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北境格局,要變變了!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便朱標剛剛說要毒死老朱,可老朱真就一點也不生氣。
因為他很清楚,朱標絕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兒來。
退一萬步講,如今朱標展現出的治國才能以及軍武才能,已經足可以擔起整個大明。
若朱標想當皇帝,老朱還真不介意進位太上皇。
而聽到老朱的話,看著座位上氣的喘著粗氣的馬皇後。
朱標也知道自己方才失言,忙開口賠罪道:
“娘,剛剛兒子失言,您別生氣。”
“跪下!”
朱標不敢猶豫,連忙跪在馬皇後跟前。
也是見朱標如此,馬皇後這才消氣不少,隻不過依舊指著朱標沒好氣道:
“你和你爹一個脾氣,有什麽話就是不能好好說。”
“不準賭氣,好好說說你派劉保兒他們究竟找什麽東西,為啥還要偷偷去找!”
“娘,兒子要找的是玉米、紅薯和土豆。”
將美洲三大糧食作物說出來後,朱標也知道馬皇後和老朱不了解,隨即繼續補充道:
“這三個都是糧食,可以吃,也可以在咱們大明種植。”
“三者的產量,兒子現在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畝產比大明現有的小麥、水稻的產量要高。”
“最重要的是,土豆可以種植到北方。”
“如今我大明不能徹底鏟除北元部族,很大的原因便是當地沒辦法種植莊稼,因此也就沒辦法建造城池,遷徙百姓,設立軍屯,所以對待北方部族,咱們隻能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可若是找到土豆,簡單培育一番,就可以種植到北方。”
“隻要北方的土地能夠種莊稼,咱們就可以在那裏建造城池,甚至設立行省。”
馬皇後雖然也熟讀兵書,深諳軍陣之道。
可朱標這話的可行性,還是要由老朱來判斷才行。
隻不過和馬皇後不同。
聽朱標說完,老朱深邃的眸子中迸射一抹難以名狀金光,整個人激動的甚至微微顫抖了起來。
無他。
隻因朱標所言,乃曆史之大變革。
如今對待北方草原部族,無論是大明還是先前的中原王朝。
唯一的辦法就隻是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中原王朝想要平定北患,除了囤積數年的糧草,錢財,掏空積攢數年的國庫,才可興兵北伐。
皇帝甚至還要冒著被世人指責窮兵黷武的風險,一次次將重心放在北方戰場。
可即便如此。
哪怕北伐大軍取勝,除了可以俘虜一些草原部族,俘獲一些牛羊馬匹外,便沒有其他好處了。
至於封建王朝最看重的土地......
哪怕北伐大軍所向披靡,占據了北方大麵積的土地,可很快便會得而複失。
其中緣由,正如朱標說的那樣。
北方土地不能種植莊稼,因此也就不能建造堅城派兵駐紮。
等大軍一撤,草原部族便會轉頭而來。
而大軍辛苦打下來的土地,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被北方部族占領。
可是!
若朱標說得那個什麽土豆當真能在北方土地種植。
那也就意味著中原王朝麵對北元部族,一直以來處於的被動姿態陡然發生改變。
從此以後,大軍攻占一個地方,便建造城池,派兵駐紮。
元兵擅騎,雖然勇猛,可他們不擅攻城!
如此一來,大軍所過之處,便即是大明疆域。
想到這裏,老朱心中激動,全然忘記方才自己正跟朱標發脾氣。
此時上前兩步,走到朱標跟前,激動問道:
“標兒,這事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所說的土豆當真能在北方種植?”
“能!”
見朱標迴答的如此之快,老朱雖然激動,但還是再次確認道:
“標兒,這事兒可容不得不點差錯。”
“你沒種過田恐怕不太清楚,北方天氣嚴寒,土壤疏鬆,不太適合種植莊稼。”
“你說的土豆,當真能在北方種植?”
“能!”
看到朱標再次肯定迴答,老朱心情大好,當即朗聲笑道:
“好!若得此物,北境可安!”
“奶奶滴,北元韃子依靠帳篷,騎兵,打不過就跑。”
“現在好了,把他們放牧的牧場建成行省,咱看他們怎麽跑,咱倒要看看他們能跑到哪兒!”
看著一臉激動,正抒發積壓心頭多年不快的朱元璋。
馬皇後卻格外冷靜,衝朱標開口問道:
“標兒,既然這土豆是如此寶物,你為何要偷偷派人去找?何不告訴你父皇,讓他下旨全境尋找土豆?”
“還不是因為我爹那海禁政策!”
朱標瞥了眼正滿臉激動的老朱沒好氣道。
“娘您應該知道.....”
朱標說著就要起身,可不等他站起身子,隻見馬皇後當即冷臉說道:“跪好了!”
聞言。
朱標無奈,隻好繼續跪在地上,衝馬皇後、老朱繼續道:
“娘,土豆、紅薯、玉米,這三個東西產自海外。”
“想要找到這三件東西,必須和海外商人進行交易。”
“可娘您是知道的,洪武二年,爹就已經下令全國封鎖海域。”
“沿海百姓不得有片甲下海,而且關閉所有海岸,拒絕海外商人前來貿易。”
“因此,兒臣隻得派劉保兒私下與偷渡到大明的海外商人進行溝通。”
“想著在他們的船上或許能找到土豆、紅薯、玉米的種子。”
聽到朱標這話,老朱想起毛驤確實匯報過,劉保兒一行人與海外商人交往密切。
甚至劉保兒這群蠢蛋還堂而皇之,逢人便問海外商人的蹤跡。
若是這樣五城兵馬司還不逮捕他們,那才是頭等怪事。
“所以,你是為了維護你父皇先前定下的海禁政策。所以才沒有下明旨,反而是派劉保兒一行悄悄與海外商人聯係?”
“那是自然。”朱標看向馬皇後重重點了點頭。
“兒子不傻,雖然知道海禁不妥,將來肯定要被廢除。”
“可眼下卻不是廢除海禁的最佳時機。”
“父皇之所以下令海禁,是因為張士誠等部逃到海上,勾結倭人,劫掠大明沿海百姓。”
“若想收拾他們,雖說簡單,可現在我大明當務之急還是掃平北元,安定北境。”
“正因為兒子知道這其中的輕重緩急,如果此時兒子下令與海外商人貿易往來,那不是打父皇的臉嗎?”
朱標說完,瞥了老朱一眼。
同樣,馬皇後聽後也沒好氣白了旁邊的老朱一眼。
現在她算徹底弄明白了。
朱標無論是尋找土豆,還是派人偷偷與海外商人進行貿易,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為了保全老朱的顏麵。
可老朱倒好。
扣了朱標的人,還裝沒事兒人一樣隻字不提。
若不是朱標衝到坤寧宮跟老朱把這事兒說開,天知道這事兒會在這二人心中留下多大的心結。
“標兒,起來吧,這事兒你做的對,不過你不該瞞著你父皇,更不該說什麽下毒的事兒。”
“娘,我是生氣我爹他提防著我。”
朱標起身的同時,直勾勾看向老朱說道:
“恐怕我爹聽到毛驤的匯報,還以為我這個太子要向海外商人買什麽大明沒有的毒藥,好做什麽竊國弑君的事兒吧!”
聽到朱標這話,馬皇後也將目光看向麵前的老朱。
而看到兩人目光不善,緊緊盯著自己。
老朱一時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都是毛驤!”
“他說宮裏有人拿皇宮的東西兜售給海外商人,咱這才讓他把那些人都捉起來的。”
“咱可沒提防你這個太子啊!”
正如老朱所言,他命毛驤逮捕劉保兒一行人,也並非是要提防朱標。
他隻是想看看朱標究竟要做什麽。
同樣,他也是覺得劉保兒這群太監過於蠢笨。
本來海禁這事兒就是朝廷明確下令的,可劉保兒一行人竟然在沿海的各個口岸,明目張膽詢問海外商人的住所。
這不就是等著衙門去抓嗎?
“行了!”
明白老朱也沒有提防朱標的意思,馬皇後當即開口道:
“這事兒就算過去了,標兒,你繼續派人找土豆。”
“重八,這事兒你也就別插手了。”
“你們爺倆看行不行!”
朱元璋:“不行!”
朱標:“不行!”
因為他很清楚,朱標絕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兒來。
退一萬步講,如今朱標展現出的治國才能以及軍武才能,已經足可以擔起整個大明。
若朱標想當皇帝,老朱還真不介意進位太上皇。
而聽到老朱的話,看著座位上氣的喘著粗氣的馬皇後。
朱標也知道自己方才失言,忙開口賠罪道:
“娘,剛剛兒子失言,您別生氣。”
“跪下!”
朱標不敢猶豫,連忙跪在馬皇後跟前。
也是見朱標如此,馬皇後這才消氣不少,隻不過依舊指著朱標沒好氣道:
“你和你爹一個脾氣,有什麽話就是不能好好說。”
“不準賭氣,好好說說你派劉保兒他們究竟找什麽東西,為啥還要偷偷去找!”
“娘,兒子要找的是玉米、紅薯和土豆。”
將美洲三大糧食作物說出來後,朱標也知道馬皇後和老朱不了解,隨即繼續補充道:
“這三個都是糧食,可以吃,也可以在咱們大明種植。”
“三者的產量,兒子現在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畝產比大明現有的小麥、水稻的產量要高。”
“最重要的是,土豆可以種植到北方。”
“如今我大明不能徹底鏟除北元部族,很大的原因便是當地沒辦法種植莊稼,因此也就沒辦法建造城池,遷徙百姓,設立軍屯,所以對待北方部族,咱們隻能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可若是找到土豆,簡單培育一番,就可以種植到北方。”
“隻要北方的土地能夠種莊稼,咱們就可以在那裏建造城池,甚至設立行省。”
馬皇後雖然也熟讀兵書,深諳軍陣之道。
可朱標這話的可行性,還是要由老朱來判斷才行。
隻不過和馬皇後不同。
聽朱標說完,老朱深邃的眸子中迸射一抹難以名狀金光,整個人激動的甚至微微顫抖了起來。
無他。
隻因朱標所言,乃曆史之大變革。
如今對待北方草原部族,無論是大明還是先前的中原王朝。
唯一的辦法就隻是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中原王朝想要平定北患,除了囤積數年的糧草,錢財,掏空積攢數年的國庫,才可興兵北伐。
皇帝甚至還要冒著被世人指責窮兵黷武的風險,一次次將重心放在北方戰場。
可即便如此。
哪怕北伐大軍取勝,除了可以俘虜一些草原部族,俘獲一些牛羊馬匹外,便沒有其他好處了。
至於封建王朝最看重的土地......
哪怕北伐大軍所向披靡,占據了北方大麵積的土地,可很快便會得而複失。
其中緣由,正如朱標說的那樣。
北方土地不能種植莊稼,因此也就不能建造堅城派兵駐紮。
等大軍一撤,草原部族便會轉頭而來。
而大軍辛苦打下來的土地,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被北方部族占領。
可是!
若朱標說得那個什麽土豆當真能在北方土地種植。
那也就意味著中原王朝麵對北元部族,一直以來處於的被動姿態陡然發生改變。
從此以後,大軍攻占一個地方,便建造城池,派兵駐紮。
元兵擅騎,雖然勇猛,可他們不擅攻城!
如此一來,大軍所過之處,便即是大明疆域。
想到這裏,老朱心中激動,全然忘記方才自己正跟朱標發脾氣。
此時上前兩步,走到朱標跟前,激動問道:
“標兒,這事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所說的土豆當真能在北方種植?”
“能!”
見朱標迴答的如此之快,老朱雖然激動,但還是再次確認道:
“標兒,這事兒可容不得不點差錯。”
“你沒種過田恐怕不太清楚,北方天氣嚴寒,土壤疏鬆,不太適合種植莊稼。”
“你說的土豆,當真能在北方種植?”
“能!”
看到朱標再次肯定迴答,老朱心情大好,當即朗聲笑道:
“好!若得此物,北境可安!”
“奶奶滴,北元韃子依靠帳篷,騎兵,打不過就跑。”
“現在好了,把他們放牧的牧場建成行省,咱看他們怎麽跑,咱倒要看看他們能跑到哪兒!”
看著一臉激動,正抒發積壓心頭多年不快的朱元璋。
馬皇後卻格外冷靜,衝朱標開口問道:
“標兒,既然這土豆是如此寶物,你為何要偷偷派人去找?何不告訴你父皇,讓他下旨全境尋找土豆?”
“還不是因為我爹那海禁政策!”
朱標瞥了眼正滿臉激動的老朱沒好氣道。
“娘您應該知道.....”
朱標說著就要起身,可不等他站起身子,隻見馬皇後當即冷臉說道:“跪好了!”
聞言。
朱標無奈,隻好繼續跪在地上,衝馬皇後、老朱繼續道:
“娘,土豆、紅薯、玉米,這三個東西產自海外。”
“想要找到這三件東西,必須和海外商人進行交易。”
“可娘您是知道的,洪武二年,爹就已經下令全國封鎖海域。”
“沿海百姓不得有片甲下海,而且關閉所有海岸,拒絕海外商人前來貿易。”
“因此,兒臣隻得派劉保兒私下與偷渡到大明的海外商人進行溝通。”
“想著在他們的船上或許能找到土豆、紅薯、玉米的種子。”
聽到朱標這話,老朱想起毛驤確實匯報過,劉保兒一行人與海外商人交往密切。
甚至劉保兒這群蠢蛋還堂而皇之,逢人便問海外商人的蹤跡。
若是這樣五城兵馬司還不逮捕他們,那才是頭等怪事。
“所以,你是為了維護你父皇先前定下的海禁政策。所以才沒有下明旨,反而是派劉保兒一行悄悄與海外商人聯係?”
“那是自然。”朱標看向馬皇後重重點了點頭。
“兒子不傻,雖然知道海禁不妥,將來肯定要被廢除。”
“可眼下卻不是廢除海禁的最佳時機。”
“父皇之所以下令海禁,是因為張士誠等部逃到海上,勾結倭人,劫掠大明沿海百姓。”
“若想收拾他們,雖說簡單,可現在我大明當務之急還是掃平北元,安定北境。”
“正因為兒子知道這其中的輕重緩急,如果此時兒子下令與海外商人貿易往來,那不是打父皇的臉嗎?”
朱標說完,瞥了老朱一眼。
同樣,馬皇後聽後也沒好氣白了旁邊的老朱一眼。
現在她算徹底弄明白了。
朱標無論是尋找土豆,還是派人偷偷與海外商人進行貿易,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為了保全老朱的顏麵。
可老朱倒好。
扣了朱標的人,還裝沒事兒人一樣隻字不提。
若不是朱標衝到坤寧宮跟老朱把這事兒說開,天知道這事兒會在這二人心中留下多大的心結。
“標兒,起來吧,這事兒你做的對,不過你不該瞞著你父皇,更不該說什麽下毒的事兒。”
“娘,我是生氣我爹他提防著我。”
朱標起身的同時,直勾勾看向老朱說道:
“恐怕我爹聽到毛驤的匯報,還以為我這個太子要向海外商人買什麽大明沒有的毒藥,好做什麽竊國弑君的事兒吧!”
聽到朱標這話,馬皇後也將目光看向麵前的老朱。
而看到兩人目光不善,緊緊盯著自己。
老朱一時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都是毛驤!”
“他說宮裏有人拿皇宮的東西兜售給海外商人,咱這才讓他把那些人都捉起來的。”
“咱可沒提防你這個太子啊!”
正如老朱所言,他命毛驤逮捕劉保兒一行人,也並非是要提防朱標。
他隻是想看看朱標究竟要做什麽。
同樣,他也是覺得劉保兒這群太監過於蠢笨。
本來海禁這事兒就是朝廷明確下令的,可劉保兒一行人竟然在沿海的各個口岸,明目張膽詢問海外商人的住所。
這不就是等著衙門去抓嗎?
“行了!”
明白老朱也沒有提防朱標的意思,馬皇後當即開口道:
“這事兒就算過去了,標兒,你繼續派人找土豆。”
“重八,這事兒你也就別插手了。”
“你們爺倆看行不行!”
朱元璋:“不行!”
朱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