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後宮風雲
此時的粘杆處都統夏邑正站在乾清宮的廊下,望著簷角垂下的銅鈴在風中輕輕搖晃。
這已經是他做粘杆處都統的第六個年頭,同時跟在皇帝身邊也有一二十年了,從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已經能從容應對宮廷中的明槍暗箭,夏邑自認為已經修煉成精。
可是今天的事情卻是讓他再一次忐忑不安,或者說打靈魂深處裏感到恐懼了起來。
隻見夏邑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這件代表尊貴的蟒袍,這是當朝皇帝親賜的,代表著無上的榮寵和信任。
作為皇帝身邊最得力的心腹和特務頭子,他深知這份信任的來之不易和珍貴。
“夏大人,皇上召見。”此時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對著惆悵的夏邑低聲稟報說道。
“多謝小公公。”隻見夏邑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然後快步向著禦書房走去。
路過禦花園時,他遠遠看見賢貴妃正帶著幾個宮女在賞花,旁邊還有一個小奶娃在那裏闌珊學步。
隻見賢貴妃穿著一襲淡雅色的簡樸宮裝,眉目如畫,不施粉黛卻又美豔無比,舉手投足間皆是風情,可能整個後宮也就是這位活的最為明白了。
若是從前,夏邑定會為這樣的美人傾倒。
可如今,他隻覺得脊背發涼。
因為他知道,此時有一位妃嬪,正在暗中與那位果郡王私通,自己擔憂著該如何同皇上稟報此事。
禦書房內,皇上正在批閱奏折,感覺隻有奏折才是他的最愛。
夏邑輕手輕腳地走進去,跪下行禮:“奴才叩見皇上。”
“起來吧。”然而忙碌的皇上卻是頭也不抬,如今已經沒有什麽事能讓他有波動了,“朕讓你查的事,可有眉目了?”
“……”夏邑心中一凜。
三個月前,他就發現甄嬛與果郡王之間的異常,竟然在甘露寺關門過起了日子。
在甄嬛去往甘露寺出家之前,兩人便是有些暗中來往了,果郡王每次入宮,都會在禦花園的假山後與甄嬛私會。
他暗中派人跟蹤,發現兩人甚至在甘露寺做起了夫妻,可謂是把皇宮裏的這位欺負壞了。
“迴皇上,”隻見夏邑斟酌著用詞,這才對著忙碌的皇帝稟報說道,“奴才確實發現了一些端倪,隻是......”
“說。”皇帝皺了皺眉放下朱筆,目光如炬,此時正在強行忍耐著怒火。
“奴才發現,果郡王每次入宮,都會在禦花園逗留許久,而且......”夏邑頓了頓,這才小心翼翼的解釋說道,“上個月十五,貴妃娘娘以祈福為由前往甘露寺,很快果郡王也以探視太妃的名義去了甘露寺。”
“……”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夏邑知道,這位帝王最痛恨的就是背叛。
接著夏邑繼續道:“奴才已經安排人手在甘露寺暗中監視,若有異動,定會第一時間稟報皇上。”
“很好。”皇帝冷冷道,“繼續盯著,不要打草驚蛇,要把所有的知情人都找出來。”
“是!皇上。”
從禦書房出來,夏邑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自己正在作死的邊緣來迴試探。
若是成功,他將會被皇帝想辦法抹殺,畢竟這件事可是皇帝的恥辱;若是失敗,等待他的也將是萬劫不複,這就說明他是一個無能的廢物。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他一定會裝作視而不見,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敏感了,不管怎麽做都是在瘋狂作死。
三日後,甘露寺。
夏邑親自扮作山間的樵夫,隱藏在寺院的角落。
他也想靠近甘露寺,可惜甘露寺是一個尼姑廟,突然出現一個男人也太突兀了。
隻是夏邑親眼看見果郡王獨自一人來到了甘露寺後山,然後小心謹慎的推開了一處小院,而一身尼姑打扮的俏婦人甄嬛早已等候多時。
果郡王和甄嬛兩人相視一笑,攜手走進禪房。
另一處房間裏,老態龍鍾的太妃卻是歎了口氣,然後繼續無奈的為兩人把風。
接著夏邑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密信,交給遠處隱藏警戒的絕對心腹,“速速送入宮中,務必親手交到皇上手中。”
當夜,皇帝親率禦林軍包圍了甘露寺。
禪房內,甄嬛與果郡王衣衫不整,驚慌失措。
一腳踹開房門的雍正怒極反笑的看向這對狗男女,“好一個賢良淑德的妃嬪!好一個忠心耿耿的皇弟!”
此時的夏邑站在暗處,看著這場鬧劇。
然而心裏卻是沒有任何的驚喜。
他知道,從今夜起,這後宮的天,就要變了,而他的性命也即將要終結。
……
當然這一切風雲突變都是蘇寧暗中操縱的,要的就是為了扶持皇宮裏的那個女人,而且實在是不希望那個甄嬛順利上位。
主要是甄嬛這個女人實在是太聰明了,等到她以後返迴後宮之後,肯定會成為了下一任皇帝的嫡母,可能到時候留給自己的機會也便是不多了。
當然如此敏感的事情可不適合自己出麵,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引導著夏邑自動察覺,可惜夏邑這家夥也是一個難得糊塗的聰明人。
雖然早就察覺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奸情,但是一直都是裝聾作啞的情況,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敏感了。
所以蘇寧隻能是耐著心的等待和繼續引導,直到甄嬛和果郡王兩人變得越來越過分,最終夏邑也是不敢再隱瞞皇帝。
此時的皇帝也是感到迷茫了起來,畢竟兩人對他來說都是很重要,“蘇寧,你說朕該怎麽處理此事?”
“呃?皇上,此事太過於敏感,微臣實在是不敢置評。”蘇寧確實沒想到皇帝會諮詢自己這麽敏感的事情,不由得便是感到自己的後背有些發涼了起來。
“無妨!朕現在需要你的幫助,無論如何,都會赦免你的。”然而徹底失去了方寸的皇帝卻是不以為然。
雖然明知道皇帝此時的保證就是等同於放屁,不過蘇寧還是硬著頭皮說出了自己的建議,“皇上,其實微臣看來,甄嬛的出家侍佛實為民間的離婚,既然皇上你已經和甄嬛離婚了,有些事情自然是變得無所謂。”
“哼!你是想讓我饒恕這個賤人?”聽明白蘇寧意思的皇帝不由得皺了皺眉質問道。
然而蘇寧卻是換了一個角度勸說皇帝,畢竟皇帝說白了還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皇上,如今皇上你身邊的肱股之臣越來越少,十三爺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果郡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繼任者。”
果然皇帝的臉色變得緩和了許多,“噢?蘇寧,你的意思是趁機拿下果郡王?”
“正是!左右不過是一個變了心的婦人而已,還不如就成全她和果郡王好了,直接安排甄嬛更改一個身份也就解決了問題,到時候果郡王絕對會對皇上你死心塌地的。”
“……”聽到蘇寧的餿主意,皇帝不由得沉思了起來,手指規律的敲擊著龍椅。
說實話,皇帝此時確實是心動了,畢竟他確實需要果郡王的忠心,要知道紅樓世界無限於接近清朝,體製上也是非常的看重皇權的威懾力,所以更加的希望有皇室子弟出來製衡官僚集體。
然而主要的問題還是甄嬛是純元皇後的替代品,再加上皇帝確實是相當喜歡這個甄嬛,所以最終皇帝還是決定處決甄嬛和果郡王。
最終皇帝也沒有給蘇寧一個滿意的答複,不過卻是看向眼前的蘇寧警告了一句,“蘇寧,你是一個聰明人,我不希望有任何的泄露。”
“微臣明白。”蘇寧心裏已經在考慮如何自保了,有時候信任也能讓人無所適從。
“不知你可有意接受粘杆處都統一職?”接著皇帝又是意味深長的看向眼前的蘇寧,可見他的心裏已經決定除掉那個夏邑了。
此時的蘇寧心中一緊便是提醒了皇帝一句,畢竟自己可是皇帝在前朝的一把利刃,“皇上,隻要你需要,我自然是竭盡所能,但是需要革除臣在前朝的職位。”
“嗯,容朕再好好的想一想!你先下去好了。”果然皇帝再一次露出了滿臉糾結的表情,畢竟蘇寧確實和夏邑是完全不同的。
“是!皇上,臣告退。”
……
坤寧宮內,皇後斜倚在鳳榻上,手中把玩著一串翡翠念珠。
她的目光透過雕花窗欞,望向遠處弘曆居住的圓明園方向。
如今沒有了甄嬛這個敵人的牽絆,皇後終於可以把心思放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而身在圓明園的那個四皇子弘曆便是三皇子弘時的勁敵。
因為老皇帝晚年的九龍奪嫡太過於惡劣,所以皇帝登基之後便是秘密立了密詔,並且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麵。
這件事情自然是鮮為人知,不過皇後卻是知情人之一,主要皇帝並不知道皇後知情,所以皇後一直關注著圓明園的那個“小透明”。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圓明園的弘曆不討皇帝喜歡,殊不知他已經是被立為繼承人了,皇帝這樣做無非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繼承人罷了。
“娘娘,”心腹宮女翠縷輕聲道,“四皇子近日在禦前頗得聖心,皇上已經連續三日召見他了。”
皇後的手指猛地收緊,念珠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皇後的眼神陡然間一轉陰冷如刀,“本宮的兒子弘時才是嫡長子,他弘曆又算得了什麽東西?”
翠縷壓低聲音,“娘娘,要不要......”
皇後抬手製止了她的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急什麽?本宮自有分寸。”
“是!皇後娘娘。”
夜深人靜,圓明園毓慶宮內。
四皇子弘曆的貼身太監小順子悄悄溜進廚房,將一包白色粉末倒入明日要用的燕窩中。
他的手指微微發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動作快點!”窗外傳來一聲低喝的催促聲。
小順子慌忙將手中的紙包塞進袖中,正要離開,卻聽見身後傳來一聲輕響。
他猛地迴頭,隻見一隻黑貓從灶台上跳下。
“原來是一隻貓啊......”小順子高度緊張的神經不由得放鬆下來,鬆了口氣之後,便是快步的離開。
次日清晨,蘇培盛正在值房整理皇帝的奏折,突然聽見外麵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蘇公公!大事不好了!”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四皇子,他......他吐血昏迷了!”
“什麽?”蘇培盛手中的奏折“啪”地一聲掉在地上。
蘇培盛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妙,快步向毓慶宮趕去,畢竟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四皇子對皇帝的意義。
寢宮內,太醫們早就已經忙作一團。
此時的四皇子弘曆臉色慘白,嘴角還殘留著血跡。
蘇培盛的目光掃過房間,突然注意到桌上那碗未喝完的燕窩。
“等等!”蘇培盛連忙攔住正要收拾碗筷的宮女,“這碗燕窩,是誰送來的?”
“迴蘇公公,是小順子。”
“……”接著蘇培盛便是暗中調查,發現小順子最近頻繁與坤寧宮的宮女有接觸。
於是蘇培盛派人暗中跟蹤小順子,終於在小順子與翠縷接頭時將其當場抓獲。
養心殿內,皇帝震怒。
“皇後!”隻見皇帝猛地拍案而起,看著眼前的這個毒婦質問,“你竟敢謀害朕的皇子!”
皇後跪在地上,麵色蒼白,“皇上明鑒,臣妾冤枉啊......”
“哼!冤枉?”皇帝冷笑,“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
蘇培盛站在一旁,看著這場鬧劇。
他知道,從今夜起,這個後宮的天,又要變了。
很快皇後被廢,被打入冷宮,三皇子弘時被廢圈進。
而四皇子弘曆卻是迴天乏術,直接駕鶴西去了。
夏邑身為粘杆處的都統護衛不利,直接被皇帝斬首示眾,一同被斬殺的還有甘露寺事件的所有知情人。
然而,蘇培盛知道,這場風波遠未結束,感覺暗中好像有雙手一直操控著這一切。
果然蘇培盛在整理皇後寢宮坤寧宮的時候,發現了一封密信,上麵寫著:“事成之後,扶植五皇子......”
……
(本章完)
此時的粘杆處都統夏邑正站在乾清宮的廊下,望著簷角垂下的銅鈴在風中輕輕搖晃。
這已經是他做粘杆處都統的第六個年頭,同時跟在皇帝身邊也有一二十年了,從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已經能從容應對宮廷中的明槍暗箭,夏邑自認為已經修煉成精。
可是今天的事情卻是讓他再一次忐忑不安,或者說打靈魂深處裏感到恐懼了起來。
隻見夏邑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這件代表尊貴的蟒袍,這是當朝皇帝親賜的,代表著無上的榮寵和信任。
作為皇帝身邊最得力的心腹和特務頭子,他深知這份信任的來之不易和珍貴。
“夏大人,皇上召見。”此時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對著惆悵的夏邑低聲稟報說道。
“多謝小公公。”隻見夏邑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然後快步向著禦書房走去。
路過禦花園時,他遠遠看見賢貴妃正帶著幾個宮女在賞花,旁邊還有一個小奶娃在那裏闌珊學步。
隻見賢貴妃穿著一襲淡雅色的簡樸宮裝,眉目如畫,不施粉黛卻又美豔無比,舉手投足間皆是風情,可能整個後宮也就是這位活的最為明白了。
若是從前,夏邑定會為這樣的美人傾倒。
可如今,他隻覺得脊背發涼。
因為他知道,此時有一位妃嬪,正在暗中與那位果郡王私通,自己擔憂著該如何同皇上稟報此事。
禦書房內,皇上正在批閱奏折,感覺隻有奏折才是他的最愛。
夏邑輕手輕腳地走進去,跪下行禮:“奴才叩見皇上。”
“起來吧。”然而忙碌的皇上卻是頭也不抬,如今已經沒有什麽事能讓他有波動了,“朕讓你查的事,可有眉目了?”
“……”夏邑心中一凜。
三個月前,他就發現甄嬛與果郡王之間的異常,竟然在甘露寺關門過起了日子。
在甄嬛去往甘露寺出家之前,兩人便是有些暗中來往了,果郡王每次入宮,都會在禦花園的假山後與甄嬛私會。
他暗中派人跟蹤,發現兩人甚至在甘露寺做起了夫妻,可謂是把皇宮裏的這位欺負壞了。
“迴皇上,”隻見夏邑斟酌著用詞,這才對著忙碌的皇帝稟報說道,“奴才確實發現了一些端倪,隻是......”
“說。”皇帝皺了皺眉放下朱筆,目光如炬,此時正在強行忍耐著怒火。
“奴才發現,果郡王每次入宮,都會在禦花園逗留許久,而且......”夏邑頓了頓,這才小心翼翼的解釋說道,“上個月十五,貴妃娘娘以祈福為由前往甘露寺,很快果郡王也以探視太妃的名義去了甘露寺。”
“……”皇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夏邑知道,這位帝王最痛恨的就是背叛。
接著夏邑繼續道:“奴才已經安排人手在甘露寺暗中監視,若有異動,定會第一時間稟報皇上。”
“很好。”皇帝冷冷道,“繼續盯著,不要打草驚蛇,要把所有的知情人都找出來。”
“是!皇上。”
從禦書房出來,夏邑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自己正在作死的邊緣來迴試探。
若是成功,他將會被皇帝想辦法抹殺,畢竟這件事可是皇帝的恥辱;若是失敗,等待他的也將是萬劫不複,這就說明他是一個無能的廢物。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他一定會裝作視而不見,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敏感了,不管怎麽做都是在瘋狂作死。
三日後,甘露寺。
夏邑親自扮作山間的樵夫,隱藏在寺院的角落。
他也想靠近甘露寺,可惜甘露寺是一個尼姑廟,突然出現一個男人也太突兀了。
隻是夏邑親眼看見果郡王獨自一人來到了甘露寺後山,然後小心謹慎的推開了一處小院,而一身尼姑打扮的俏婦人甄嬛早已等候多時。
果郡王和甄嬛兩人相視一笑,攜手走進禪房。
另一處房間裏,老態龍鍾的太妃卻是歎了口氣,然後繼續無奈的為兩人把風。
接著夏邑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密信,交給遠處隱藏警戒的絕對心腹,“速速送入宮中,務必親手交到皇上手中。”
當夜,皇帝親率禦林軍包圍了甘露寺。
禪房內,甄嬛與果郡王衣衫不整,驚慌失措。
一腳踹開房門的雍正怒極反笑的看向這對狗男女,“好一個賢良淑德的妃嬪!好一個忠心耿耿的皇弟!”
此時的夏邑站在暗處,看著這場鬧劇。
然而心裏卻是沒有任何的驚喜。
他知道,從今夜起,這後宮的天,就要變了,而他的性命也即將要終結。
……
當然這一切風雲突變都是蘇寧暗中操縱的,要的就是為了扶持皇宮裏的那個女人,而且實在是不希望那個甄嬛順利上位。
主要是甄嬛這個女人實在是太聰明了,等到她以後返迴後宮之後,肯定會成為了下一任皇帝的嫡母,可能到時候留給自己的機會也便是不多了。
當然如此敏感的事情可不適合自己出麵,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引導著夏邑自動察覺,可惜夏邑這家夥也是一個難得糊塗的聰明人。
雖然早就察覺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奸情,但是一直都是裝聾作啞的情況,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敏感了。
所以蘇寧隻能是耐著心的等待和繼續引導,直到甄嬛和果郡王兩人變得越來越過分,最終夏邑也是不敢再隱瞞皇帝。
此時的皇帝也是感到迷茫了起來,畢竟兩人對他來說都是很重要,“蘇寧,你說朕該怎麽處理此事?”
“呃?皇上,此事太過於敏感,微臣實在是不敢置評。”蘇寧確實沒想到皇帝會諮詢自己這麽敏感的事情,不由得便是感到自己的後背有些發涼了起來。
“無妨!朕現在需要你的幫助,無論如何,都會赦免你的。”然而徹底失去了方寸的皇帝卻是不以為然。
雖然明知道皇帝此時的保證就是等同於放屁,不過蘇寧還是硬著頭皮說出了自己的建議,“皇上,其實微臣看來,甄嬛的出家侍佛實為民間的離婚,既然皇上你已經和甄嬛離婚了,有些事情自然是變得無所謂。”
“哼!你是想讓我饒恕這個賤人?”聽明白蘇寧意思的皇帝不由得皺了皺眉質問道。
然而蘇寧卻是換了一個角度勸說皇帝,畢竟皇帝說白了還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皇上,如今皇上你身邊的肱股之臣越來越少,十三爺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果郡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繼任者。”
果然皇帝的臉色變得緩和了許多,“噢?蘇寧,你的意思是趁機拿下果郡王?”
“正是!左右不過是一個變了心的婦人而已,還不如就成全她和果郡王好了,直接安排甄嬛更改一個身份也就解決了問題,到時候果郡王絕對會對皇上你死心塌地的。”
“……”聽到蘇寧的餿主意,皇帝不由得沉思了起來,手指規律的敲擊著龍椅。
說實話,皇帝此時確實是心動了,畢竟他確實需要果郡王的忠心,要知道紅樓世界無限於接近清朝,體製上也是非常的看重皇權的威懾力,所以更加的希望有皇室子弟出來製衡官僚集體。
然而主要的問題還是甄嬛是純元皇後的替代品,再加上皇帝確實是相當喜歡這個甄嬛,所以最終皇帝還是決定處決甄嬛和果郡王。
最終皇帝也沒有給蘇寧一個滿意的答複,不過卻是看向眼前的蘇寧警告了一句,“蘇寧,你是一個聰明人,我不希望有任何的泄露。”
“微臣明白。”蘇寧心裏已經在考慮如何自保了,有時候信任也能讓人無所適從。
“不知你可有意接受粘杆處都統一職?”接著皇帝又是意味深長的看向眼前的蘇寧,可見他的心裏已經決定除掉那個夏邑了。
此時的蘇寧心中一緊便是提醒了皇帝一句,畢竟自己可是皇帝在前朝的一把利刃,“皇上,隻要你需要,我自然是竭盡所能,但是需要革除臣在前朝的職位。”
“嗯,容朕再好好的想一想!你先下去好了。”果然皇帝再一次露出了滿臉糾結的表情,畢竟蘇寧確實和夏邑是完全不同的。
“是!皇上,臣告退。”
……
坤寧宮內,皇後斜倚在鳳榻上,手中把玩著一串翡翠念珠。
她的目光透過雕花窗欞,望向遠處弘曆居住的圓明園方向。
如今沒有了甄嬛這個敵人的牽絆,皇後終於可以把心思放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而身在圓明園的那個四皇子弘曆便是三皇子弘時的勁敵。
因為老皇帝晚年的九龍奪嫡太過於惡劣,所以皇帝登基之後便是秘密立了密詔,並且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麵。
這件事情自然是鮮為人知,不過皇後卻是知情人之一,主要皇帝並不知道皇後知情,所以皇後一直關注著圓明園的那個“小透明”。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圓明園的弘曆不討皇帝喜歡,殊不知他已經是被立為繼承人了,皇帝這樣做無非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繼承人罷了。
“娘娘,”心腹宮女翠縷輕聲道,“四皇子近日在禦前頗得聖心,皇上已經連續三日召見他了。”
皇後的手指猛地收緊,念珠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皇後的眼神陡然間一轉陰冷如刀,“本宮的兒子弘時才是嫡長子,他弘曆又算得了什麽東西?”
翠縷壓低聲音,“娘娘,要不要......”
皇後抬手製止了她的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急什麽?本宮自有分寸。”
“是!皇後娘娘。”
夜深人靜,圓明園毓慶宮內。
四皇子弘曆的貼身太監小順子悄悄溜進廚房,將一包白色粉末倒入明日要用的燕窩中。
他的手指微微發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動作快點!”窗外傳來一聲低喝的催促聲。
小順子慌忙將手中的紙包塞進袖中,正要離開,卻聽見身後傳來一聲輕響。
他猛地迴頭,隻見一隻黑貓從灶台上跳下。
“原來是一隻貓啊......”小順子高度緊張的神經不由得放鬆下來,鬆了口氣之後,便是快步的離開。
次日清晨,蘇培盛正在值房整理皇帝的奏折,突然聽見外麵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蘇公公!大事不好了!”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四皇子,他......他吐血昏迷了!”
“什麽?”蘇培盛手中的奏折“啪”地一聲掉在地上。
蘇培盛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妙,快步向毓慶宮趕去,畢竟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四皇子對皇帝的意義。
寢宮內,太醫們早就已經忙作一團。
此時的四皇子弘曆臉色慘白,嘴角還殘留著血跡。
蘇培盛的目光掃過房間,突然注意到桌上那碗未喝完的燕窩。
“等等!”蘇培盛連忙攔住正要收拾碗筷的宮女,“這碗燕窩,是誰送來的?”
“迴蘇公公,是小順子。”
“……”接著蘇培盛便是暗中調查,發現小順子最近頻繁與坤寧宮的宮女有接觸。
於是蘇培盛派人暗中跟蹤小順子,終於在小順子與翠縷接頭時將其當場抓獲。
養心殿內,皇帝震怒。
“皇後!”隻見皇帝猛地拍案而起,看著眼前的這個毒婦質問,“你竟敢謀害朕的皇子!”
皇後跪在地上,麵色蒼白,“皇上明鑒,臣妾冤枉啊......”
“哼!冤枉?”皇帝冷笑,“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敢狡辯?”
蘇培盛站在一旁,看著這場鬧劇。
他知道,從今夜起,這個後宮的天,又要變了。
很快皇後被廢,被打入冷宮,三皇子弘時被廢圈進。
而四皇子弘曆卻是迴天乏術,直接駕鶴西去了。
夏邑身為粘杆處的都統護衛不利,直接被皇帝斬首示眾,一同被斬殺的還有甘露寺事件的所有知情人。
然而,蘇培盛知道,這場風波遠未結束,感覺暗中好像有雙手一直操控著這一切。
果然蘇培盛在整理皇後寢宮坤寧宮的時候,發現了一封密信,上麵寫著:“事成之後,扶植五皇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