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攻城幻想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足利義滿語氣一頓,目光大致掃視在場一眾兵卒後,鄭重說道:“中原有句俗語,所謂揚長避短!”
“因此我軍繼續攻城,讓明軍頭疼。”
語罷。
就在那些兵卒心中還有些許懷疑之時,旁邊的伊賀小春也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將軍所言極是!”
“明軍懼怕我軍攻城,那咱們偏要繼續攻城!”
“今夜那些明軍偷襲我軍,弟兄們都是看見了的。”
“那些明軍也不過是仰仗火器,戰馬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倘若我軍攻打開城,他們的火器效果微末,他們的戰馬也隻能充作口糧!”
“伊賀將軍說的正是!”
足利義滿眸中閃著亮光,連連點頭道:“若非明軍畏懼咱們,他們怎麽可能趁夜襲營?”
“倘若他們當真不懼我軍,為何設伏之後,沒有派遣兵卒前方追擊?”
“諸位!”
“不該是咱們恐懼明軍!”
“實際上,是明軍將士懼怕我軍攻城!”
“將軍說的是!”片刻沉默過後,兵卒之中突然有一人起身高喊。
緊接著其他兵卒也跟著連連附和道:“將軍說的是,明軍怕咱們攻城,那我等偏要繼續攻城!”
“沒錯沒錯!那些明軍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們追到咱們後撤數十裏。等攻破開城,我等也要追擊明軍,追出一百裏!”
“將軍下令吧,我等皆願此時折返,攻下開城!”
看著軍心大振的麾下兵卒,足利義滿心頭大定,嘴角也不由微微上揚。
實際上。
經過昨夜一戰,足利義滿很清楚自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實力。
他想要統領十萬大軍達到進退有度的地步,還有很大的差距。
也是因此!
他才學著中原兵法上說的那樣,聚攏人心,提升士氣。
“將軍,末將請命即刻率兵攻打開城!”
在眾人高唿聲中,伊賀小春走到足利義滿跟前跪地請命。
“待攻下開城,還請將軍允準末將斬殺明軍俘虜,為犬塚將軍、為今夜陣亡的將士報仇!”
“隻要我軍拿下高麗王都,拿下開城。下一步便要朝高麗北麵城池進發!”
“將來,我軍還要跨過遼東,越過北平,衝到大明王都!”
“中原富庶,大明王都的財寶必然不計其數。中原文興鼎盛,那裏的女人也都是軟乎乎的!”
聽到伊賀小春暢想著關於攻破大明王都的美好願景。
周圍士卒一個個眼中滿是期望,臉上甚至露出很是病態的笑容。
見火候已到,足利義滿看向伊賀小春朗聲道:“我軍自然是要再次攻打開城,隻不過不是現在。”
“傳我將令,各營將士酒足飯飽過後,迴營休憩。”
“三個時辰,也就是明日午時。”
“我軍再次開拔,攻打開城!”
足利義滿看了眼那些將領,再次出聲道:“率先攻入開城,擒殺大明皇帝,本將軍便將開城賜予他們。”
“各家各營凡有立功,皆有土地賞賜!”
“若有哪家兵卒不戰而逃,其家主當受軍法!”
語罷。
那些主將相互對視,緊跟著也紛紛領命。
畢竟眼下足利義滿還是倭國南朝的幕府大將,麾下人馬也是最多、最為精銳的。
所以對足利義滿的命令,他們自然不敢當眾反對。
而且自打登陸高麗以來,他們幾家首領都困在秋南一道,土地不夠分,奴隸不夠用,甚至因為相距不遠平日裏還要起些衝突。
如今足利義滿將高麗王都開城拿出來作為賞賜,他們這些家主將領自然願意拚死效力。
而看著這些家主將領個個拱手領命,尋常將士更是戰意高漲。
足利義滿見狀,很是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對於明天攻打開城,他幾乎有十成的把握。
畢竟他已經確定開城城中沒有多少明軍,所以明日攻城之時,明軍守將再弄什麽虛張聲勢的法子,他也絕對不會上當。
更何況他已告誡過各家主將。
倘若明日還有兵卒潰敗而逃,他還真覺得有必要殺幾個家主將領,好整肅軍紀。
更重要的是!
足利義滿也知道自己麾下這些兵卒,心中多半都還是畏懼明軍的。
畢竟中原王朝從始至終都是他們隻可跪地仰望的存在,平心而論,莫說是那些兵卒,即便他足利義滿對大明都有不小的恐懼。
然而等明日從明軍手中攻下開城之後,軍中那些將士以為是大明皇帝坐鎮。
他麾下將帥以為是勝過了大明皇帝。
從此之後,他們倭人想必便再也不用畏懼明軍!
至於將來......
沒準還真能如伊賀小春方才說的那樣攻入大明國都,搶占財寶、劫掠女子!
另一邊!
在何義山緊張的注視之下,趙賀寬也帶著將士順利折返了迴來。
“將軍,伏擊倭軍過後,末將派遣兵卒前去打探。”
“那些倭人在鬆木河附近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想來今夜劫營該是將他們打怕了,兩天之內那些倭人怕是不敢來攻打開城。”
待趙賀寬說完,何義山臉上表情卻滿是憂慮。
“如此看來,倭軍之中倒還真有能人!”
“將軍為何如此說......”
返迴開城的路上,何義山語調低沉,默默說道:“倭兵攻城不利,又遇劫營。”
“我本以為倭人統帥該大發雷霆,懲治怯戰之將,整肅軍紀才對。”
“可你派去的斥候並未發現倭軍正在懲治作戰不利的將士。”
“相反!”
“他們剛剛紮營便開始埋鍋造飯,雖說是一夜潰逃,也該進食補給。可三軍同時用膳,必然是倭軍統領想要安撫軍心。”
“至於目的,恐怕也是想要再次攻打開城!”
“嗯.....”
被何義山這麽一說,趙賀寬表情微滯,斟酌片刻後也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若 倭寇再次攻城,我軍可否還能如今日這般,虛張聲勢,嚇退倭軍?”
“恐怕也是不能!”何義山嗓音很是無力,甚至有些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倭兵統帥既能想到安撫軍心,再次攻打開城。”
“想必兩次伏擊也已經摸清楚了我軍虛實,所以再想虛張聲勢恐怕非但不能奏效,反而還會弄巧成拙!”
“這.....”
趙賀寬聽後,也跟著緊張說道:“如今開城城中的高麗百姓也願登城作戰,加之我軍駐守,可否能擋住倭兵進攻?”
“應該也是不能。”何義山搖搖頭道,“那些人終究隻是百姓,真到倭人攻城時非但不會有所裨益,甚至慌亂之下還會擾亂我軍防守。”
原本征召開城的高麗百姓登城作戰,何義山為的也是虛張聲勢。
想讓倭人打探軍情的斥候以為城中守備充足,或者明軍主力已至。
可如今那倭人統帥竟已識破了虛張聲勢的法子,再讓那些高麗百姓登城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一時間。
何義山眉頭緊皺,也不由頭疼起該如何抵擋倭兵的再次攻城。
待鷹揚衛將士馬上就要抵達開城之時,卻見趙賀寬突然下令將士駐足。
“將軍,末將有個法子,隻可惜有違天道,恐傷人合。”
“沒有外人,有話直說便是!”
趙賀寬聞言憨笑一聲,笑著繼續道:“將軍,陛下之所以率兵支援開城,全因我鷹揚衛三千將士駐守開城。”
“倘若我營將士放棄開成北上......”
當看到包括何義山在內的鷹揚衛將士都麵露詫異,轉而有些憤憤的盯著自己。
趙賀寬連忙補充道:“以將軍方才所言,倭軍之中已有洞悉開城虛實之將帥。”
“所以接下來倭軍必大舉攻城,開城也必將陷落。”
“故而我軍撤離開城非但不是不戰自退,反而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
“再加上開城之中,已有高麗百姓登城作戰。沒準我鷹揚衛將士北上與陛下會和之後,重新折返迴來,開城也並未陷落。”
似是自己都以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趙賀寬順勢改口道:“即便那些高麗兵卒無法守住開城,但同樣能抵擋倭軍一段時間。”
“最起碼我軍撤退北上之時,那些個倭人不會緊咬在屁股後頭。”
待趙賀寬說完,在場眾人皆是靜默無聲。
甚至有些將士看向趙賀寬的眼神,也多了幾分輕視與不屑。
畢竟自打老朱被立為吳王,創立鷹揚衛之初,他們還從未有過放棄城池,就此撤軍的先例。
況且對手還是一倭抵三賊的倭寇,況且朱標率領的援軍大抵很快便能趕到,況且趙賀寬所言打算放棄的城池還是高麗的王都!
在場兵卒不僅不能接受不戰自退,更是不能放棄如此重要的城池,交予倭人。
也是注意到周圍不少人衝自己冷哼一聲,目光鄙夷轉過頭去。
找賀寬也倍感委屈,當即罵道:
“都他娘的幾個意思!別以為爺不知道!”
“你們肯定是覺得我說要放棄開城,乃是自己怕死!”
“可自打洪武四年,太上皇任命我為鷹揚衛副統帥之時,爺哪一站不是悍勇先登,爺可曾有過一次怯戰逃竄?”
“分明就是這開城守不得,與其白白死在倭人手中,為何不暫時撤退,保留性命為了將來還能替陛下效力?”
身為鷹揚衛的副統帥,趙賀寬此時所說非但不是什麽荒謬之言,反而極有道理。
鷹揚衛當下撤出開城,不僅朱標不會怪罪他們。因他們擋住倭人攻城,甚至還將倭人追出數十裏遠,天下人也斷然不會說些什麽。
可問題是。
不戰而退在明軍將士聽來從來都是不能接受的天方夜譚,更何況鷹揚衛將士盡數都是頗有戰功的敢戰之兵!
說孤勇也好,說執拗也罷。
總之中華兒女從不缺少敢戰的勇氣,所創造出的戰鬥奇跡更是不勝枚舉。
因此趙賀寬此時說出撤出開城的話,在眾將聽來自然十分刺耳!
見趙賀寬說完,周圍將士依舊不為所動,始終眼神鄙夷看向趙賀寬。
何義山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道:“不錯!”
“趙統帥所言,甚是有理!”
“將軍.....”
不等其他將士開口,趙賀寬抬手製止說話的眾人,繼續說道:“同為鷹揚衛統帥,我也想讓弟兄們都能活下去。”
“若是平常,本將也會依趙統帥所言,帶弟兄們撤出開城,不做這無畏的犧牲。”
“隻不過老趙!”
何義山看向趙賀寬,語調平靜卻帶著視死如歸的決然之態道:“誰說你我死守開城無甚緊要?”
“若我三千鷹揚衛將士盡數死於守衛開城之戰,陛下帶兵進入高麗的目的,自然鐵定是援助高麗抵抗倭國。”
“有這份大義在,陛下攻下高麗城池後,若想收服人心自然是事半功倍。”
“嗯.....”
死於大義,趙賀寬倒是不在乎。
可若說是能幫到朱標,趙賀寬自然也是一百個樂意。
“還有!”何義山繼續道:“開城陷落,我軍盡數陣亡之前,我自會派人將此消息稟明陛下。”
“屆時陛下便不需急於行軍前往開城,大軍所到城池,陛下可順勢攻下,安撫高麗人心。”
“待解決完開城以北的高麗城池後,陛下也可順勢南下,再行收複高麗王都。”
“屆時有我三千鷹揚衛全體陣亡在前,我軍攻打開城之時必是士氣大振。”
“因此!”
何義山坐於馬背,衝在場諸將鄭重拱手道:
“因此我決意死守開城。”
“當然!如此存亡之際,沒有統帥將令,隻有何某一心懇求。諸位願意同我留下來死守開城,還是北上與陛下會合,全憑諸位心意。”
“何兄當真害苦了我!”諸將還未開口,趙賀寬當即埋怨道:“老哥既然早有盤算,為何不早說?”
“反倒讓弟兄們以為我是什麽貪生怕死之輩!”
“哪裏的話!”何義山看了眼趙賀寬,轉而看向在場眾人道:“至正十九年,你老趙一柄長刀衝入張士誠大軍之中。”
“刀砍斷了三把,殺的渾身是血也從未想過當逃兵。”
“洪武四年,徐帥北伐。咱弟兄們被王保保圍困,三天三夜沒有進食,還是你冒死衝出敵營,前往英雄河向徐帥求援!”
“誰要敢說你老趙貪生怕死,我何義山第一個不答應!”
“因此我軍繼續攻城,讓明軍頭疼。”
語罷。
就在那些兵卒心中還有些許懷疑之時,旁邊的伊賀小春也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將軍所言極是!”
“明軍懼怕我軍攻城,那咱們偏要繼續攻城!”
“今夜那些明軍偷襲我軍,弟兄們都是看見了的。”
“那些明軍也不過是仰仗火器,戰馬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倘若我軍攻打開城,他們的火器效果微末,他們的戰馬也隻能充作口糧!”
“伊賀將軍說的正是!”
足利義滿眸中閃著亮光,連連點頭道:“若非明軍畏懼咱們,他們怎麽可能趁夜襲營?”
“倘若他們當真不懼我軍,為何設伏之後,沒有派遣兵卒前方追擊?”
“諸位!”
“不該是咱們恐懼明軍!”
“實際上,是明軍將士懼怕我軍攻城!”
“將軍說的是!”片刻沉默過後,兵卒之中突然有一人起身高喊。
緊接著其他兵卒也跟著連連附和道:“將軍說的是,明軍怕咱們攻城,那我等偏要繼續攻城!”
“沒錯沒錯!那些明軍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們追到咱們後撤數十裏。等攻破開城,我等也要追擊明軍,追出一百裏!”
“將軍下令吧,我等皆願此時折返,攻下開城!”
看著軍心大振的麾下兵卒,足利義滿心頭大定,嘴角也不由微微上揚。
實際上。
經過昨夜一戰,足利義滿很清楚自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實力。
他想要統領十萬大軍達到進退有度的地步,還有很大的差距。
也是因此!
他才學著中原兵法上說的那樣,聚攏人心,提升士氣。
“將軍,末將請命即刻率兵攻打開城!”
在眾人高唿聲中,伊賀小春走到足利義滿跟前跪地請命。
“待攻下開城,還請將軍允準末將斬殺明軍俘虜,為犬塚將軍、為今夜陣亡的將士報仇!”
“隻要我軍拿下高麗王都,拿下開城。下一步便要朝高麗北麵城池進發!”
“將來,我軍還要跨過遼東,越過北平,衝到大明王都!”
“中原富庶,大明王都的財寶必然不計其數。中原文興鼎盛,那裏的女人也都是軟乎乎的!”
聽到伊賀小春暢想著關於攻破大明王都的美好願景。
周圍士卒一個個眼中滿是期望,臉上甚至露出很是病態的笑容。
見火候已到,足利義滿看向伊賀小春朗聲道:“我軍自然是要再次攻打開城,隻不過不是現在。”
“傳我將令,各營將士酒足飯飽過後,迴營休憩。”
“三個時辰,也就是明日午時。”
“我軍再次開拔,攻打開城!”
足利義滿看了眼那些將領,再次出聲道:“率先攻入開城,擒殺大明皇帝,本將軍便將開城賜予他們。”
“各家各營凡有立功,皆有土地賞賜!”
“若有哪家兵卒不戰而逃,其家主當受軍法!”
語罷。
那些主將相互對視,緊跟著也紛紛領命。
畢竟眼下足利義滿還是倭國南朝的幕府大將,麾下人馬也是最多、最為精銳的。
所以對足利義滿的命令,他們自然不敢當眾反對。
而且自打登陸高麗以來,他們幾家首領都困在秋南一道,土地不夠分,奴隸不夠用,甚至因為相距不遠平日裏還要起些衝突。
如今足利義滿將高麗王都開城拿出來作為賞賜,他們這些家主將領自然願意拚死效力。
而看著這些家主將領個個拱手領命,尋常將士更是戰意高漲。
足利義滿見狀,很是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對於明天攻打開城,他幾乎有十成的把握。
畢竟他已經確定開城城中沒有多少明軍,所以明日攻城之時,明軍守將再弄什麽虛張聲勢的法子,他也絕對不會上當。
更何況他已告誡過各家主將。
倘若明日還有兵卒潰敗而逃,他還真覺得有必要殺幾個家主將領,好整肅軍紀。
更重要的是!
足利義滿也知道自己麾下這些兵卒,心中多半都還是畏懼明軍的。
畢竟中原王朝從始至終都是他們隻可跪地仰望的存在,平心而論,莫說是那些兵卒,即便他足利義滿對大明都有不小的恐懼。
然而等明日從明軍手中攻下開城之後,軍中那些將士以為是大明皇帝坐鎮。
他麾下將帥以為是勝過了大明皇帝。
從此之後,他們倭人想必便再也不用畏懼明軍!
至於將來......
沒準還真能如伊賀小春方才說的那樣攻入大明國都,搶占財寶、劫掠女子!
另一邊!
在何義山緊張的注視之下,趙賀寬也帶著將士順利折返了迴來。
“將軍,伏擊倭軍過後,末將派遣兵卒前去打探。”
“那些倭人在鬆木河附近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想來今夜劫營該是將他們打怕了,兩天之內那些倭人怕是不敢來攻打開城。”
待趙賀寬說完,何義山臉上表情卻滿是憂慮。
“如此看來,倭軍之中倒還真有能人!”
“將軍為何如此說......”
返迴開城的路上,何義山語調低沉,默默說道:“倭兵攻城不利,又遇劫營。”
“我本以為倭人統帥該大發雷霆,懲治怯戰之將,整肅軍紀才對。”
“可你派去的斥候並未發現倭軍正在懲治作戰不利的將士。”
“相反!”
“他們剛剛紮營便開始埋鍋造飯,雖說是一夜潰逃,也該進食補給。可三軍同時用膳,必然是倭軍統領想要安撫軍心。”
“至於目的,恐怕也是想要再次攻打開城!”
“嗯.....”
被何義山這麽一說,趙賀寬表情微滯,斟酌片刻後也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若 倭寇再次攻城,我軍可否還能如今日這般,虛張聲勢,嚇退倭軍?”
“恐怕也是不能!”何義山嗓音很是無力,甚至有些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倭兵統帥既能想到安撫軍心,再次攻打開城。”
“想必兩次伏擊也已經摸清楚了我軍虛實,所以再想虛張聲勢恐怕非但不能奏效,反而還會弄巧成拙!”
“這.....”
趙賀寬聽後,也跟著緊張說道:“如今開城城中的高麗百姓也願登城作戰,加之我軍駐守,可否能擋住倭兵進攻?”
“應該也是不能。”何義山搖搖頭道,“那些人終究隻是百姓,真到倭人攻城時非但不會有所裨益,甚至慌亂之下還會擾亂我軍防守。”
原本征召開城的高麗百姓登城作戰,何義山為的也是虛張聲勢。
想讓倭人打探軍情的斥候以為城中守備充足,或者明軍主力已至。
可如今那倭人統帥竟已識破了虛張聲勢的法子,再讓那些高麗百姓登城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一時間。
何義山眉頭緊皺,也不由頭疼起該如何抵擋倭兵的再次攻城。
待鷹揚衛將士馬上就要抵達開城之時,卻見趙賀寬突然下令將士駐足。
“將軍,末將有個法子,隻可惜有違天道,恐傷人合。”
“沒有外人,有話直說便是!”
趙賀寬聞言憨笑一聲,笑著繼續道:“將軍,陛下之所以率兵支援開城,全因我鷹揚衛三千將士駐守開城。”
“倘若我營將士放棄開成北上......”
當看到包括何義山在內的鷹揚衛將士都麵露詫異,轉而有些憤憤的盯著自己。
趙賀寬連忙補充道:“以將軍方才所言,倭軍之中已有洞悉開城虛實之將帥。”
“所以接下來倭軍必大舉攻城,開城也必將陷落。”
“故而我軍撤離開城非但不是不戰自退,反而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
“再加上開城之中,已有高麗百姓登城作戰。沒準我鷹揚衛將士北上與陛下會和之後,重新折返迴來,開城也並未陷落。”
似是自己都以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趙賀寬順勢改口道:“即便那些高麗兵卒無法守住開城,但同樣能抵擋倭軍一段時間。”
“最起碼我軍撤退北上之時,那些個倭人不會緊咬在屁股後頭。”
待趙賀寬說完,在場眾人皆是靜默無聲。
甚至有些將士看向趙賀寬的眼神,也多了幾分輕視與不屑。
畢竟自打老朱被立為吳王,創立鷹揚衛之初,他們還從未有過放棄城池,就此撤軍的先例。
況且對手還是一倭抵三賊的倭寇,況且朱標率領的援軍大抵很快便能趕到,況且趙賀寬所言打算放棄的城池還是高麗的王都!
在場兵卒不僅不能接受不戰自退,更是不能放棄如此重要的城池,交予倭人。
也是注意到周圍不少人衝自己冷哼一聲,目光鄙夷轉過頭去。
找賀寬也倍感委屈,當即罵道:
“都他娘的幾個意思!別以為爺不知道!”
“你們肯定是覺得我說要放棄開城,乃是自己怕死!”
“可自打洪武四年,太上皇任命我為鷹揚衛副統帥之時,爺哪一站不是悍勇先登,爺可曾有過一次怯戰逃竄?”
“分明就是這開城守不得,與其白白死在倭人手中,為何不暫時撤退,保留性命為了將來還能替陛下效力?”
身為鷹揚衛的副統帥,趙賀寬此時所說非但不是什麽荒謬之言,反而極有道理。
鷹揚衛當下撤出開城,不僅朱標不會怪罪他們。因他們擋住倭人攻城,甚至還將倭人追出數十裏遠,天下人也斷然不會說些什麽。
可問題是。
不戰而退在明軍將士聽來從來都是不能接受的天方夜譚,更何況鷹揚衛將士盡數都是頗有戰功的敢戰之兵!
說孤勇也好,說執拗也罷。
總之中華兒女從不缺少敢戰的勇氣,所創造出的戰鬥奇跡更是不勝枚舉。
因此趙賀寬此時說出撤出開城的話,在眾將聽來自然十分刺耳!
見趙賀寬說完,周圍將士依舊不為所動,始終眼神鄙夷看向趙賀寬。
何義山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道:“不錯!”
“趙統帥所言,甚是有理!”
“將軍.....”
不等其他將士開口,趙賀寬抬手製止說話的眾人,繼續說道:“同為鷹揚衛統帥,我也想讓弟兄們都能活下去。”
“若是平常,本將也會依趙統帥所言,帶弟兄們撤出開城,不做這無畏的犧牲。”
“隻不過老趙!”
何義山看向趙賀寬,語調平靜卻帶著視死如歸的決然之態道:“誰說你我死守開城無甚緊要?”
“若我三千鷹揚衛將士盡數死於守衛開城之戰,陛下帶兵進入高麗的目的,自然鐵定是援助高麗抵抗倭國。”
“有這份大義在,陛下攻下高麗城池後,若想收服人心自然是事半功倍。”
“嗯.....”
死於大義,趙賀寬倒是不在乎。
可若說是能幫到朱標,趙賀寬自然也是一百個樂意。
“還有!”何義山繼續道:“開城陷落,我軍盡數陣亡之前,我自會派人將此消息稟明陛下。”
“屆時陛下便不需急於行軍前往開城,大軍所到城池,陛下可順勢攻下,安撫高麗人心。”
“待解決完開城以北的高麗城池後,陛下也可順勢南下,再行收複高麗王都。”
“屆時有我三千鷹揚衛全體陣亡在前,我軍攻打開城之時必是士氣大振。”
“因此!”
何義山坐於馬背,衝在場諸將鄭重拱手道:
“因此我決意死守開城。”
“當然!如此存亡之際,沒有統帥將令,隻有何某一心懇求。諸位願意同我留下來死守開城,還是北上與陛下會合,全憑諸位心意。”
“何兄當真害苦了我!”諸將還未開口,趙賀寬當即埋怨道:“老哥既然早有盤算,為何不早說?”
“反倒讓弟兄們以為我是什麽貪生怕死之輩!”
“哪裏的話!”何義山看了眼趙賀寬,轉而看向在場眾人道:“至正十九年,你老趙一柄長刀衝入張士誠大軍之中。”
“刀砍斷了三把,殺的渾身是血也從未想過當逃兵。”
“洪武四年,徐帥北伐。咱弟兄們被王保保圍困,三天三夜沒有進食,還是你冒死衝出敵營,前往英雄河向徐帥求援!”
“誰要敢說你老趙貪生怕死,我何義山第一個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