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生物模因,有利也有弊。


    比如楊昭的純陽無垢道真體,這種超凡的基因構造過於強大,未完全掌握其全部潛能前,即使楊昭意誌堅定,體內陰陽二能竭力維持平衡,也常會不受控製地產生異變。


    當然,楊昭並不認為這是壞事。


    他並非不負責任的渣男,盡管他的情感如同量子態般分散,但那隻是單一的愛意被無數維度切割的結果。


    因此,初次交戰的祝玉妍就吃了苦頭。


    天魔音波震傷聲帶,天魔舞重壓腰椎,連姹女超弦理論也無法抵擋,瞬間瓦解。


    幸運的是,楊昭是個珍視生命的人。


    作為組織背後的巨頭、資源提供者,楊昭見祝玉妍實力不足,便傳授了她一些獨特的基因編輯技術。


    道心種魔法瞬間植入魔種,傳輸進祝玉妍體內。


    接著,借由純陽紫能,他將魔種與祝玉妍的精神分離,同時徹底融入她的基因鏈中,並通過輪迴編程,幫助她融合天魔秘典和姹女超弦理論等技術,練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天魔超能力。


    這是一種源自天魔秘典,卻又超越它的超能力。


    第354章 大隋星際皇宮 獨孤伽羅


    武道的前四個階段,後天體質強化、先天洗滌基因、宗師修煉能量場,大宗師則觸及精神力量的邊界。


    而從天人境開始,才是真正踏入宇宙武道的起點。


    天人強者,能量、精神、生命力同步提升,與宇宙共鳴,實現自我與宇宙的統一。


    武聖境,將自身的能量、精神、生命力磨礪至渾然一體,解鎖武道意誌之力。


    陸地神仙境,逐步認識、掌控,直至與宇宙法則交融。


    然而,當楊昭晉升武聖境後,他突然意識到,武者即使不進入武聖境,自天人巔峰起,也能開始理解和駕馭宇宙法則。


    元神之力,完全可以替代武道意誌,達到相同的效果。


    隻是,武聖境的武道意誌,相較於元神的模糊接觸,更為清晰、簡便,且更自由罷了。


    換句話說,武聖境其實並非必要,甚至有些多餘,徒增武道之路的艱難。


    對許多人來說,


    隻要有足夠獨特或強大的功法,如心靈魔道之類的,完全可以用精神異能或元神之力替代武道意誌,通過刻苦修煉達成目標。


    但武道意誌不同,沒有一定天賦和性格的人,就算在天人境停滯一生,也無法孕育出自己的武道意誌。


    自遠古至今,已逾數千年。


    夏商周三代英才輩出,大周之後兩千年的時光裏,武道之光更加璀璨。


    這數千年來無數的傑出人物,不可能未察覺武聖境的異常,但這個境界卻依然完好地保留下來。


    甚至在這個時代,有許多人一直在武聖境停滯不前。


    這其中必然有原因。


    而楊昭能想到的唯一原因,就是朱熹曾提及的,天道的權力已被仙神侵蝕,領悟、掌握、融合宇宙法則,可能陷入仙神的陷阱。


    隻有武者的能量、精神、生命力足夠完美無缺,才能避免被天道同化,免於被仙神奴役。


    楊昭也不敢肯定,他的想法是否正確。


    熟悉了自己的修為境界後,楊昭迅速告知驚鯢,身形閃爍,融入虛空,朝大興城星際皇宮的方向前進。


    如果袁天罡目睹此景,必定會驚訝,楊昭僅憑幾眼就學會了獨家秘術。


    穿越虛空,瞬間千裏。


    從鳳鳴閣出發,楊昭眨眼間來到一座外表寧靜、內部戒備森嚴的豪華宮殿群。


    大興城是老楊家族的起源地。


    楊昭相信,他那位名義上的祖父、祖母等人,假死隱退,必定在此皇宮中留下一些線索。


    並非楊昭不想通過傳音玉符尋找祖父解答疑惑,


    而是傳音玉符這種工具,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如武聖意誌、洞天福地、虛空亂流、強者結界等,都能屏蔽傳音玉符的信號接收。


    自傳音玉符問世以來,楊昭通過它與名義上的祖父遠程交談,也不過寥寥五次而已。


    而且曆來隻有楊堅能聯係到楊昭,楊昭卻無法聯係到楊堅。


    就像後世,家中年邁的老人,即使手機就在口袋裏,也隻有在需要時才會想起,不需要時,就成了擺設。


    虛空潛行,心智之力洞察四方。


    正當楊昭的心智之力擴散開來,如同漁網般在大興城皇宮中搜索時,一道銳利如刺的武道意誌在楊昭的心智之力上輕輕一刺。


    緊接著,一位威嚴、眼神犀利的中年婦人出現在楊昭的視線中。


    那中年婦人身著華麗的宮廷服飾,身旁放著一把鑲嵌金銀珠寶的寶劍,透過層層虛空,與楊昭對視。


    \"小家夥,出來,迴自己家還鬼鬼祟祟的,像什麽樣子?\"


    隨著那中年婦人的怒喝,無形的劍域凝聚,如同拖網般滲透虛空,將楊昭撈出。


    武聖巔峰,劍道綿密。


    這是一位至少能與鄧太阿、獨孤求敗等頂尖強者相提並論的高手,再進一步,便是武聖級別的世界守護者。


    看著那中年婦人,楊昭體內血脈湧動,感到親近。


    因此,在這劍域形成的網狀拖曳下,楊昭並未反抗,像條乖巧的魚,被人從虛空中撈出,來到大隋後宮一座華麗宮殿前。


    \"孫子楊昭,見過祖母大人。\"


    越靠近,楊昭越能感受到與對麵中年婦人血脈相連的感覺,甚至隱約記得小時候被她抱在懷中的情景。


    這位中年婦人,正是與楊堅一樣,假死隱退的獨孤伽羅。


    與楊昭極度厭惡的便宜父親楊勇不同。


    在被送往明教之前,楊昭在這皇宮中度過了幾年時光,楊堅和獨孤伽羅夫婦都非常喜歡這位嫡長孫。


    楊昭還記得,獨孤伽羅曾因楊昭的母親元氏,多次訓斥楊勇。


    可惜楊勇這倔驢,越是被訓斥,就越是在東宮中對元氏和楊昭過分,把元氏氣得抑鬱,把楊昭送到遙遠的昆侖。


    因此,一直以來,即使在光明頂長大,楊昭對祖父祖母從未有過太多怨言,哪怕便宜父親是因二人的計劃意外去世。


    看到楊昭的出現,聽到楊昭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乃明教大宗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氣風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氣風發並收藏我乃明教大宗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