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宮裏,能見到皇帝的人並不少,但沒一個敢撲皇帝的,因為真敢撲的話,下場大多是禦前失儀,拉下去打死了。
不打不行,不嚴懲,下次還有人敢往上撲,那皇帝以後不用在宮中活動了,那怎麽行呢。
在宮裏,任何人見到皇帝,都要保持禮儀,想勾引皇帝,直接撲是肯定不行的,頂多能在皇帝跟前展示一下身段禮儀,拋拋媚眼之類,皇帝看到了,要是起了色心,也許會臨幸。
像汪大妮想的那樣,不請自來,直接拱到皇帝跟前,勾搭皇帝,那是肯定不行的,她還以為是勾搭鄉下土財主呢。
汪大妮的行為會給琳琅帶來麻煩,同時,她自己可能還會丟了性命,琳琅罰她禁足,其實算是救了她一命,就這樣,她還能生氣,可見孫二老爺找的人,可不像他說的那樣穩重可靠。
當然了,也許孫二老爺就是故意找這種腦子不清醒的,就是為了送進宮,給琳琅找麻煩的,也未可知。
不管汪大妮是個什麽樣的人,不管孫二老爺是不是故意找的這樣的人,反正琳琅隻要控製的她不會冒犯到皇帝,免得跟著掉腦袋,其他的,琳琅是不怕她搞事的。
這也是琳琅訓斥了對方之後,現在還敢讓她在宮中活動的原因。
張女官不知道琳琅的想法,但有個優點,那就是聽話行事,看琳琅說留著汪大妮,自有用處,也就不管了,知道自家主子心裏,肯定是有什麽盤算的,隻要自家主子不會被汪大妮禍害到,她就不用擔心了。
汪大妮被關了禁閉,那就不能幫孫堂妹辦事了,這可是急壞了孫堂妹,想著要怎麽樣做,才能讓琳琅將汪大妮放出來,然後還不會被琳琅發現,是自己焦急汪大妮被關的事。
要知道,據她打聽到的消息是,琳琅要關汪大妮一個月,讓汪大妮這一個月,好好在屋裏學習一下宮裏的規矩。
雖然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宮裏瞬息萬變,她哪能浪費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自是想讓琳琅將汪大妮放出來,她好繼續跟對方聯係,一邊掌握琳琅這邊的情況,一邊看時機給琳琅下手。
況且,她也怕琳琅將汪大妮關的時間太長,麗貴妃那邊不高興,畢竟麗貴妃之所以將人放進來,就是因為知道,她家給琳琅送的人,是不懷好意的,所以才同意琳琅的申請的。
這要是剛進宮,就被收拾了,成了棄子,那麗貴妃能高興?
畢竟那豈不是相當於,孫琳琅借著他們家送人的時機,將自己想要的人送進了宮(指保鏢),然後他們送的人,卻一點用也沒有,他們不但白忙活了,還幫了琳琅一把?
要知道,要不是為了送汪大妮進宮,隻有一個保鏢的話,麗貴妃肯定會找借口不通過的,好比說不能讓這麽危險的人進宮,要找武力值不高的人進宮,那樣就不會給琳琅增加力量,將來兩人一旦鬧僵了,不用擔心琳琅身邊有高人,不好對付。
麗貴妃對她不高興了,那還有她的好日子過?
所以就算為了不讓麗貴妃不高興,孫堂妹也要想辦法,讓汪大妮早點出來。
而這,其實也是琳琅下令將汪大妮關禁閉的另一個原因了,就是想打草驚蛇,引蛇出洞,讓孫堂妹露露麵,到時孫堂妹要搞什麽小動作,琳琅就能反擊了,免得這姑娘一直暗搓搓地想害她,偏偏膽小,又不敢真搞什麽,搞的她還不能馬上將她收拾了。
而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所以琳琅自是想將孫堂妹收拾了,免得整天要關注著她的情況。
所以琳琅關汪大妮禁閉,是一箭雙雕,一是為了讓汪大妮別在外麵惹事,給自己帶來麻煩;二是讓孫堂妹動彈動彈。
孫堂妹上當了,還真動彈了。
她倒不敢直接來找琳琅,免得琳琅發現她焦急汪大妮被關的事,所以她是通過將這事跟孫二老爺說了,讓孫二老爺看看能不能跟大房那邊說說這個事,讓大房的人跟琳琅說,不要再關汪大妮。
畢竟孫大老爺和孫大夫人是琳琅的父母,他們說的話,孫琳琅應該是聽的。
孫二老爺接到了女兒的信,當下自是去搞這事了。
而大房的人,早就接到琳琅的通知了,說是汪大妮一進宮,看皇帝來找她,就想往皇帝身上撲,被她身邊的宮女看到,攔下了,然後關了禁閉,估計二房的人會著急汪大妮被關的事,到時隻怕會來找他們說這個事,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看看怎麽應付二房。
所以這會兒孫二老爺來提這個事,大房的人自然早就想好了對策。
說起來,他們聽說汪大妮要撲皇帝,自然是惱怒的,想著這丫頭,果然就不是個好的,他們就說呢,當時都說了,要是二房威脅她,隻要她說出來,他們可以為她作主,讓她不用擔心,不是非要進宮的。
結果對方就是要進宮,現在想來,汪大妮不是被二房逼的,就是自己想進宮好勾搭皇帝是吧。
一想到汪大妮進宮,是想從自家女兒嘴邊奪肉,他們能不生氣嗎?
其實汪大妮進宮後發現,有的一宮之主根本不得寵,皇帝根本不去,就琳琅得寵,皇帝會過來,當時興奮的不得了,想著自己一聽說孫二老爺要給宮裏得寵的孫嬪身邊招侍候的人,就當機立斷進了宮,果然是做對了,這要是像其他人那樣選宮女進宮,還不知道被分到什麽地方,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呢,也就是琳琅這兒,三五不時就能見到皇帝,自己有機會上位,這多好啊,果然不是愧是寵妃,皇帝來的就是勤,自己這是選對了。
不提汪大妮見皇帝會來琳琅這兒,有多高興,隻說當下孫二老爺來大房解決汪大妮關禁閉的事。
當然了,又是找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陪著來的,生怕自己一個人來,大房的人不見他,他要白跑一趟。
有老兩口相陪,孫大老爺果然不敢不將人放進來。
不打不行,不嚴懲,下次還有人敢往上撲,那皇帝以後不用在宮中活動了,那怎麽行呢。
在宮裏,任何人見到皇帝,都要保持禮儀,想勾引皇帝,直接撲是肯定不行的,頂多能在皇帝跟前展示一下身段禮儀,拋拋媚眼之類,皇帝看到了,要是起了色心,也許會臨幸。
像汪大妮想的那樣,不請自來,直接拱到皇帝跟前,勾搭皇帝,那是肯定不行的,她還以為是勾搭鄉下土財主呢。
汪大妮的行為會給琳琅帶來麻煩,同時,她自己可能還會丟了性命,琳琅罰她禁足,其實算是救了她一命,就這樣,她還能生氣,可見孫二老爺找的人,可不像他說的那樣穩重可靠。
當然了,也許孫二老爺就是故意找這種腦子不清醒的,就是為了送進宮,給琳琅找麻煩的,也未可知。
不管汪大妮是個什麽樣的人,不管孫二老爺是不是故意找的這樣的人,反正琳琅隻要控製的她不會冒犯到皇帝,免得跟著掉腦袋,其他的,琳琅是不怕她搞事的。
這也是琳琅訓斥了對方之後,現在還敢讓她在宮中活動的原因。
張女官不知道琳琅的想法,但有個優點,那就是聽話行事,看琳琅說留著汪大妮,自有用處,也就不管了,知道自家主子心裏,肯定是有什麽盤算的,隻要自家主子不會被汪大妮禍害到,她就不用擔心了。
汪大妮被關了禁閉,那就不能幫孫堂妹辦事了,這可是急壞了孫堂妹,想著要怎麽樣做,才能讓琳琅將汪大妮放出來,然後還不會被琳琅發現,是自己焦急汪大妮被關的事。
要知道,據她打聽到的消息是,琳琅要關汪大妮一個月,讓汪大妮這一個月,好好在屋裏學習一下宮裏的規矩。
雖然時間並不是很長,但宮裏瞬息萬變,她哪能浪費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自是想讓琳琅將汪大妮放出來,她好繼續跟對方聯係,一邊掌握琳琅這邊的情況,一邊看時機給琳琅下手。
況且,她也怕琳琅將汪大妮關的時間太長,麗貴妃那邊不高興,畢竟麗貴妃之所以將人放進來,就是因為知道,她家給琳琅送的人,是不懷好意的,所以才同意琳琅的申請的。
這要是剛進宮,就被收拾了,成了棄子,那麗貴妃能高興?
畢竟那豈不是相當於,孫琳琅借著他們家送人的時機,將自己想要的人送進了宮(指保鏢),然後他們送的人,卻一點用也沒有,他們不但白忙活了,還幫了琳琅一把?
要知道,要不是為了送汪大妮進宮,隻有一個保鏢的話,麗貴妃肯定會找借口不通過的,好比說不能讓這麽危險的人進宮,要找武力值不高的人進宮,那樣就不會給琳琅增加力量,將來兩人一旦鬧僵了,不用擔心琳琅身邊有高人,不好對付。
麗貴妃對她不高興了,那還有她的好日子過?
所以就算為了不讓麗貴妃不高興,孫堂妹也要想辦法,讓汪大妮早點出來。
而這,其實也是琳琅下令將汪大妮關禁閉的另一個原因了,就是想打草驚蛇,引蛇出洞,讓孫堂妹露露麵,到時孫堂妹要搞什麽小動作,琳琅就能反擊了,免得這姑娘一直暗搓搓地想害她,偏偏膽小,又不敢真搞什麽,搞的她還不能馬上將她收拾了。
而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所以琳琅自是想將孫堂妹收拾了,免得整天要關注著她的情況。
所以琳琅關汪大妮禁閉,是一箭雙雕,一是為了讓汪大妮別在外麵惹事,給自己帶來麻煩;二是讓孫堂妹動彈動彈。
孫堂妹上當了,還真動彈了。
她倒不敢直接來找琳琅,免得琳琅發現她焦急汪大妮被關的事,所以她是通過將這事跟孫二老爺說了,讓孫二老爺看看能不能跟大房那邊說說這個事,讓大房的人跟琳琅說,不要再關汪大妮。
畢竟孫大老爺和孫大夫人是琳琅的父母,他們說的話,孫琳琅應該是聽的。
孫二老爺接到了女兒的信,當下自是去搞這事了。
而大房的人,早就接到琳琅的通知了,說是汪大妮一進宮,看皇帝來找她,就想往皇帝身上撲,被她身邊的宮女看到,攔下了,然後關了禁閉,估計二房的人會著急汪大妮被關的事,到時隻怕會來找他們說這個事,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看看怎麽應付二房。
所以這會兒孫二老爺來提這個事,大房的人自然早就想好了對策。
說起來,他們聽說汪大妮要撲皇帝,自然是惱怒的,想著這丫頭,果然就不是個好的,他們就說呢,當時都說了,要是二房威脅她,隻要她說出來,他們可以為她作主,讓她不用擔心,不是非要進宮的。
結果對方就是要進宮,現在想來,汪大妮不是被二房逼的,就是自己想進宮好勾搭皇帝是吧。
一想到汪大妮進宮,是想從自家女兒嘴邊奪肉,他們能不生氣嗎?
其實汪大妮進宮後發現,有的一宮之主根本不得寵,皇帝根本不去,就琳琅得寵,皇帝會過來,當時興奮的不得了,想著自己一聽說孫二老爺要給宮裏得寵的孫嬪身邊招侍候的人,就當機立斷進了宮,果然是做對了,這要是像其他人那樣選宮女進宮,還不知道被分到什麽地方,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呢,也就是琳琅這兒,三五不時就能見到皇帝,自己有機會上位,這多好啊,果然不是愧是寵妃,皇帝來的就是勤,自己這是選對了。
不提汪大妮見皇帝會來琳琅這兒,有多高興,隻說當下孫二老爺來大房解決汪大妮關禁閉的事。
當然了,又是找孫老太爺和孫老夫人陪著來的,生怕自己一個人來,大房的人不見他,他要白跑一趟。
有老兩口相陪,孫大老爺果然不敢不將人放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