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膿包慫貨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便明知王禑是在拱火,為的便是讓自己下令攻打眼前的九江城。
可朱標卻也有些好奇。
那李家父子當真有和大明撕破臉皮的膽子?眼前這九江城的守軍果真要阻擋明軍進城?
“陛下,小王不才,願為明軍攻城之先鋒!”
聽到王禑再三請命,朱標睨了他一眼,轉而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張定邊。
見狀,張定邊瞬間便也明白了過來。
畢竟對於朱標而言,是否攻打眼前的九江城無關緊要,與李家父子開戰也是無足輕重。
重要的是,此時當盡快支援開城,支援駐守開城的三千鷹揚衛將士。
哪怕張定邊有信心半日之內攻下眼前的九江城,可半日的功夫對明軍來說也是至關重要。
“陛下,微臣倒以為李家父子還算恭敬,或許是其調令未曾傳入九江城。”
“畢竟我軍沿路而行,也曾見到丸都守軍前往吉州。”
“倘若那李家父子當真存有異心,丸都城便不會城門大開,任由我軍借道、駐紮。”
“將軍莫要被那李家父子哄騙!”王禑不願放棄,再次出聲。
“將軍這般想,必然正中李家父子下懷!”
“丸都、九江二城,一城調兵支援吉州,一城駐紮抵禦明軍。”
“如此陽奉陰違,那李家父子無非是想讓陛下以為他李家父子對大明仍舊恭敬,同時卻也留下九江城!”
“陛下!”王禑轉向朱標,愈發朗聲說道:“那李家父子知陛下急於前往開城,為不耽誤時日便會繞開九江。”
“可是陛下,九江距開城不過數十裏。那李家父子不願將九江城交給大明,又是意欲何為!”
王禑點到為止,倒是沒有繼續說下去。
大多時候,沒有說出口的話更容易惹人聯想,也更容易表達未盡之意。
李家父子留下九江城,自是所謀極深。
倘若朱標帶兵支援鷹揚衛,守住開城。
那九江城便是大明境內運送糧餉、輜重的必經之路,一個小小的九江城便也算是扼住了明軍咽喉。
倘若明軍未能擋住倭人,開城失守。
那李家父子自能提議,將李家所有兵卒遷至九江,作為抵擋倭人的第一道屏障。
李家在對抗倭人的戰鬥中居功甚偉,不僅在大明麵前得了功勞,同時還得了高麗百姓的人心。
可真要說起來,一旦開城失守,明軍必然要找機會與倭人決戰。
簡單來說,李家父子居功至偉的對倭一戰,他們隻需將兵卒調派到九江城,甚至都不需出城與倭人交戰。
屆時明軍自然會打退倭人,他李家父子躺在家中便能得豐厚戰功以及不菲的名望!
念及至此,王禑語調沉重,看向朱標再次出聲道:“還望陛下三思,不可讓此等奸佞之人作壁上觀,漁翁得利!”
“高麗王這話,朕反倒是聽不懂了!”
“嗯?”
當聽到朱標語調低沉,似有怒意般緩緩開口。
王禑一時惶恐,整個人瞬間便緊張了起來。
“若有漁翁,我明軍豈不是任人擺布的持刀鬼。高麗王的意思,是說那李家父子才是明軍背後的執刀人?”
“小王不敢!”
王禑聞言當即下拜道:“小王不敢,小王失言,小王萬萬不敢如此言說。”
“方才你既言說李家父子心懷異心,朕便命你上前,傳召九江城守將。”
“倘若真如你所言,朕自會下令攻打九江城!”
“這.....”
王禑表情尷尬,不敢領命。
他很清楚李家父子麾下的將領,原先多半都是他王禑之臣。
那些人既然追隨李家反叛,那必然與他王禑有些仇怨。
倘若他此時上前,多半也是要死在城頭守軍的亂箭之下!
“陛下,小王.....小王.....”
“如何?”
見朱標眸光淒寒,恍若冰刀一般直直刺來。
王禑雙腿一軟,當即跪地道:“小王不敢欺瞞陛下,小王沒有此等膽量。”
“小王恐城頭兵卒亂箭射來,使得小王白白命喪於此!”
“嗬~”
朱標輕哼一聲,沒有多言。
可也正因為朱標沒有出言嘲諷,卻更讓王禑覺得很是難堪。
偏是此時,一旁始終不言的納哈出卻出聲笑道:“有何可懼?”
“那些崽子們還真敢射殺我大明之臣?”
“你這王禑身為高麗王,竟也如此沒得魄力,也是如此慫包。”
“遼州侯有所不知.....”
“知你個奶奶!”納哈出本就不喜王禑,還不等他說完便直接出聲罵道。
下一秒!
納哈出走到朱標跟前,鄭重拱手道:“陛下,末將願前去傳告九江城守將,讓他出城覲見陛下。”
“倘若那廝不從,末將請為先鋒,攻打九江城。”
“一個時辰,末將必將拿下此城!”
“嗯。”
當看到朱標頷首應允,納哈出起身上馬,頭也不迴朝九江城下走去。
也是等納哈出離開,朱標、張定邊均是靜默不語。
正是眾人沉默,一片寂靜之下,王禑卻覺得自己甚至有些好笑。
昨日於明軍大營之時,他還在心中暗暗嘲笑朱標沒有放棄高麗王都,舍棄三千鷹揚衛將士性命的魄力。
可目睹朱標沿路安排兵卒駐守新城、高勿、丸都、九江四城後,他便也明白朱標並非沒有舍棄的魄力,朱標乃是順勢而為,想要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半壁高麗。
至於他嘲笑朱標沒有魄力。
如今看來,不過是他目光短淺,看不出朱標心中的謀劃。
若真談及魄力,他王禑反倒真是納哈出嘴裏說的膿包慫貨。
十數萬明軍在後,他甚至都沒有魄力上前宣召那九江城的守將!
可朱標卻也有些好奇。
那李家父子當真有和大明撕破臉皮的膽子?眼前這九江城的守軍果真要阻擋明軍進城?
“陛下,小王不才,願為明軍攻城之先鋒!”
聽到王禑再三請命,朱標睨了他一眼,轉而將目光看向一旁的張定邊。
見狀,張定邊瞬間便也明白了過來。
畢竟對於朱標而言,是否攻打眼前的九江城無關緊要,與李家父子開戰也是無足輕重。
重要的是,此時當盡快支援開城,支援駐守開城的三千鷹揚衛將士。
哪怕張定邊有信心半日之內攻下眼前的九江城,可半日的功夫對明軍來說也是至關重要。
“陛下,微臣倒以為李家父子還算恭敬,或許是其調令未曾傳入九江城。”
“畢竟我軍沿路而行,也曾見到丸都守軍前往吉州。”
“倘若那李家父子當真存有異心,丸都城便不會城門大開,任由我軍借道、駐紮。”
“將軍莫要被那李家父子哄騙!”王禑不願放棄,再次出聲。
“將軍這般想,必然正中李家父子下懷!”
“丸都、九江二城,一城調兵支援吉州,一城駐紮抵禦明軍。”
“如此陽奉陰違,那李家父子無非是想讓陛下以為他李家父子對大明仍舊恭敬,同時卻也留下九江城!”
“陛下!”王禑轉向朱標,愈發朗聲說道:“那李家父子知陛下急於前往開城,為不耽誤時日便會繞開九江。”
“可是陛下,九江距開城不過數十裏。那李家父子不願將九江城交給大明,又是意欲何為!”
王禑點到為止,倒是沒有繼續說下去。
大多時候,沒有說出口的話更容易惹人聯想,也更容易表達未盡之意。
李家父子留下九江城,自是所謀極深。
倘若朱標帶兵支援鷹揚衛,守住開城。
那九江城便是大明境內運送糧餉、輜重的必經之路,一個小小的九江城便也算是扼住了明軍咽喉。
倘若明軍未能擋住倭人,開城失守。
那李家父子自能提議,將李家所有兵卒遷至九江,作為抵擋倭人的第一道屏障。
李家在對抗倭人的戰鬥中居功甚偉,不僅在大明麵前得了功勞,同時還得了高麗百姓的人心。
可真要說起來,一旦開城失守,明軍必然要找機會與倭人決戰。
簡單來說,李家父子居功至偉的對倭一戰,他們隻需將兵卒調派到九江城,甚至都不需出城與倭人交戰。
屆時明軍自然會打退倭人,他李家父子躺在家中便能得豐厚戰功以及不菲的名望!
念及至此,王禑語調沉重,看向朱標再次出聲道:“還望陛下三思,不可讓此等奸佞之人作壁上觀,漁翁得利!”
“高麗王這話,朕反倒是聽不懂了!”
“嗯?”
當聽到朱標語調低沉,似有怒意般緩緩開口。
王禑一時惶恐,整個人瞬間便緊張了起來。
“若有漁翁,我明軍豈不是任人擺布的持刀鬼。高麗王的意思,是說那李家父子才是明軍背後的執刀人?”
“小王不敢!”
王禑聞言當即下拜道:“小王不敢,小王失言,小王萬萬不敢如此言說。”
“方才你既言說李家父子心懷異心,朕便命你上前,傳召九江城守將。”
“倘若真如你所言,朕自會下令攻打九江城!”
“這.....”
王禑表情尷尬,不敢領命。
他很清楚李家父子麾下的將領,原先多半都是他王禑之臣。
那些人既然追隨李家反叛,那必然與他王禑有些仇怨。
倘若他此時上前,多半也是要死在城頭守軍的亂箭之下!
“陛下,小王.....小王.....”
“如何?”
見朱標眸光淒寒,恍若冰刀一般直直刺來。
王禑雙腿一軟,當即跪地道:“小王不敢欺瞞陛下,小王沒有此等膽量。”
“小王恐城頭兵卒亂箭射來,使得小王白白命喪於此!”
“嗬~”
朱標輕哼一聲,沒有多言。
可也正因為朱標沒有出言嘲諷,卻更讓王禑覺得很是難堪。
偏是此時,一旁始終不言的納哈出卻出聲笑道:“有何可懼?”
“那些崽子們還真敢射殺我大明之臣?”
“你這王禑身為高麗王,竟也如此沒得魄力,也是如此慫包。”
“遼州侯有所不知.....”
“知你個奶奶!”納哈出本就不喜王禑,還不等他說完便直接出聲罵道。
下一秒!
納哈出走到朱標跟前,鄭重拱手道:“陛下,末將願前去傳告九江城守將,讓他出城覲見陛下。”
“倘若那廝不從,末將請為先鋒,攻打九江城。”
“一個時辰,末將必將拿下此城!”
“嗯。”
當看到朱標頷首應允,納哈出起身上馬,頭也不迴朝九江城下走去。
也是等納哈出離開,朱標、張定邊均是靜默不語。
正是眾人沉默,一片寂靜之下,王禑卻覺得自己甚至有些好笑。
昨日於明軍大營之時,他還在心中暗暗嘲笑朱標沒有放棄高麗王都,舍棄三千鷹揚衛將士性命的魄力。
可目睹朱標沿路安排兵卒駐守新城、高勿、丸都、九江四城後,他便也明白朱標並非沒有舍棄的魄力,朱標乃是順勢而為,想要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半壁高麗。
至於他嘲笑朱標沒有魄力。
如今看來,不過是他目光短淺,看不出朱標心中的謀劃。
若真談及魄力,他王禑反倒真是納哈出嘴裏說的膿包慫貨。
十數萬明軍在後,他甚至都沒有魄力上前宣召那九江城的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