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以後,他們迴到屋裏,又是一番梳洗,然後早早的唿唿大睡。
因為明兒一早,他們就要下山去,與許娘子他們會合,一起出發去京城。
翌日,他們早早醒來,吃過朝食,收拾行裝,便準備出發。
瘋無害抻長脖子,看來看去,都沒有看到期待中的那一抹倩影。
小號版的卿寶也伸長脖子,瞅來瞅去,也沒有看到期待中的那一抹……蛇影。
“小哥哥,你說青青它是不是把我這個小主人給忘了?”
不待拓跋修迴答,又自顧自的念叨:“雖然說我讓它們放飛的玩,可也不能這般沒有時間觀念吧?玩到樂不思蜀,等青青迴來,看我不好好教訓它。”
“或許,等一下它就迴來了。”拓跋修把包袱背起來。
瘋無害看到他的動作,兩眼一瞪:“幹什麽?這就走了?不行,我師妹還沒有來,誰都不許走。”
卿寶也說道:“青青還沒迴來,卿寶也不走。”
師徒兩人意見一致,連同那睜大眼睛的動作,幾乎也一般無二。
小白子瞅了瞅他們,表達他的立場:“卿寶不走,小白子也不走。”
拓跋修:“……”
大家都不走,他走什麽呀?
“師祖!師祖,不好了,你的冤家瘋三娘殺上來了!”
就在這時,夏草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隨後,他們就看到神奇的一幕。
從來不知害怕為何物的瘋無害,麵露驚恐,條件反射一般,如同一隻孫猴子一般,跳上桌子。
眾人:“……”
卿寶的一雙小胖手捂住臉,這麽膽小的人,絕對不是她的師父!
她的師父是那一個醫術高超,武功一流,英明神武的神醫!
眼前這個不是!不是!
拓跋修察覺到當中事情有異,問出了問題的關鍵,“瘋三娘是何人?為何連瘋神醫都害怕?”
“就是呀,師父膽子好小哦!”卿寶擰著小眉頭,專挑不好聽的說。
瘋無害一聽,頓覺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受損,猛地跳下地,立即站立。
“誰說我膽子小?誰說的?給我站出來!”
卿寶出列。
瘋無害:“……”
他沒好氣道:“你這孩子這麽老實幹啥?不曉得師父會打你屁股嗎?”
卿寶一把捂住自己的小屁屁,瞪大眼睛,無辜地問:“難道實話也不讓人說嗎?師父好過分!”還不忘指控。
瘋無害真的是被她氣無語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就算是實話,也不能這麽說呀!師父的麵子要不要了!
夏草看著師徒二人很想笑,但入口的陣法即將被破,他又笑不出來。
“小師叔有所不知,大約……”夏草在心裏默默地計算了一下,緊接著說道:“六七十年前,以毒術著稱的瘋三娘,遇到了咱們師祖,就開始了不眠不休的纏鬥。”
“專門下毒的女人?”卿寶睜著撲靈靈的大眼睛問夏草。
夏草想了一下,解釋道:“說起來,瘋三娘也是江湖中醫毒雙絕的奇人。隻不過她的毒術,更勝於她的醫術。”
“她號稱自己研製出來的毒,沒有解藥可解。可是每一次,都被咱們師祖給解了。於是,瘋三娘每研製出新毒物,就來找咱們師祖決鬥。”
“師祖不想去解,她非得纏著師祖解;師祖一日不成功解毒,她便一日不肯罷休。”
“然而,每當師祖解毒成功,她又不甘心,迴去研製出新的毒物。新毒物一研究出來,又來找師祖決鬥。”
“如此循環往複,不休不止,師祖即便有大才,也怕了她。”
“總之,這個女人被叫瘋三娘,真的是很有道理。”
夏草想到那個瘋三娘就頭痛。
隻要師祖迴到神醫穀,瘋三娘必定要來糾纏一番。
瘋無害總結:“那就是一個瘋婆子,死纏住人不放。被纏了大半輩子,落誰身上都害怕。”
夏草也幫瘋無害說起話來,“那瘋三娘確實是一個瘋婆子,師祖去哪裏,她就跟到哪。連師祖在澡堂沐浴、茅房如廁,瘋三娘都會不顧男女有別,撞進去下毒。”
“她每每千方百計地要把新毒下在師祖身上,就是為了讓師父解毒。一般人早就被她逼瘋,毒死,更別說清白都要保不住。如此瘋癲,是個人都怕她。”
眾人瞠目結舌。
卿寶呐呐驚歎:“世間竟有這等奇葩之人。”
小白子點頭:“真是奇葩,青石河村都沒有這樣的人。”
拓跋修抱臂,思忖道:“可見,以瘋三娘的執著,定要硬闖神醫穀。她不找到師祖,誓不罷休。倘若不能在神醫穀這裏解決她,或許還會尾隨咱們進京。”
他的目光落在卿寶身上,“卿寶是瘋神醫的小徒弟,就怕瘋三娘恨屋及烏,連累卿寶。”
卿寶心驚肉跳,“卿寶可不想被那樣的毒婦盯上。”
“不怕,小哥哥會時時在你身邊,一定會保護好你。”拓跋修堅定道。
瘋無害憤憤然:“也不曉得那瘋婆娘從何處得來的消息,竟然知曉我的行蹤!明明我這些年來,十分低調行事。”
夏草動了動嘴唇,欲言又止。
拓跋修注意到了,便問:“夏草師侄是有何事不方便說的嗎?”
夏草:“……”
小弟弟,咱是卿寶小師叔的師侄,與你何幹?
可是看著拓跋修那張比同齡人更為端肅的俊臉,以及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渾然天成的貴氣,夏草莫名的產生一種臣服的心理。
“你們有所不知,師祖不在神醫穀期間,那瘋三娘又一直尋不到師祖的蹤跡,總是隔三差五的蹲守在神醫穀外。或許是前幾天入口的陣法有異動,被她察覺到了吧。”
“還真是不死心呐!”卿寶跺跺腳,同時感到奇怪,“這種毒術跟解毒有什麽好比拚的?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既有那毒物,自然就有解藥,不存在解不了的毒。”
卿寶說完,仰起小臉,看著拓跋修邀功:“小哥哥,你說我學的《易經》可以這樣解嗎?”
拓跋修含笑點頭:“卿寶學習用功了,對於《易經》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此事確實適用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
因為明兒一早,他們就要下山去,與許娘子他們會合,一起出發去京城。
翌日,他們早早醒來,吃過朝食,收拾行裝,便準備出發。
瘋無害抻長脖子,看來看去,都沒有看到期待中的那一抹倩影。
小號版的卿寶也伸長脖子,瞅來瞅去,也沒有看到期待中的那一抹……蛇影。
“小哥哥,你說青青它是不是把我這個小主人給忘了?”
不待拓跋修迴答,又自顧自的念叨:“雖然說我讓它們放飛的玩,可也不能這般沒有時間觀念吧?玩到樂不思蜀,等青青迴來,看我不好好教訓它。”
“或許,等一下它就迴來了。”拓跋修把包袱背起來。
瘋無害看到他的動作,兩眼一瞪:“幹什麽?這就走了?不行,我師妹還沒有來,誰都不許走。”
卿寶也說道:“青青還沒迴來,卿寶也不走。”
師徒兩人意見一致,連同那睜大眼睛的動作,幾乎也一般無二。
小白子瞅了瞅他們,表達他的立場:“卿寶不走,小白子也不走。”
拓跋修:“……”
大家都不走,他走什麽呀?
“師祖!師祖,不好了,你的冤家瘋三娘殺上來了!”
就在這時,夏草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隨後,他們就看到神奇的一幕。
從來不知害怕為何物的瘋無害,麵露驚恐,條件反射一般,如同一隻孫猴子一般,跳上桌子。
眾人:“……”
卿寶的一雙小胖手捂住臉,這麽膽小的人,絕對不是她的師父!
她的師父是那一個醫術高超,武功一流,英明神武的神醫!
眼前這個不是!不是!
拓跋修察覺到當中事情有異,問出了問題的關鍵,“瘋三娘是何人?為何連瘋神醫都害怕?”
“就是呀,師父膽子好小哦!”卿寶擰著小眉頭,專挑不好聽的說。
瘋無害一聽,頓覺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受損,猛地跳下地,立即站立。
“誰說我膽子小?誰說的?給我站出來!”
卿寶出列。
瘋無害:“……”
他沒好氣道:“你這孩子這麽老實幹啥?不曉得師父會打你屁股嗎?”
卿寶一把捂住自己的小屁屁,瞪大眼睛,無辜地問:“難道實話也不讓人說嗎?師父好過分!”還不忘指控。
瘋無害真的是被她氣無語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就算是實話,也不能這麽說呀!師父的麵子要不要了!
夏草看著師徒二人很想笑,但入口的陣法即將被破,他又笑不出來。
“小師叔有所不知,大約……”夏草在心裏默默地計算了一下,緊接著說道:“六七十年前,以毒術著稱的瘋三娘,遇到了咱們師祖,就開始了不眠不休的纏鬥。”
“專門下毒的女人?”卿寶睜著撲靈靈的大眼睛問夏草。
夏草想了一下,解釋道:“說起來,瘋三娘也是江湖中醫毒雙絕的奇人。隻不過她的毒術,更勝於她的醫術。”
“她號稱自己研製出來的毒,沒有解藥可解。可是每一次,都被咱們師祖給解了。於是,瘋三娘每研製出新毒物,就來找咱們師祖決鬥。”
“師祖不想去解,她非得纏著師祖解;師祖一日不成功解毒,她便一日不肯罷休。”
“然而,每當師祖解毒成功,她又不甘心,迴去研製出新的毒物。新毒物一研究出來,又來找師祖決鬥。”
“如此循環往複,不休不止,師祖即便有大才,也怕了她。”
“總之,這個女人被叫瘋三娘,真的是很有道理。”
夏草想到那個瘋三娘就頭痛。
隻要師祖迴到神醫穀,瘋三娘必定要來糾纏一番。
瘋無害總結:“那就是一個瘋婆子,死纏住人不放。被纏了大半輩子,落誰身上都害怕。”
夏草也幫瘋無害說起話來,“那瘋三娘確實是一個瘋婆子,師祖去哪裏,她就跟到哪。連師祖在澡堂沐浴、茅房如廁,瘋三娘都會不顧男女有別,撞進去下毒。”
“她每每千方百計地要把新毒下在師祖身上,就是為了讓師父解毒。一般人早就被她逼瘋,毒死,更別說清白都要保不住。如此瘋癲,是個人都怕她。”
眾人瞠目結舌。
卿寶呐呐驚歎:“世間竟有這等奇葩之人。”
小白子點頭:“真是奇葩,青石河村都沒有這樣的人。”
拓跋修抱臂,思忖道:“可見,以瘋三娘的執著,定要硬闖神醫穀。她不找到師祖,誓不罷休。倘若不能在神醫穀這裏解決她,或許還會尾隨咱們進京。”
他的目光落在卿寶身上,“卿寶是瘋神醫的小徒弟,就怕瘋三娘恨屋及烏,連累卿寶。”
卿寶心驚肉跳,“卿寶可不想被那樣的毒婦盯上。”
“不怕,小哥哥會時時在你身邊,一定會保護好你。”拓跋修堅定道。
瘋無害憤憤然:“也不曉得那瘋婆娘從何處得來的消息,竟然知曉我的行蹤!明明我這些年來,十分低調行事。”
夏草動了動嘴唇,欲言又止。
拓跋修注意到了,便問:“夏草師侄是有何事不方便說的嗎?”
夏草:“……”
小弟弟,咱是卿寶小師叔的師侄,與你何幹?
可是看著拓跋修那張比同齡人更為端肅的俊臉,以及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渾然天成的貴氣,夏草莫名的產生一種臣服的心理。
“你們有所不知,師祖不在神醫穀期間,那瘋三娘又一直尋不到師祖的蹤跡,總是隔三差五的蹲守在神醫穀外。或許是前幾天入口的陣法有異動,被她察覺到了吧。”
“還真是不死心呐!”卿寶跺跺腳,同時感到奇怪,“這種毒術跟解毒有什麽好比拚的?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既有那毒物,自然就有解藥,不存在解不了的毒。”
卿寶說完,仰起小臉,看著拓跋修邀功:“小哥哥,你說我學的《易經》可以這樣解嗎?”
拓跋修含笑點頭:“卿寶學習用功了,對於《易經》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此事確實適用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