敢無所顧忌,銳意直前。
恐怕似他這般的軍中統帥,應該也不在少數。
也是此時。
馮勝眼神感激,迴頭看了眼東宮的方向,繼續說道:
“殿下將勳貴案的罪證卷宗賞賜下來。”
“殿下是要借此機會,打消我等的後顧之憂。”
“也是告訴我等,往日是非均已翻篇,朝廷不會因過去之事,懲治我等。”
“殿下也不會因昨日之事,對我等心生厭棄。”
“殿下如此,乃是要昭告全軍。”
“此時我大明,正當銳意直前之時!”
見馮勝表情振奮,神情狼然。
李文忠也深有感觸般,渾身上下也覺熱血翻湧。
“思本,你且說說。”
“太子有如此重賞,軍中將帥豈能不思報效?”
“區區禁酒一令,三軍將帥豈能不嚴格遵守?”
“不錯!”李文忠重重點了點頭,“此時我大明,當是銳意直前之時。”
“是我淺見了。”
“此次親征,的確是將往日舊賬徹底翻篇的最佳時機。”
.......
太子東宮。
馮勝、李文忠等人剛走。
李景隆想了片刻,連忙衝朱標拱手道:
“殿下息怒,微臣死罪!”
“嗯?”
李景隆突然如此,馮誠、藍玉等人均是滿臉詫異看了過去。
也是見朱標略帶疑惑看向自己,李景隆這才繼續說道:
“方才殿下衝諸將下令,諸將第一時間卻並未領命。”
“等我父與宋國公領命後,眾將這才跟著領命。”
“殿下,微臣願替父受罰!”
馮誠聞言,也反應了過來,連忙跟著一並跪了下去。
隻不過。
看著下方的李景隆,朱標卻是來了興致。
早先怎麽沒發現,這李景隆倒是還有幾分弄臣的屬性。
自己雖是太子,可未曾統帥一軍,未曾建立功勳。
一上來便擔任三軍統帥,顧時等人心中嘀咕,屬實是再正常不過了。
對於這點,自己原本毫不在意。
甚至都想到李文忠、馮勝或許會挾兵自重,可這李景隆卻突然提了出來。
保不齊.....
李景隆這是要告訴自己,他李景隆雖是人子,可更是自己這個太子的親信。
更重要的是。
此時在場的都是自己這個太子的鐵杆死忠。
藍玉自不必說。
徐允恭、馮誠,包括他李景隆,都是自己這個太子從小到大的玩伴。
自己又怎麽因此處置他李景隆!
察言觀色,挾恩賣巧。
這李景隆倒還真能培養成一個善於交際的弄臣。
“起來起來,這有何罪。”
“軍中威望,孤本就不如宋國公、曹國公。”
從主位起身,朱標走到李景隆、馮誠兩人跟前,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示意二人起身。
“孤與你們,都是一樣。”
“隻能承繼父輩榮光,軍中卻無尺寸之功。”
“擔任三軍統帥,也不過是掩敵人之耳目的虛詞罷了。”
“實際上,孤會隱姓埋名,於曹國公麾下,擔一副總兵。”
“啊?”李景隆驚唿一聲,連忙開口勸諫道:“殿下,您身份貴重,豈能親上戰場.....”
見李景隆如此。
朱標指了指一旁立著的長槍,淡淡說道:
“父皇將早年使用的長槍交給孤,為的便是讓孤上陣殺敵,建立功勳。”
“若是此次孤不能建功,將來便再難親征統兵。”
“你等也是如此!”
朱標環顧眾人後,以兄長的口吻,溫聲勸誡道:
“若此戰你們不能打出將門虎子的風采,那你等便是草包,今後便再難得到重用。”
“孤也同你們一樣,若是不能上陣殺敵,建立功勳。”
“即便將來繼位,軍中那些老帥也會覺得孤是個不通武備的稚子庸才。”
“太子大哥!”
徐允恭、湯鼎等人均是滿是動容,緊緊盯著朱標。
特別是聽到此次親征,饒是朱標也和他們一樣,麵臨相同的處境後。
眾人自是覺得與朱標更加親近了許多。
“太子大哥放心,此戰我等必不辱使命!”
“我等必然建功,可還是請殿下保重,不可行險。”
“大哥方才說隻要我們幾個據守便是國戰首功,這擺明了是要提拔我們。”
“若我們連據守都做不到,那還有何顏麵存於世上,倒不如死了幹淨!”
等眾人說完。
朱標環顧眾人的同時,著重看了李景隆一眼。
“將來孤繼位,你等都是孤的肱骨之臣。”
“隻要此戰建功,你等便要陸續接替自家父輩在軍中的地位。”
“所以.....”
“太子大哥放心,我等必不辱命!”
“殿下放心,臣必不辱命!”
語罷,眾人表情鄭重,衝朱標拱手後便一同退出了太子東宮。
而等眾人走後。
朱標抬眸看了眼院中的天空。
方才對徐允恭等人說的話,並非玩笑,更不是施恩的手段。
畢竟此戰過後,諸事皆定。
大明便要開啟航海、經濟、科技的新的紀元。
到那時,自己的一些決策,必將觸及勳貴的利益,也不會被老牌將帥所接納。
所以此時敲打徐允恭等人,給他們鋪路。
為的便是讓這些太子死忠,接替他們父輩在軍中的地位,接管大明軍政,好為將來做準備.......
“嗯?”
“早先的勳貴案你沒參與,而我卻是深陷其中。”
“刑部、錦衣衛、大理寺都有我等罪證的卷宗。”
“即便朝廷現在不懲治,即便太子殿下從未想過因此治罪。”
“可隻要罪證的卷宗還在,我等便覺得性命不是自己的。”
“我等的喉嚨裏,便一直卡著根刺。”
被這麽一說。
李文忠也想起了昨日情形。
就因為先前的勳貴案,馮勝與朱標之間,始終有一道間隙。
也是因為這道間隙。
凡有決議,馮勝必然畏首畏尾,不敢出言提議,更不敢無所顧忌,銳意直前。
恐怕似他這般的軍中統帥,應該也不在少數。
也是此時。
馮勝眼神感激,迴頭看了眼東宮的方向,繼續說道:
“殿下將勳貴案的罪證卷宗賞賜下來。”
“殿下是要借此機會,打消我等的後顧之憂。”
“也是告訴我等,往日是非均已翻篇,朝廷不會因過去之事,懲治我等。”
“殿下也不會因昨日之事,對我等心生厭棄。”
“殿下如此,乃是要昭告全軍。”
“此時我大明,正當銳意直前之時!”
見馮勝表情振奮,神情狼然。
李文忠也深有感觸般,渾身上下也覺熱血翻湧。
“思本,你且說說。”
“太子有如此重賞,軍中將帥豈能不思報效?”
“區區禁酒一令,三軍將帥豈能不嚴格遵守?”
“不錯!”李文忠重重點了點頭,“此時我大明,當是銳意直前之時。”
“是我淺見了。”
“此次親征,的確是將往日舊賬徹底翻篇的最佳時機。”
.......
太子東宮。
馮勝、李文忠等人剛走。
李景隆想了片刻,連忙衝朱標拱手道:
“殿下息怒,微臣死罪!”
“嗯?”
李景隆突然如此,馮誠、藍玉等人均是滿臉詫異看了過去。
也是見朱標略帶疑惑看向自己,李景隆這才繼續說道:
“方才殿下衝諸將下令,諸將第一時間卻並未領命。”
“等我父與宋國公領命後,眾將這才跟著領命。”
“殿下,微臣願替父受罰!”
馮誠聞言,也反應了過來,連忙跟著一並跪了下去。
隻不過。
看著下方的李景隆,朱標卻是來了興致。
早先怎麽沒發現,這李景隆倒是還有幾分弄臣的屬性。
自己雖是太子,可未曾統帥一軍,未曾建立功勳。
一上來便擔任三軍統帥,顧時等人心中嘀咕,屬實是再正常不過了。
對於這點,自己原本毫不在意。
甚至都想到李文忠、馮勝或許會挾兵自重,可這李景隆卻突然提了出來。
保不齊.....
李景隆這是要告訴自己,他李景隆雖是人子,可更是自己這個太子的親信。
更重要的是。
此時在場的都是自己這個太子的鐵杆死忠。
藍玉自不必說。
徐允恭、馮誠,包括他李景隆,都是自己這個太子從小到大的玩伴。
自己又怎麽因此處置他李景隆!
察言觀色,挾恩賣巧。
這李景隆倒還真能培養成一個善於交際的弄臣。
“起來起來,這有何罪。”
“軍中威望,孤本就不如宋國公、曹國公。”
從主位起身,朱標走到李景隆、馮誠兩人跟前,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示意二人起身。
“孤與你們,都是一樣。”
“隻能承繼父輩榮光,軍中卻無尺寸之功。”
“擔任三軍統帥,也不過是掩敵人之耳目的虛詞罷了。”
“實際上,孤會隱姓埋名,於曹國公麾下,擔一副總兵。”
“啊?”李景隆驚唿一聲,連忙開口勸諫道:“殿下,您身份貴重,豈能親上戰場.....”
見李景隆如此。
朱標指了指一旁立著的長槍,淡淡說道:
“父皇將早年使用的長槍交給孤,為的便是讓孤上陣殺敵,建立功勳。”
“若是此次孤不能建功,將來便再難親征統兵。”
“你等也是如此!”
朱標環顧眾人後,以兄長的口吻,溫聲勸誡道:
“若此戰你們不能打出將門虎子的風采,那你等便是草包,今後便再難得到重用。”
“孤也同你們一樣,若是不能上陣殺敵,建立功勳。”
“即便將來繼位,軍中那些老帥也會覺得孤是個不通武備的稚子庸才。”
“太子大哥!”
徐允恭、湯鼎等人均是滿是動容,緊緊盯著朱標。
特別是聽到此次親征,饒是朱標也和他們一樣,麵臨相同的處境後。
眾人自是覺得與朱標更加親近了許多。
“太子大哥放心,此戰我等必不辱使命!”
“我等必然建功,可還是請殿下保重,不可行險。”
“大哥方才說隻要我們幾個據守便是國戰首功,這擺明了是要提拔我們。”
“若我們連據守都做不到,那還有何顏麵存於世上,倒不如死了幹淨!”
等眾人說完。
朱標環顧眾人的同時,著重看了李景隆一眼。
“將來孤繼位,你等都是孤的肱骨之臣。”
“隻要此戰建功,你等便要陸續接替自家父輩在軍中的地位。”
“所以.....”
“太子大哥放心,我等必不辱命!”
“殿下放心,臣必不辱命!”
語罷,眾人表情鄭重,衝朱標拱手後便一同退出了太子東宮。
而等眾人走後。
朱標抬眸看了眼院中的天空。
方才對徐允恭等人說的話,並非玩笑,更不是施恩的手段。
畢竟此戰過後,諸事皆定。
大明便要開啟航海、經濟、科技的新的紀元。
到那時,自己的一些決策,必將觸及勳貴的利益,也不會被老牌將帥所接納。
所以此時敲打徐允恭等人,給他們鋪路。
為的便是讓這些太子死忠,接替他們父輩在軍中的地位,接管大明軍政,好為將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