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我韓國一寸領土?”
張平皺了皺眉頭。
趙國既然不要韓國的土地,是想要什麽?
總不會是想要韓國向趙國稱臣吧?
“不知道貴國想要什麽?”張平小心翼翼的問道。
田秀大笑:“寡君隻是想要韓國答應兩件事罷了。”
“丞相說!”
“這第一,若是日後趙國有難,韓國也得幫上一把。”
張平不假思索:“這是自然!我們兩國是一家人,趙國有難,就算敝國再怎麽不濟,也得出手幫一把。”
田秀又接著說:“這第二件事,寡君希望韓王能援助我國一些糧食。”
趙國一直都缺糧,這次滅了燕國以後,更是需要大量的糧食來養活兩國的國民。
燕國糧產並不是很豐富,而且戰後需要時間恢複。
估計一兩年內很難自給自足。
趙國總不能看著燕國餓殍遍野。
而且,趙國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也確實需要一些儲備糧。
韓國雖是個小國,卻占據中原是出了名的糧食大國。
趙國這次難得有機會宰韓國一把。
田秀當然不會放過韓國這隻肥羊。
張平一聽趙國要糧食也是陷入沉思。
韓國的糧食倒確實有不少盈餘,每年都能用來出口賺“外匯”。
趙國這個條件,倒是不過分。
“貴國想要多少?”張平問。
田秀反問:“韓國能拿出多少?”
張平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三十萬石,怎麽樣?”
田秀笑著給自己倒了杯酒,沒說話。
張平看田秀不滿意又加了加注:“那四十萬石糧?”
田秀依舊不說話,隻是自顧自的飲酒。
張平見此,咬了咬牙:“五十萬!我國就隻能拿出這麽多了!”
田秀一聽,立即舉杯示意:“那就說定了!”
張平見此,鬆了一口氣,同樣舉杯迴敬:“說定了!”
其實張平不知道,就算韓國什麽都不給趙國。
趙國也會幫韓國一把。
穩住韓國是趙國現在的國策。
這五十萬石糧根本不在這次計劃內,屬於“意外之財”。
談完了正事以後,兩人各自準備離去。
臨行前,田秀問了句:“韓相,您的公子出生了嗎?”
張平不知道田秀為啥會突然問起自己的兒子?
他在原地怔了一會兒,然後才說道:“老夫三年前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良,字子房!”
“張良終於出生了呀!”田秀眼睛都有點冒綠光。
這位可是武廟十哲之一,開漢400年的張子房。
謀聖。
漢初三傑之一。
留侯。
張良身上的光環多的數不清楚。
對於這位日後能幫助劉邦造就大漢的人才,田秀可不打算放過。
但眼下對方還很小,田秀也隻能收起心思,等他長大些再把他挖到身邊。
張平卻很疑惑。
田秀為啥對他兒子那麽感興趣?
而且一提到張良,田秀眼睛都在冒綠光。
難不成這位丞相有什麽奇怪的癖好?
張平下意識的遠離了田秀。
田秀沒注意到對方的異常,而是笑了一笑道:“張公不要誤會,秀隻是聽說您一直無子,順嘴問問罷了。”
“原來如此!”張平鬆了口氣。
幸好這位趙相沒什麽特殊癖好。
“那在下告辭了!”
“請!”
兩人從酒館分手,各自迴去。
張平迴到館驛的時候,趙王早已經走了。
韓王然正一個人坐在大堂上研究棋局。
張平湊了上去。
“大王!”
韓王的心思全在棋盤上,順口應了聲:“談的怎麽樣?”
張平說道:“都談好了,不過趙國那邊提了點條件。”
“什麽條件?”
“第一時間微不足道的小事,主要是第二點。”
田秀提到的趙國危難的時候要韓國去幫忙,這本身就是件小事。
為啥呢?
趙國真有那種亡國之禍,就憑韓國能幹啥,跟著送人頭嗎?
如果是小事的話,壓根用不著韓國出手。
所以這事兒對韓國來說根本無關痛癢,但第二件事情,那可是真的要韓國出血,張平自然是要跟韓王說一說。
韓王一聽也是,終於把心思從棋盤上收了迴來:“趙國想要寡人怎麽樣?”
張平說道:“趙國要我們給他們50萬石糧草才肯答應幫忙!”
“什麽?五十萬!”韓王然驚唿了一聲。
張平以為是對方嫌給的太多,急忙勸道:“大王,能用一些糧草保住我韓國的基業,這筆買賣很劃算的!”
“不是!”韓王一臉的欣喜:“丞相誤會寡人了,寡人是覺得五十萬石糧太便宜了!”
“什麽!”這次輪到張平驚唿了。
韓王一臉淡定的看著他,說道:“丞相,咱們韓國本身也吃不完那麽多糧食,所以才會每年出口那麽多糧食到各國去。
別的東西我韓國沒有,糧食咱們多的是。
所以這50萬石糧,咱們拿的出來。
咱們隻用這點糧,就能保住咱們韓國的基業,你說難道這個價格不便宜嗎?”
張平嘴角直抽,不知該說什麽好。
韓王心情大好,急忙開始把棋盤上的棋子收迴去,道:“來來來,丞相,你我對弈一局如何?”
張平:“……”
田秀迴到館驛,徑直去拜見趙王。
一進門,田秀就看到趙王正摟著一個宮女膩歪。
看到田秀進來,趙王偃慌忙推開那個宮女:“相,相父!”
那個宮女則是低著頭,快步的離開了。
兩人擦肩而過的時候,田秀瞥了一眼。
這宮女長的,真特麽的有個性。
趙王偃看來是真被憋壞了,那麽醜的女人都能下得去口。
田秀一時間有點同情趙王偃了,這哥們其實挺可憐的。
“大王!”田秀拱手見禮。
趙王偃結結巴巴的想解釋那個宮女的事情。
白日宣淫,這件事情要是鬧大了對他可不太好。
沒想到,田秀卻沒想追究這事:“臣剛才跟韓相張平談過了!”
趙王偃一聽田秀不準備追究自己和那個宮女的事情,懸著的心瞬間放下。
“相父,你們談的怎麽樣了?”
田秀把跟張平談判的結果如實道來。
趙王聽了以後說道:“相父,難道說我趙國真要為了韓國流血嗎?”
田秀解釋道:“大王,韓國對我們西部邊疆的穩定至關重要。現在韓國還滅不得,我們必須得保住韓國,不惜一切代價。”
趙王偃聽了以後沒再說什麽。
田秀告辭離去。
臨走前趙王偃叫住了他。
“相父,,,剛才…剛才那件事情你能不能別告訴母後她們?”
田秀搖搖頭:“臣還沒那麽無聊,臣告辭了!”
他走了以後,趙王偃一個人在位子上竊喜。
“相父這個人其實還不錯!有時挺好說話的!”
正好這個時候郭開來了。
見趙王偃一個人正在那偷樂。
郭開連忙問發生了什麽。
趙王偃肯定不能把那個宮女的事情說了,隻能把田秀和張平談判的事情說了一下。
郭開一聽,心中頓時一沉。
趙王偃居然為了田秀高興。
這可不是好兆頭。
這倆人要是真的以後父慈子孝。
恐怕他郭開慢慢的就要被趙王偃疏遠了。
不行,得挑撥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才行。
這樣趙王偃才能繼續依靠自己。
想著,郭開開口道:“大王,恕臣直言,丞相和韓王他們完全沒把您放在眼裏!”
“這話怎麽說?”趙王偃一聽就不高興了。
郭開繼續說道:“這麽大的事情,韓王居然沒有和您談,反而是讓張平和丞相談,這說明,在韓王心裏能決定照顧一切事物的人是丞相,而非您。這難道不是藐視於您嗎?”
趙王偃一聽,也是勃然大怒。
迴想起剛才他跟韓王交談的時候,韓王一口一個賢婿,卻唯獨不跟他提一點兩國合作的事情。
現在想來,韓王還真的虛偽。
再聯想到他那個女兒
趙王頓時覺得這父女倆很惡心,連帶的也很怨恨田秀。
“相父他們,實在是有些欺人太甚了!”趙王偃咬著牙,忿忿的說道。
……
韓王和趙王接下來又會晤了幾次,不過沒談什麽大事,就隻是閑聊罷了。
但韓王發現,趙王對他的態度已經冷淡不少。
韓王自感無趣,於是提出離開。
趙王偃欣然同意。
然後兩人各自歸國。
就在韓王和趙王歸國以後,韓王就叫來了秦楚魏三國的使者。
並且婉轉的向三國使者表示,韓國將保持中立。
麵對三國使者的威脅,韓王無動於衷。
三國使者隻好各自迴國複命。
秦國,鹹陽。
秦王政在聽完了使者的匯報以後,不禁皺起眉頭。
“韓王之前還對我秦國唯唯諾諾,怎麽突然這麽有底氣了?”
呂不韋幽幽的說道:“肯定是有人給韓王壯膽了!”
秦王政一下就想到了趙國。
“看來是趙國已經準備要給韓國撐腰了!”
秦王政相當憤怒。
這趙國吞並了燕國不算完,居然又把趙國綁上了他的戰船。
他趙國想幹什麽?
這是真當秦國不存在嗎?
“丞相,寡人欲聯絡楚國攻韓,您意下如何?”
秦王政攻打韓國是假,想打趙國是真。
呂不韋當然也能明白秦王政的心思。
“大王,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攻打韓國。”
“為什麽?”
呂不韋解釋道:“我們這種時候攻打韓國,趙國肯定不會坐視不救。”
“那不是正好嗎?”秦王政說。
這次秦國聯合楚國齊國進攻魏國,本質上就是打算等擊敗了魏國之後再收拾趙國。
所以秦王政覺得,直接跟趙國交手也沒啥不好。
呂不韋卻說:“咱們如果跟韓國打起來,楚國那邊是幫不上忙的。這樣就會變成我們大秦。同時麵對韓趙兩國,我們的壓力會極大。
魏國如果趁這個空隙,出兵去攻打楚國,等楚國被打敗,那我們就會變得很被動。”
秦王政在大殿中踱步。
“魏國會攻打楚國嘛?”
“一定會的!”呂不韋肯定的說:“魏王並不傻,咱們秦楚聯合就是對付三晉的,魏國隻要有機會,肯定會拆散我們的聯盟。”
秦王政依舊在不斷踱步,同時腦海中也在思索的對策。
“仲父,讓齊國出麵牽製魏國怎麽樣?”
呂不韋搖頭。
“無論是魏國還是楚國,都跟齊國是死仇。齊國才不會為了他們兩個流血。而且看著他們兩個拚的兩敗俱傷,齊國在出兵撿漏,難道不好嗎?”
秦王政點點頭:“有道理。”
呂不韋接著說:“所以我們還是按原定計劃先收拾魏國,然後再跟楚國聯手攻打趙國。”
秦王政終於停下了步子:“那就按照丞相說的辦吧。”
呂不韋問:“不知道大王準備何人統兵為將?”
秦王政說了一個名字:“昌平君怎麽樣?”
昌平君熊啟,這位是楚王完和秦國公主生下的兒子。
他自幼就在鹹陽長大和秦莊襄王關係不淺。
嬴政即位以後也見過他幾次,兩人很談得來。
呂不韋專政。
秦王政有意提拔親信與之對抗,熊啟就被他視為了親信。
這次攻打魏國,如果能讓他立下功勞,那嬴政就能繼續對熊啟重用、提拔。
呂不韋一下就看出了秦王政的心思。
但自己剛才已經否決了秦王攻打韓國的計劃。
如果再繼續拒絕讓昌平君為將。
這很可能會引得秦王不滿。
呂不韋可不是田秀,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意和秦王政搞僵。
想著,呂不韋說道:“臣同意了,不過昌平君以前沒領過兵,最好還是給他派個助手為上。”
秦王政馬上說道:“老將蒙驁如何?”
蒙驁父子都是從齊國投奔到秦國的。
這兩個人在秦國沒有根基,他們隻能依附於秦王。
秦王政提出重用蒙驁,本質上也是在收服蒙家父子。
呂不韋想了想,說道:“蒙驁倒是可堪一用,那就請他為副,就由他們二人統兵伐魏。”
“甚好!”秦王政笑得相當和藹。
他剛剛離開。
就有侍女來報。
“大王,太後請您去一趟。”
“知道了!”秦王政麵無表情的應了一聲。
來到趙姬的住所。
秦王政躬身行禮:“孩兒拜見母後。”
趙姬示意嬴政起身,跟他說了一大堆噓寒問暖的話。
秦王政聽得很不耐煩,卻又不好意思打斷。
等趙姬說的差不多了,秦王政才說:“母後找兒臣來是有什麽事情嗎?”
趙姬見秦王政問了才說:“母親身邊有個不錯的寺人,叫嫪毐,母親很喜歡他,想給他個爵位。”
秦王政不高興了:“母後,我大秦是以法立國的無功不受祿。”
趙姬同樣也不高興了:“我是你母親,而且先王臨死的時候授我輔政之權!”
秦王政怒從心中起,本想發火,卻還是忍住了。
“那母後想給他個什麽爵位?”
趙姬說:“給他封個君吧!”
嬴政一笑:“既然母親喜歡他,那就給他封的大點,給他個侯!”
“真的?”
“母親您高興就好!”秦王政說的相當真誠。
趙姬一把抱住嬴政,連誇這個兒子孝順。
嬴政心裏想的卻是:嫪毐這家夥什麽都沒做就能封個侯,呂不韋不急眼才怪。
就讓他們兩個咬起來。
寡人在岸上看翻船。
張平皺了皺眉頭。
趙國既然不要韓國的土地,是想要什麽?
總不會是想要韓國向趙國稱臣吧?
“不知道貴國想要什麽?”張平小心翼翼的問道。
田秀大笑:“寡君隻是想要韓國答應兩件事罷了。”
“丞相說!”
“這第一,若是日後趙國有難,韓國也得幫上一把。”
張平不假思索:“這是自然!我們兩國是一家人,趙國有難,就算敝國再怎麽不濟,也得出手幫一把。”
田秀又接著說:“這第二件事,寡君希望韓王能援助我國一些糧食。”
趙國一直都缺糧,這次滅了燕國以後,更是需要大量的糧食來養活兩國的國民。
燕國糧產並不是很豐富,而且戰後需要時間恢複。
估計一兩年內很難自給自足。
趙國總不能看著燕國餓殍遍野。
而且,趙國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也確實需要一些儲備糧。
韓國雖是個小國,卻占據中原是出了名的糧食大國。
趙國這次難得有機會宰韓國一把。
田秀當然不會放過韓國這隻肥羊。
張平一聽趙國要糧食也是陷入沉思。
韓國的糧食倒確實有不少盈餘,每年都能用來出口賺“外匯”。
趙國這個條件,倒是不過分。
“貴國想要多少?”張平問。
田秀反問:“韓國能拿出多少?”
張平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三十萬石,怎麽樣?”
田秀笑著給自己倒了杯酒,沒說話。
張平看田秀不滿意又加了加注:“那四十萬石糧?”
田秀依舊不說話,隻是自顧自的飲酒。
張平見此,咬了咬牙:“五十萬!我國就隻能拿出這麽多了!”
田秀一聽,立即舉杯示意:“那就說定了!”
張平見此,鬆了一口氣,同樣舉杯迴敬:“說定了!”
其實張平不知道,就算韓國什麽都不給趙國。
趙國也會幫韓國一把。
穩住韓國是趙國現在的國策。
這五十萬石糧根本不在這次計劃內,屬於“意外之財”。
談完了正事以後,兩人各自準備離去。
臨行前,田秀問了句:“韓相,您的公子出生了嗎?”
張平不知道田秀為啥會突然問起自己的兒子?
他在原地怔了一會兒,然後才說道:“老夫三年前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良,字子房!”
“張良終於出生了呀!”田秀眼睛都有點冒綠光。
這位可是武廟十哲之一,開漢400年的張子房。
謀聖。
漢初三傑之一。
留侯。
張良身上的光環多的數不清楚。
對於這位日後能幫助劉邦造就大漢的人才,田秀可不打算放過。
但眼下對方還很小,田秀也隻能收起心思,等他長大些再把他挖到身邊。
張平卻很疑惑。
田秀為啥對他兒子那麽感興趣?
而且一提到張良,田秀眼睛都在冒綠光。
難不成這位丞相有什麽奇怪的癖好?
張平下意識的遠離了田秀。
田秀沒注意到對方的異常,而是笑了一笑道:“張公不要誤會,秀隻是聽說您一直無子,順嘴問問罷了。”
“原來如此!”張平鬆了口氣。
幸好這位趙相沒什麽特殊癖好。
“那在下告辭了!”
“請!”
兩人從酒館分手,各自迴去。
張平迴到館驛的時候,趙王早已經走了。
韓王然正一個人坐在大堂上研究棋局。
張平湊了上去。
“大王!”
韓王的心思全在棋盤上,順口應了聲:“談的怎麽樣?”
張平說道:“都談好了,不過趙國那邊提了點條件。”
“什麽條件?”
“第一時間微不足道的小事,主要是第二點。”
田秀提到的趙國危難的時候要韓國去幫忙,這本身就是件小事。
為啥呢?
趙國真有那種亡國之禍,就憑韓國能幹啥,跟著送人頭嗎?
如果是小事的話,壓根用不著韓國出手。
所以這事兒對韓國來說根本無關痛癢,但第二件事情,那可是真的要韓國出血,張平自然是要跟韓王說一說。
韓王一聽也是,終於把心思從棋盤上收了迴來:“趙國想要寡人怎麽樣?”
張平說道:“趙國要我們給他們50萬石糧草才肯答應幫忙!”
“什麽?五十萬!”韓王然驚唿了一聲。
張平以為是對方嫌給的太多,急忙勸道:“大王,能用一些糧草保住我韓國的基業,這筆買賣很劃算的!”
“不是!”韓王一臉的欣喜:“丞相誤會寡人了,寡人是覺得五十萬石糧太便宜了!”
“什麽!”這次輪到張平驚唿了。
韓王一臉淡定的看著他,說道:“丞相,咱們韓國本身也吃不完那麽多糧食,所以才會每年出口那麽多糧食到各國去。
別的東西我韓國沒有,糧食咱們多的是。
所以這50萬石糧,咱們拿的出來。
咱們隻用這點糧,就能保住咱們韓國的基業,你說難道這個價格不便宜嗎?”
張平嘴角直抽,不知該說什麽好。
韓王心情大好,急忙開始把棋盤上的棋子收迴去,道:“來來來,丞相,你我對弈一局如何?”
張平:“……”
田秀迴到館驛,徑直去拜見趙王。
一進門,田秀就看到趙王正摟著一個宮女膩歪。
看到田秀進來,趙王偃慌忙推開那個宮女:“相,相父!”
那個宮女則是低著頭,快步的離開了。
兩人擦肩而過的時候,田秀瞥了一眼。
這宮女長的,真特麽的有個性。
趙王偃看來是真被憋壞了,那麽醜的女人都能下得去口。
田秀一時間有點同情趙王偃了,這哥們其實挺可憐的。
“大王!”田秀拱手見禮。
趙王偃結結巴巴的想解釋那個宮女的事情。
白日宣淫,這件事情要是鬧大了對他可不太好。
沒想到,田秀卻沒想追究這事:“臣剛才跟韓相張平談過了!”
趙王偃一聽田秀不準備追究自己和那個宮女的事情,懸著的心瞬間放下。
“相父,你們談的怎麽樣了?”
田秀把跟張平談判的結果如實道來。
趙王聽了以後說道:“相父,難道說我趙國真要為了韓國流血嗎?”
田秀解釋道:“大王,韓國對我們西部邊疆的穩定至關重要。現在韓國還滅不得,我們必須得保住韓國,不惜一切代價。”
趙王偃聽了以後沒再說什麽。
田秀告辭離去。
臨走前趙王偃叫住了他。
“相父,,,剛才…剛才那件事情你能不能別告訴母後她們?”
田秀搖搖頭:“臣還沒那麽無聊,臣告辭了!”
他走了以後,趙王偃一個人在位子上竊喜。
“相父這個人其實還不錯!有時挺好說話的!”
正好這個時候郭開來了。
見趙王偃一個人正在那偷樂。
郭開連忙問發生了什麽。
趙王偃肯定不能把那個宮女的事情說了,隻能把田秀和張平談判的事情說了一下。
郭開一聽,心中頓時一沉。
趙王偃居然為了田秀高興。
這可不是好兆頭。
這倆人要是真的以後父慈子孝。
恐怕他郭開慢慢的就要被趙王偃疏遠了。
不行,得挑撥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才行。
這樣趙王偃才能繼續依靠自己。
想著,郭開開口道:“大王,恕臣直言,丞相和韓王他們完全沒把您放在眼裏!”
“這話怎麽說?”趙王偃一聽就不高興了。
郭開繼續說道:“這麽大的事情,韓王居然沒有和您談,反而是讓張平和丞相談,這說明,在韓王心裏能決定照顧一切事物的人是丞相,而非您。這難道不是藐視於您嗎?”
趙王偃一聽,也是勃然大怒。
迴想起剛才他跟韓王交談的時候,韓王一口一個賢婿,卻唯獨不跟他提一點兩國合作的事情。
現在想來,韓王還真的虛偽。
再聯想到他那個女兒
趙王頓時覺得這父女倆很惡心,連帶的也很怨恨田秀。
“相父他們,實在是有些欺人太甚了!”趙王偃咬著牙,忿忿的說道。
……
韓王和趙王接下來又會晤了幾次,不過沒談什麽大事,就隻是閑聊罷了。
但韓王發現,趙王對他的態度已經冷淡不少。
韓王自感無趣,於是提出離開。
趙王偃欣然同意。
然後兩人各自歸國。
就在韓王和趙王歸國以後,韓王就叫來了秦楚魏三國的使者。
並且婉轉的向三國使者表示,韓國將保持中立。
麵對三國使者的威脅,韓王無動於衷。
三國使者隻好各自迴國複命。
秦國,鹹陽。
秦王政在聽完了使者的匯報以後,不禁皺起眉頭。
“韓王之前還對我秦國唯唯諾諾,怎麽突然這麽有底氣了?”
呂不韋幽幽的說道:“肯定是有人給韓王壯膽了!”
秦王政一下就想到了趙國。
“看來是趙國已經準備要給韓國撐腰了!”
秦王政相當憤怒。
這趙國吞並了燕國不算完,居然又把趙國綁上了他的戰船。
他趙國想幹什麽?
這是真當秦國不存在嗎?
“丞相,寡人欲聯絡楚國攻韓,您意下如何?”
秦王政攻打韓國是假,想打趙國是真。
呂不韋當然也能明白秦王政的心思。
“大王,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攻打韓國。”
“為什麽?”
呂不韋解釋道:“我們這種時候攻打韓國,趙國肯定不會坐視不救。”
“那不是正好嗎?”秦王政說。
這次秦國聯合楚國齊國進攻魏國,本質上就是打算等擊敗了魏國之後再收拾趙國。
所以秦王政覺得,直接跟趙國交手也沒啥不好。
呂不韋卻說:“咱們如果跟韓國打起來,楚國那邊是幫不上忙的。這樣就會變成我們大秦。同時麵對韓趙兩國,我們的壓力會極大。
魏國如果趁這個空隙,出兵去攻打楚國,等楚國被打敗,那我們就會變得很被動。”
秦王政在大殿中踱步。
“魏國會攻打楚國嘛?”
“一定會的!”呂不韋肯定的說:“魏王並不傻,咱們秦楚聯合就是對付三晉的,魏國隻要有機會,肯定會拆散我們的聯盟。”
秦王政依舊在不斷踱步,同時腦海中也在思索的對策。
“仲父,讓齊國出麵牽製魏國怎麽樣?”
呂不韋搖頭。
“無論是魏國還是楚國,都跟齊國是死仇。齊國才不會為了他們兩個流血。而且看著他們兩個拚的兩敗俱傷,齊國在出兵撿漏,難道不好嗎?”
秦王政點點頭:“有道理。”
呂不韋接著說:“所以我們還是按原定計劃先收拾魏國,然後再跟楚國聯手攻打趙國。”
秦王政終於停下了步子:“那就按照丞相說的辦吧。”
呂不韋問:“不知道大王準備何人統兵為將?”
秦王政說了一個名字:“昌平君怎麽樣?”
昌平君熊啟,這位是楚王完和秦國公主生下的兒子。
他自幼就在鹹陽長大和秦莊襄王關係不淺。
嬴政即位以後也見過他幾次,兩人很談得來。
呂不韋專政。
秦王政有意提拔親信與之對抗,熊啟就被他視為了親信。
這次攻打魏國,如果能讓他立下功勞,那嬴政就能繼續對熊啟重用、提拔。
呂不韋一下就看出了秦王政的心思。
但自己剛才已經否決了秦王攻打韓國的計劃。
如果再繼續拒絕讓昌平君為將。
這很可能會引得秦王不滿。
呂不韋可不是田秀,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意和秦王政搞僵。
想著,呂不韋說道:“臣同意了,不過昌平君以前沒領過兵,最好還是給他派個助手為上。”
秦王政馬上說道:“老將蒙驁如何?”
蒙驁父子都是從齊國投奔到秦國的。
這兩個人在秦國沒有根基,他們隻能依附於秦王。
秦王政提出重用蒙驁,本質上也是在收服蒙家父子。
呂不韋想了想,說道:“蒙驁倒是可堪一用,那就請他為副,就由他們二人統兵伐魏。”
“甚好!”秦王政笑得相當和藹。
他剛剛離開。
就有侍女來報。
“大王,太後請您去一趟。”
“知道了!”秦王政麵無表情的應了一聲。
來到趙姬的住所。
秦王政躬身行禮:“孩兒拜見母後。”
趙姬示意嬴政起身,跟他說了一大堆噓寒問暖的話。
秦王政聽得很不耐煩,卻又不好意思打斷。
等趙姬說的差不多了,秦王政才說:“母後找兒臣來是有什麽事情嗎?”
趙姬見秦王政問了才說:“母親身邊有個不錯的寺人,叫嫪毐,母親很喜歡他,想給他個爵位。”
秦王政不高興了:“母後,我大秦是以法立國的無功不受祿。”
趙姬同樣也不高興了:“我是你母親,而且先王臨死的時候授我輔政之權!”
秦王政怒從心中起,本想發火,卻還是忍住了。
“那母後想給他個什麽爵位?”
趙姬說:“給他封個君吧!”
嬴政一笑:“既然母親喜歡他,那就給他封的大點,給他個侯!”
“真的?”
“母親您高興就好!”秦王政說的相當真誠。
趙姬一把抱住嬴政,連誇這個兒子孝順。
嬴政心裏想的卻是:嫪毐這家夥什麽都沒做就能封個侯,呂不韋不急眼才怪。
就讓他們兩個咬起來。
寡人在岸上看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