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存亡之際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作者:山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想要掙脫起身,卻始終被侍衛牢牢按在王位上的王禑。
崔穎也來了幾分興致,繼續說道:“王上應該明白,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世家。”
“你王家先祖開國之前,我崔姓一族便是新羅望族。”
“待你先祖推翻開羅,建立高麗,也是我崔姓祖先鼎力相助。”
“如今!”
崔穎眸光戲謔,朗聲笑道:“你王家到此絕跡,然我崔姓依舊能綿延百年!”
“你是打算.....”
“不錯!”
不等王禑出聲,崔穎繼續大笑道:“我已與那倭人達成協議。”
“無論是否擊退明軍,在倭國都城為我崔姓開府。”
“並允諾我崔姓一族可行商,可議政,可豢養兵卒甲士。”
“離了高麗這片貧瘠之土,我崔姓定能愈發鼎盛,延續千年!”
直到此時,王禑終於算是明白了崔穎的全部謀劃。
這王八蛋竟然是想用整個高麗作為交換,從倭人手中換他們崔姓一族繼續鼎盛。
可身為一國之主,王禑卻又十分確定。
任何一位君王都不可能容下一個頗有家資,且能同時養兵議政的大族。
即便朱標,也是如此。
王禑不是不知道,當朱標覆滅草原之後,整整半年的功夫都是在鏟除大明境內的世家。
這也就更不用說倭國的君王。
“若是如此,本王倒還真想看看。”
“究竟是我高麗一朝率先滅絕,還是你崔姓就此絕種!”
“死到臨頭,王上何必嘴硬?”
崔穎冷冷瞥了王禑一眼,隨即衝侍衛下令道:“請王上迴府,沒有本太師令旨,任誰也不得麵見王上!”
“是!”
就在兩名侍衛脅迫王禑起身,朝後殿走去的同時。
眾人耳邊一陣喧鬧,緊接著兵器聲,喊殺聲如夏日驟雨滾滾而來。
“那些倭人竟如此沉不住氣?我明明讓他們後日前來!”
崔穎說著,轉身便要朝殿外走去。
可就在他剛走到殿門口的瞬間,一柄寒刀直直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順著刀身,崔穎竟發現眼前之人並非倭人,反而是前幾日攻克江界城,險些將他斬殺的大明悍將張定邊!
“怎.....怎的是你?”
沒有理會崔穎的疑問,張定邊手抵長刀,緩步向前。
待走到王禑跟前後方才出聲道:“高麗王,幸會!”
“將軍幸會!”
當看到那兩名侍衛的手架在王禑身子兩側,張定邊眼眸微滯,再次出聲:“看來本將軍來的正是時候。”
將崔穎交給身旁將士後,張定邊大步上前。
抬手直接解決了王禑身旁守衛。
旋即,卻見張定邊語調和緩,輕聲說道:“煩請高麗王到我軍中一敘,我朝陛下早已恭候多時!”
“好!本王這便隨你同去。”
行出兩步,王禑似是想到了什麽,旋即衝張定邊繼續說道:“敢請將軍稍候,本王還想下最後一道王令。”
見張定邊沒有阻攔,王禑走向書案,提筆便寫。
書罷,王禑將王令詔書遞於張定邊,沉聲道:
“本王德行有虧,不堪統轄高麗之重任。”
“自今日起,我高麗治下郡縣盡歸大明,我朝兵卒盡歸上國調遣!”
“煩請將軍與小王一同出宮,小王自會讓王都將士投效大明!”
聽到王禑這番話,張定邊雖覺有些蹊蹺,但想了想還是點頭應允。
畢竟即便王禑想要當著高麗將士的麵,自刎以提升士氣。
他張定邊也不會讓王禑如願,大明也是不懼此等哀兵。
行走王都城門,看著城外煙塵綿延,明軍好似蔓延數裏的宏達模樣。
王禑轉而衝城牆守衛的高麗將士說道:“本王德行有虧,使我高麗兩麵受敵。”
“然論及大明、倭國二者。”
“大明乃中原強國,素來體恤我等小邦,今乃本王無道,襲擾明軍,故而興兵來討。”
“反之倭國,屠我秋南道百姓,占我百姓田舍,無惡不作。”
“既我朝不能久存,兩相對比,本王欲領諸位投效大明上國!”
聲音落下。
原本便以為明軍大舉攻城,心生怯懦的高麗將士,此時再無反抗的理由。
一個個耷拉著腦袋,俯首聽命。
見狀,王禑看向張定邊道:“煩請將軍通報上國皇帝陛下,派兵入駐我高麗王都。”
“好說!”
張定邊隻管應承下來,卻也沒有下令。
畢竟城外那綿延數裏的煙塵,王禑以及城上士兵以為是明朝大軍。
可張定邊卻是清楚,城外不過隻有數千將士。
特別是看王禑情真意切,已然下定決心要歸順大明的樣子,張定邊一時還真有些手足無措。
畢竟從一開始他想要奇襲高麗王都,張定邊就從未想過他們不到萬人能攻下高麗王都。
他也隻想活捉王禑,率兵突圍迴去罷了。
張定邊甚至都做好突圍時戰死沙場的準備。
可讓張定邊沒想到的是,事情突然就變得很是簡單,他們這些人似乎好像是攻下了高麗的王都!
就在張定邊如夢似幻,覺得眼前情形不太真實之時。
卻聽王禑繼續說道:“小王敢請將軍前方帶路,麵見上國皇帝陛下。”
“我朝中官員,煩請將軍一並帶往!”
“嗯.....”
“陛下隻說帶你一人,你朝官員.....”
張定邊想了想,確定王禑投靠大明乃是真心實意後,方才冒險說道:“此次本將軍乃是奇襲你朝王都。”
“返程路上,必會途經你朝治下堅城。”
“若你朝中官員同行,或有不便。”
“將軍放心。”王禑看了眼方才交給張定邊的王令詔書,誠懇說道:“有小王令書,返程途中我朝守軍非但不會阻攔,反而聞聽詔令,皆會開城投效大明!”
“好!”
“既如此,本將軍便帶你連同你朝官員,一同麵見陛下!”
崔穎也來了幾分興致,繼續說道:“王上應該明白,沒有千年的王朝,卻有千年的世家。”
“你王家先祖開國之前,我崔姓一族便是新羅望族。”
“待你先祖推翻開羅,建立高麗,也是我崔姓祖先鼎力相助。”
“如今!”
崔穎眸光戲謔,朗聲笑道:“你王家到此絕跡,然我崔姓依舊能綿延百年!”
“你是打算.....”
“不錯!”
不等王禑出聲,崔穎繼續大笑道:“我已與那倭人達成協議。”
“無論是否擊退明軍,在倭國都城為我崔姓開府。”
“並允諾我崔姓一族可行商,可議政,可豢養兵卒甲士。”
“離了高麗這片貧瘠之土,我崔姓定能愈發鼎盛,延續千年!”
直到此時,王禑終於算是明白了崔穎的全部謀劃。
這王八蛋竟然是想用整個高麗作為交換,從倭人手中換他們崔姓一族繼續鼎盛。
可身為一國之主,王禑卻又十分確定。
任何一位君王都不可能容下一個頗有家資,且能同時養兵議政的大族。
即便朱標,也是如此。
王禑不是不知道,當朱標覆滅草原之後,整整半年的功夫都是在鏟除大明境內的世家。
這也就更不用說倭國的君王。
“若是如此,本王倒還真想看看。”
“究竟是我高麗一朝率先滅絕,還是你崔姓就此絕種!”
“死到臨頭,王上何必嘴硬?”
崔穎冷冷瞥了王禑一眼,隨即衝侍衛下令道:“請王上迴府,沒有本太師令旨,任誰也不得麵見王上!”
“是!”
就在兩名侍衛脅迫王禑起身,朝後殿走去的同時。
眾人耳邊一陣喧鬧,緊接著兵器聲,喊殺聲如夏日驟雨滾滾而來。
“那些倭人竟如此沉不住氣?我明明讓他們後日前來!”
崔穎說著,轉身便要朝殿外走去。
可就在他剛走到殿門口的瞬間,一柄寒刀直直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順著刀身,崔穎竟發現眼前之人並非倭人,反而是前幾日攻克江界城,險些將他斬殺的大明悍將張定邊!
“怎.....怎的是你?”
沒有理會崔穎的疑問,張定邊手抵長刀,緩步向前。
待走到王禑跟前後方才出聲道:“高麗王,幸會!”
“將軍幸會!”
當看到那兩名侍衛的手架在王禑身子兩側,張定邊眼眸微滯,再次出聲:“看來本將軍來的正是時候。”
將崔穎交給身旁將士後,張定邊大步上前。
抬手直接解決了王禑身旁守衛。
旋即,卻見張定邊語調和緩,輕聲說道:“煩請高麗王到我軍中一敘,我朝陛下早已恭候多時!”
“好!本王這便隨你同去。”
行出兩步,王禑似是想到了什麽,旋即衝張定邊繼續說道:“敢請將軍稍候,本王還想下最後一道王令。”
見張定邊沒有阻攔,王禑走向書案,提筆便寫。
書罷,王禑將王令詔書遞於張定邊,沉聲道:
“本王德行有虧,不堪統轄高麗之重任。”
“自今日起,我高麗治下郡縣盡歸大明,我朝兵卒盡歸上國調遣!”
“煩請將軍與小王一同出宮,小王自會讓王都將士投效大明!”
聽到王禑這番話,張定邊雖覺有些蹊蹺,但想了想還是點頭應允。
畢竟即便王禑想要當著高麗將士的麵,自刎以提升士氣。
他張定邊也不會讓王禑如願,大明也是不懼此等哀兵。
行走王都城門,看著城外煙塵綿延,明軍好似蔓延數裏的宏達模樣。
王禑轉而衝城牆守衛的高麗將士說道:“本王德行有虧,使我高麗兩麵受敵。”
“然論及大明、倭國二者。”
“大明乃中原強國,素來體恤我等小邦,今乃本王無道,襲擾明軍,故而興兵來討。”
“反之倭國,屠我秋南道百姓,占我百姓田舍,無惡不作。”
“既我朝不能久存,兩相對比,本王欲領諸位投效大明上國!”
聲音落下。
原本便以為明軍大舉攻城,心生怯懦的高麗將士,此時再無反抗的理由。
一個個耷拉著腦袋,俯首聽命。
見狀,王禑看向張定邊道:“煩請將軍通報上國皇帝陛下,派兵入駐我高麗王都。”
“好說!”
張定邊隻管應承下來,卻也沒有下令。
畢竟城外那綿延數裏的煙塵,王禑以及城上士兵以為是明朝大軍。
可張定邊卻是清楚,城外不過隻有數千將士。
特別是看王禑情真意切,已然下定決心要歸順大明的樣子,張定邊一時還真有些手足無措。
畢竟從一開始他想要奇襲高麗王都,張定邊就從未想過他們不到萬人能攻下高麗王都。
他也隻想活捉王禑,率兵突圍迴去罷了。
張定邊甚至都做好突圍時戰死沙場的準備。
可讓張定邊沒想到的是,事情突然就變得很是簡單,他們這些人似乎好像是攻下了高麗的王都!
就在張定邊如夢似幻,覺得眼前情形不太真實之時。
卻聽王禑繼續說道:“小王敢請將軍前方帶路,麵見上國皇帝陛下。”
“我朝中官員,煩請將軍一並帶往!”
“嗯.....”
“陛下隻說帶你一人,你朝官員.....”
張定邊想了想,確定王禑投靠大明乃是真心實意後,方才冒險說道:“此次本將軍乃是奇襲你朝王都。”
“返程路上,必會途經你朝治下堅城。”
“若你朝中官員同行,或有不便。”
“將軍放心。”王禑看了眼方才交給張定邊的王令詔書,誠懇說道:“有小王令書,返程途中我朝守軍非但不會阻攔,反而聞聽詔令,皆會開城投效大明!”
“好!”
“既如此,本將軍便帶你連同你朝官員,一同麵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