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初讓關羽問策於卒,一問三不知。


    後來還不是李孟羲主動下場去引導,後來再由關羽慢慢有意的去問普通士卒關於戰陣的見解,士兵們一開始也怯於到關羽跟前講述,但是也有膽大一些的人,主動去說對軍陣的看法。


    再加上士卒能提出建言,隻要建議有用,就能有賞,多幾斤糧食,甚至是酒肉。


    在此激賞之策下,關羽部慢慢的,士卒參與訓練的風氣蔚然成風。


    眾人之智,必勝於一人之智。


    因為士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了出來,關羽再練兵,輕鬆多了,簡直事半功倍。


    李孟羲要讓士卒們有啥想法和意見大膽提,一開始,士卒們肯定還是應者寥寥,這時,就可以按當時和關羽一起練兵時用的方法,一開始,先激賞,等意識培養起來了,就不用激賞了。


    不同關羽問策於卒,讓士兵們動腦筋去想改進戰陣的建議,需要動腦,費力耗神,若是無有激賞,士卒們怎麽可能白費力氣,白白建設軍隊?得了吧。


    封建時代的軍隊,哪裏能有這樣的覺悟。


    而李孟羲準備實行的,培養士卒向上反饋意見的習慣,最初可以激賞,然後不必了。


    因為提事關士兵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用鼓勵,士兵們就會踴躍的提出意見。


    關於傷殘撫恤相關事宜,終於是談完的,李孟羲盤腿坐著許久,站起來腿都麻了。


    眾人在道旁找了個地兒停下來商談,也不知談了有多久,反正時間不短,李孟羲脖子都有些酸了。


    等談完,長長的行軍隊伍,已經徹底看不見隊尾了。


    也就是說,李孟羲關羽還有劉備,軍醫田卜,還有一同跟來的李孟羲麾下的兩個傳令兵,王林王禮伯侄倆,這一夥人,此時落在大軍行軍隊伍很後邊。


    這會兒,義軍出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真有敵軍大隊人馬殺來,就戰兵營那幾個百夫長,能抵擋一陣已經不錯了。


    但就這麽不到一個時辰,哨騎散出去幾十裏地,沒有敵情傳迴,敵軍也不太可能突然冒出來。


    眾人催馬急追,終於在一刻鍾後,追上了大軍後隊。


    後隊就是拖拖拉拉的輜重隊,輜重隊那些拉輜重的車走的很慢,老黃牛能走多慢,輜重車隊走的隻有更慢。


    眾人一直追到中軍,也就是行軍隊伍正中,而後三下分別。


    關羽要迴前鋒,繼續領著前鋒戰兵練奔襲之法去了,劉備得照應中軍,李孟羲去後軍輜重隊,也要把剛才細談的諸事整理好,想辦法記下來。


    大道上,數騎分開,背向而馳。


    李孟羲坐在傳令兵的馬上,就要迴輜重營去,剛迴趕沒多大一迴,李孟羲聽到身後有馬蹄聲接近。


    迴往去,一騎追來,瘦馬之上,身著綠袍之人,不是關羽,又是誰。


    李孟羲拍了拍王禮的肩膀,“小禮,停車。”


    “俺這是馬,不是車!”王禮糾正。


    李孟羲不去反駁,他的確是口誤了。


    現下這兩個傳令騎士,於李孟羲而言,就是兩個摩的一樣,隨時可以帶著不通騎術的李孟羲往返各處。


    馬停在道邊,李孟羲靜等關羽前來。


    “關將軍,何事迴返?”李孟羲問去而複返的關羽。


    原來是,隻顧著討論李孟羲提出的傷殘撫恤細則,然後關羽就把他自己的事給忘了。


    走了之後,半途關羽才想起來,於是返迴追上李孟羲。


    關羽欲和李孟羲商量的問題是,一下擴軍近半,黃巾降卒,不通義軍戰法軍律軍規等,單純的義軍盡管人少,還能布方陣,圓陣錐陣等陣,黃巾降兵加入進來,就隻剩最簡單的方陣還能成型,別的陣法,圓陣錐陣魚鱗陣等,黃巾剛加入兩天,怎麽站位都不知道,複雜陣型,根本沒任何擺成的可能。


    這個問題著實棘手,李孟羲跳下戰馬,邀關羽一旁細談。


    問題有二,一是擴軍稀釋了軍隊的組織度和戰鬥力。


    二是新補充的兵員,跟舊有戰兵契合度太低。


    若是前世,海陸空三軍,任何一部的士兵調去其他各兵種,操作技術裝備這就不用說了,專業不對口,肯定不行。但在其他方麵,比如三人成行,五人成列,再比如內務檢查,緊急集合,以及集合訓練各種變向變陣等,完全沒問題。


    陸軍的官兵去空軍,飛機開不了,但是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把內務整理的纖塵不染,跑操的時候跑的整齊劃一,這對官兵來說,絲毫不帶陌生的。


    而放在漢末,內務質量高的嚇人,隊列齊的更嚇人,各種行進間隊列變幻如同是紮根於骨子裏了一樣,變幻流暢如行雲流水,絲毫不亂,能做到這種程度,放在封建時代任何時代都是一等一的精兵。


    那麽,前世的軍隊,不管兵種如何,是如何做到這些基礎部分如此統一的呢?李孟羲思索著。


    答案是,製定一套科學有效的統一的訓練標準。


    補充兵員的時候,從已經經過統一訓練標準訓練的士兵中,補充兵員。


    也就是說,如果有足夠多的預備兵員,這些預備兵員,經受的訓練跟關羽戰兵營習慣的那些訓練是統一的,那麽盡管新兵補充進去,會因為訓練度的原因,一開始依然無法擺出圓陣魚鱗陣等複雜陣型,和完成複雜的機動戰術。


    但是,因為補入的新兵其實已經接受過訓練,接受的訓練等於關羽對其從頭訓練,訓練了個把月的效果是一樣的。


    那麽,如果是從頭訓練一個半月,才能熟練掌握複雜陣型,新兵補入之後,等於是隻用再訓練半個月,全軍都能布置出複雜陣型了。


    而若是和現在補入的黃巾降兵一樣,沒有接受過任何義軍體係的訓練,這麽多新兵入營,等於是,得從頭按義軍的作戰習慣對其進行訓練,這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跟訓練新兵差不多了。


    所以,歸根結底,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軍中現在沒有統一的訓練標準。


    二是,沒有後備兵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侯龍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侯龍城並收藏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