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文峰塔墓地,m33號墓坑內。


    陳翰與莊雲鵬、張健波三人正蹲在坑內,清理著墓室裏的隨葬品。


    還是老搭檔,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從喇家遺址到鳳凰山漢墓群再到這,陳翰已經與他倆搭檔發掘了七八個探方了,互相之間也算是配合默契。


    都不用說話,隻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對方想要幹嘛,工作起來效率非常的高。


    “哎,也不知道這是哪位曾叔的墓,怎麽曾國人都不太愛在青銅器上刻自己的名字啊?”


    捧起一件青銅戈,發現上麵又是隻刻上了一句“曾叔自作用戈”的銘文,陳翰稍有些沮喪。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對於考古工作者和史學家來說,大家對“曾國”這個史書上記載稀少的西周諸侯國,是充滿了未知感的。


    不管是曾國的曆代國君,還是大臣貴族,他們曾經做過什麽事,對華夏文化產生了多少影響。


    曾國的社會情況,國家的製度、文化,民生,經濟情況等等...


    幾乎全都是一片空白。


    所以陳翰迫切的想要從地底下,找尋到更多和曾國有關係的記錄,最好可以還原出這個不被曆史著墨的失落侯國。


    可是很遺憾,文峰塔墓地這邊出土的文物。


    雖然說有不少青銅器銘文,但是大部分都隻是寫上“xxx製作”而已。


    並且這裏的人名,很多都隻是“曾子”“曾孫”“曾叔”“曾叔子”之類的,連個全名都沒有。


    也就是曾侯輿的編鍾上,簡單說明了一下曾侯世係的出身,以及他參與吳楚之戰的這件大事而已。


    能夠紀錄更多信息的竹牘、竹簡、木牘等物,都沒有出現。


    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


    這畢竟是一片春秋晚期的墓地。


    從考古發掘的結果來看,春秋時期的竹簡是非常少見的。


    雖然說,根據《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的記載,以及商代甲骨文中的“典”、“冊”等字符,可以看出早在商代,人們已利用竹木製簡,用繩編連成冊。


    但是實際的考古過程中,不要說商朝,能夠確認為西周時的竹簡也根本沒有。


    偶爾發現的推斷為春秋晚期的竹簡,也飽受質疑。


    能發現的春秋竹簡,僅是寥寥無幾的幾段殘簡,文字模湖晦澀、很難確證到底是春秋時期,還是戰國早期的竹簡。


    相對來說發現較多、成卷成冊的竹簡隻能追朔到戰國早期。


    究其原因,可能也是因為西周到春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貴族們,對文字的壟斷比較看重。


    文字和知識通常都是掌握在極少數貴族手上的,而且必須要嚴格保密,世代家傳。


    當時可不興什麽傳播知識,教化百姓的說法。


    春秋時的竹簡書籍,主要還是被諸侯宗室貴族所掌握,並且嚴禁外泄,甚至是隻有家主和繼承人才可以學。


    而且除了記錄本國史料以外,其他書籍少得可憐,私家著述基本沒有。


    可能隻有曆代貴族自己總結出來,著寫而出的“家傳之書”,在各貴族家裏世代相傳。


    也就是各家的家傳之學。


    而這種家傳之學,是不可能在某一位貴族死後作為陪葬品,埋入墓葬之中的。


    要是埋地底了,那子孫後代還學啥?


    這其實也從某方麵可以解釋,為什麽商代除了甲骨文之外,再沒有其他文字載體出土。


    因為記載了知識的竹簡,作為當時最重要的物品,是不可能拿來陪葬的,必須要留在家族中傳世。


    而更早的夏朝,為什麽之在傳世史書上看到,卻沒有任何出土文字,似乎也可以得到解答。


    越往早,文字(知識)就越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且需要壟斷保密的東西。


    當時或許有類似竹簡一樣的文字載體,但是絕對會好好保護,不會帶入地下。


    而類似西方那種“石板”,華夏最早隻能找到大約春秋時期的陳倉石鼓。


    這隻能說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發展方向。


    華夏與歐洲不同,在夏商周時期並不興在石頭上刻字,是利用竹子或者木板來記事而已!


    要到戰國早期,諸子百家開始興起,“知識”開始了第一次大型傳播之後,才會有一些“士子”,將諸子典籍用來陪葬。


    秦漢時期,才能夠大量保有記載了先秦典籍的竹簡。


    從而才會被現代考古學家所發現。


    想要找尋記載了曾國本國曆史的竹簡,恐怕得從曾國戰國時期的墓中找,才有希望發現一二。


    隻是曾國戰國時期的墓,目前還沒發現幾個。


    曾侯乙算一個,但是曾侯乙墓裏沒有任何記載曾國的竹簡出土,不然“曾隨”之謎早就破解了。


    除了曾侯乙之外,出土了曾侯乙墓的擂鼓墩土塚,擂鼓墩隔壁的王家包、蔡家包還有四個已經勘查出來,但是沒有發掘的曾侯級別墓葬。


    而且時代應該是在曾侯乙之後。


    可惜,國家不讓主動挖掘,隻能將其保護起來。


    “哎,我們幹考古的,不就是這樣嘛。”


    “這些曾國貴族墓裏出土的少數銘文,就像是一片片樹葉。”


    “而曾國的曆史,則是完整的一座大森林。”


    “我們每天都在試圖通過幾片樹葉,去還原出一整座森林。”


    莊雲鵬聳了聳肩,充滿信念的說道:“雖然這很難,但是有挑戰性的事情,才會激發人的鬥誌,不是麽?”


    喲,陳翰挑了挑眉,有些意外。


    自家這位鹹魚師兄,居然還能說出這麽有哲理的一句話?


    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他連連點頭附和道:“師兄說的對!”


    莊雲鵬嘿嘿一笑,終於是在陳翰麵前找到了一點當師兄的感覺啊,爽!


    就在他還準備繼續來幾句富有“哲理”的話,想要多教導教導師弟的時候。


    陳翰卻驚疑的招了招手。


    “師兄,你過來看看!”


    “這個銅盤上,好像有蠟流的痕跡啊!”


    “嗯?”莊雲鵬愣了愣,疑惑道:“蠟流就蠟流唄,這個銅盤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吧。”


    但是陳翰卻沒有理會他,小心的將銅盤從泥土中提取了出來,輕刷掉銅盤上附著的土塊,神色凝重。


    “師兄,你是不是忘記了。”


    “失蠟鑄造法,可從來沒有被真正證明,是東西周時期的工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