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凝秋表示讚同:“對啊,二姐真是幫大忙了。若換咱們剁豬肉,還不曉得要剁到什麽時候呢。”
蘇凝秋已經在阿娘的幫助下,將布料裁好。剩下的,她隻需要用針線,將衣服縫補好就能穿。
小卿寶也是在這時候發現,原來古人做衣服這麽簡單,而又富有技巧。
她看到娘親細心教導三姐,在裁剪過程中,用了很多對折的技巧,竟然分毫不差。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吧。
當蘇又夏將剁成肉碎的豬肉端出來,一家人再一次紛紛感歎,家裏有一個力氣爆棚的人,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好事。
蘇迎春將剁碎的豬腿肉加入醬、油、鹽、糖、薑、蔥、胡椒粉等等攪拌在一起。由於有現成的餛飩皮,不需要擀麵團,省卻了許多功夫。
當蘇迎春將攪拌均勻的豬肉餡端出來,屋內飄蕩著美妙的香氣。由於加了胡椒粉,完全聞不到一點肉腥味。
是以,還沒開始包餛飩,一個個都已經饞到不行。
許娘子看著閨女們沒出息的樣子,搖搖頭,督促她們:“趕緊包起來,包完餛飩後,最好今天內把衣裳做出來。”
“好嘞!阿娘放心,我力氣還有很多,使不完的勁,包多少個餛飩都不會累。”
隻要有好吃的,蘇又夏就特別活躍,迴應特別積極。
蘇凝秋笑她:“二姐,包餛飩跟力氣沒多大關係,要的是技巧。”
許娘子和蘇迎春都會包餛飩,她們先拿起一塊餛飩皮,準備做示範。
還別說,成品的餛飩皮色澤淡黃,應該加了不少雞蛋。並且,餛飩皮薄如紙,沒有一絲皺褶。
餛飩皮難做,連許娘子也難以保證,擀出來的餛飩皮沒有一絲皺褶。以前,她也不曾將餛飩皮擀到這種薄薄的程度。
過去自家做出來的,皮厚餡少,不舍得放肉放調味料。那味道,肯定沒有即將包出來的好。
不知不覺的,日子倒過得比過去富足。
許娘子隨機抽取好幾片餛飩皮看了又看,最後死心了,所有的餛飩皮真的平整光滑。
“運氣”時不時掉落的東西,果然都是好的!
蘇迎春跟著許娘子,也抽出幾片來看。
“阿娘,這些餛飩皮真的擀得太好了,薄薄的,很費餡。幸好有一整條豬腿肉,不然,我舍不得包這樣皮薄餡多的餛飩。”
許娘子頷首:“確實極好。今兒既然有這樣的好運氣,咱們就不要辜負老天爺的恩賜。來,阿娘教你們包餛飩。”
一個個如花似玉的腦袋湊過來看。
小卿寶也趴著娘親的大腿,仰著頭。
因為她也沒包過餛飩,上輩子隻買過成品來吃。
“其實很簡單,將肉餡放到餛飩皮中間,然後將四個角合並起來,中間用手捏緊,就完成啦。”
許娘子攤開手掌心,將成品的餛飩展示給閨女們看。
蘇凝秋讚歎道:“跟鎮上的餛飩攤子包的一模一樣,阿娘都能開餛飩店了。”
“廢話,阿娘的手藝一向很好。”近來阿娘瞧她不大順眼,蘇又夏得抓住機會吹捧阿娘。
“好啦,坐迴去試著包。”
許娘子發話,大家圍在一起,學著包起來。
蘇暖冬第一個拿起一塊餛飩,學著包起來。不過捏得不好,口子合不攏。
她舉到許娘子麵前:“阿娘,你看?”
許娘子一瞧,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在口子這裏沾點水。”
“哦哦。”蘇暖冬見阿娘熟稔地捏一下,餛飩就成形了。
“小四,你這餛飩放的餡太少了,接下來放多點。”
“嗯,我知道了,阿娘。”
蘇暖冬應下後,許娘子掃視其他閨女,眼尖地發現蘇又夏手裏的大餡。
“又夏,放太多肉了。煮的時候,餛飩口子會裂開,肉會掉出來。”
蘇又夏得到阿娘的指點,連忙用勺子,將豬肉舀出來一些。
蘇凝秋包得中規中矩,又有蘇迎春在一旁指點。
一家人光是包餛飩就用了大半個時辰。不過成果非常可觀,幾個托盤壘得高高的。
期間,蘇迎春熬起了骨頭湯。
等到大家包完餛飩,骨頭湯也熬得差不多了,正好下鍋。
將餛飩下在骨頭湯裏,再簡單加點蔥油鹽,一鍋熱乎乎的餛飩,就新鮮出爐。
一個個捧著碗,狂咽口水。
心急的蘇又夏唿唿吹了幾口水,就先喝起餛飩湯水。
“哇!好喝!”
蘇又夏用筷子夾起一個餛飩,唿唿吹氣。一口下去,將她的嘴巴燙到不行,卻舍不得吐出來。
“唿唿,好吃。”蘇又夏含糊道。
其他姐妹再不遲疑,捧起碗來,唿唿吹氣,一個個迫不及待開吃。
骨頭湯汁濃鬱得泛白,餛飩一個個薄皮又大餡兒。
一口咬開,裏頭的湯汁透著微微的胡椒辣,恰到好處。皮滑肉嫩,料緊實,熱乎乎的一口,絕對滿足口腹之欲。
許娘子給小卿寶的木碗裏放上兩個餛飩,讓她自己慢吞吞啃。
屋內歡聲笑語吃著餛飩,屋外雨下個不停,兩者奏成一篇獨特的樂章。
幸福似乎很簡單。
一家人和和樂樂,大概就是最大的幸福。
雨幾乎不停歇地一連下三日,家裏沒有人能出去務農。
不是在家折騰吃的,就是做衣裳,倒難得過了幾天清閑日子。
三天過後,每個人的兩套衣裳就做成了。
顏色各不相同,難得有多種顏色的布料,大家都學會用不同的顏色搭配。
款式大同小異,鮮亮的衣服。一家人試穿時,有如在穿親子裝。
不過她們沒舍得穿,以往逢年過節方舍得穿新衣裳。
她們今日仍舊上山去,穿新衣裳不適合爬山,生怕被樹枝野草劃拉壞。
雨過天晴後,經過雨水洗滌的大地,鄉村的景色清新美如畫。
許娘子帶著全家出動,這一迴,打算把山上的枸杞和栗子全都收迴來。
下了幾天的雨,她估計收成得銳減。特別是枸杞,大概都壞得七七八八。
饒是如此,她們仍存著僥幸心理,帶跟上次差不多的工具去。
小卿寶固執地帶上粉嫩嫩,萬一它的媽媽找來了呢?就可以將它還迴去,讓它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蘇凝秋已經在阿娘的幫助下,將布料裁好。剩下的,她隻需要用針線,將衣服縫補好就能穿。
小卿寶也是在這時候發現,原來古人做衣服這麽簡單,而又富有技巧。
她看到娘親細心教導三姐,在裁剪過程中,用了很多對折的技巧,竟然分毫不差。
這就是古人的智慧吧。
當蘇又夏將剁成肉碎的豬肉端出來,一家人再一次紛紛感歎,家裏有一個力氣爆棚的人,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好事。
蘇迎春將剁碎的豬腿肉加入醬、油、鹽、糖、薑、蔥、胡椒粉等等攪拌在一起。由於有現成的餛飩皮,不需要擀麵團,省卻了許多功夫。
當蘇迎春將攪拌均勻的豬肉餡端出來,屋內飄蕩著美妙的香氣。由於加了胡椒粉,完全聞不到一點肉腥味。
是以,還沒開始包餛飩,一個個都已經饞到不行。
許娘子看著閨女們沒出息的樣子,搖搖頭,督促她們:“趕緊包起來,包完餛飩後,最好今天內把衣裳做出來。”
“好嘞!阿娘放心,我力氣還有很多,使不完的勁,包多少個餛飩都不會累。”
隻要有好吃的,蘇又夏就特別活躍,迴應特別積極。
蘇凝秋笑她:“二姐,包餛飩跟力氣沒多大關係,要的是技巧。”
許娘子和蘇迎春都會包餛飩,她們先拿起一塊餛飩皮,準備做示範。
還別說,成品的餛飩皮色澤淡黃,應該加了不少雞蛋。並且,餛飩皮薄如紙,沒有一絲皺褶。
餛飩皮難做,連許娘子也難以保證,擀出來的餛飩皮沒有一絲皺褶。以前,她也不曾將餛飩皮擀到這種薄薄的程度。
過去自家做出來的,皮厚餡少,不舍得放肉放調味料。那味道,肯定沒有即將包出來的好。
不知不覺的,日子倒過得比過去富足。
許娘子隨機抽取好幾片餛飩皮看了又看,最後死心了,所有的餛飩皮真的平整光滑。
“運氣”時不時掉落的東西,果然都是好的!
蘇迎春跟著許娘子,也抽出幾片來看。
“阿娘,這些餛飩皮真的擀得太好了,薄薄的,很費餡。幸好有一整條豬腿肉,不然,我舍不得包這樣皮薄餡多的餛飩。”
許娘子頷首:“確實極好。今兒既然有這樣的好運氣,咱們就不要辜負老天爺的恩賜。來,阿娘教你們包餛飩。”
一個個如花似玉的腦袋湊過來看。
小卿寶也趴著娘親的大腿,仰著頭。
因為她也沒包過餛飩,上輩子隻買過成品來吃。
“其實很簡單,將肉餡放到餛飩皮中間,然後將四個角合並起來,中間用手捏緊,就完成啦。”
許娘子攤開手掌心,將成品的餛飩展示給閨女們看。
蘇凝秋讚歎道:“跟鎮上的餛飩攤子包的一模一樣,阿娘都能開餛飩店了。”
“廢話,阿娘的手藝一向很好。”近來阿娘瞧她不大順眼,蘇又夏得抓住機會吹捧阿娘。
“好啦,坐迴去試著包。”
許娘子發話,大家圍在一起,學著包起來。
蘇暖冬第一個拿起一塊餛飩,學著包起來。不過捏得不好,口子合不攏。
她舉到許娘子麵前:“阿娘,你看?”
許娘子一瞧,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在口子這裏沾點水。”
“哦哦。”蘇暖冬見阿娘熟稔地捏一下,餛飩就成形了。
“小四,你這餛飩放的餡太少了,接下來放多點。”
“嗯,我知道了,阿娘。”
蘇暖冬應下後,許娘子掃視其他閨女,眼尖地發現蘇又夏手裏的大餡。
“又夏,放太多肉了。煮的時候,餛飩口子會裂開,肉會掉出來。”
蘇又夏得到阿娘的指點,連忙用勺子,將豬肉舀出來一些。
蘇凝秋包得中規中矩,又有蘇迎春在一旁指點。
一家人光是包餛飩就用了大半個時辰。不過成果非常可觀,幾個托盤壘得高高的。
期間,蘇迎春熬起了骨頭湯。
等到大家包完餛飩,骨頭湯也熬得差不多了,正好下鍋。
將餛飩下在骨頭湯裏,再簡單加點蔥油鹽,一鍋熱乎乎的餛飩,就新鮮出爐。
一個個捧著碗,狂咽口水。
心急的蘇又夏唿唿吹了幾口水,就先喝起餛飩湯水。
“哇!好喝!”
蘇又夏用筷子夾起一個餛飩,唿唿吹氣。一口下去,將她的嘴巴燙到不行,卻舍不得吐出來。
“唿唿,好吃。”蘇又夏含糊道。
其他姐妹再不遲疑,捧起碗來,唿唿吹氣,一個個迫不及待開吃。
骨頭湯汁濃鬱得泛白,餛飩一個個薄皮又大餡兒。
一口咬開,裏頭的湯汁透著微微的胡椒辣,恰到好處。皮滑肉嫩,料緊實,熱乎乎的一口,絕對滿足口腹之欲。
許娘子給小卿寶的木碗裏放上兩個餛飩,讓她自己慢吞吞啃。
屋內歡聲笑語吃著餛飩,屋外雨下個不停,兩者奏成一篇獨特的樂章。
幸福似乎很簡單。
一家人和和樂樂,大概就是最大的幸福。
雨幾乎不停歇地一連下三日,家裏沒有人能出去務農。
不是在家折騰吃的,就是做衣裳,倒難得過了幾天清閑日子。
三天過後,每個人的兩套衣裳就做成了。
顏色各不相同,難得有多種顏色的布料,大家都學會用不同的顏色搭配。
款式大同小異,鮮亮的衣服。一家人試穿時,有如在穿親子裝。
不過她們沒舍得穿,以往逢年過節方舍得穿新衣裳。
她們今日仍舊上山去,穿新衣裳不適合爬山,生怕被樹枝野草劃拉壞。
雨過天晴後,經過雨水洗滌的大地,鄉村的景色清新美如畫。
許娘子帶著全家出動,這一迴,打算把山上的枸杞和栗子全都收迴來。
下了幾天的雨,她估計收成得銳減。特別是枸杞,大概都壞得七七八八。
饒是如此,她們仍存著僥幸心理,帶跟上次差不多的工具去。
小卿寶固執地帶上粉嫩嫩,萬一它的媽媽找來了呢?就可以將它還迴去,讓它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