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教授、陳翰、傅所長、莊雲鵬、淩安五人埋頭便在內棺裏摸索了起來。
放在玉衣最上方的那一組十件玉璧,已經被他們妥善提取了出來。
剛才沒有認真的去想和觀察,還沒注意到。
但是現在大家認真觀察了,立馬就發現,這套玉衣確實散亂的有些異常嚴重了。
幾乎是平鋪在了棺底,沒有絲毫立體感可言。
這說明有兩個壞消息。
一個是玉衣內的墓主人,屍骨的保存情況非常差勁,可能不剩下多少遺骸了。
另一個,就是這套玉衣的支撐結構,也就是串聯玉片的絲線,可能已經大部分都朽壞了,無法維持住玉衣的外形,這才會導致玉片全部平鋪散落。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就算出土時散亂眼中,但是玉衣各部位的大致情況還是可以分辨出來。
頭套、衣身、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左右鞋等部位都還算清晰。
畢竟墓主人下葬後,就沒有再被盜擾過,更沒有二次起棺,所以就算玉衣崩塌散落了,也是按照原樣落在棺內。
這方麵的具體原理,歸地心引力管,陳翰也懶得去弄清楚。
反正就是還能保持大致形狀就是了。
不過,這具玉衣所用的玉片,玉質欠佳,顏色較雜。
多數的玉片不透明,以黃褐、黃白色為主,侵蝕風化嚴重,少數是青白玉,略透明。
片形主要以長方形和方形的為主,其餘的有梯形、三角形、五邊形等,但數量不多,頭套頂上的一塊為圓璧形。
其中頭套、兩手套和兩鞋的玉片兩麵均打磨光滑,邊角鑽孔,用料較為精細。
其他部分的玉片大多是用廢舊玉器或邊角料切成的,而且厚薄不均勾,無孔。
“這說明,身體這部分的玉片,並非是用線穿成的,而是用什麽特殊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啊。”陳翰思索著說道。
李教授低著頭,不斷在這些散落的玉片中摸索,嘴裏也在問道:“怎麽樣,找到線縷的痕跡了嗎?”
陳翰搖了搖頭。
他光在研究玉衣不同部位,玉片的不同材質了。
不過莊雲鵬和淩安,卻有所發現。
“教授!”
“您看,我在玉衣胸部的位置,發現了一些想是絲麻腐壞後的殘留物!”
莊雲鵬用一把鑷子,小心翼翼的夾起了一條卷曲的黑色碳化物。
看起來沒有絲線那麽細,得有個一厘米的寬度,再考慮到這玩意是縮水後的樣子,那原本的絲麻物應該能有個兩三厘米。
這顯然不會是用來連接玉片的絲線。
不過李教授還是接過來認真觀察了一下。
一旁的淩雲,同樣也在玉衣的手套部位,發現了一些細小的,類似絲綢腐壞後的殘留物,交到了傅所長的手上。
不管是李教授,還是傅所長,都是幹了幾十年考古的老學究了。
哪怕傅所長以前在廣州接觸的漢代墓葬很少,但是西耳室裏發現的絲綢殘留物多啊!
他倆對視一眼,心裏立馬就清楚了。
“這套玉衣,是用絲線和絲帶連綴的!”
李教授一臉看透了一切真相的表情,興奮的說道:“頭套、兩手套和兩鞋這幾個部分,玉片上有穿孔,又發現了絲綢殘留物。”
“那說明這幾個部位,應該是用絲線連綴的!”
“而衣身、左右袖筒、左右褲筒,這幾個位置使用的玉片不但沒有穿孔,而且薄厚也不一,應該並非是用絲線連綴,而是用類似絲帶、麻線之類,將玉片捆綁在了一起!”
“這應該是一具,南越國彷造西漢中央的風格,自己製作的一套絲縷玉衣!”
“這不但是一件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製完備的玉衣!“
“還是一件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新品種啊!”
“之前記載和出土中,隻有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三種!”
“沒想到,南越國居然還有這種絲縷玉衣啊!”
“這應該是玉衣風氣剛流行起來,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的產物!”
“沒準會是全國獨一份啊!”
西漢的諸侯王墓中,出土過十多件金縷玉衣。
東漢的諸侯王墓裏,出土過兩件銀縷玉衣。
東漢的高級貴族墓中,也出土過一件銅縷玉衣。
但是!
這絲縷玉衣,可從來沒有出土過!
甚至在史書上,也從來沒有記載過,有絲縷玉衣這種東西!
而且和東漢時,已經形成了完整製度的玉衣不同。
東漢的玉衣,是全身所有玉片,都穿孔之後,用金(銀、銅)線連綴在一起,縫起來的。
可是南越王的這具玉衣,隻有頭、手、鞋這三個部位,是在玉片的四角穿孔,用絲線連綴縫合起來的。
麵積最大的身衣和手臂、腿,卻是用絲帶綁起來的。
這也是獨一份的情況。
這隻有在玉衣的製作還沒有形成完整製度的時候,才可能出現的“特別款”玉衣。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私人訂製,且限量一件的絕版衣服啊!
就在大家興奮激動,有一種開到絕版衣服的刺激感,在心中跌宕的時候。
一聲驚唿,從莊雲鵬的口中響起。
他無意之間瞟了一眼玉衣腰腹部的位置,突然發現了一個金燦燦的龍頭!
“臥槽!”
“李教授!有印!龍鈕印!”
原來,剛才大家在玉衣上多次翻動時,將幾個原本可能是放在玉衣上,或者腰間的印章,給翻了出來。
陳翰連忙伸手在玉片中掏翻了幾下。
三枚方寸之印,就出現在了他的手上。
秦漢時期的印,一點都不大。
最大的皇帝印,也就在3.3厘米左右,所以才被稱為方寸之印。
一寸3.3厘米。
而被陳翰撈到手中的這三個印,便隻有三厘米左右的長寬。
其中一件是玉印,陳翰翻過印麵,並沒有看到刻印的文字。
一件則是一個金印,是龜紐的,印上趴著一隻活靈活現的烏龜。
這迴印麵有字了。
“泰子?”陳翰默念出聲,眉毛皺了一瞬後,立馬撫平。
“泰通太,這應該是太子印吧。”
隨手將這枚印章放到了李教授手心,陳翰看向了最後這枚,最重要的印。
這枚印還是一枚金印,但是比另外兩個印還要再大一點。
印上盤著一條很原始的龍,和後世常見的龍形象並不相似,頭部很像現代常見的石獅子的頭。
身體則是蛇身,四條腿。
翻過印麵,四個方方正正,且被“田”字界格分開的篆書,映入陳翰眼簾。
“文帝行璽!”
</p>
李教授、陳翰、傅所長、莊雲鵬、淩安五人埋頭便在內棺裏摸索了起來。
放在玉衣最上方的那一組十件玉璧,已經被他們妥善提取了出來。
剛才沒有認真的去想和觀察,還沒注意到。
但是現在大家認真觀察了,立馬就發現,這套玉衣確實散亂的有些異常嚴重了。
幾乎是平鋪在了棺底,沒有絲毫立體感可言。
這說明有兩個壞消息。
一個是玉衣內的墓主人,屍骨的保存情況非常差勁,可能不剩下多少遺骸了。
另一個,就是這套玉衣的支撐結構,也就是串聯玉片的絲線,可能已經大部分都朽壞了,無法維持住玉衣的外形,這才會導致玉片全部平鋪散落。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就算出土時散亂眼中,但是玉衣各部位的大致情況還是可以分辨出來。
頭套、衣身、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左右鞋等部位都還算清晰。
畢竟墓主人下葬後,就沒有再被盜擾過,更沒有二次起棺,所以就算玉衣崩塌散落了,也是按照原樣落在棺內。
這方麵的具體原理,歸地心引力管,陳翰也懶得去弄清楚。
反正就是還能保持大致形狀就是了。
不過,這具玉衣所用的玉片,玉質欠佳,顏色較雜。
多數的玉片不透明,以黃褐、黃白色為主,侵蝕風化嚴重,少數是青白玉,略透明。
片形主要以長方形和方形的為主,其餘的有梯形、三角形、五邊形等,但數量不多,頭套頂上的一塊為圓璧形。
其中頭套、兩手套和兩鞋的玉片兩麵均打磨光滑,邊角鑽孔,用料較為精細。
其他部分的玉片大多是用廢舊玉器或邊角料切成的,而且厚薄不均勾,無孔。
“這說明,身體這部分的玉片,並非是用線穿成的,而是用什麽特殊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啊。”陳翰思索著說道。
李教授低著頭,不斷在這些散落的玉片中摸索,嘴裏也在問道:“怎麽樣,找到線縷的痕跡了嗎?”
陳翰搖了搖頭。
他光在研究玉衣不同部位,玉片的不同材質了。
不過莊雲鵬和淩安,卻有所發現。
“教授!”
“您看,我在玉衣胸部的位置,發現了一些想是絲麻腐壞後的殘留物!”
莊雲鵬用一把鑷子,小心翼翼的夾起了一條卷曲的黑色碳化物。
看起來沒有絲線那麽細,得有個一厘米的寬度,再考慮到這玩意是縮水後的樣子,那原本的絲麻物應該能有個兩三厘米。
這顯然不會是用來連接玉片的絲線。
不過李教授還是接過來認真觀察了一下。
一旁的淩雲,同樣也在玉衣的手套部位,發現了一些細小的,類似絲綢腐壞後的殘留物,交到了傅所長的手上。
不管是李教授,還是傅所長,都是幹了幾十年考古的老學究了。
哪怕傅所長以前在廣州接觸的漢代墓葬很少,但是西耳室裏發現的絲綢殘留物多啊!
他倆對視一眼,心裏立馬就清楚了。
“這套玉衣,是用絲線和絲帶連綴的!”
李教授一臉看透了一切真相的表情,興奮的說道:“頭套、兩手套和兩鞋這幾個部分,玉片上有穿孔,又發現了絲綢殘留物。”
“那說明這幾個部位,應該是用絲線連綴的!”
“而衣身、左右袖筒、左右褲筒,這幾個位置使用的玉片不但沒有穿孔,而且薄厚也不一,應該並非是用絲線連綴,而是用類似絲帶、麻線之類,將玉片捆綁在了一起!”
“這應該是一具,南越國彷造西漢中央的風格,自己製作的一套絲縷玉衣!”
“這不但是一件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製完備的玉衣!“
“還是一件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新品種啊!”
“之前記載和出土中,隻有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三種!”
“沒想到,南越國居然還有這種絲縷玉衣啊!”
“這應該是玉衣風氣剛流行起來,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的產物!”
“沒準會是全國獨一份啊!”
西漢的諸侯王墓中,出土過十多件金縷玉衣。
東漢的諸侯王墓裏,出土過兩件銀縷玉衣。
東漢的高級貴族墓中,也出土過一件銅縷玉衣。
但是!
這絲縷玉衣,可從來沒有出土過!
甚至在史書上,也從來沒有記載過,有絲縷玉衣這種東西!
而且和東漢時,已經形成了完整製度的玉衣不同。
東漢的玉衣,是全身所有玉片,都穿孔之後,用金(銀、銅)線連綴在一起,縫起來的。
可是南越王的這具玉衣,隻有頭、手、鞋這三個部位,是在玉片的四角穿孔,用絲線連綴縫合起來的。
麵積最大的身衣和手臂、腿,卻是用絲帶綁起來的。
這也是獨一份的情況。
這隻有在玉衣的製作還沒有形成完整製度的時候,才可能出現的“特別款”玉衣。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私人訂製,且限量一件的絕版衣服啊!
就在大家興奮激動,有一種開到絕版衣服的刺激感,在心中跌宕的時候。
一聲驚唿,從莊雲鵬的口中響起。
他無意之間瞟了一眼玉衣腰腹部的位置,突然發現了一個金燦燦的龍頭!
“臥槽!”
“李教授!有印!龍鈕印!”
原來,剛才大家在玉衣上多次翻動時,將幾個原本可能是放在玉衣上,或者腰間的印章,給翻了出來。
陳翰連忙伸手在玉片中掏翻了幾下。
三枚方寸之印,就出現在了他的手上。
秦漢時期的印,一點都不大。
最大的皇帝印,也就在3.3厘米左右,所以才被稱為方寸之印。
一寸3.3厘米。
而被陳翰撈到手中的這三個印,便隻有三厘米左右的長寬。
其中一件是玉印,陳翰翻過印麵,並沒有看到刻印的文字。
一件則是一個金印,是龜紐的,印上趴著一隻活靈活現的烏龜。
這迴印麵有字了。
“泰子?”陳翰默念出聲,眉毛皺了一瞬後,立馬撫平。
“泰通太,這應該是太子印吧。”
隨手將這枚印章放到了李教授手心,陳翰看向了最後這枚,最重要的印。
這枚印還是一枚金印,但是比另外兩個印還要再大一點。
印上盤著一條很原始的龍,和後世常見的龍形象並不相似,頭部很像現代常見的石獅子的頭。
身體則是蛇身,四條腿。
翻過印麵,四個方方正正,且被“田”字界格分開的篆書,映入陳翰眼簾。
“文帝行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