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對麵的村口處,這時有幾名老人和工作人員滿臉焦急的看著擋住去路的湍急洪水。
“同誌,快想想辦法,這裏還有老人和小孩……”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看到江立偉他們下車,急忙高聲的大喊起來,並且努力揮動雙手示意。
隻是這會風大雨大,他的聲音基本都被淹沒了,傳到這邊已聽不清楚。
“消防員同誌,快,快想辦法救人呐,不然這水再往漲,村子就要沒了,”站在這邊的幾名村民,看到劉風他們到來,急忙圍了過來,指著對岸滿臉焦急的請求著。
幾名扛著攝像機的記者立即將鏡頭對準了這邊,並做現場報道。
“放心,我們一定會救人出來,大家先退到安全地帶,剩下的交給我們,”江立偉安慰幾句這些村民,然後仔細的打量對麵,以及河道的距離。
發現對岸有一根電燈柱,並且還有一顆大樹,以及一個寫著山坳村大立柱,江立偉立即扭頭對眾人吩咐道。
“孫岩,吳浩、梅柘用拋繩器投將救援繩投到對麵,劉風、鄭龍、劉嘉你們幾個人準備去對岸救人。”
“是!”眾人高聲應了一聲,分頭行動起來。
孫岩、吳浩、梅柘他們幾人立即將帶來的頭繩器搬出來,將繩索接好後,對準了對岸的三個地方。
劉風他們則是準備好用渡繩救人的設備。
“等下你們把繩索固定好!”江立偉跑到車上,把喇叭聲音調到最大,對著對岸大聲的喊起來。
這聲音夠大,雖然受到風雨的影響,對岸的工作人員還是能夠聽清楚,立即用手勢做出迴應過來。
看到迴應後,江立偉點點頭從車上跳了下來,對孫岩他們命令道:“投放!”
刷刷刷……
聽到命令的孫岩三人立即發動投繩器,將三條很長的救援繩投擲過去。
飛出去的頭繩器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度,帶著繩索很準確的投到了對岸三個可以固定的地方。
那邊的幾名工作人員,急忙朝著三個地方跑去,把救援繩給綁結實了,並用手勢通知這邊。
“固定好繩索,”江立偉立即命令道。
孫岩、吳浩、梅柘三人立即找來三顆大樹將另一端繩子固定好,再將救援用的鉤鎖掛上,再把鉤鎖上牽引繩固定在滑輪上,最後由劉風他們帶到對麵去。
這樣一來,等劉風他們過去後,在另外一邊固定好滑輪,就可以把被困人員用吊帶固定在鉤鎖上,這邊的人員一拉繩就能將被困人員運到這邊來。
這是常用的河澗救援方式,尤其是被困人員較多的情況下,這個方式能夠大大的縮短了救援時間。
“劉風你們過去,”江立偉等繩索固定好,立即對劉風他們喊道。
“是,”劉風等人應一聲,分成三組,一組兩人分別掛在三個繩索朝著對岸爬過去。
這時的風很大,吹的繩索一直晃,無形中給渡河帶來很大的阻力,一個沒抓穩手腳滑落就差點掉進湍急的山洪。
不管是這邊已經撤離的村民和記者,還是對岸焦急等待救援的村民和工作人員,看到時不時出現的險情,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不過好在劉風他們都是經過刻苦訓練,再加上這邊隊友死死將繩索拉緊,就算偶爾出現一點小狀況,但都能很好的克服,不停的朝對岸靠近。
江立偉緊拽著通訊器,雙目不停的在六名隊員之間來迴遊走。
其中有一名自媒體者,則是用直播的方式將這一幕直播出去。
立即引起關注她公眾號的網民關注,為消防員在險情前,不顧安危前往救人的一幕點讚和加油,另外也都期望他們能夠平安歸來
隨著時間推移,劉風第一個達到對岸,從繩索上下來後,立即幫助後麵的隊友下來,扭頭看了眼兩邊,見劉嘉、鄭龍以及另外兩名隊友都順利抵達。
頓時放心下來,隨後讓隊友去固定滑輪,而他朝著被困人員快步走去。
“村子裏還有人嗎?”還沒等走到就大聲的詢問著。
“村子東邊有一位老人行動不便還沒撤出來,另外西邊也有一名老人不願意離開,”工作人員立即把知道的情況說出來。
“快帶我們去,”趕了過來的鄭龍聽到這個消息立即開口喊道。
“好好,你帶這位同誌去村東,我帶這位同誌去村西,”工作人員立即連聲應好,然後讓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帶鄭龍去村東,而他帶劉風去村西。
“好,”另外一名工作人員立即點頭答應下來。
隨即他們四人分成兩組朝著村子的兩頭快步走去。
這時村子裏的道路到處都是水,他們基本是趟著水趕過去的。
村口這邊劉嘉等人把滑輪固定好,立即展開救援行動,用帶來的坐式吊帶將被困人員固定好,讓後用鉤子固定在鉤鎖上,用通訊器跟對岸聯係。
“我這好了,拉繩!”
這邊負責牽引的孫岩等人,立即用力拉繩,將被困人員從河麵上拉了過來,到了這邊安全地帶,負責支援的消防員們立即將被困人員攙扶下來。
然後將鉤鎖送到對岸,等重新固定好被困人員,再將人拉過來。
江立偉見劉風、鄭龍和兩名工作人員進村去,立即用通訊器問道。
“劉風、鄭龍情況怎麽樣,需不需要支援。”
“隊長,根據工作人員說,村裏還有兩位老人沒撤離,我和鄭龍現在去撤離這兩位老人,”劉風飛快的用通訊器迴道。
“同誌,快想想辦法,這裏還有老人和小孩……”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看到江立偉他們下車,急忙高聲的大喊起來,並且努力揮動雙手示意。
隻是這會風大雨大,他的聲音基本都被淹沒了,傳到這邊已聽不清楚。
“消防員同誌,快,快想辦法救人呐,不然這水再往漲,村子就要沒了,”站在這邊的幾名村民,看到劉風他們到來,急忙圍了過來,指著對岸滿臉焦急的請求著。
幾名扛著攝像機的記者立即將鏡頭對準了這邊,並做現場報道。
“放心,我們一定會救人出來,大家先退到安全地帶,剩下的交給我們,”江立偉安慰幾句這些村民,然後仔細的打量對麵,以及河道的距離。
發現對岸有一根電燈柱,並且還有一顆大樹,以及一個寫著山坳村大立柱,江立偉立即扭頭對眾人吩咐道。
“孫岩,吳浩、梅柘用拋繩器投將救援繩投到對麵,劉風、鄭龍、劉嘉你們幾個人準備去對岸救人。”
“是!”眾人高聲應了一聲,分頭行動起來。
孫岩、吳浩、梅柘他們幾人立即將帶來的頭繩器搬出來,將繩索接好後,對準了對岸的三個地方。
劉風他們則是準備好用渡繩救人的設備。
“等下你們把繩索固定好!”江立偉跑到車上,把喇叭聲音調到最大,對著對岸大聲的喊起來。
這聲音夠大,雖然受到風雨的影響,對岸的工作人員還是能夠聽清楚,立即用手勢做出迴應過來。
看到迴應後,江立偉點點頭從車上跳了下來,對孫岩他們命令道:“投放!”
刷刷刷……
聽到命令的孫岩三人立即發動投繩器,將三條很長的救援繩投擲過去。
飛出去的頭繩器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度,帶著繩索很準確的投到了對岸三個可以固定的地方。
那邊的幾名工作人員,急忙朝著三個地方跑去,把救援繩給綁結實了,並用手勢通知這邊。
“固定好繩索,”江立偉立即命令道。
孫岩、吳浩、梅柘三人立即找來三顆大樹將另一端繩子固定好,再將救援用的鉤鎖掛上,再把鉤鎖上牽引繩固定在滑輪上,最後由劉風他們帶到對麵去。
這樣一來,等劉風他們過去後,在另外一邊固定好滑輪,就可以把被困人員用吊帶固定在鉤鎖上,這邊的人員一拉繩就能將被困人員運到這邊來。
這是常用的河澗救援方式,尤其是被困人員較多的情況下,這個方式能夠大大的縮短了救援時間。
“劉風你們過去,”江立偉等繩索固定好,立即對劉風他們喊道。
“是,”劉風等人應一聲,分成三組,一組兩人分別掛在三個繩索朝著對岸爬過去。
這時的風很大,吹的繩索一直晃,無形中給渡河帶來很大的阻力,一個沒抓穩手腳滑落就差點掉進湍急的山洪。
不管是這邊已經撤離的村民和記者,還是對岸焦急等待救援的村民和工作人員,看到時不時出現的險情,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不過好在劉風他們都是經過刻苦訓練,再加上這邊隊友死死將繩索拉緊,就算偶爾出現一點小狀況,但都能很好的克服,不停的朝對岸靠近。
江立偉緊拽著通訊器,雙目不停的在六名隊員之間來迴遊走。
其中有一名自媒體者,則是用直播的方式將這一幕直播出去。
立即引起關注她公眾號的網民關注,為消防員在險情前,不顧安危前往救人的一幕點讚和加油,另外也都期望他們能夠平安歸來
隨著時間推移,劉風第一個達到對岸,從繩索上下來後,立即幫助後麵的隊友下來,扭頭看了眼兩邊,見劉嘉、鄭龍以及另外兩名隊友都順利抵達。
頓時放心下來,隨後讓隊友去固定滑輪,而他朝著被困人員快步走去。
“村子裏還有人嗎?”還沒等走到就大聲的詢問著。
“村子東邊有一位老人行動不便還沒撤出來,另外西邊也有一名老人不願意離開,”工作人員立即把知道的情況說出來。
“快帶我們去,”趕了過來的鄭龍聽到這個消息立即開口喊道。
“好好,你帶這位同誌去村東,我帶這位同誌去村西,”工作人員立即連聲應好,然後讓另外一名工作人員帶鄭龍去村東,而他帶劉風去村西。
“好,”另外一名工作人員立即點頭答應下來。
隨即他們四人分成兩組朝著村子的兩頭快步走去。
這時村子裏的道路到處都是水,他們基本是趟著水趕過去的。
村口這邊劉嘉等人把滑輪固定好,立即展開救援行動,用帶來的坐式吊帶將被困人員固定好,讓後用鉤子固定在鉤鎖上,用通訊器跟對岸聯係。
“我這好了,拉繩!”
這邊負責牽引的孫岩等人,立即用力拉繩,將被困人員從河麵上拉了過來,到了這邊安全地帶,負責支援的消防員們立即將被困人員攙扶下來。
然後將鉤鎖送到對岸,等重新固定好被困人員,再將人拉過來。
江立偉見劉風、鄭龍和兩名工作人員進村去,立即用通訊器問道。
“劉風、鄭龍情況怎麽樣,需不需要支援。”
“隊長,根據工作人員說,村裏還有兩位老人沒撤離,我和鄭龍現在去撤離這兩位老人,”劉風飛快的用通訊器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