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伯,被可能是他兒子的中年人扶著過來,老伯身上裹著破被子,瑟瑟發抖。


    田卜忙把老人迎過來。


    “老人家,還是冷一陣,熱一陣?”軍醫拉過老人的手,給其號脈。


    “可不!”老人哆嗦著,身體都在發抖,“熱的時候像是著火了,冷了像掉冰窟窿那勁兒。”


    聽到老人這麽說,田卜笑了,指了指一旁搗藥的李孟羲。


    “老人家好運氣,我們軍師有奇方專治此病症。”


    李孟羲聽田卜如此誇讚,嘴巴張了張,臥槽,不要這麽打包票的好吧。


    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特別有效。


    但是,那是新鮮的青蒿才行,鬼知道今天商隊買迴來的幹枯的青蒿有沒有用。


    你說藥到病除,萬一幹青蒿沒用,豈不是砸了某的口碑。


    李孟羲心裏直嘀咕。


    口碑什麽的,才不在乎呢。


    “磚頭,搗好了嗎?藥給我。”


    “好了。”累的哼哼嗤嗤的磚頭抱起石臼,給了李孟羲。


    瘧疾的病症很有特點,冷一陣,熱一陣,除了瘧疾,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病會是這樣,因此,極好區分。


    據說,瘧疾之所以會忽冷忽熱,這是因為,引起瘧疾的一種寄生蟲,每十二個小時,分裂繁殖一次。


    瘧疾原蟲繁殖之時,消耗人體大量能量,因此會突然發冷。


    而發熱,好像是瘧疾原蟲繁殖時產生的一種毒素,引起的發熱狀況。


    因此,感染瘧疾之後,發冷和發熱是緊挨著的。


    李孟羲把搗碎的青蒿交給田卜,田卜接過,就要拿勺子從陶翁裏舀水。


    “是加涼水。”李孟羲提醒。


    田卜的手停在半道,“看我,差點忘了。”田卜幹笑了一下。


    然後,田卜就從缸中舀了一些涼水,將搗碎的青蒿放於碗中,然後加涼水,用竹筷攪拌一番之後,端給老人,使其服下。


    “老人家,藥見效慢,明日看看有無好轉。”李孟羲一旁交代到。


    如果,幹枯的青蒿中,也有青蒿素,治療瘧疾簡直可以藥到病除了。


    更多的病人來了,李孟羲見好多人,在咳嗽,好像感冒了一般。


    怕被傳染,李孟羲找了個借口,帶著弟弟離開了。


    在記下的藥方之中,李孟羲想起,因為風寒咳嗽有痰時,可以用鮮竹瀝來治療。


    忘了跟商隊說了,要商隊買一些剛從地上拔出來的新鮮竹竿。


    隻有新鮮的竹子行,砍伐後的竹子,會快速脫水,就不能行了。


    看天色尚早,李孟羲於是就去找劉玄德,告知劉玄德,明日讓商隊買東西的時候,遇到竹林,一定買一些新鮮竹子,一定得是新鮮竹子,剛砍下來的那種。


    非是鮮竹,無有藥用。


    劉備點頭。


    其實竹子一直在收購,不僅新鮮竹子有用,幹竹子也可以買迴來,當做編簍的材料。


    如果想把鮮竹瀝當做常備藥材,那麽勢必,得時常準備著一些活竹子。


    或者,可以像風景竹那樣,把竹子砍短,種在木桶中,隨軍帶著,啥時候需要用新鮮竹子做鮮竹瀝了,就能隨時拔一根手臂長的竹子,砍掉根莖,然後放火上炙烤,瀝出汁液。


    因為白水煮魚不好吃的緣故,李孟羲還想要花椒葉呢。


    若想隨時有新鮮的花椒葉用來煮魚,隻用種一棵小小的花椒樹就夠了,還是種在木桶中就夠了。


    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板車,在李孟羲看來,無異於是神器。


    因為有板車,活的植物也可以種在桶裏放在板車上拉著走。


    尋思了一下板車的運力,一輛板車,至少能放下八個木桶,也就是說,可以種八桶植物。


    一個木桶,可以種一棵花椒樹,或者,可以種好幾顆竹子。


    不像堆滿了糧食的糧車那麽沉重,七八個木桶,拉著很輕便。


    又要需要用到的板車的地方了,再一想到木工營生產板車的速度,李孟羲心情就不美妙了。


    處處都缺車輛,盡管路況差,車輛不如步行機動性強,但李孟羲深切的體會到,板車是後勤運輸中的核心交通工具。


    可能,古代還有小推車吧,也就是雞公車,或者獨輪車。


    在軍中,沒見到獨輪車。


    李孟羲奇怪。


    在李孟羲印象中,印象最深的獨輪車畫麵中,是水滸傳這部電視劇,智取生辰綱這段,晁蓋一夥假扮販棗的行商,棗子就是放在獨輪車上推著走的。


    但是為何,在軍中沒有見到獨輪車呢。


    是沒有發展出來,得到宋朝,才有獨輪車,還是別的原因。


    李孟羲疑惑。


    獨輪車技術沒啥難點啊,應該不至於沒有啊。


    可是,軍中就是沒見到獨輪車。


    李孟羲離開中軍,到木匠營,找到魯犁,問獨輪車,問知道獨輪車嗎,人家魯犁知道。


    “獨輪車好做的。”魯犁迴答。


    “那為何沒人做?”李孟羲皺眉。


    “沒人讓做啊。”魯犁理所當然的迴答到。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軍中生產潛力根本就沒挖掘完。


    若不是李孟羲,劉備等人根本就想不起來讓木匠做板車。


    而李孟羲呢,缺乏生活經驗,一時半會兒,想不起獨輪車來。


    李孟羲問,獨輪車咋個做。


    “一個小輪,幾個木杠就成了。”魯犁說到。


    “……輪還是做大一點。”李孟羲說到,“還是跟板車車輪一樣,獨輪車車輪大小做的差不多一樣大吧……”


    說著,李孟羲眉頭微皺,話說了一半,停下了。


    板車是雙輪車,因此需要把車輪大小做的差不多一樣,內外徑都要一樣,不然,要是大小不一,萬一哪輛車一邊的車輪壞了,換上的車輪大小跟另一邊的車輪大小不一樣,一邊高一邊的,很影響車輛行駛。


    因此,為了提高利用率,板車輪轂就被特意要求做的大致一樣大。


    板車如此,可是獨輪車隻有一個輪子,好像不需要保證所有的輪子一樣大,輪壞了,隨便找個新的輪子換上就行。


    而且,如果要求讓獨輪車的小車輪做的也一樣大,反而會降低生產速度。


    獨輪車車輪沒必要一樣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侯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侯龍城並收藏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