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其實,也不是沒有學者提出過,也許曾和隨實際上是同一個國家。


    隨國出現在曆史記錄之中,但是卻沒有任何出土物證明它的存在。


    曾國有了不少帶銘文的青銅器出土,可以確定曾經有這麽一個國家,但是在史書上卻沒有任何記載。


    兩者如果合二為一,那似乎一切疑問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但是做考證,顯然是不能就這麽拍拍腦袋就決定的。


    考古是一門遵循二重證據法,也就是考古遺址和文獻相結合才能下定論的學科。


    一切猜想和論調,都必須要有實際確鑿的證據才可以落定。


    隨曾是一國的猜想,實在是缺乏有力證據。


    甚至很難說服人。


    畢竟根據東西周時期出土的青銅器銘文,還有春秋戰國文獻記載。


    “隨”這個字,怎麽都不可能和“曾”字搞混,這兩個字不管是從金文還是鳥蟲書或者篆書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


    華夏曆史上,也從來沒有過一國二名的例子。


    唯一也就是在甲骨文中沒有找到“夏”的記載,隻有一個強大的“西邑”,國內學者一度認為西邑就是夏,是一國二名。


    但是同樣,這個猜測也沒辦法被證明。


    曾隨是否為一個國家,抑或兩國曾經有過爭戰,其中一國被另一國所滅?


    這是一個困擾了史學界幾十年的問題。


    隨國見諸於史籍典冊,《左傳》就明確記載了隨國的故事。


    關於隨國最出名的記載,就是史記中的那句:“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史記中這句關於楚隨之間的記載,可以說是大名鼎鼎,被很多網友斷章取義的作為了楚國不要臉的典範之例【釋1】。


    流傳千年經久不衰。


    而曾國,卻在史書上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還是現代人通過考古尋找到了曾國曾經存在的證據。


    從1966年發現的曾侯仲子旃父墓。


    再到1970-1972年隨州熊家老灣兩次發現青銅器,其中一次出土有曾伯文簋4件。


    之後隨州曹門灣采集到曾侯群伯戈一件。


    再到1978年轟動全球的曾侯乙墓。


    曾國的存在隨著現代考古發現,終於被證實,且成為了毋庸置疑的事實。


    而隨州一帶是傳世文獻記載的姬姓隨國之地,卻從未見隨國青銅器。


    出土資料與文獻記載形成這樣明顯的矛盾,也讓學者困惑不已,稱之為“曾隨之謎”。


    學者們為此提出了諸多猜測。


    其中最主流的看法認為,青銅器中的曾國就是傳世文獻中的隨國。


    隻是這個猜想,始終缺少足夠有重量的證據來證明!


    曾侯乙墓麵世之後,其實還有一些曾國的考古發現。


    1979年,隨州北郊義地崗的季氏梁發現一座墓葬,出土有青銅器鼎、覦(yu)、簋(gui)、編鍾、戈等青銅器。


    其中有兩件戈,分別刻有“周王孫季怠”和“曾大攻尹季怠”的銘文。


    這兩件戈的出土,證明了曾國確實也是姬姓國。


    但是按照史料記載,西周分封的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加起來一共有五十五個姬姓國!


    天下有這麽多姬姓諸侯國,而且其中隻有四十個被記載入史書,還有十多個國家叫啥已經失傳了。


    所以曾國是姬姓,並不能當做曾隨是一國的確鑿證據。


    也許曾國是一個失落於曆史記載中的姬姓諸侯國也有可能。


    還是不夠有證據來證明曾隨是一個國家。


    再之後,曾國的國君墓倒是發現的越來越多了。


    1981年,在距離曾侯乙墓僅102米的西團坡發現隨州擂鼓墩二號墓。


    1997年,經調查與勘探,發現擂鼓墩墓群存在多個土塚,這些墓葬應當和曾侯乙一樣,是曾侯一級的墓葬。


    自此,可以確定擂鼓墩墓群應該是布局比較完整的,曾國國君陵園區。


    不過因為這個墓葬群沒有盜發的痕跡,且不涉及到什麽重要開發項目,所以這個曾國國君園林區並沒有進行發掘。


    但是根據勘探結果,也可以確定這個園區最晚應該是到戰國中期。


    1994年,隨州義地崗墓地東風油庫發掘3座春秋晚期墓葬,出土的6件青銅容器均有“曾少宰黃仲酉”銘文。


    2002~2003年,棗陽郭家廟墓地發掘了兩周之際前後的27座墓葬和3座車馬坑。


    因為這處墓地被盜擾的情況十分嚴重,才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這也是首次以墓地為單位對曾國遺存的考古發掘。


    不過也同樣是因為盜擾嚴重,基本也沒有搶救出多少有價值的文物。


    但是其中仍出有“曾伯隋鉞”,而且根據墓葬形製,可以看出此處的多個墓葬都是侯爵規格的墓葬。


    這一地點曾國遺存分布的密度和規模都較大。


    可認為兩周之際,曾國中心區域應該在今郭家廟一帶。


    至此,曾國的脈絡逐漸通過考古發現清晰了起來。


    這應該是一個立國時間至少在西周中期的諸侯國。


    西周中期時,今棗陽郭家廟一帶是曾國的中心區域。


    直到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曾國的中心區域遷移到了隨州擂鼓墩,隨後的曾國國君就都葬在這一片了,包括曾侯乙。


    並且中間在棗陽段營、曹門灣,甚至河南新野小西關,都相繼發現了曾國青銅器,還說明了曾國當時統治的範圍很大,橫跨兩省。


    一個至少從西周中期延續到戰國中期,且地域較大,曾經強盛過一時的國家,漸漸在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們眼中清晰了起來。


    這曾國,論地域範圍和春秋時期的魯、衛、鄭、陳、曹、徐等國也差不多大了。


    怎麽也算是個二等偏上的大國!


    可是,如此國祚綿長且曾經強盛的國家,卻沒有在史書上留下任何記載,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而且隨州、棗陽等地的曾國墓葬群的發現。


    其實也印證了文獻所記載的,當時隨國強盛一時的情況是符合的!


    於是,支持曾隨是一國二名的學者越來越多,並且徹底占據了主流。


    可是,再主流的猜想,那也隻是猜想!


    所有發掘的,和曾國有關係的墓葬中,都沒有出現任何帶“隨”字的銘文。


    而在隨州、棗陽等地,也沒有發現任何隨國的大型墓葬。


    從發掘結果來看,這個曾國好像和隨國沒有絲毫聯係!


    這可把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們都愁壞了!


    就好像是媳婦都娶了,堂也已經拜了,都送入洞房了。


    結果躺床上了最後的臨門一腳,卻怎麽都進不去!


    那層窗戶紙怎麽都捅不破!


    現在,隨州開發區,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的當地村民,在平整田地的時候一鋤頭挖出了一批青銅器。


    可把湖北考古所的研究員們,給激動壞了!


    葉家山對隨州考古來說是一片全新的地方,在這之前從來沒有出土過任何秦漢之前的墓葬,或者遺跡。


    現在發現了青銅器,那可以肯定這裏是有一片春秋戰國乃至更早時期的遺址啊!


    不管這是一出曾國的新遺址也好,還是那個從來都沒有考古實物出現的“隨國”遺址。


    對解決“曾隨之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啊!


    因為,平整田地就挖出了青銅器,這說明這個墓葬絕對是被破壞過,才會讓原本處於墓室中的青銅器流落到淺土層中。


    這就說明,葉家山這邊新發現的墓葬,是需要搶救性挖掘的啊!


    ...............


    這兩章算是新卷開始之前的前言,得理清楚曾國是個什麽樣的國家,和隨國的爭論。


    之後才好開始和大家開啟這趟考古發現之旅。


    還好,就這兩章幹貨多了點,下章開始視角就迴到主角團身上了。


    話說,這次新的一卷,要發掘的墓葬有點多哦~


    主角也將要正式在學術界嶄露頭角,邁出成為“考古大佬”的第一步。


    所謂的考古大佬,並非是挖出多牛逼的文物,就是大佬了。


    真正的大佬,要為梳理華夏文明脈絡做出貢獻的,是要通過考古為華夏文明溯源的。


    並非是比誰挖出來的文物多,誰挖出的文物精美,誰挖的文物值錢。


    比的是誰的文物更有曆史價值。


    當然,這次同樣會出現很多非常有曆史價值且重要的文物,雖然比不上曾侯乙編鍾,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