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在良渚文化的政體形式中,世俗權力可能掌握在社群中以家族為代表的單位內。”


    “而掌控神權的社群可以通過某種對神權進行再分配的方式,如對神徽和法器進行分配。”


    “長江下遊在經曆了數千年多元文化不同的演化、替代、繼承過程後,終於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良渚文化早期文明社會。”


    “這是在物質表現、經濟形態、禮儀和社會製度、信仰體係等多方麵集大成者,成為華夏率先進入文明階段的古代文化,並對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形成,起到了難以替代的作用!”


    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這位來自浙江考古所,胡子都白了的老專家,講課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大家都由衷的為他送上了掌聲。


    一片掌聲過後,這位老專家臉上笑意更濃了。


    他伸手虛壓了一下,繼續說道:


    “距今5300到4300年的良渚文化,在分布上以太湖流域為核心,邊緣地區可達蘇北南部、浙江南部和ah東部,具有相當發達的水稻種植農業,陶、石、玉、骨、漆、木、紡織等多類手工業以及精湛的玉器凋刻工藝水平和高度統一的社會信仰。”


    “它與同時期其他文化的交流盡管呈雙向態勢,可以在良渚文化中偶爾看到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因素,比如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中的背壺,即為大汶口文化獨有的典型器物,但在中晚期更多的是輸出為主,其他文化因素則絕少見於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因素的影響所及,北達蘇北魯南,西至兩湖地區,南到閩越之地,甚至對山西的陶寺類型和陝北的神木石峁一類遺存也有一定的跨時空影響,黃河下遊大汶口文化分布區及其他地區發現的玉璧、玉琮、t形鼎足、貫耳壺、闊把杯,都可確切證明良渚文化的影響。”


    什麽意思呢?


    就是良渚是不折不扣的華夏文明老大哥。


    雖然人家誕生之初,是有受到一些中原大地其他文化的影響,在良渚發展的中期,也有從中華其他文明身上,學走一些器物的製作方法和樣式。


    不過到了良渚文明的中晚期之後,良渚就已經成為了華夏大地上的最大文化輸出地了。


    良渚孕育誕生出來的優秀文化、器物,當時已經推陳出新,成為了華夏最強的一家,並且向外不斷影響輻射。


    這就像是現在的當時最強美利堅一樣,各種新科技都是從美利堅出現,然後傳播到全球。


    良渚在那個時代,也是各種新的器物和文化層出不窮,然後漸漸傳播到全華夏。


    “不過,良渚文化因素的擴張,在廣泛影響廣大區域之時,既有較多因素並未得到長期、有效傳承,但也有一部分逐漸融入到當地的文化基因之中。”


    “大致在良渚文化晚期,浙南山地及沿海地區出現了與良渚文化關係密切的好川文化,還擴展到閩江上遊南浦溪流域,錐形器、珠、管、寬體鉞、有段锛等玉、石器說明傳承的存在。”


    “但好川文化與良渚文化最大的差異是缺乏較大型的玉禮器和神人獸麵紋,顯示出很可能遊離於良渚國家神權分配體係之外。”


    “台灣島內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因素,也可能與受到良渚文化晚期的影響有關。”


    坐在台下的陳翰,聽到這番話,心裏不免暗暗咋舌。


    在五千年前那個落後蠻荒的時代。


    良渚古國的先民們能夠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全是高山,崎區難通的福建地區,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但是沒想到,人家還能將自己的影響力擴散到台島地區?


    台島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玉器,也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響?


    臥槽!


    良渚人五千年前,就能夠跨越台灣海峽了?


    就靠著他們的小舢板??


    這是什麽充滿了開拓精神的先民啊!


    不參加這場講課,不聽研究了良渚遺址幾十年的浙江所專家們詳細解答,就算是來自社科院考古所的陳翰等人,其實對良渚古國的影響力有多大,都沒有一個深刻的概念。


    他們知道這是華夏第一個古國,也知道這是玉器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個能夠和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的文明並肩的高級文明。


    更知道良渚人的各種習慣,都成為了後世夏商周的一部分,奠定了華夏基礎。


    但是具體細節,除非專門去天天關注良渚相關的論文,不然是不會了解這麽清楚的。


    台上。


    老專家還在繼續說道:


    “到了良渚末期,來自西側山地邊緣的錢山漾文化對良渚文化形成了較大衝擊,並可能最終在太湖流域南部短暫替代了良渚文化。”


    “淮河中下遊王油坊類型的人群南下到長江三角洲地區,促使了太湖流域東南部廣富林文化的形成。”


    “最終,長江下遊在不同時段經過南北、東西的多次互動之後,逐漸融入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曆史洪流之中。”


    “尤其是在大中原區,以玉琮、神人獸麵和玉錐形飾為主的良渚典型文化因素,已融入並延續到商文化之中。”


    “武器中的鉞、陶器中的鼎豆壺組合、紋飾中的饕餮和雲雷等母題、漆器、蠶絲,都為後來華夏的主體文化即夏商周文化所繼承和發揚,成為中華早期文明的重要基因。”


    “長江下遊史前文化長期發展所形成的以稻作農業為主體、蠶絲為特點的農業,以適應時代需求而興盛的玉石器製作和很可能存在的以貿易為特征的“資源—加工—貿易型”玉石產業,以神人獸麵紋及玉琮和璧為核心、玉石鉞為重點的玉禮器,及其背後的禮儀製度對社會的控製而最終形成的王權,都具有本地文化特色。”


    “這種以神權為紐帶、王權為支撐、經濟為重點的文明發展模式,最終在曆史長河中多元匯聚,融為以夏商兩代代文明為特色的文明大潮!”


    “商人濃鬱的神權文化,也是有前例可循的!”


    “良渚,就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搖籃之一!”


    轟鳴的掌聲,再次響徹整個大講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級考古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屈並收藏滿級考古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