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道顏三人不虛別苑之行,來之前清楚王仁智不會答應先登基後談合作,因此三人一同前往別苑,陳述目前寶興王國新王必須登基,因為名為調查取證調解,實際上就是試探寶興現狀。第二天莊道顏兄弟返迴荊門,主持王室對外發莊金洪病故的訃告,同時宣布新王登基,王宮侍從室女官攜印鑒前往別苑,寶興國王頒布的法令需國王簽字並且需加蓋印章,沒想到侍從室現在成了寶興王室製約王仁智的重要部門。
莊道顏之所以敢於擁戴王仁智上位,王仁智沒掌握國王印鑒是個重要因素,小事國王口諭即可,大事必須形成文字性的文件,這也是他說服莊氏貴族集團的一個理由。莊道顏對此下的定義是王仁智是王室聘用的職業經理人,真正的大老板是王室,作為投資方可隨時隨地與王仁智解約,莊道顏相信莊氏貴族集團有這個能力。
莊道興讚同兄長的做法,目前莊氏貴族集團裏找不出一個比王仁智更優秀的人,哪怕達到一半以上也勉強說得過去,他認為軍權在手,完全不懼王仁智謀取莊氏基業。王宮侍從室女官攜印鑒抵達別苑之時,便是王仁智登基寶興王國之日,經過大半年的了解,王仁智的熱情早已經不在,他認為這個國王不值得高興,也不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之後,事在人為。
莊金洪是王仁智欽佩的國王,王後竇勝秋也是關係密切的朋友,本以為寶興王國在莊金洪的領導下將逐漸強盛,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盟友,不料莊金洪卻出了個意外。半年來王仁智每天都很忙,他為莊氏現狀感到悲哀,寶興民眾從發自內心的擁戴莊氏,到如今敵視莊氏,實在是莊氏貴族自作孽,這點王仁智有感觸。
古時候莊氏先祖變賣家產組建軍隊,率領寶興民眾奮起反抗粉色人種統治,數代人艱苦卓絕的征戰,還出了一個與逍遙大帝般威名赫赫的統帥。逍遙大帝建了座淩霄城,莊氏先祖莊一凡則恰恰相反,除了赫赫戰功以及莊氏犧牲的眾多英烈,他沒留下任何東西,莊氏是被寶興民眾自願推舉為國王,並且給予王室極大權利。
莊一凡不顧寶興民眾的挽留,解甲歸田隱居山林,迴歸成為一介普通平民,過著清貧的日子,至今貴族僅有爵位沒有俸祿就是當初莊一凡留下的祖訓。寶興王國的爵位依次為公侯伯男子,沒有相應的俸祿,橫川王國則以親王郡王二字王命名,並且有相應的俸祿,這點和大梁朝相似,至於川康、申托戈等小國,國王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那還有什麽爵位。
誰都希望過舒適安逸的日子,寶興民眾自願臣服莊氏是因為莊氏先祖曾經拋家舍業揭竿而起,率領民眾反抗粉色人種的統治,付出無數莊氏子弟的生命。起初大家日子都差不多,平民和富豪相安無事,富豪有錢日子舒適是人家的本事,莊氏王室執掌下的寶興王國比較安寧,日子苦也得過下去,可是經過數百萬年的變遷,不知不覺莊氏發生變化。
國王為寶興王國最高長官,各級選舉的地方長官需經國王任命,分布在各地的莊氏貴族有監督幹涉地方長官的權利,三軍總司令曆來由王室成員任職。莊氏貴族集團牢牢掌控軍政司法大權,權利如同一把雙刃劍,若是運用不當即可傷敵也可能傷己,莊氏貴族集團正是因為濫用公權力,逐漸失去民心。
平心而論,寶興王國的權利架構確實很有值得借鑒之處,王室與地方政權相互製約,地方執政長官決策需經民眾認可才可頒布施行,相互監督製肘,很難出現大的失誤。問題出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演變發展,外部資本進入寶興王國,並且所占比重越來越高,為了自身利益拉攏莊氏貴族集團,貴族集團逐漸成為外部資本的幫兇。
莊氏貴族集團擁有莊氏血脈,出生起便擁有相應的爵位,憑借血脈身份高貴,不過身份高貴也得吃飯喝水,貴族僅有爵位沒有俸祿,也得和普通平民一樣為了生活忙碌奔波。外部資本看中莊氏貴族並非隻是擁有一個高貴的身份,而是擁有幹預地方政權甚至否決地方政令的權利,紛紛以交友的名義結交貴族。
寶興王國並不禁止朋友之間互贈禮品,但是卻對贈送的貴重禮品征稅,超過一百金幣即需征百分之十的禮品稅,並且需受贈者納稅,贈與方不得代繳。此舉並非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為了預防腐敗,逃稅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鮮有人膽敢逃稅,根據稅收即可預防行賄受賄,確保濫用公權力,這方麵國家聯盟各國均有各自的防範措施。
絕大多數莊氏貴族秉承祖訓,本本分分的做人,貴族頭銜可保證他們不會受到不公正對待,無論日子過的舒適或者清貧,他們起碼心情愉悅的生活。少部分莊氏貴族向往錦衣玉食的生活,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不過這些莊氏貴族沒有賺錢的能耐,發家致富隻是個美好的夢想,成功者隻能是極個別人,不然的話普天下豈不是遍地都是富豪?
任何執政者無一例外的都千方百計維護自己的統治,國王也好,總統也罷,還有主席首相等等,製定的法律法規無不最大可能的體現公平公正,但是法律法規或多或少終歸永遠處於修訂完善之中。因為製定法律法規的是人,執行監督法律法規的也是人,是人就會徇私舞弊,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遷,法律法規也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新的社會。
寶興王國民眾之所以擁護莊氏稱王,因為他們相信莊氏繼承了先祖莊一凡的血脈,一個不惜變賣家產率領民眾抗擊粉色人種,無數族人流血犧牲的家族,無疑值得民眾信賴。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莊氏中的少部分貴重為了謀求私利,追求享受生活,濫用民眾賦予莊氏貴族的特權,導致莊氏在民眾中逐漸失去信任,意味著王室已經失去民心。
很多富豪以主動與貴族結交,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整日出沒於賭坊、茶樓、酒肆、妓館、酒店等場所流連往返,仿佛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實際上雙方各取所需。貴族有身份有特權卻兜裏沒錢,吃喝玩樂的開銷自然由富豪負擔,富豪眼裏這都是些小錢,極個別時候在賭坊頂天兌換一千金幣的籌碼,關鍵這些都不是贈品,不會留下任何記錄。
正是這些莊氏貴族敗壞了王室名聲,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莊氏貴族不僅擁有幹預地方的特權,還有通過家族通天的本事,不惜餘力的為富豪幫忙。貴族幫助富豪上項目征地,或者獲取當地政權批文,否決競爭對手等等,獲利的是貴族和富豪,利益受到侵犯的是大多數人,雖然不說比比皆是,但是給莊氏貴族集團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
這是莊金洪尚未完成的變革,如今留給了王仁智,不過王仁智現在暫時還顧不上,當務之急是與泰順共和國的糾紛,即便國家聯盟不出麵調解,他也必須與泰順談判協商,否則年年雙方發生武裝衝突。其實衝突的本質是雙方意氣之爭,動用軍隊是為了護衛本國民眾,阻止民眾之間相互傷害,可是如今雙方互為死敵,年年傷亡軍民數以萬計。
王仁智通過莊瑞琪大致了解過衝突的起因,現在說起來還是寶興王國方麵理虧,不過泰順方麵也有不是,雙方最先挑起紛爭早已經無從考證。大河入海口寬度高達二百多公裏,漫無邊際海天一色,無數大河泥沙堆積的荒島,其中最大的荒島麵積達到一百多平方公裏,並且還在逐漸增大,泰順共和國與寶興王國為了爭奪這些荒島的主權交惡。
大河是泰順共和國與寶興王國的界河,按理劃分這些新生荒島的主權不是很難,難度在於其中個別位於大河中央主航道的荒島涉及航道以及界河劃分。由於本國河流湖泊眾多,因此寶興王國航運業發達,大河即使枯水期五千噸級客貨船也可通航,豐水期萬噸巨輪也可航行,寶興王國對外貿易水運占近三分之一。
這些荒島的歸屬涉及航道,寶興王國怕泰順共和國卡自己的命脈,因此談判過程中很強勢,至今雙方不僅沒達成共識,並且談判已經中斷,均聲稱某某島是本國領土,不承認對方立場。滿是蘆葦的大片灘塗絕大部分屬寶興王國領土,蘆葦足夠兩國造紙廠所需,寶興王國不允許泰順方麵越界采收,泰順方麵忌恨寶興方麵掌控產品定價權,泰順的產量僅有寶興方麵三分之一。
寶興方麵試圖以允許泰順方麵越界采收蘆葦為條件,換取荒島主權占便宜,未免一廂情願了,任何時候領土都是寸土必爭,何況泰順是堂堂的一個大國。寶興方麵產量大,勢必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對於越界的泰順同行也是競爭對手,毫不留情的驅離,久而久之雙方民間結怨越來越深,也不知道從何時起,雙方衝突時有發生,據說是泰順方麵率先襲擊寶興方麵。
寶興方麵人多勢眾,另外得益於航運業發達,尤其是內河航運,船隻性能普遍優於泰順方麵,機動能力勝過泰順方麵,衝突中沒吃過大虧,小虧吃了不少。其實泰順方麵更吃虧,表麵上看似每每泰順方麵傷亡少,實則泰順方麵花費大把金幣雇傭亡命徒,下的本錢遠高於寶興方麵,雙方為此損失慘重,可說兩敗俱傷。
每年傷亡民眾數以萬計,雇傭的亡命徒也是民眾一份子,雙方未經協商均派遣軍隊荷槍實彈的巡邏護衛本國民眾,起了部分作用,不過雙方軍隊也時而發生衝突。寶興方麵民眾還好,遭遇對方軍隊時大多聽從命令,可是泰順方麵雇傭的亡命徒,拿了雇主的錢就得替雇主幹事,時常不惜以刀槍弓弩等冷兵器與擁有熱武器的軍隊對抗。
雇主不在意亡命徒死傷,並且盼望傷亡越慘重越好,他們可以以此在本國到處告狀訴苦,寶興軍隊殘害無辜采收蘆葦的勞作者,軍方應該為本國民眾複仇,絕口不提傷亡大多是雇傭的亡命徒。亡命徒也是民眾一份子,泰順軍隊基層軍官中不乏頭腦簡單者,雙方軍隊衝突由此而發生,每年傷亡幾百上千官兵,曾經有超過兩千五百的記錄,等於一個團甚至一個加強團全體陣亡。
莊道顏之所以敢於擁戴王仁智上位,王仁智沒掌握國王印鑒是個重要因素,小事國王口諭即可,大事必須形成文字性的文件,這也是他說服莊氏貴族集團的一個理由。莊道顏對此下的定義是王仁智是王室聘用的職業經理人,真正的大老板是王室,作為投資方可隨時隨地與王仁智解約,莊道顏相信莊氏貴族集團有這個能力。
莊道興讚同兄長的做法,目前莊氏貴族集團裏找不出一個比王仁智更優秀的人,哪怕達到一半以上也勉強說得過去,他認為軍權在手,完全不懼王仁智謀取莊氏基業。王宮侍從室女官攜印鑒抵達別苑之時,便是王仁智登基寶興王國之日,經過大半年的了解,王仁智的熱情早已經不在,他認為這個國王不值得高興,也不是件壞事,關鍵在於之後,事在人為。
莊金洪是王仁智欽佩的國王,王後竇勝秋也是關係密切的朋友,本以為寶興王國在莊金洪的領導下將逐漸強盛,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盟友,不料莊金洪卻出了個意外。半年來王仁智每天都很忙,他為莊氏現狀感到悲哀,寶興民眾從發自內心的擁戴莊氏,到如今敵視莊氏,實在是莊氏貴族自作孽,這點王仁智有感觸。
古時候莊氏先祖變賣家產組建軍隊,率領寶興民眾奮起反抗粉色人種統治,數代人艱苦卓絕的征戰,還出了一個與逍遙大帝般威名赫赫的統帥。逍遙大帝建了座淩霄城,莊氏先祖莊一凡則恰恰相反,除了赫赫戰功以及莊氏犧牲的眾多英烈,他沒留下任何東西,莊氏是被寶興民眾自願推舉為國王,並且給予王室極大權利。
莊一凡不顧寶興民眾的挽留,解甲歸田隱居山林,迴歸成為一介普通平民,過著清貧的日子,至今貴族僅有爵位沒有俸祿就是當初莊一凡留下的祖訓。寶興王國的爵位依次為公侯伯男子,沒有相應的俸祿,橫川王國則以親王郡王二字王命名,並且有相應的俸祿,這點和大梁朝相似,至於川康、申托戈等小國,國王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那還有什麽爵位。
誰都希望過舒適安逸的日子,寶興民眾自願臣服莊氏是因為莊氏先祖曾經拋家舍業揭竿而起,率領民眾反抗粉色人種的統治,付出無數莊氏子弟的生命。起初大家日子都差不多,平民和富豪相安無事,富豪有錢日子舒適是人家的本事,莊氏王室執掌下的寶興王國比較安寧,日子苦也得過下去,可是經過數百萬年的變遷,不知不覺莊氏發生變化。
國王為寶興王國最高長官,各級選舉的地方長官需經國王任命,分布在各地的莊氏貴族有監督幹涉地方長官的權利,三軍總司令曆來由王室成員任職。莊氏貴族集團牢牢掌控軍政司法大權,權利如同一把雙刃劍,若是運用不當即可傷敵也可能傷己,莊氏貴族集團正是因為濫用公權力,逐漸失去民心。
平心而論,寶興王國的權利架構確實很有值得借鑒之處,王室與地方政權相互製約,地方執政長官決策需經民眾認可才可頒布施行,相互監督製肘,很難出現大的失誤。問題出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演變發展,外部資本進入寶興王國,並且所占比重越來越高,為了自身利益拉攏莊氏貴族集團,貴族集團逐漸成為外部資本的幫兇。
莊氏貴族集團擁有莊氏血脈,出生起便擁有相應的爵位,憑借血脈身份高貴,不過身份高貴也得吃飯喝水,貴族僅有爵位沒有俸祿,也得和普通平民一樣為了生活忙碌奔波。外部資本看中莊氏貴族並非隻是擁有一個高貴的身份,而是擁有幹預地方政權甚至否決地方政令的權利,紛紛以交友的名義結交貴族。
寶興王國並不禁止朋友之間互贈禮品,但是卻對贈送的貴重禮品征稅,超過一百金幣即需征百分之十的禮品稅,並且需受贈者納稅,贈與方不得代繳。此舉並非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為了預防腐敗,逃稅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鮮有人膽敢逃稅,根據稅收即可預防行賄受賄,確保濫用公權力,這方麵國家聯盟各國均有各自的防範措施。
絕大多數莊氏貴族秉承祖訓,本本分分的做人,貴族頭銜可保證他們不會受到不公正對待,無論日子過的舒適或者清貧,他們起碼心情愉悅的生活。少部分莊氏貴族向往錦衣玉食的生活,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願望,不過這些莊氏貴族沒有賺錢的能耐,發家致富隻是個美好的夢想,成功者隻能是極個別人,不然的話普天下豈不是遍地都是富豪?
任何執政者無一例外的都千方百計維護自己的統治,國王也好,總統也罷,還有主席首相等等,製定的法律法規無不最大可能的體現公平公正,但是法律法規或多或少終歸永遠處於修訂完善之中。因為製定法律法規的是人,執行監督法律法規的也是人,是人就會徇私舞弊,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遷,法律法規也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新的社會。
寶興王國民眾之所以擁護莊氏稱王,因為他們相信莊氏繼承了先祖莊一凡的血脈,一個不惜變賣家產率領民眾抗擊粉色人種,無數族人流血犧牲的家族,無疑值得民眾信賴。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莊氏中的少部分貴重為了謀求私利,追求享受生活,濫用民眾賦予莊氏貴族的特權,導致莊氏在民眾中逐漸失去信任,意味著王室已經失去民心。
很多富豪以主動與貴族結交,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整日出沒於賭坊、茶樓、酒肆、妓館、酒店等場所流連往返,仿佛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實際上雙方各取所需。貴族有身份有特權卻兜裏沒錢,吃喝玩樂的開銷自然由富豪負擔,富豪眼裏這都是些小錢,極個別時候在賭坊頂天兌換一千金幣的籌碼,關鍵這些都不是贈品,不會留下任何記錄。
正是這些莊氏貴族敗壞了王室名聲,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莊氏貴族不僅擁有幹預地方的特權,還有通過家族通天的本事,不惜餘力的為富豪幫忙。貴族幫助富豪上項目征地,或者獲取當地政權批文,否決競爭對手等等,獲利的是貴族和富豪,利益受到侵犯的是大多數人,雖然不說比比皆是,但是給莊氏貴族集團帶來嚴重的負麵影響。
這是莊金洪尚未完成的變革,如今留給了王仁智,不過王仁智現在暫時還顧不上,當務之急是與泰順共和國的糾紛,即便國家聯盟不出麵調解,他也必須與泰順談判協商,否則年年雙方發生武裝衝突。其實衝突的本質是雙方意氣之爭,動用軍隊是為了護衛本國民眾,阻止民眾之間相互傷害,可是如今雙方互為死敵,年年傷亡軍民數以萬計。
王仁智通過莊瑞琪大致了解過衝突的起因,現在說起來還是寶興王國方麵理虧,不過泰順方麵也有不是,雙方最先挑起紛爭早已經無從考證。大河入海口寬度高達二百多公裏,漫無邊際海天一色,無數大河泥沙堆積的荒島,其中最大的荒島麵積達到一百多平方公裏,並且還在逐漸增大,泰順共和國與寶興王國為了爭奪這些荒島的主權交惡。
大河是泰順共和國與寶興王國的界河,按理劃分這些新生荒島的主權不是很難,難度在於其中個別位於大河中央主航道的荒島涉及航道以及界河劃分。由於本國河流湖泊眾多,因此寶興王國航運業發達,大河即使枯水期五千噸級客貨船也可通航,豐水期萬噸巨輪也可航行,寶興王國對外貿易水運占近三分之一。
這些荒島的歸屬涉及航道,寶興王國怕泰順共和國卡自己的命脈,因此談判過程中很強勢,至今雙方不僅沒達成共識,並且談判已經中斷,均聲稱某某島是本國領土,不承認對方立場。滿是蘆葦的大片灘塗絕大部分屬寶興王國領土,蘆葦足夠兩國造紙廠所需,寶興王國不允許泰順方麵越界采收,泰順方麵忌恨寶興方麵掌控產品定價權,泰順的產量僅有寶興方麵三分之一。
寶興方麵試圖以允許泰順方麵越界采收蘆葦為條件,換取荒島主權占便宜,未免一廂情願了,任何時候領土都是寸土必爭,何況泰順是堂堂的一個大國。寶興方麵產量大,勢必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對於越界的泰順同行也是競爭對手,毫不留情的驅離,久而久之雙方民間結怨越來越深,也不知道從何時起,雙方衝突時有發生,據說是泰順方麵率先襲擊寶興方麵。
寶興方麵人多勢眾,另外得益於航運業發達,尤其是內河航運,船隻性能普遍優於泰順方麵,機動能力勝過泰順方麵,衝突中沒吃過大虧,小虧吃了不少。其實泰順方麵更吃虧,表麵上看似每每泰順方麵傷亡少,實則泰順方麵花費大把金幣雇傭亡命徒,下的本錢遠高於寶興方麵,雙方為此損失慘重,可說兩敗俱傷。
每年傷亡民眾數以萬計,雇傭的亡命徒也是民眾一份子,雙方未經協商均派遣軍隊荷槍實彈的巡邏護衛本國民眾,起了部分作用,不過雙方軍隊也時而發生衝突。寶興方麵民眾還好,遭遇對方軍隊時大多聽從命令,可是泰順方麵雇傭的亡命徒,拿了雇主的錢就得替雇主幹事,時常不惜以刀槍弓弩等冷兵器與擁有熱武器的軍隊對抗。
雇主不在意亡命徒死傷,並且盼望傷亡越慘重越好,他們可以以此在本國到處告狀訴苦,寶興軍隊殘害無辜采收蘆葦的勞作者,軍方應該為本國民眾複仇,絕口不提傷亡大多是雇傭的亡命徒。亡命徒也是民眾一份子,泰順軍隊基層軍官中不乏頭腦簡單者,雙方軍隊衝突由此而發生,每年傷亡幾百上千官兵,曾經有超過兩千五百的記錄,等於一個團甚至一個加強團全體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