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迴複了一些網友的私信和艾特,收藏了一些抖音上的考古自媒體視頻後,已經徹底清醒了的陳翰,也不打算繼續睡了。


    因為他在手機上,還看到了一條消息。


    “睡醒後來荊州考古所。”


    這是導師孔建文給他留的微信消息,發送時間是一個小時之前。


    顯然,老師睡了不到六個小時後,就又趕去荊州考古所奮鬥了。


    遂先生的遺體,確實是已經解剖完成,並且暫時妥善保存起來了。


    但是這不代表m168號墓的考古整理就完成了。


    碩大的內棺,根本都還沒來得及清理呢。


    甚至為了保護棺內情況,那些紅色積液除了抽取了一點點送去化驗之外,也都原封不動的還在棺內飄蕩。


    誰知道在這些積液內,還有沒有什麽保存完好的隨葬品呢?


    這些都是需要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繼續清理的事情。


    穿上衣服,洗漱一番後,陳翰就下樓到外麵的街上隨便買了一些吃食,打了輛車就孤身一人前往荊州考古所了。


    至於舍友莊師兄,還是讓他多睡會吧。


    反正老師發來的信息裏也沒讓他叫上莊師兄。


    十幾分鍾的車程,剛好夠陳翰吃完四五個大肉包子。


    打著嗝下車,隨手將裝食物的塑料袋丟到街邊垃圾桶裏後,陳翰便輕車熟路的上了荊州考古所二樓的一間工作間。


    “老師,我來了!”


    一進門,陳翰就看到了孔建文和李教授正帶著林雅和一位所裏的研究員,正圍著內棺忙碌著。


    棺內的那些紅色積液,全都已經被清理了出來,用另外兩個玻璃罐子密封了起來。


    “小陳來了啊。”


    “正巧,我們剛將棺內的積液全都抽取了出來,足足有十萬毫升呢。”


    “化驗的結果也已經出來,這棺液中含有大量的汞和一些中藥成分,和辛追夫人的情況相似。”


    “不過根據醫學專家的說法,遂先生的屍體保存情況,所有方麵都要比辛追夫人強啊。”


    “遂先生的死亡年齡也確定了,在55歲左右。”


    “至於病因,應該和辛追夫人不同,不是因病去世,而是自然死亡。”


    孔建文拉著陳翰就來到了內棺麵前。


    越是研究,那群醫學專家們就越是驚歎。


    遂先生的保存情況是真的好。


    除了全身的毛發沒有保存下來,其他各部位基本上都保持了原樣。


    而且他的身體情況還很好。


    幸追夫人出土時眼球突出,口張開,舌外吐,直腸脫落。


    這是死後腹內腐敗菌,形成強大氣壓,造成的體表變形。


    但是遂先生卻完全沒有這種情況。


    他的麵部除了肌肉有些萎縮,導致牙齦都露出來了,鼻子縮進去了一些,顯得有些猙獰之外,其他一切正常。


    這說明,遂先生死後基本沒有產生絲毫腐敗現象。


    而且可以從遺體上看的出來,遂先生生前的身體狀況很不錯。


    雖然說也有膽囊結石,心包炎和膽囊炎。


    但是比起骨質疏鬆、患嚴重冠心病、全身性粥樣動脈硬化症、膽結石、膽囊先天性畸形,左上肺有鈣化結核病灶,左前臂有陳舊性骨折,第四腰椎隙變窄,有骨質增生現象。


    並且同時有血吸蟲、蟯蟲、鞭蟲感染的辛追夫人。


    隻是同樣有寄生蟲感染的遂先生,可以稱得上一句身體非常健康了。


    這也是為什麽醫學專家們判斷遂先生是自然死亡的原因。


    他身上根本沒有什麽足以當做致死原因的大病。


    不像辛追夫人,是由膽絞痛引起冠心病發作致死。


    “這是我們剛清理出來的,還保存完好的鞋子,恐怕也是這次m168號墓裏的唯一一雙了。”


    孔建文領著陳翰看了看他們剛從內棺裏清理出來的一雙“雙尖翹頭方履”。


    “這雙鞋,保存的非常完好,鞋麵、底、墊、幫均為麻布織出的。”


    “鞋麵是白色平紋織的麻布,鞋底和裏子、墊子是用麻線納縫而成。”


    “鞋底有磨損的痕跡,應該是生前穿用過的。”


    “遂先生就是穿著這雙鞋下葬的,之前在將遂先生轉移解剖的時候,脫落掉迴內棺之中了。”


    一雙鞋跟圓潤,鞋頭方正,和現在的鞋子款式差異很大的“方履”,出現在了陳翰麵前。


    這雙鞋是用華夏最傳統的製鞋工藝製作的。


    也就是“納”出來的。


    做布鞋,可以說是我們華夏最傳統的一種生活技藝了。


    華夏最早的納底布鞋始於周代。


    山西侯馬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顯可見一行行規整的線跡,與現在的納底布鞋完全一致。


    傳統的手工、繡花布鞋等,在清朝更是達到了巔峰,一度作為出口商品,暢銷整個亞洲,甚至被賣到了歐洲去。


    “千層底布鞋”更是成為了馳名中外的華夏名片之一。


    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夏百姓們大部分都還是自己動手納鞋底做布鞋。


    到現在,北方一些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都還掌握著一手十分出色的納鞋底技術。


    不過,在現代社會,這種手工製作的千層底布鞋,已經不被年輕人喜歡,甚至被當成老土,落後的象征。


    對於這點,陳翰其實就一直都不太能理解。


    歐洲人手工製作的皮鞋,同樣也是純手工做的,論工藝甚至還沒華夏傳統的千層底布鞋複雜。


    為什麽人家的手工皮鞋,就被捧為高端的象征?


    而華夏的千層底布鞋,在自己人的眼裏,卻都成為了低端老土的代名詞?


    一聽說誰穿手工做的布鞋,第一印象就覺得對方窮、沒錢、土。


    憑什麽啊?


    要知道,手工做的布鞋,做工複雜,工序繁縟,技藝高深,難度大,耗時長。


    而且工藝要求嚴格,每雙鞋的製作都要經過剪裁底樣、填製千層底、納底切底邊、剪裁鞋梆、緔鞋、楦鞋、子修抹邊、檢驗等近百道工序。


    在西漢的時候,這種能用麻布一針一針縫合納底製作出來的布鞋,那都是貴族才能穿得起的。


    西漢的貧民壓根都花不起這個錢,也舍不得這個錢去買一雙麻布做的布鞋。


    通常情況下都隻能穿用草編製的草鞋而已!


    能有一雙布鞋,那都是頂奢品,隻有遇到什麽大喜事,或者重要的場合才會穿出來,而且還要小心翼翼,生怕弄髒了。


    要論高檔程度,絲毫不遜色歐洲人所謂的“大師純手工打造的皮鞋”。


    人家的手工皮鞋是貴族才穿得起的。


    我們的手工布鞋,也是貴族才能穿得起的。


    而且華夏還比落後的歐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就普及了這種手工布鞋。


    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是百姓都能買得起,穿得起的了。


    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家家戶戶的婦女都能扯二兩布自己做。


    同時期,歐洲貧民都還在穿木頭鞋和草編鞋,貴族們都在穿醜陋的克拉科夫鞋和高跟鞋的時候。


    華夏百姓們每個人都能穿上溫暖舒服,輕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氣吸汗的千層底布鞋!


    一雙老布鞋,承載了華夏人三千年的歲月。


    周朝人穿著它,從黃河流域出發,征戰四方,打下了華夏雛形。


    秦國人穿著它,一統六國,奠定統一的華夏文明!


    漢代人穿著它,南征百越、封狼居胥,鑿通西域!


    唐朝人穿著它,征服西域三十六國,萬邦來朝,開創盛世!


    明朝人穿著它,追亡逐北,征草原、下南洋,甚至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而到了現代,這雙老布鞋,卻成為了落後、老土的象征。


    可悲,可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