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力量威懾,以氣勢逼人。


    朱無視自身的浩渺真力早已遠超常人,晉升武神後,他又創新升級吸功術,使其達至駭人之境。


    他體內強大的真力如同海洋浩瀚。


    也正是這樣,朱無視才能毫無顧忌地運用真力賦予萬物活力,聚集無窮威勢鎮壓敵人。


    這也能讓他避開肉搏之戰,減少意外死亡的危險。


    在朱無視看來,這隻是場交易,隨便敷衍幾招,拖住楊昭的動作就足夠了。


    舍命拚殺是不可能的,連底牌也不願展示,隨意應付便可。


    不可否認,朱無視在此類表演上同樣擅長。


    那群青銅龍、石虎如同活了過來,覆蓋天空,鋪天蓋地地向楊昭襲來。其威力不論,僅憑聲勢就足以浩蕩無邊。


    朱無視的算盤,幾乎瞬間就被楊昭看穿。


    然而在楊昭的眼裏,何為演戲?他的到來就是要顛覆現狀,大開殺戒。


    隻見又一道身影從楊昭身上獨立。


    緊接著,這新生的身形如同快速成長的物種,幾步間便拔高到三丈,他伸手握住虛空中的其中一把劍,使之變為天劍,縱橫切割,將布滿天空的青銅龍和石虎全部粉碎。


    麵對雙重攻擊,楊昭仍舊屹立在銅殿正前方,悠閑地摩挲著身邊的秦夢瑤的青絲,他囂張得過分。


    然而此時,寧道奇展現出真正的實力。無聲無息中,他如同流動的水無法侵犯,閑庭信步,走進了距楊昭丈許的位置。


    隻見在他的身旁,鳥語花香,森林生長,彌漫著自然寧靜的韻味。


    就算在這混亂激戰中,他也帶給人們極致的安寧感。


    接近楊昭十幾丈範圍,剩下的七柄虛空神劍嗡嗡震動。


    與此同時,寧道奇停下腳步:“昭公子,淨念禪宗原本是和平聖地,院內血債累累已經不妥,還是罷手吧...”


    寧道奇,在沒有武聖的年代,是大隋帝國周邊最為知名的道教閑人之一,被譽為中原第一人,與武尊畢玄、劍師傅采林並列為武學三大宗師。


    在遇見寧道奇之前。


    受兩世的記憶影響,楊昭對寧道奇的印象並不友善。


    在後來的曆史中,寧道奇被稱為“道門奸細”、“佛門舔狗”、以及“慈航靜齋的馬前卒”。


    但現在,眼前的寧道奇並沒有想象中那麽不堪。


    出現於楊昭眼前,他峨冠博帶,須發垂五縷,麵容古樸淡雅,穿著寬鬆錦袍,挺拔身材上散發出隱士般灑脫出塵的氣質。


    這個幾乎網羅了逍遙派所有女人的奇才。


    對於這種出塵之氣,楊昭再也熟悉不過。


    那源於莊子學派的道士精神特質,自在無為,神遊萬物,無有與有、通玄萬事。


    要楊昭相信這樣的男人是“道門奸細”,他心底裏難以接受。


    但此刻,寧道奇言語間的微操控感確實帶有慈航靜齋那類“白蓮花”的味道,甚至在精神狀態上都顯虛幻。


    奇怪的是,楊昭想起了寧道奇的招牌武技——散手八撲。


    不得不說,能在這個大隋帝國闖出響亮名聲的寧道奇絕非浪得虛名。


    根據楊昭搜集的信息,


    寧道奇的散手八撲從《南華經》中悟得,把萬千變化歸結於八條精華理念之中,手法隨心而動,無一定模式,猶如蒼龍遨遊,自由灑脫,如同逍遙乘雲,駕龍飛渡,奇妙不可言喻。


    總而言之,寧道奇的武道精神就是一個字:虛。


    虛生出無限生機,虛則無邊界。


    虛靜致虛實,這虛之實無以言表。


    實虛之間,百變不離其宗,道亦可,佛亦行,已形成了自然的多元之門,玄而又玄,大亦可,小亦然。


    以虛映照實體,以道應和佛法。


    楊昭念頭急轉,武道天眼上窺天宇、下沉幽淵、中察人間,很快便從寧道奇身上捕捉到了些端倪。


    偽聖級的武者,這寧道奇胸懷不小的野心。


    原來在他身上所謂武聖真實意境和境界,完全是模擬“虛”的產物,並非他的真實實力。


    這個寧道奇極大可能是借用慈航靜齋的功法和計劃,來收集佛教與道教的精神實質。


    未來或許他會模擬別的門派的路數…… 於是,唯有於虛擬宇宙中共生萬物,然後循著自身的宇宙之道前行,提煉出無邊虛空之力,成就武者的真意所在。洞察這一切之後,楊曜對寧無道更增幾分欽佩之情。


    這類人物,全心追求大道。


    大道之前,他們既能作為中洲的至尊、道教隱者,亦能丟棄顏麵,充當他人眼中的傀儡,甚至跳出世外,攪動皇權的波濤暗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乃明教大宗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氣風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氣風發並收藏我乃明教大宗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