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為了點兒醋,吃頓餃子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人是誰?”
“馮勝!”
見老朱臉上閃過一抹遲疑,朱標聳了聳肩,繼續說道:
“此次涉及勳貴不法案的國公,隻有馮勝一人。”
“一旦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獲得直接利益最多的人,還是他馮勝。”
“加上馮勝也是聰慧之人,以他的才智,能想出這樣的法子。”
“不會是他。”不等朱標繼續往下說,老朱當即搖頭說道。
雖說朱標也認為馮勝的可能性不大。
可見老朱如此篤定,朱標也來了興致,要和老朱抬抬杠。
“父皇為何如此信任馮勝?”
“自然是因他先前之品性!”老朱看向朱標,表情愈發嚴肅說道:“馮勝的忠心咱還是知道的,若不然的話,咱也不可能讓他當太子少師。”
“僅僅是因為馮勝先前之的品性?”
被朱標這麽一問,老朱一時間竟也有些心虛。
的確,在巨大利益麵前,品性這玩意兒本就虛妄,可著實不可靠了些。
“爹,您這個皇帝不合格啊。”
“以品性來判斷,這不是徇私嘛。”
“凡事總該就事論事,仔細調查一番再下決斷吧。”
見朱標一臉訕訕,竟開始教育起自己來。
老朱雖然不爽,但還真沒法子反駁。
“這麽說來,你是認為此事做局之人,乃是馮勝?”
“當然不是。”
“......”
老朱滿臉黑線,當即在殿內左右環顧,尋找著什麽。
臉上那不善的表情,顯然是被人戲耍一通後,變得惱羞成怒了。
見老朱大闊步朝一根木棍兒走去,朱標連忙開口解釋道:
“爹,馮勝的嫌疑不大,隻是有可能,可能!”
“你覺得馮勝嫌疑不大,還敢往溝裏帶咱!”
見老朱放下高舉的木棍。
朱標咧嘴一笑,繼續道:
“爹,兒子畢竟是太子,總不能一直參考品性優劣判斷每件事吧。”
“臣子的品性要參考,可也該就事論事!”
“您自己說說,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獲得直接利益最大的,是不是馮勝。”
“哼!”老朱冷哼一聲,裝出一副惱怒的樣子,也不搭理朱標。
可實際上,此時老朱心中,卻滿是對朱標的肯定。
正如朱標方才說的那樣, 為君者不能以臣子的品性作為第一參考標準。
更重要的,還是要就事論事。
勳貴案就此作罷,馮勝便可繼續帶著那些勳貴侵國自肥,他獲得的直接好處也的確是最大的。
而在巨大利益麵前,人也總能幹出一些有違常理的事來。
朱標雖然覺得馮勝的嫌疑不大,但依舊能懷疑到他頭上。
這便足以證明朱標具備冷靜判斷的能力。
相比之下。
胡惟庸隻是個文官,先前也沒有勾結勳貴共行不法。
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
明麵上看。
胡惟庸的確得不到什麽直接利益,一般人也還真懷疑不到胡惟庸的頭上。
可實際上。
無論老朱還是朱標,都幾乎認定就是胡惟庸背後搞鬼。
按照常理來說,常茂當街殺人,朱標自然要保他。
可一旦朱標輕饒了常茂,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也就罷了,朱標這個太子在朝中的威信勢必要大打折扣。
此消彼長。
皇帝之下的太子威信受損,那胡惟庸這個丞相在百官心中的威信自然水漲船高。
這對胡惟庸成就一人以下,萬人之上的目的,也就更進了一步。
甚至說。
如果此類事件多發生幾次。
等朱標將來登基,朱標的天子威儀也勢必會受損。
如此一來。
朱標新朝,胡惟庸作為洪武老臣,威望日隆。
他想更進一步,成為把控朝堂、控製皇帝的一代權臣也不是不可能。
“不錯,胡惟庸嫌疑最大,馮勝的可能雖微乎其微,但也不是絕無可能。”
“一切都還要看明日斬刑時,這二人的反應。”
老朱說完。
望了眼殿外的方向,神情也變的冷厲了幾分。
“隻不過這毛驤,著實是不堪大用......”
“嗯。”朱標眼底微沉,很是認同的點點頭道:“因為毛驤不中用,對胡惟庸的處置,恐怕也要提前一些了。”
雖然朱標這話有種為了點醋,就吃頓餃子的嫌疑。
可老朱卻也不覺得奇怪。
錦衣衛有著監察百官之能。
而且老朱設立錦衣衛的目的之一,就是監視胡惟庸。
可如今常茂殺人,無論是胡惟庸,亦或是馮勝做的這麽一個局。
毛驤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他事先竟然毫不知情。
僅這份失職失察之罪,毛驤就沒有理由繼續活下去了。
“胡惟庸的死期的確要提前一些。”
老朱微微一頓,看向朱標沉聲問道:
“小子,你手上估計有不少胡惟庸的罪證了吧。”
“嗯,七八條大罪。”
“這便夠了......”
不等老朱說完,朱標微微搖了搖頭,“還不夠。”
“若僅僅是為了殺胡惟庸一人,這些罪狀足夠胡惟庸死上百次、千次。”
“可若是為了廢除傳承千年的丞相製,這些罪狀便有些不足。”
“眼下還差最後一步!”
“哪一步?”雖然老朱也猜到了朱標的意思,可他依舊問道。
“謀反!”
“嗬~”
老朱當即冷笑一聲。
他猜得果然沒錯,朱標還真的在等胡惟庸謀反。
可胡惟庸他敢嗎?
“標兒.......”
“爹!”
不等老朱說完。
朱標好似心有靈犀一般,直接沉聲打斷道:
“現在胡惟庸是否謀反已經不重要了。”
“隻要你我父子說他謀反,那他便是反了。”
“至於事實如何,真相如何?沒人在意。”
“到時朝廷牽連胡惟庸一幹逆黨,殺的血流成河。其他官員隻會擔心他們自己,是否會被胡惟庸案所牽連。”
“屆時天子盛怒,朝堂一片血腥,絕不會有人敢說丞相製度不可廢除這樣的昏話。”
朱標說完。
老朱沉默良久,一雙眸子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朱標。
果然,他果然還是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的。
朱標什麽時候也不是被動之人。
他又怎麽可能老實等著胡惟庸謀反,他來後發製人。
朱標那聰明的小腦瓜子,哪一次不是陽謀取勝,先發製人。
而且正如朱標說的那樣。
他們爺倆說胡惟庸反了,那胡惟庸就是反了。
心中振奮之餘,老朱看向朱標的目光雖很是滿意,但也多了一絲絲的疑惑。
朱標這臭小子才不過二十歲的年紀。
如此沉穩的心機,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他朱重八一個百姓的孩子,怎麽就能生出這麽個鬼精鬼精的玩意兒。
“好小子,有些氣勢了,像咱!”
見老朱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就要離開。
朱標再次開口道:
“爹,恩科......”
“你盡管安排!”老朱頭也不迴,隨意說道。
如今見朱標已有人君之相,帝王心術已經不落於他。
老朱隻想盡快和馬皇後分享這份喜悅。
至於恩科,還有明日處斬常茂這些瑣事,朱標自己安排,自己下旨就好。
他還真不想操這份閑心。
“對了標兒。”
就在一隻腳已經踏出殿門之時,老朱突然轉身看向朱標問道:
“先前你不是說,咱爺倆禦駕親征,你要讓胡惟庸來穩定後方,籌備糧草嗎?”
“如今你打算對胡惟庸提前動手,那後勤方麵該由誰來管理?”
說出這話的同時,老朱在心裏將朝中大臣快速過了一遍。
可李善長告老還鄉,胡惟庸命不久矣,劉伯溫又無官職。
至於宋濂、高啟這些人,他們也沒有保證後勤的本事。
倉促之間,老朱還真想不到什麽合適的人選。
“標兒,你娘是能坐鎮京都,可籌措糧餉,運輸糧草這些瑣事,不該讓她操勞。”
“你可有人選?”
見老朱直直盯著自己。
朱標一時心虛,有些不敢去看老朱的眼睛。
“那個.....爹,到時候兒子自有安排......”
“成,你有安排就行,不過可靠才是最主要的。”
“您放心,指定可靠。”
老朱應了一聲,便也不再細問,大踏步朝坤寧宮的方向走去。
隻不過等老朱走遠,朱標竟猛的笑出了聲。
統籌後勤的人正是老朱自己,這人選能不可靠嗎!
“馮勝!”
見老朱臉上閃過一抹遲疑,朱標聳了聳肩,繼續說道:
“此次涉及勳貴不法案的國公,隻有馮勝一人。”
“一旦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獲得直接利益最多的人,還是他馮勝。”
“加上馮勝也是聰慧之人,以他的才智,能想出這樣的法子。”
“不會是他。”不等朱標繼續往下說,老朱當即搖頭說道。
雖說朱標也認為馮勝的可能性不大。
可見老朱如此篤定,朱標也來了興致,要和老朱抬抬杠。
“父皇為何如此信任馮勝?”
“自然是因他先前之品性!”老朱看向朱標,表情愈發嚴肅說道:“馮勝的忠心咱還是知道的,若不然的話,咱也不可能讓他當太子少師。”
“僅僅是因為馮勝先前之的品性?”
被朱標這麽一問,老朱一時間竟也有些心虛。
的確,在巨大利益麵前,品性這玩意兒本就虛妄,可著實不可靠了些。
“爹,您這個皇帝不合格啊。”
“以品性來判斷,這不是徇私嘛。”
“凡事總該就事論事,仔細調查一番再下決斷吧。”
見朱標一臉訕訕,竟開始教育起自己來。
老朱雖然不爽,但還真沒法子反駁。
“這麽說來,你是認為此事做局之人,乃是馮勝?”
“當然不是。”
“......”
老朱滿臉黑線,當即在殿內左右環顧,尋找著什麽。
臉上那不善的表情,顯然是被人戲耍一通後,變得惱羞成怒了。
見老朱大闊步朝一根木棍兒走去,朱標連忙開口解釋道:
“爹,馮勝的嫌疑不大,隻是有可能,可能!”
“你覺得馮勝嫌疑不大,還敢往溝裏帶咱!”
見老朱放下高舉的木棍。
朱標咧嘴一笑,繼續道:
“爹,兒子畢竟是太子,總不能一直參考品性優劣判斷每件事吧。”
“臣子的品性要參考,可也該就事論事!”
“您自己說說,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獲得直接利益最大的,是不是馮勝。”
“哼!”老朱冷哼一聲,裝出一副惱怒的樣子,也不搭理朱標。
可實際上,此時老朱心中,卻滿是對朱標的肯定。
正如朱標方才說的那樣, 為君者不能以臣子的品性作為第一參考標準。
更重要的,還是要就事論事。
勳貴案就此作罷,馮勝便可繼續帶著那些勳貴侵國自肥,他獲得的直接好處也的確是最大的。
而在巨大利益麵前,人也總能幹出一些有違常理的事來。
朱標雖然覺得馮勝的嫌疑不大,但依舊能懷疑到他頭上。
這便足以證明朱標具備冷靜判斷的能力。
相比之下。
胡惟庸隻是個文官,先前也沒有勾結勳貴共行不法。
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
明麵上看。
胡惟庸的確得不到什麽直接利益,一般人也還真懷疑不到胡惟庸的頭上。
可實際上。
無論老朱還是朱標,都幾乎認定就是胡惟庸背後搞鬼。
按照常理來說,常茂當街殺人,朱標自然要保他。
可一旦朱標輕饒了常茂,勳貴不法案不了了之也就罷了,朱標這個太子在朝中的威信勢必要大打折扣。
此消彼長。
皇帝之下的太子威信受損,那胡惟庸這個丞相在百官心中的威信自然水漲船高。
這對胡惟庸成就一人以下,萬人之上的目的,也就更進了一步。
甚至說。
如果此類事件多發生幾次。
等朱標將來登基,朱標的天子威儀也勢必會受損。
如此一來。
朱標新朝,胡惟庸作為洪武老臣,威望日隆。
他想更進一步,成為把控朝堂、控製皇帝的一代權臣也不是不可能。
“不錯,胡惟庸嫌疑最大,馮勝的可能雖微乎其微,但也不是絕無可能。”
“一切都還要看明日斬刑時,這二人的反應。”
老朱說完。
望了眼殿外的方向,神情也變的冷厲了幾分。
“隻不過這毛驤,著實是不堪大用......”
“嗯。”朱標眼底微沉,很是認同的點點頭道:“因為毛驤不中用,對胡惟庸的處置,恐怕也要提前一些了。”
雖然朱標這話有種為了點醋,就吃頓餃子的嫌疑。
可老朱卻也不覺得奇怪。
錦衣衛有著監察百官之能。
而且老朱設立錦衣衛的目的之一,就是監視胡惟庸。
可如今常茂殺人,無論是胡惟庸,亦或是馮勝做的這麽一個局。
毛驤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他事先竟然毫不知情。
僅這份失職失察之罪,毛驤就沒有理由繼續活下去了。
“胡惟庸的死期的確要提前一些。”
老朱微微一頓,看向朱標沉聲問道:
“小子,你手上估計有不少胡惟庸的罪證了吧。”
“嗯,七八條大罪。”
“這便夠了......”
不等老朱說完,朱標微微搖了搖頭,“還不夠。”
“若僅僅是為了殺胡惟庸一人,這些罪狀足夠胡惟庸死上百次、千次。”
“可若是為了廢除傳承千年的丞相製,這些罪狀便有些不足。”
“眼下還差最後一步!”
“哪一步?”雖然老朱也猜到了朱標的意思,可他依舊問道。
“謀反!”
“嗬~”
老朱當即冷笑一聲。
他猜得果然沒錯,朱標還真的在等胡惟庸謀反。
可胡惟庸他敢嗎?
“標兒.......”
“爹!”
不等老朱說完。
朱標好似心有靈犀一般,直接沉聲打斷道:
“現在胡惟庸是否謀反已經不重要了。”
“隻要你我父子說他謀反,那他便是反了。”
“至於事實如何,真相如何?沒人在意。”
“到時朝廷牽連胡惟庸一幹逆黨,殺的血流成河。其他官員隻會擔心他們自己,是否會被胡惟庸案所牽連。”
“屆時天子盛怒,朝堂一片血腥,絕不會有人敢說丞相製度不可廢除這樣的昏話。”
朱標說完。
老朱沉默良久,一雙眸子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朱標。
果然,他果然還是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的。
朱標什麽時候也不是被動之人。
他又怎麽可能老實等著胡惟庸謀反,他來後發製人。
朱標那聰明的小腦瓜子,哪一次不是陽謀取勝,先發製人。
而且正如朱標說的那樣。
他們爺倆說胡惟庸反了,那胡惟庸就是反了。
心中振奮之餘,老朱看向朱標的目光雖很是滿意,但也多了一絲絲的疑惑。
朱標這臭小子才不過二十歲的年紀。
如此沉穩的心機,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他朱重八一個百姓的孩子,怎麽就能生出這麽個鬼精鬼精的玩意兒。
“好小子,有些氣勢了,像咱!”
見老朱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就要離開。
朱標再次開口道:
“爹,恩科......”
“你盡管安排!”老朱頭也不迴,隨意說道。
如今見朱標已有人君之相,帝王心術已經不落於他。
老朱隻想盡快和馬皇後分享這份喜悅。
至於恩科,還有明日處斬常茂這些瑣事,朱標自己安排,自己下旨就好。
他還真不想操這份閑心。
“對了標兒。”
就在一隻腳已經踏出殿門之時,老朱突然轉身看向朱標問道:
“先前你不是說,咱爺倆禦駕親征,你要讓胡惟庸來穩定後方,籌備糧草嗎?”
“如今你打算對胡惟庸提前動手,那後勤方麵該由誰來管理?”
說出這話的同時,老朱在心裏將朝中大臣快速過了一遍。
可李善長告老還鄉,胡惟庸命不久矣,劉伯溫又無官職。
至於宋濂、高啟這些人,他們也沒有保證後勤的本事。
倉促之間,老朱還真想不到什麽合適的人選。
“標兒,你娘是能坐鎮京都,可籌措糧餉,運輸糧草這些瑣事,不該讓她操勞。”
“你可有人選?”
見老朱直直盯著自己。
朱標一時心虛,有些不敢去看老朱的眼睛。
“那個.....爹,到時候兒子自有安排......”
“成,你有安排就行,不過可靠才是最主要的。”
“您放心,指定可靠。”
老朱應了一聲,便也不再細問,大踏步朝坤寧宮的方向走去。
隻不過等老朱走遠,朱標竟猛的笑出了聲。
統籌後勤的人正是老朱自己,這人選能不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