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的將士之所以又驚又喜,那是因為杜海所率領的騎兵,按期本該是明日才能趕到南鄭匯合的,而杜海卻整整提前了一日,便趕來與桓溫匯合了。
這批趕到的西路軍鐵騎,雖然在數量和秦州這支先鋒騎兵差不多,但是由於秦州軍是靜止在原地,而且還是側向杜海所摔領的騎兵,杜海率軍僅是一次衝鋒,便直接攪亂了秦州軍的騎陣。
這支秦州騎兵的先鋒將領也算是果斷,眼見己方已經失去了先機,他並沒有再令手下騎兵去倉促迎擊,而是直接率軍向南極速撤離了。
見狀,杜海僅是擺出了一個追擊的姿態,向南驅離這支秦州軍十多裏地,便立刻收兵折返了迴來。
這並不是杜海心甘情願要放這支秦州軍離去,而是杜海手裏的這支騎兵經過日夜兼程,也根本就沒剩下多少戰鬥力了。
杜海率軍折返迴來以後,立刻便讓手下騎兵在城外形成了一個警戒的戰陣,他則是獨自打馬來到了城下。
“桓帥,大軍為何不入城?”
在來到桓溫的身邊以後,杜海甚至都沒來得及關心桓溫身上的傷勢,便首先詢問起了這裏的狀況。
在聽完桓溫說完大軍在南鄭城的遭遇後,杜海頓時火冒三丈的罵道,“他娘的,石崇這是想公然造反不成?!”
然而桓溫此時卻根本沒有時間來找石崇算賬,“此地不宜久留,咱們需要立刻找一個落腳點後,才能再做打算。”
聞言,杜海也知曉輕重,立刻便讓騎兵帶上傷員,向著來路撤了過去。
城牆上,石崇就這麽默默的看著這一切,直到西路軍身影逐漸消失在視野後,他這才興致缺缺的走下了城牆。
……
西路軍從南鄭城外撤走後,便決定向東先撤向陶源這座山城,陶源城雖然不大,但是總歸可以先讓大軍在此休整一番。
“按照路程你們不是應該明日才能趕到嗎?你為何今日便能率軍趕了過來?還有你這次為何隻帶了五千兵馬過來,難道……難道你們也遭遇了伏擊?”在撤兵途中,桓溫才有機會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桓帥放心,叛軍還沒有那個能耐在鳳鳴山外設伏。”
原來並非是杜海所率領的騎兵也遭遇了伏擊,而是杜海擔憂桓溫所率領的步兵出現意外,這才晝夜兼程的趕了過來。
由於路途遙遠戰馬的耐力有限,杜海隻能先將一部分騎兵的戰馬給集中了起來。
最終他這五千騎乃是兩人一馬,才得以在今天趕了過來,至於其餘的一萬五千人則是在正常的行軍途中。
在得知杜海所率領的騎兵沒事後,桓溫這才得以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桓帥莫要自責,西路軍此次中伏,過不在大帥,要怪就怪石崇那個狗賊,居然狼子野心勾結反賊!不然十萬秦州軍豈能無聲無息的潛入鳳鳴山中設伏?!”
“叛軍得以悄無聲息的潛入梁州,肯定和那石崇脫落不了幹係,本帥隻是沒想通,既然石崇已經與叛軍勾結,那麽方才在南鄭城下時,石崇為何僅是不讓我大軍入城,卻並沒有對我軍發動襲擊。”
“桓帥乃是統兵之人,自然一時之間,無法看懂那些狗賊心中的花花腸子,這群文人向來最擅長兩頭下注,在叛軍和朝廷暫時未能分出勝負之前,這群狗東西是絕對不會親自下場落人口實的,日後即便是叛軍兵敗,朝廷追究起來,也是抓不到他們的實質把柄的。”
在聽完杜海的解釋後,桓溫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桓溫乃是跟隨遼東軍拚殺出來的武將,他沒有什麽家世,這位老將一生都在與沙場為伍,對於文官這些蠅營狗苟的手段,他自然不及杜海這種,已經浸染色在京城這個大染缸裏的人,看得清楚了。
西路軍在撤向陶源城的路途中,雖然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有了杜海這兩萬騎兵策應在旁,叛軍倒是沒再敢輕易,對西路軍發起大規模的襲擊。
他們僅是用騎兵發動了幾場不大不小的襲擾後,便吊在大軍的後方不再出手了。
桓溫知道這不是叛軍不想吞掉西路軍,而是對方在刻意保全兵力罷了。
因為叛軍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要吃掉這支西路軍,而是趙廣所在的那座朝歌城。
因此叛軍是絕不會與西路軍,打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的。
……
陶源城。
這是一座位於梁、荊二州邊界上的半山小城,由於梁州民亂時,石崇將梁州的兵馬全部都抽調進了南鄭城,所以此時的陶源城內早已是十室九空了。
當西路軍駐紮進城的時候,城中除了滿城的斷壁殘垣,就隻剩下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弱病殘,在艱難度日了。
在曆經了那場民亂以後,這座原本連接著梁、荊二州的商貿小城,此時早已是滿城蕭條,好在陶源城的地勢較為險要,這才讓西路軍贏得了不少喘息休整的時間。
在西路軍撤進陶源城後,吊在身後的叛軍也就停止了追擊,隻不過叛軍卻並沒有因此散去,而是在三方人馬匯合以後,將這座不大的陶源城給徹底的圍了起來。
由於西路軍早已在鳳鳴山峽穀中失去了大部分的輜重,所以叛軍並沒有著急進攻,而是采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準備將西路軍徹底耗死在陶源城中。
起初桓溫還想在入城以後,向城中的百姓們征集一些糧草的,可是當他看到城中因民亂洗劫而留下的慘像後,他便徹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入城後西路軍雖然得到了短暫的休整,但是新的難題也接踵而來了。
首先是大軍的糧草已經隻能維係半個月了,再加上逃亡途中大軍扔下了不少的軍械裝備,如今在西路軍中就連基本的守城軍械,也是十分的匱乏。
若不是叛軍也是倉促追擊,而沒有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僅憑陶源這座小山城的城防,西路軍怕是連據城而守的優勢,也會變得蕩然無存。
這批趕到的西路軍鐵騎,雖然在數量和秦州這支先鋒騎兵差不多,但是由於秦州軍是靜止在原地,而且還是側向杜海所摔領的騎兵,杜海率軍僅是一次衝鋒,便直接攪亂了秦州軍的騎陣。
這支秦州騎兵的先鋒將領也算是果斷,眼見己方已經失去了先機,他並沒有再令手下騎兵去倉促迎擊,而是直接率軍向南極速撤離了。
見狀,杜海僅是擺出了一個追擊的姿態,向南驅離這支秦州軍十多裏地,便立刻收兵折返了迴來。
這並不是杜海心甘情願要放這支秦州軍離去,而是杜海手裏的這支騎兵經過日夜兼程,也根本就沒剩下多少戰鬥力了。
杜海率軍折返迴來以後,立刻便讓手下騎兵在城外形成了一個警戒的戰陣,他則是獨自打馬來到了城下。
“桓帥,大軍為何不入城?”
在來到桓溫的身邊以後,杜海甚至都沒來得及關心桓溫身上的傷勢,便首先詢問起了這裏的狀況。
在聽完桓溫說完大軍在南鄭城的遭遇後,杜海頓時火冒三丈的罵道,“他娘的,石崇這是想公然造反不成?!”
然而桓溫此時卻根本沒有時間來找石崇算賬,“此地不宜久留,咱們需要立刻找一個落腳點後,才能再做打算。”
聞言,杜海也知曉輕重,立刻便讓騎兵帶上傷員,向著來路撤了過去。
城牆上,石崇就這麽默默的看著這一切,直到西路軍身影逐漸消失在視野後,他這才興致缺缺的走下了城牆。
……
西路軍從南鄭城外撤走後,便決定向東先撤向陶源這座山城,陶源城雖然不大,但是總歸可以先讓大軍在此休整一番。
“按照路程你們不是應該明日才能趕到嗎?你為何今日便能率軍趕了過來?還有你這次為何隻帶了五千兵馬過來,難道……難道你們也遭遇了伏擊?”在撤兵途中,桓溫才有機會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桓帥放心,叛軍還沒有那個能耐在鳳鳴山外設伏。”
原來並非是杜海所率領的騎兵也遭遇了伏擊,而是杜海擔憂桓溫所率領的步兵出現意外,這才晝夜兼程的趕了過來。
由於路途遙遠戰馬的耐力有限,杜海隻能先將一部分騎兵的戰馬給集中了起來。
最終他這五千騎乃是兩人一馬,才得以在今天趕了過來,至於其餘的一萬五千人則是在正常的行軍途中。
在得知杜海所率領的騎兵沒事後,桓溫這才得以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桓帥莫要自責,西路軍此次中伏,過不在大帥,要怪就怪石崇那個狗賊,居然狼子野心勾結反賊!不然十萬秦州軍豈能無聲無息的潛入鳳鳴山中設伏?!”
“叛軍得以悄無聲息的潛入梁州,肯定和那石崇脫落不了幹係,本帥隻是沒想通,既然石崇已經與叛軍勾結,那麽方才在南鄭城下時,石崇為何僅是不讓我大軍入城,卻並沒有對我軍發動襲擊。”
“桓帥乃是統兵之人,自然一時之間,無法看懂那些狗賊心中的花花腸子,這群文人向來最擅長兩頭下注,在叛軍和朝廷暫時未能分出勝負之前,這群狗東西是絕對不會親自下場落人口實的,日後即便是叛軍兵敗,朝廷追究起來,也是抓不到他們的實質把柄的。”
在聽完杜海的解釋後,桓溫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桓溫乃是跟隨遼東軍拚殺出來的武將,他沒有什麽家世,這位老將一生都在與沙場為伍,對於文官這些蠅營狗苟的手段,他自然不及杜海這種,已經浸染色在京城這個大染缸裏的人,看得清楚了。
西路軍在撤向陶源城的路途中,雖然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有了杜海這兩萬騎兵策應在旁,叛軍倒是沒再敢輕易,對西路軍發起大規模的襲擊。
他們僅是用騎兵發動了幾場不大不小的襲擾後,便吊在大軍的後方不再出手了。
桓溫知道這不是叛軍不想吞掉西路軍,而是對方在刻意保全兵力罷了。
因為叛軍的目標從來都不是要吃掉這支西路軍,而是趙廣所在的那座朝歌城。
因此叛軍是絕不會與西路軍,打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的。
……
陶源城。
這是一座位於梁、荊二州邊界上的半山小城,由於梁州民亂時,石崇將梁州的兵馬全部都抽調進了南鄭城,所以此時的陶源城內早已是十室九空了。
當西路軍駐紮進城的時候,城中除了滿城的斷壁殘垣,就隻剩下一些腿腳不便的老弱病殘,在艱難度日了。
在曆經了那場民亂以後,這座原本連接著梁、荊二州的商貿小城,此時早已是滿城蕭條,好在陶源城的地勢較為險要,這才讓西路軍贏得了不少喘息休整的時間。
在西路軍撤進陶源城後,吊在身後的叛軍也就停止了追擊,隻不過叛軍卻並沒有因此散去,而是在三方人馬匯合以後,將這座不大的陶源城給徹底的圍了起來。
由於西路軍早已在鳳鳴山峽穀中失去了大部分的輜重,所以叛軍並沒有著急進攻,而是采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準備將西路軍徹底耗死在陶源城中。
起初桓溫還想在入城以後,向城中的百姓們征集一些糧草的,可是當他看到城中因民亂洗劫而留下的慘像後,他便徹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入城後西路軍雖然得到了短暫的休整,但是新的難題也接踵而來了。
首先是大軍的糧草已經隻能維係半個月了,再加上逃亡途中大軍扔下了不少的軍械裝備,如今在西路軍中就連基本的守城軍械,也是十分的匱乏。
若不是叛軍也是倉促追擊,而沒有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僅憑陶源這座小山城的城防,西路軍怕是連據城而守的優勢,也會變得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