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在哄長輩方麵絕對是個高手,無論是洪七公還是老頑童,她都能輕鬆搞定。


    對付元十三限,黃蓉也是一樣遊刃有餘。


    元十三限的性格和黃蓉的爹黃老邪有幾分相似,黃蓉摸透了他的性格,幾碟小菜,一壺小酒,加上幾句讚美的話,元十三限就把她當親女兒看待了。


    楊昭對此並不嫉妒,畢竟都是自己人。


    吃過飯,聊了會兒天,很快就到了深夜。


    元十三限沒有再迴忍辱客棧,而是留在了西楚遺園。


    第二天醒來,楊昭向元十三限請教關於天人境,特別是法相的知識。


    他的三大法相經已經圓滿,多次差點踏入天人境,但他的法相十分奇特,與他所知的其他人固定法相不同,一直在不斷變化,像世界、像神門、像天淵、像古卷,每次仔細看都有新的發現。


    這讓楊昭很不安,擔心走錯了路,毀掉自己的根基。


    如果不是昨天久別重逢,楊昭早就問出口了。


    而元十三限聽到楊昭的問題,愣了好一會兒,然後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著楊昭說:“昭娃子,你不會被什麽不幹淨的東西附身了吧!”


    楊昭臉色大變:“表舅姥爺,你是說我完了?”說完,他呆呆地坐了下來。楊昭從小個性堅韌,但如果在大宗師巔峰才發現走錯路,廢去一身修為,重新走武道之路,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打擊。看到楊昭的表情,元十三限哭笑不得。


    過了片刻,元十三限尷尬地說:“昭娃子啊,舅姥爺剛才急了,沒說清楚,我的意思是,你小子修煉得太快,讓我驚訝,所以說話不經大腦……”


    楊昭臉色一沉,恨恨地說:“什麽舅姥爺,表的!”元十三限訕訕地迴應:“血緣關係總是緊密的。”楊昭一臉無奈:“算了算了,不跟你這個老家夥計較,你倒是說說,這天人境的法相到底是怎麽迴事?”


    氣運推演係統雖然無敵,但並非無所不能。有些精神層麵的東西,如意境、道韻、靈機,隻能靠宿主自身體驗,無法通過推演來表達。比如天人法相,是武者達到一定層次後,以精氣神結合內心的思考形成的獨特存在。氣運推演係統能推演萬物,卻無法推演人心。


    看著楊昭滿臉疑惑和求知欲,元十三限歎了口氣:“長江後浪推前浪啊,我元十三限自認天資絕世,沒想到還是敗在你小子手裏。”


    “罷了,今天老夫就給你講講真正的武道修行。武道原本是止戈之技,形於力而無神,在遠古時期,被稱為小道,是微不足道的技巧。上古時代斷絕後,真正的長生法一夜之間消失。後來的人渴望長生,開始尋求變革,將止戈的武技融入天地自然之道,融入人心自我之道,以精氣神凝聚出道的具象,這就是最初的天人境界。”


    元十三限的話讓楊昭陷入沉思。接著,他揚眉問道:“那為什麽別人的天人法相都是固定的,而我的卻一直在變呢?”元十三限奇怪地看著楊昭:“這個問題得你自己找答案。”


    楊昭疑惑:“問我?”元十三限擺出一副高人姿態:“舅姥爺我已經說得夠清楚了,天人法相是精氣神凝聚出的道的具象,昭娃子,你的道是什麽呢?”嘴上說得爽快,元十三限心裏其實也很疑惑,甚至頭疼。


    正常的武者在宗師境界就開始初步走出自我之道,大宗師時,是心靈圓滿,也是固化自我之道的過程。隻有對自己的道足夠堅定,才能促使心靈升華,精神蛻變,誕生出精神異力,以此為錨點凝聚精氣神,化為天人法相。元十三限活了這麽久,沒見過有人的自我之道不斷變化,還能達到大宗師巔峰,甚至進入天人境界的。


    楊昭的法相不斷變化,說明他的心從未定下來。心不定,如何成道。在元十三限看來,某種程度上,楊昭的修為走到現在本身就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謬論。


    當然,如果元十三限見識過21世紀,就知道有種東西叫bug。說實話,元十三限覺得自己指點不了楊昭。所以他說了幾句話,隻是站在高處描述他所見的風景,從未真正指導楊昭的道路。


    看著楊昭眼中的迷茫,元十三限心中也不忍。停頓了一下,元十三限說:“昭娃子,你的路我沒走過,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的修為根基。我的師傅韋三青有點偏心,但也算不上壞人。我的基礎是自在神功,以此為基礎,我以忍辱神功為元氣,以山字經為運轉,以傷心神箭為載體,形成了法相。就像畫畫,別人學畫都是山水花鳥,我卻偏要畫我心裏的東西,就算是一塊石頭,我也要畫出不同。所以別人練的是傷心神箭,而我練的是傷心小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乃明教大宗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氣風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氣風發並收藏我乃明教大宗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