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萬萬沒想到,一個普通的西漢小貴族墓坑中,居然會發現一把來自秦帝國的頂級青銅劍。


    要知道,哪怕是在秦國最巔峰的時期,這種能夠用上鉻鹽氧化保護技術的青銅劍,也是極少數的。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銅武器,目前總數已經超過2000枚。


    可是其中隻有9把劍保存相對完好,其餘的戈、長劍、長铩等等都已經腐朽不堪。


    而九把保存相對完好的青銅劍裏,也就隻有五六把是鍍上了一層含鉻氧化物保護層的。


    剩下的幾把是因為埋在地下的時候密封性好,再加上總總巧合,才沒有腐朽。


    由此可見,鉻鹽氧化保護技術在秦國肯定不是一個可以普及的技術。


    也許是某位超越了時代局限的鑄劍巨匠,無意之中研究出來的超前技術。


    甚至可能都不具備複製性,也就做了那麽一批的劍,之後就再沒有做成功過了。


    不然要是秦國真掌握了這種技術,作為一個好戰而又善戰的國家,怎麽可能隻做幾把當做秦始皇的陪葬玩物,而不是批量製造給軍隊使用。


    不用考慮和擔心什麽成本不成本的問題。


    隻要能做到批量製作,成本再大也可以用於給最精銳的部隊,乃至於賞賜給高級將領使用,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事實上這種含鉻氧化物保護層的青銅劍,隻在秦始皇陵裏出土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其身影了。


    所以,孔建文在劇烈的興奮了一陣後,又迅速的冷靜了下來。


    “這把劍是不是那種特別的秦製銅劍,還不好說,也許不鏽隻是因為一直泡在地下水裏,缺少氧化過程。”


    “具體情況還是要盡快聯係相關檢驗部門,送去實驗室進行詳細檢查才清楚這把劍不鏽的真正原因。”


    孔建文嘴上說的保守,但是臉上卻難掩笑意,一張老臉笑的滿是皺子。


    不管這是不是秦始皇陵出土的那種秦劍,它肯定是一把兩千年不鏽的稀世之寶沒跑了!


    就算這把劍沒有名氣,無法做到像越王勾踐劍那樣,成為鎮國之寶。


    但是光兩千年不鏽的這一事實,就夠科研人員研究的了。


    陳翰可惜的搖了搖頭:“哎,就是可惜,劍身沒有銘文,要是有銘文的話,研究價值就更高了。”


    越王勾踐劍之所以是國寶,就是因為在劍身上,有這麽一行銘文。


    “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


    就是這一句話,讓這把劍從一把單純的兩千五百年不鏽寶劍,變成了“天下第一劍”!


    甚至一度藏而不展,被保護的嚴嚴實實,被奉為國寶中的國寶。


    “說起來也巧,越王勾踐劍也是在荊州出土的,楚地多寶劍啊!”莊雲鵬也有些感歎的附和道。


    一聽兩個小家夥居然還感到遺憾,孔建文哭笑不得:“你們這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啊!”


    “就一個西漢小貴族的墓,能有這麽一把不鏽寶劍都足夠讓人驚訝了,還指望帶銘文?”


    “小夥子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這把劍上沒有銘文,在孔建文看來反而倒是正常的。


    如果這是一把墓主人自己找人鑄造的劍,那還有可能在劍身留下一些銘文。


    比如“某某自作用劍”,相當於是給這把劍烙上自己的烙印。


    但是這既然是一把秦製銅劍,而且是被一個小貴族收藏的,那就不太可能會帶有銘文了。


    倒不是秦劍不刻銘文。


    隻是那種刻了銘文的秦劍,顯然不是這位墓主人能夠染指的。


    秦朝距離漢宣帝時期,已經過去兩百年了。


    從秦朝流傳下來,帶銘文的寶劍在那個時候肯定已經很稀少了,在當時都是稀世之寶。


    那是隻有大貴族才能收藏把玩到的文物。


    一個一棺一槨的小貴族,接觸不到的。


    “估計這把秦製銅劍,應該是這位墓主人家傳的。”


    孔建文推了推眼鏡,又開始了他的推理。


    “可能這位墓主人祖上曾經是秦國的某個小將領,後來又跟隨劉邦建立了漢朝,成為了漢朝的一位中小貴族。”


    “這把劍就是這位家族開創之人的佩劍,他去世後,這把劍被當做家族信物代代相傳。”


    “直到傳到了墓主人這一世,這位墓主人因為什麽急性病或者意外,早亡了,他們家族也因此絕嗣了,所以這把寶劍也跟隨墓主人下葬。”


    孔建文可不是亂猜,他的猜測是有憑有據的。


    西漢是一個比較注重於武功的朝代,西漢的貴族階級,可以說全都是軍功階級。


    不管是開國勳貴,還是後來的武帝勳貴,都是憑借軍功成為貴族的。


    在西漢,軍功集團一直都是一股左右西漢朝堂和政治的龐大集團。


    要不怎麽說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呢。


    漢朝的貴族,都是非常尚武的,上馬能領軍,下馬能治民。


    這個傳統甚至延續到了東漢末年,漢末的各路諸侯也都是領軍治民一起抓的好手。


    所以在西漢,貴族們以一些武器作為傳家之寶,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告誡後人不忘勇武,不忘武功嘛!


    不算軍功集團的滿清八旗子弟們,在八國聯軍進bj的時候,都還能翻出自家祖宗跟著多爾袞入關時的武器和鎧甲,甚至當時用的火銃都還在。


    更何況正兒八經的西漢貴族,能沒有幾件珍貴的武器傳家?


    再結合這把青銅局是秦製而非漢製,顯然能保存到漢宣帝時期,除了傳家之寶外,也沒有其他解釋了。


    而且傳家之寶出現在墓葬裏也很合理。


    這位墓主人一看就是暴斃而亡的,而且應該是比較年輕。


    那很有可能就是死得太突然了,還沒來得及留下後代呢,結果就絕嗣了。


    既然絕嗣了,那不把祖宗留下的傳家之寶帶到地下,還留給誰啊?


    所以這把秦製的青銅劍,才能夠出現在一位至少是漢宣帝時期之後死亡的西漢貴族墓裏。


    孔建文的推斷一出,陳翰那叫一個憐憫啊。


    這位墓主人是真慘。


    英年早逝,家族絕嗣,死後妻子還沒有與她合葬。


    就這麽獨自一人帶著代表了家族傳承的寶劍,深埋入了地底。


    一個延綿兩百年的貴族家族,就此消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