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中年男子低吼,“此事開弓沒有迴頭箭!想要拿銀子,就要冒一些風險。你們仨給我記住,不該說的話,別說!不會說,就給我閉嘴!”
“可是官府的人不是吃素的……”
中年男子當即一巴掌甩過去。
最年輕的男子被拍了一腦袋,耳朵嗡嗡作響,熟悉的眩暈襲來,當即不敢言語了。
另外兩人看到這樣,也不敢反對。
中年男子“安撫”完兄弟,迴頭對祝掌門,表情惡狠狠,語氣卻刻意好聲好氣:“掌櫃的,隻要你們給出合理的賠償金,我們就不把事情鬧大了,也不需勞動官府。”
在他看來,不僅他們害怕官府,醫館一樣懼怕官府。
祝掌門搖頭,理由冠冕堂皇:“不行,既然你們認為,是我們醫館的錯,那就查個水落石出。我們一旦給了你們銀子,豈不是代表我們默認是醫館的錯?我們醫館做的是長期的營生,也是要名聲的!”
中年男子氣結,心中堵著一口氣,暗中也有些焦灼。
他的目的隻是想要訛一筆銀子,不要多,多多少少有點就成,並不想鬧到官府裏去。
可是醫館的人連問需要賠多少銀子,都沒有問一句。
他打出的招數,就像打在棉花上,人家都不接招啊!
要他繼續鬧吧,但是他也怵與官府對上。
他深知此事自己不占理,一旦查清,後果不堪設想。
他不過是市井小民,鬧大了,小則挨板子,大則……也許那些大人的一句話,就能取他性命。
可是不鬧下去,又不甘心!一個銅板都沒撈著,如何就這般灰溜溜的退去?不甘心啊!
“大哥,要不迴去吧?”
“對啊,再不迴去,官府的人就要到了。”
“大哥,我怕官府的大人們。”
三個弟弟實在害怕,顧不得有可能被打腦袋,紛紛勸說。
中年男子表麵冷沉著臉,內心裏也陷入了糾結。
剛才有人說對了,他此刻騎虎難下,不正是外強中幹麽?
然而,留給中年男子權衡利弊的時間不多,官府的人來了。
“讓開!讓開!官府的人到!”
官府的人來得極為迅速,腰間挎刀的衙役清出一條路,為首的楊縣令大踏步走過來。
中年男子心中驀地一慌,來的這麽快!
“是何人報案?”
楊縣令聲如洪鍾,表麵威嚴甚重,與溫文爾雅的太史縣令風格不一樣。
祝掌門上前抱拳,“迴縣令大人的話,是小民報案。”
楊縣令一張國字臉生得端正,神色嚴肅:“何事需要報案?你說來聽聽。”
作為天子腳下的都城,京城無小事,楊縣令總是事必躬親。
祝掌門恭敬開口:“大人,是這四位兄弟忽然抬了一具屍首過來,誣陷我們醫館醫死人。此事事關重大,關乎我神醫穀的名聲,於是小民鬥膽,立刻命人前去官府報案。”
“是哪四位兄弟?”楊縣令轉頭問,視線卻已精準地落在四兄弟身上。
那四名男子,除了為首的中年男子,另外三人看到楊縣令和衙役一來,都表現膽怯。
此時聽楊縣令問話,嚇得後退一步。
官府的人來了,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中年男子退無可退了,隻能硬著頭皮上。
他深吸一口氣,氣息一沉,頂住官威,上前道:“迴大人的話,我叫鄧大,我三個弟弟分別是鄧二、鄧三、鄧四。我們的父親胸口老是不舒服,最近聽說這家醫館來了一位了不得的老大夫,便尋思來看病。”
“我們付了銀子,抓了藥迴去,我爹昨晚睡前喝下藥。可是今早家裏人遲遲沒看到我爹出來,我進去我爹的房間一看,發現我爹沒氣了!身體都涼透了!”
“我爹平時都沒事,偏偏喝了他們醫館開的藥,就死了!不是他們醫館的責任,誰信!”
楊縣令皺眉,給旁邊的衙役遞上一個眼色。
衙役立即心領神會,來到屍首身旁,掀開白布。
是一名年老的死者。
這時,瘋無害從後麵轉出來,手上拿著一張紙,“我記得他們父子二人,他陪同自己的父親來看病。因為他對老父親的態度不好,令老朽印象深刻。”
他把紙張遞過去,“這是老人家的病曆,以及我開的藥方。”
楊縣令接過來一看,很快皺起眉頭:“胸痹之症。”
這種病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種突發且容易致命的疾病,似乎不好判斷。
瘋無害淡淡道:“老人家的胸痹之症拖延多時,我昨日為他施針,老人家親口說舒服了許多。按理說,隻要他按照我所說,按時吃藥,注意飲食,保持心情平靜,一般不會出什麽問題。”
楊縣令略一思索,吩咐其中一名衙役:“去找仁德堂的坐堂大夫來檢查藥方。”
仁德堂與神醫穀都是風評極好的醫館,最受患者歡迎。
仁德堂就在旁邊那條街,若是仁德堂的坐堂大夫都覺得沒問題,那便不是神醫穀醫館的問題。
鄧大眸光一閃,他知道藥方不會有錯,但焉知醫館裏抓藥的人沒有抓錯藥?
沒等多久,仁德堂的大夫便來了。衙役將人請來時,便被告知來的目的。
所以仁德堂的何大夫一到,就接過藥方來看。
他也看到老人家的屍首。
巧合的是,他認得出老人家。
“大人,此藥方針對的的確是胸痹之證,並且開出的藥方比我的要更勝一籌。且這位死去的老人家,我也認的。他以前偶爾來仁德堂看診,總是付不起醫藥費,所以我印象深刻。他得的的確是胸痹之證,但或許是生活所迫,他沒有把大夫的話放在心上,也不想花銀子治病,一直沒有把身子養好。”
楊縣令頷首,“既然藥方沒有問題,那是否可以說明,神醫穀醫館的大夫並無過錯?”
何大夫躬身抱拳迴道:“小民以為,並無過錯。”
“嗯。”楊縣令神色緩和了點。
鄧大一急:“大人!大夫藥方沒錯,可不代表給的藥沒有問題。草民以為,有沒有可能是醫館的人抓錯藥,誤給了一些致命的草藥。”
“可是官府的人不是吃素的……”
中年男子當即一巴掌甩過去。
最年輕的男子被拍了一腦袋,耳朵嗡嗡作響,熟悉的眩暈襲來,當即不敢言語了。
另外兩人看到這樣,也不敢反對。
中年男子“安撫”完兄弟,迴頭對祝掌門,表情惡狠狠,語氣卻刻意好聲好氣:“掌櫃的,隻要你們給出合理的賠償金,我們就不把事情鬧大了,也不需勞動官府。”
在他看來,不僅他們害怕官府,醫館一樣懼怕官府。
祝掌門搖頭,理由冠冕堂皇:“不行,既然你們認為,是我們醫館的錯,那就查個水落石出。我們一旦給了你們銀子,豈不是代表我們默認是醫館的錯?我們醫館做的是長期的營生,也是要名聲的!”
中年男子氣結,心中堵著一口氣,暗中也有些焦灼。
他的目的隻是想要訛一筆銀子,不要多,多多少少有點就成,並不想鬧到官府裏去。
可是醫館的人連問需要賠多少銀子,都沒有問一句。
他打出的招數,就像打在棉花上,人家都不接招啊!
要他繼續鬧吧,但是他也怵與官府對上。
他深知此事自己不占理,一旦查清,後果不堪設想。
他不過是市井小民,鬧大了,小則挨板子,大則……也許那些大人的一句話,就能取他性命。
可是不鬧下去,又不甘心!一個銅板都沒撈著,如何就這般灰溜溜的退去?不甘心啊!
“大哥,要不迴去吧?”
“對啊,再不迴去,官府的人就要到了。”
“大哥,我怕官府的大人們。”
三個弟弟實在害怕,顧不得有可能被打腦袋,紛紛勸說。
中年男子表麵冷沉著臉,內心裏也陷入了糾結。
剛才有人說對了,他此刻騎虎難下,不正是外強中幹麽?
然而,留給中年男子權衡利弊的時間不多,官府的人來了。
“讓開!讓開!官府的人到!”
官府的人來得極為迅速,腰間挎刀的衙役清出一條路,為首的楊縣令大踏步走過來。
中年男子心中驀地一慌,來的這麽快!
“是何人報案?”
楊縣令聲如洪鍾,表麵威嚴甚重,與溫文爾雅的太史縣令風格不一樣。
祝掌門上前抱拳,“迴縣令大人的話,是小民報案。”
楊縣令一張國字臉生得端正,神色嚴肅:“何事需要報案?你說來聽聽。”
作為天子腳下的都城,京城無小事,楊縣令總是事必躬親。
祝掌門恭敬開口:“大人,是這四位兄弟忽然抬了一具屍首過來,誣陷我們醫館醫死人。此事事關重大,關乎我神醫穀的名聲,於是小民鬥膽,立刻命人前去官府報案。”
“是哪四位兄弟?”楊縣令轉頭問,視線卻已精準地落在四兄弟身上。
那四名男子,除了為首的中年男子,另外三人看到楊縣令和衙役一來,都表現膽怯。
此時聽楊縣令問話,嚇得後退一步。
官府的人來了,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中年男子退無可退了,隻能硬著頭皮上。
他深吸一口氣,氣息一沉,頂住官威,上前道:“迴大人的話,我叫鄧大,我三個弟弟分別是鄧二、鄧三、鄧四。我們的父親胸口老是不舒服,最近聽說這家醫館來了一位了不得的老大夫,便尋思來看病。”
“我們付了銀子,抓了藥迴去,我爹昨晚睡前喝下藥。可是今早家裏人遲遲沒看到我爹出來,我進去我爹的房間一看,發現我爹沒氣了!身體都涼透了!”
“我爹平時都沒事,偏偏喝了他們醫館開的藥,就死了!不是他們醫館的責任,誰信!”
楊縣令皺眉,給旁邊的衙役遞上一個眼色。
衙役立即心領神會,來到屍首身旁,掀開白布。
是一名年老的死者。
這時,瘋無害從後麵轉出來,手上拿著一張紙,“我記得他們父子二人,他陪同自己的父親來看病。因為他對老父親的態度不好,令老朽印象深刻。”
他把紙張遞過去,“這是老人家的病曆,以及我開的藥方。”
楊縣令接過來一看,很快皺起眉頭:“胸痹之症。”
這種病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種突發且容易致命的疾病,似乎不好判斷。
瘋無害淡淡道:“老人家的胸痹之症拖延多時,我昨日為他施針,老人家親口說舒服了許多。按理說,隻要他按照我所說,按時吃藥,注意飲食,保持心情平靜,一般不會出什麽問題。”
楊縣令略一思索,吩咐其中一名衙役:“去找仁德堂的坐堂大夫來檢查藥方。”
仁德堂與神醫穀都是風評極好的醫館,最受患者歡迎。
仁德堂就在旁邊那條街,若是仁德堂的坐堂大夫都覺得沒問題,那便不是神醫穀醫館的問題。
鄧大眸光一閃,他知道藥方不會有錯,但焉知醫館裏抓藥的人沒有抓錯藥?
沒等多久,仁德堂的大夫便來了。衙役將人請來時,便被告知來的目的。
所以仁德堂的何大夫一到,就接過藥方來看。
他也看到老人家的屍首。
巧合的是,他認得出老人家。
“大人,此藥方針對的的確是胸痹之證,並且開出的藥方比我的要更勝一籌。且這位死去的老人家,我也認的。他以前偶爾來仁德堂看診,總是付不起醫藥費,所以我印象深刻。他得的的確是胸痹之證,但或許是生活所迫,他沒有把大夫的話放在心上,也不想花銀子治病,一直沒有把身子養好。”
楊縣令頷首,“既然藥方沒有問題,那是否可以說明,神醫穀醫館的大夫並無過錯?”
何大夫躬身抱拳迴道:“小民以為,並無過錯。”
“嗯。”楊縣令神色緩和了點。
鄧大一急:“大人!大夫藥方沒錯,可不代表給的藥沒有問題。草民以為,有沒有可能是醫館的人抓錯藥,誤給了一些致命的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