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喲,這位南越王還是位熱愛燒烤擼串的君主啊!”
趴在滑輪木板上的廣州考古所研究員薑禦,雙手捧著個方方正正的青銅器,神色中充滿了調侃的意味。
在他手上拿著的,是一個“烤爐”。
沒錯,就是現代人思維中的烤爐。
這個方形銅烤爐,爐平麵略呈長方形,中部稍凹,四角上翹,底麵有一定的弧度。
底四角各有一隻鴞“托舉”起整個烤爐。
造型精美特別,且頗為有趣。
就是可惜,在這個烤爐上疊壓了一個陶壺,將這個烤爐壓癟了。
不過即便是癟了,也能看得出來,在烤爐的四邊有迴廊形遮沿,內有銅柱支撐,有鋪首,兩側有穿係。
說明這個烤爐在使用時,是可以用鐵鏈吊係起來的,並非是放在地麵上,然後燒烤的。
應該是要在地上架火,然後再用木頭做個支撐,將烤爐架在火上進行烹飪。
可惜,這個烤爐的鏽蝕情況也很嚴重,烤爐器身上的紋飾已經被鏽蝕了,剩下一片銅綠。
隻有平沿處,還剩下一些蟠螭紋。
倒是那四支“托舉”烤爐的鴞,還挺好看的,非常呆萌。
鴞,其實就是貓頭鷹。
這玩意在婦好墓裏就曾經大量出土,在中商和晚商文化出土的青銅器中,也大量發現鴞造型的青銅器。
有專家學者推斷,鴞也就是貓頭鷹,這玩意在商代,也許就是所謂的“玄鳥”。
眾所周知,商人對自己的來源,認為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後,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契,即是閼伯,就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
在華夏上古時代,以神話傳說來敘述本部族起源的,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就是一種誇張化,為統治者增加神學色彩,維持權威性和統治力的手段。
自此之後,商人的圖騰便是玄鳥。
不過不同商文化時期的玄鳥,造型也不同。
就和龍一樣,從最早期沒有腳和角,和泥鰍、蛇差不多,經過多次演變之後,才變成後世常見的龍形象。
一部分學者也認為,商代所謂的“玄鳥”,可能就是脫胎於貓頭鷹,也就是鴞。
因為鴞這玩意在後世,也就是商周秦漢之後,是一種“惡鳥”,並非是啥吉祥物。
但是在商代,乃至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鴞卻不是“惡鳥”,頻繁出現在青銅器之中。
特別是婦好墓裏,有大量鴞形狀的物品。
這說明在那個時候,鴞是一種神聖,甚至是備受追捧的動物,才會出現在青銅器上。
畢竟那個年代還是圖騰時期,不同部落有不同的圖騰動物,就會大量以圖騰的方式出現在青銅器上。
值得一提的是,秦國,或者說贏姓部族的圖騰,也和玄鳥有關,是由“玄鳥殞卵“
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
但是秦圖騰裏的“玄鳥”,可並非是鴞,而是鷂子,也就是雀鷹,一種似雀似鷹的動物。
《史記.秦本紀》說:“大費左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伯益。”
大費是秦族祖先,也是養鷂人的祖先,青鷂是秦族人的保護神。
因為秦國人在進行農業勞作的時候,需要馴養青鷂,來幫他們守護穀子成熟。
農產能不能豐收,全靠青鷂的守護。
所以秦國的圖騰以“鷂”“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
但是,在秦國人眼裏,青鷂也是“玄鳥”,他們自己對圖騰的解釋,就是“玄鳥殞卵”。
而秦國雖然建立的比較晚,但是老贏家是妥妥的上古八大姓,乃是顓頊之後。
贏姓的始祖伯益,與商朝的始祖契,夏朝的始祖禹都是同一時代就存在的人物。
這說明三個部落,至少在文化上應該是同源的,他們對“玄鳥”的概念應該也是一樣的。
那為什麽贏家的玄鳥,和商代的玄鳥,卻明顯不是一種動物呢?
推論到此,一個猜想就誕生了。
或許“玄鳥”在上古時期,應該是一種統稱,而非是單獨形容某一種鳥類的。
隻要本部族覺得,這種鳥是守護神,那就可以叫“玄鳥”!
因此,有不少學者都認為,在婦好墓裏大量出現了鴞形狀的物品,這說明在商時期,“鴞”就是商部族的玄鳥!
也就是說,商人是一直將“貓頭鷹”當做本部族守護神、圖騰的。
至於為什麽他們要這麽做,那就有待研究了。
至少商代甲骨文中出現的“夢梟鳥”“受梟又(佑)”等文字,是表達了鴞類的出現是戰爭中的上吉之兆。
作為一個好戰民族,商人給“鴞”賦予了“遇戰大吉”的寓意,也許就是鴞成為玄鳥的原因吧。
話題說迴來。
在南越王的墓裏,發現有鴞造型的青銅器,還是一件十分特別的事情。
以鴞為造型打造的青銅器,多見於秦漢之前。
準確的說,多見於商代。
幾個大名鼎鼎的鴞型青銅器,都是商代的。
比如,山西博物院館藏的【商代青銅器鴞卣】。
比如,河南博物館的【婦好鴞尊】。
以及商代的玉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
但是商之後,到宗周時期,受商人崇拜的鴞神文化也隨之湮滅。
倒是楚人崇拜的“鳳”文化,開始漸漸成為當時鳥類崇拜的主流。
到秦漢時期,大部分青銅器和漆木器上如果需要刻或者畫鳥類的話,大多也都是選擇“鳳鳥”。
畢竟劉邦來自楚地,受到的都是楚文化的熏陶。
而楚文化中,鳳才是真正的神鳥!
鴞?真不熟!
所以西漢器物,多以鳳為鳥尊!
而處於西漢初期的南越國,居然能有以“鴞”為造型打造的青銅器。
雖然這鴞隻是四隻“托舉”烤爐的工具鳥。
但是這意義也不同凡響!
南越國可是在嶺南地區,受到了大量楚文化和吳越文化的影響。
就算南越國的統治階級都是外來戶,是從秦國來的,但是他們怎麽也和商文化搭不上邊啊?
趙佗一係,不崇拜鳳也就罷了,居然玩起了商文化中的神鳥“鴞”?
這是啥情況?
反正廣州考古所的各位考古學精英們,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這估計也會成為這座南越王墓的一個未解之謎。
不過對幹考古的人來說,未解之謎什麽的,屬於是虱子多了不癢了。
挖個大墓,不搞出幾個懸而未決,弄不明白的未解之謎。
那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同行說,自個挖到啥重量級大墓!
就是得有這些搞不明白,弄不清楚的出土器物,才說明這座墓,意義重大,文化影響大啊!
廣州考古所的所長傅譜,巴不得多來一些這種特別的文物呢!
</p>
“喲,這位南越王還是位熱愛燒烤擼串的君主啊!”
趴在滑輪木板上的廣州考古所研究員薑禦,雙手捧著個方方正正的青銅器,神色中充滿了調侃的意味。
在他手上拿著的,是一個“烤爐”。
沒錯,就是現代人思維中的烤爐。
這個方形銅烤爐,爐平麵略呈長方形,中部稍凹,四角上翹,底麵有一定的弧度。
底四角各有一隻鴞“托舉”起整個烤爐。
造型精美特別,且頗為有趣。
就是可惜,在這個烤爐上疊壓了一個陶壺,將這個烤爐壓癟了。
不過即便是癟了,也能看得出來,在烤爐的四邊有迴廊形遮沿,內有銅柱支撐,有鋪首,兩側有穿係。
說明這個烤爐在使用時,是可以用鐵鏈吊係起來的,並非是放在地麵上,然後燒烤的。
應該是要在地上架火,然後再用木頭做個支撐,將烤爐架在火上進行烹飪。
可惜,這個烤爐的鏽蝕情況也很嚴重,烤爐器身上的紋飾已經被鏽蝕了,剩下一片銅綠。
隻有平沿處,還剩下一些蟠螭紋。
倒是那四支“托舉”烤爐的鴞,還挺好看的,非常呆萌。
鴞,其實就是貓頭鷹。
這玩意在婦好墓裏就曾經大量出土,在中商和晚商文化出土的青銅器中,也大量發現鴞造型的青銅器。
有專家學者推斷,鴞也就是貓頭鷹,這玩意在商代,也許就是所謂的“玄鳥”。
眾所周知,商人對自己的來源,認為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一個叫簡狄的女人,吞服“玄鳥”下的蛋後,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叫契。契,即是閼伯,就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
在華夏上古時代,以神話傳說來敘述本部族起源的,乃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就是一種誇張化,為統治者增加神學色彩,維持權威性和統治力的手段。
自此之後,商人的圖騰便是玄鳥。
不過不同商文化時期的玄鳥,造型也不同。
就和龍一樣,從最早期沒有腳和角,和泥鰍、蛇差不多,經過多次演變之後,才變成後世常見的龍形象。
一部分學者也認為,商代所謂的“玄鳥”,可能就是脫胎於貓頭鷹,也就是鴞。
因為鴞這玩意在後世,也就是商周秦漢之後,是一種“惡鳥”,並非是啥吉祥物。
但是在商代,乃至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鴞卻不是“惡鳥”,頻繁出現在青銅器之中。
特別是婦好墓裏,有大量鴞形狀的物品。
這說明在那個時候,鴞是一種神聖,甚至是備受追捧的動物,才會出現在青銅器上。
畢竟那個年代還是圖騰時期,不同部落有不同的圖騰動物,就會大量以圖騰的方式出現在青銅器上。
值得一提的是,秦國,或者說贏姓部族的圖騰,也和玄鳥有關,是由“玄鳥殞卵“
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
但是秦圖騰裏的“玄鳥”,可並非是鴞,而是鷂子,也就是雀鷹,一種似雀似鷹的動物。
《史記.秦本紀》說:“大費左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伯益。”
大費是秦族祖先,也是養鷂人的祖先,青鷂是秦族人的保護神。
因為秦國人在進行農業勞作的時候,需要馴養青鷂,來幫他們守護穀子成熟。
農產能不能豐收,全靠青鷂的守護。
所以秦國的圖騰以“鷂”“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
但是,在秦國人眼裏,青鷂也是“玄鳥”,他們自己對圖騰的解釋,就是“玄鳥殞卵”。
而秦國雖然建立的比較晚,但是老贏家是妥妥的上古八大姓,乃是顓頊之後。
贏姓的始祖伯益,與商朝的始祖契,夏朝的始祖禹都是同一時代就存在的人物。
這說明三個部落,至少在文化上應該是同源的,他們對“玄鳥”的概念應該也是一樣的。
那為什麽贏家的玄鳥,和商代的玄鳥,卻明顯不是一種動物呢?
推論到此,一個猜想就誕生了。
或許“玄鳥”在上古時期,應該是一種統稱,而非是單獨形容某一種鳥類的。
隻要本部族覺得,這種鳥是守護神,那就可以叫“玄鳥”!
因此,有不少學者都認為,在婦好墓裏大量出現了鴞形狀的物品,這說明在商時期,“鴞”就是商部族的玄鳥!
也就是說,商人是一直將“貓頭鷹”當做本部族守護神、圖騰的。
至於為什麽他們要這麽做,那就有待研究了。
至少商代甲骨文中出現的“夢梟鳥”“受梟又(佑)”等文字,是表達了鴞類的出現是戰爭中的上吉之兆。
作為一個好戰民族,商人給“鴞”賦予了“遇戰大吉”的寓意,也許就是鴞成為玄鳥的原因吧。
話題說迴來。
在南越王的墓裏,發現有鴞造型的青銅器,還是一件十分特別的事情。
以鴞為造型打造的青銅器,多見於秦漢之前。
準確的說,多見於商代。
幾個大名鼎鼎的鴞型青銅器,都是商代的。
比如,山西博物院館藏的【商代青銅器鴞卣】。
比如,河南博物館的【婦好鴞尊】。
以及商代的玉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
但是商之後,到宗周時期,受商人崇拜的鴞神文化也隨之湮滅。
倒是楚人崇拜的“鳳”文化,開始漸漸成為當時鳥類崇拜的主流。
到秦漢時期,大部分青銅器和漆木器上如果需要刻或者畫鳥類的話,大多也都是選擇“鳳鳥”。
畢竟劉邦來自楚地,受到的都是楚文化的熏陶。
而楚文化中,鳳才是真正的神鳥!
鴞?真不熟!
所以西漢器物,多以鳳為鳥尊!
而處於西漢初期的南越國,居然能有以“鴞”為造型打造的青銅器。
雖然這鴞隻是四隻“托舉”烤爐的工具鳥。
但是這意義也不同凡響!
南越國可是在嶺南地區,受到了大量楚文化和吳越文化的影響。
就算南越國的統治階級都是外來戶,是從秦國來的,但是他們怎麽也和商文化搭不上邊啊?
趙佗一係,不崇拜鳳也就罷了,居然玩起了商文化中的神鳥“鴞”?
這是啥情況?
反正廣州考古所的各位考古學精英們,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這估計也會成為這座南越王墓的一個未解之謎。
不過對幹考古的人來說,未解之謎什麽的,屬於是虱子多了不癢了。
挖個大墓,不搞出幾個懸而未決,弄不明白的未解之謎。
那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同行說,自個挖到啥重量級大墓!
就是得有這些搞不明白,弄不清楚的出土器物,才說明這座墓,意義重大,文化影響大啊!
廣州考古所的所長傅譜,巴不得多來一些這種特別的文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