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東耳室內,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們,正忙著清理室內的樂器和盛酒器,還有一些因早年頂蓋石塌落壓碎的器物殘片。


    另一半邊的西耳室內,廣州考古所的研究員們,也沒有閑著。


    比起東耳室,西耳室的情況並沒有那麽好。


    西耳室內,層層疊疊地堆滿了銅器、陶器和漆、木器等隨葬物,幾無立足之地。


    也是因為這個,廣州考古所才強烈要求他們主導發掘清理西耳室的工作。


    看到這個情形時,廣州考古所的所長傅譜,是非常激動的。


    堆滿陪葬品好啊,這說明文物多啊!


    廣州以前可從來沒有出土過,文物如此豐富的大墓啊!


    隻是,當喜悅感散去後,他們很快就開始頭疼了起來。


    “幾無立足之地”不是誇張的說法,而是寫實的說法。


    西耳室和東耳室一樣,也是掏空岩層而建成的。


    所以想要從上麵往下清理發掘的話,需要打通一層岩石層,挺麻煩的。


    隻能從前室聯通西耳室的過道進入,最為簡單。


    可是西耳室是真的被堆滿了隨葬品。


    考古工作者們根本進不去...


    要如何順利進入西耳室內,並且展開發掘,就困擾住了廣州考古所的一行人。


    甚至他們還向社科院考古所這邊請教了一下,征求李教授和孔建文的建議。


    沒辦法,從來沒打過這麽富裕的仗。


    廣州啥時候出土過,整個耳室都被隨葬品塞滿,甚至都無法進入的大墓啊?


    從廣州考古所成立至今,那都是獨一份的事!


    這點,來自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們,經驗就很豐富了。


    李教授隻是現場考察了一下,就絲毫沒有困擾的,為廣州考古所提出了一個“低懸空作業”的發掘方桉。


    方法很簡單。


    首先,在前室把幾個木屑麻包堆疊成一個高約0.5米的小堆,其上放上一把長竹梯,猶如一架翹翹板,大的一端在前室,坐上3人作重壓,另一頭伸進西耳室內。


    考古所的發掘工作者,則沿著竹梯“爬”入室內進行實地觀察,並在深入室內1.5米南北兩石牆的牆根下,先清理出兩個落腳點。


    隨後在這個點上用磚頭疊起兩個短柱,上麵再架一根圓木,搭成第一個t形支架。


    然後往裏繼續延伸,用同樣辦法再搭起兩個支架。


    最後,在這3個高度相同的支架上,縱向平鋪兩條厚木板作為“滑軌”,在“滑軌”上再用三四塊略短於室內橫寬的木板打橫平鋪。


    這樣,一個高出室內地麵約0.6米的低空操作平台,就被搭建出來了。


    發掘人員隻要坐著或趴在平台上,就可以俯身進行清理作業。


    而且平台上這幾塊平鋪木板,還可以隨著清理進程的需要移動位置,非常方便。


    李教授的這方法一出,立馬讓廣州考古所的各級人員,驚歎不已。


    果然是社科院考古所,經驗這塊是真的豐富。


    這個方桉,確實是既簡易而又安全的辦法!


    廣州考古所的人,立馬就采納了這個建議,並且迅速行動了起來。


    在李教授提出建議的第二天,他們就搞定了“蹺蹺板”。


    廣州考古所的研究員陶建力,借助著這簡陋的空中長梯,從過道鑽進了西耳室內。


    一進入西耳室,首先讓陶建力注意到的,並不是那堆滿擠壓在室內的各種青銅禮器,而是頭頂的大裂縫。


    雖然西耳室是在岩石層內鑿出的一個房間,但是同樣也會弄封頂石板的。


    不然的話,在人類的觀念中,這就不是“室”,而是一個洞穴了。


    堂堂南越國君,陵墓怎麽能在洞穴裏呢,必須得建室。


    但是這封頂石板的情況,卻不是很樂觀。


    “室內的4塊頂蓋大石板,各有一條貫穿性斷裂,並有較嚴重錯位,最大錯位可能超過了10厘米!”


    陶建力的唿喊聲,很快就傳到了在前室內等待的廣州考古所其他工作人員耳中。


    並且,陶建力拿著的攝像機,拍攝下來的畫麵,也同步傳輸到了所長傅譜手中的平板電腦上。


    四條非常顯眼,並且驟看險情十分嚴重的裂縫,出現在了他們眼中。


    確實,這麽驟一看,非常危險,好像隨時四塊石板就會砸到地麵。


    但是傅譜和幾位研究員稍作討論了一下後,就放下心了。


    “耳室是掏洞建造的,所以頂部其實並不存在重荷問題,並沒有遭受到過大的壓力。”


    “而且頂蓋石周圍也沒有空隙可以讓它們產生位移了,鑿出來的空間就這麽大。”


    “頂蓋石就算裂開了,應該也不會下塌的,還是挺安全的。”


    傅譜抬起頭,憂心忡忡的看向了西耳室過道上方的三塊石板。


    “倒是這過道頂上的石板,斷裂情況也很嚴重,隨時會有崩塌的危險。”


    這座越王墓的位置,非常的巧妙。


    在中心的前室、主室、後藏室,並沒有處於岩石層,上頭就是泥土層,頂蓋石要承擔20米深的填土壓力。


    《劍來》


    而東西耳室,以及後麵的側室,則是橫向往岩石層裏鑿出來的洞,三壁都直接用岩石層來當牆壁,隻有頂部搭了頂蓋石。


    這頂部搭的頂蓋石,象征作用也大於實際作用,沒有承重壓力。


    但是過道上的頂蓋石不一樣,是真要承受20米泥土層壓力的。


    雖然現在上麵的泥土層都被清理幹淨了,但是這種“承重”的頂蓋,隻要產生了裂痕,就有倒塌的風險了。


    傅譜連忙派人找施工隊,將過道這邊的頂蓋石加固,並且做了支護防塌陷措施後,這才放心的開始進行了清理工作。


    他們首先要麵對的,就是門道處,原本應該處於西耳室墓門後的,一堆陶器,以及陶器隊上的兩個大銅鼎。


    也是這堆陶器,和兩個大銅鼎,擋住了廣州考古所進入西耳室的步伐。


    而且,在這兩個大銅鼎中間,還有一個空缺位置,看得出來原本應該還放了一個大銅鼎。


    那個在前室裏看到的,明顯不屬於那位“景巷令”陪葬品的大銅鼎,以及幾個陶器,就是來源於此。


    是在木質的西耳室墓門腐朽後,滾落進前室的。


    看著麵前門道處堆積厚度高達40厘米的一眾青銅器和陶器,傅譜指揮著幾個廣州考古所的研究員,爬上長竹梯。


    “開始清理吧!”


    “先從最上層開始清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