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的這個鄉勇,看起來較魁梧,也不怯場,像是小軍官。
鄉勇一走來,就迴指著自己隊的雲梯,“俺們隊的梯子,比別人隊短了一截,這夠用不?”
李孟羲和劉備忙去查看短了一截的梯子,劉備讓鄉勇把梯子放在地上,然後用腳步量了量梯子長度。
劉備正在思索量出來的梯子有多長,李孟羲突然問了一句,“玄德公,咱要攻的城,城牆有多高來著?”
“不知。”劉備不假思索的迴了一句。
然後劉備驀然一驚,猛地迴頭瞪大眼睛看向李孟羲。
(臥槽!)李孟羲內心也連唿臥槽。
這弄了半天,忙著造雲梯,弄了半天,連敵人的城池有多高都不知道,這萬一明天攻城,士兵們好不容易扛著攻城梯穿過箭雨到了城下,然後把梯子一豎起來,尷尬的發現,梯子不夠長,那樂子可大了。
“趕快遣人去問關將軍!”李孟羲忙建議道。
劉備轉身就要親自去找關羽,轉念一想,此處的事也需要盯著,於是劉備迴去找到自己的親兵,讓親兵連夜去找圍城的關羽,問清敵城多高。
親兵離去,劉備焦灼不安的來來迴迴的踱步,終於在片刻後,等迴來親兵。
去時一騎,迴時兩騎,關羽跟著迴來了。
一見劉備,關羽早早下馬,快步走來,“大哥,城高兩丈。”
關羽火急火燎的和劉備說著。
在劉備身旁,意外的見到李孟羲這麽晚也不睡覺,竟然也在這裏。
關羽一下就不怎麽緊張了。
“此事是我疏忽,”關羽自我檢討到,“白日隻跟木匠營交待打造攻城器械,卻忘了告知城高幾何,是某疏忽了,險釀成大錯!”
繞是關羽驍勇無敵,也是一陣後怕。
“那,除了城高,敵城城門洞有多大,吊橋又有多寬?我軍攻城椎是否能過吊橋?”一旁,李孟羲連珠炮一般,連發數問。
“此某不知,孟羲稍等,某去去便迴!”
說著,關羽大步跨出,幾步走到馬前,翻身上馬。
“駕!”關羽一夾馬腹,馬希律律一聲鳴叫,急促的馬蹄聲中,一騎絕塵而去。
卻說關羽別了李孟羲,縱馬直奔護城河下,城上黃巾箭如雨發,關公凜然不懼,一手青龍偃月上撥弩箭,另一手一提韁繩,坐下之馬一躍丈許,跳入吊橋之中。
馬躍半空,見了鐵索,關羽雙臂舉刀一砍,哢的一聲斬斷鐵索,反手哢的一聲,又是一刀斬斷另一根。
兩根鐵索接連被斬斷,吊橋啪的一聲拍朝地上拍去。
關羽馬不停蹄,殺過吊橋,直至城門洞下,勒韁駐馬。
關羽一雙丹鳳眼微睜,把城門洞打眼觀瞧,左右一看知其橫寬,上下一看,又知長高。
“知了。”關公暗道一聲,打馬便迴。
其來之時,跨吊橋斬鐵索,快如疾風,及其去時,比疾風更疾。
城上黃巾隻聽吊橋一斷,再探頭觀瞧,已不見了來人身影。
李孟羲正和劉備說著,三兩句話未完,馬蹄聲踏踏,關羽竟已迴轉。
“吊橋寬二尺,城門高一丈,寬二尺半。”
關羽瞬息及去,瞬息便迴,李孟羲驚其神速。
有人有詩讚曰:
欲成車梯未有尺,
壯士駑馬夜騁馳。
刀斷鐵索霹靂響,
黃巾下望觀瞧遲。
一語未半人歸時,
去時馬蹄聲未止。
他日溫酒斬華雄,
跡已早顯在今日。
卻說關羽匹馬探得吊橋寬窄,城門長高,李孟羲和劉備心裏頓時稍安。
李孟羲邀關羽一同商討攻城戰法,關羽手捋長髯,笑到,“我要圍堵東門,以防黃巾突圍。有孟羲你在,攻城之事,某無慮也。”
關羽朗聲大笑,縱馬離開了。
關羽很信任李孟羲,哪怕李孟羲還是個孩子。
李孟羲抽了抽鼻子,他抬頭看著劉備,“玄德公,你在此,我去看看攻城椎。”
“也好。”劉備點頭應到,木匠營和攻城隊這邊,兩邊都需要有人盯著,劉備一人分身乏術。
有李孟羲前去,正好。
於是,拿著火把,李孟羲前去木工營營地。
見木匠們正忙著在攻城椎上安架子,看樣子是準備在攻城椎上裝一個棚子。
李孟羲圍著攻城椎看了一圈,關羽說,吊橋兩尺,二尺多長的距離來著,李孟羲發覺自己不知道漢朝度量衡。
“關將軍說,吊橋寬二尺,咱這攻城車能過去嗎?”
在攻城椎一側鑿洞的木匠頭也不抬,“能。”他立刻迴答了李孟羲。
李孟羲覺得怎麽感覺不太靠譜,忍不住又問,“咱這車窄點倒無所謂,要是寬了,可過不了吊橋……”
“放寬心吧,那個……那個……咱這車一尺五寬,能過。”木匠迴到。木匠是想用尊稱來稱唿李孟羲的,可想了半天,叫李孟羲將軍不合適,再一想,也叫不出別的,李孟羲在軍中沒有任何軍職,但地位超然。
“那就好。”李孟羲點了點頭,他走到攻城椎正麵,用手比劃了下,心裏對漢代的長度單位第一次有了一點數。
(原來這麽長,是一尺半。)李孟羲在心裏想到。
李孟羲離開木匠營地,他約莫感覺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大概三尺,離長成七尺男兒,還差了一半多。
李孟羲再和劉備匯合,見劉備臉色不好看。
“怎麽了?”李孟羲問。
“雲梯短了。”劉備簡單的迴了幾個字,就讓李孟羲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高兩丈的城牆,不意味著做出兩丈長的梯子就夠了,因為梯子是斜放的,直上直下的梯子沒辦法爬。
假設,是十米高的城牆,按梯子和地麵成45度夾角算,且梯子頂端恰好抵在牆頭,那麽即梯子的長度,應該是城牆的根號2倍長,根號2約等於1.414,即,十米高的城牆,梯子要做14米長才夠。
聽劉備說,除了三四架攻城梯夠長以外,剩下的全有點短。
難道說,做好的這一堆攻城梯全沒用了嗎?
李孟羲抬頭再看天時,月亮的位置已略偏過天空正中,看樣子是十二點以後了。
鄉勇們扛著不合格的雲梯往木匠營趕,剛從那迴來,李孟羲跟著劉備又去了一趟。
劉備到達木匠營地,跟木匠們把問題說了一下。
“這好辦,接一截就妥了。”
李孟羲認為很嚴重的問題,木匠竟然說接一截就好了。
李孟羲恍然,可不是嗎,短多少,就做個多長的短梯子,然後再用繩子綁起來,不就接上一截了嗎,根本不用重新做。
不懂技術的李孟羲是這麽想的,然而木匠營的木匠們水平比李孟羲想象的要高的多。
人家不用繩子綁,而是一個很神奇的技術——鉚隼。
木匠們在梯子主軸上用鑿子鑿出了李孟羲看不懂簡單隼口,然後在接料上鑿出接口,榫口接口都做好後,竟然就像接積木一樣,把短梯和長梯子主軸接上了。
這技術跟魔術一樣,讓李孟羲大為驚奇。
李孟羲怕隼接的方式不牢固,特意上前用力晃,用力掰,神奇的是,榫接的地方卡的死死的,就像長在了一起。
李孟羲盛讚木匠們的技術,木匠們都說,他們技術不算好,真正的大匠,做的東西那才厲害呢。
木匠們應該說的不是謙詞,他們的確大多應該是鄉間木匠。然而鄉間木匠,鉚隼技術都掌握的這麽好。
李孟羲旁觀著木匠們把三兩下接好,不由感慨。
漢朝的工程技術很強大。
網上一群洋奴,說羅馬厲害就算了,往往還不停貶低同時期的大漢。
好笑了,就問洋奴們,你們羅馬野爹的木處理科技如何,有沒有隼接技術?你們如何有臉無腦吹羅馬的攻城器械?
鄉勇一走來,就迴指著自己隊的雲梯,“俺們隊的梯子,比別人隊短了一截,這夠用不?”
李孟羲和劉備忙去查看短了一截的梯子,劉備讓鄉勇把梯子放在地上,然後用腳步量了量梯子長度。
劉備正在思索量出來的梯子有多長,李孟羲突然問了一句,“玄德公,咱要攻的城,城牆有多高來著?”
“不知。”劉備不假思索的迴了一句。
然後劉備驀然一驚,猛地迴頭瞪大眼睛看向李孟羲。
(臥槽!)李孟羲內心也連唿臥槽。
這弄了半天,忙著造雲梯,弄了半天,連敵人的城池有多高都不知道,這萬一明天攻城,士兵們好不容易扛著攻城梯穿過箭雨到了城下,然後把梯子一豎起來,尷尬的發現,梯子不夠長,那樂子可大了。
“趕快遣人去問關將軍!”李孟羲忙建議道。
劉備轉身就要親自去找關羽,轉念一想,此處的事也需要盯著,於是劉備迴去找到自己的親兵,讓親兵連夜去找圍城的關羽,問清敵城多高。
親兵離去,劉備焦灼不安的來來迴迴的踱步,終於在片刻後,等迴來親兵。
去時一騎,迴時兩騎,關羽跟著迴來了。
一見劉備,關羽早早下馬,快步走來,“大哥,城高兩丈。”
關羽火急火燎的和劉備說著。
在劉備身旁,意外的見到李孟羲這麽晚也不睡覺,竟然也在這裏。
關羽一下就不怎麽緊張了。
“此事是我疏忽,”關羽自我檢討到,“白日隻跟木匠營交待打造攻城器械,卻忘了告知城高幾何,是某疏忽了,險釀成大錯!”
繞是關羽驍勇無敵,也是一陣後怕。
“那,除了城高,敵城城門洞有多大,吊橋又有多寬?我軍攻城椎是否能過吊橋?”一旁,李孟羲連珠炮一般,連發數問。
“此某不知,孟羲稍等,某去去便迴!”
說著,關羽大步跨出,幾步走到馬前,翻身上馬。
“駕!”關羽一夾馬腹,馬希律律一聲鳴叫,急促的馬蹄聲中,一騎絕塵而去。
卻說關羽別了李孟羲,縱馬直奔護城河下,城上黃巾箭如雨發,關公凜然不懼,一手青龍偃月上撥弩箭,另一手一提韁繩,坐下之馬一躍丈許,跳入吊橋之中。
馬躍半空,見了鐵索,關羽雙臂舉刀一砍,哢的一聲斬斷鐵索,反手哢的一聲,又是一刀斬斷另一根。
兩根鐵索接連被斬斷,吊橋啪的一聲拍朝地上拍去。
關羽馬不停蹄,殺過吊橋,直至城門洞下,勒韁駐馬。
關羽一雙丹鳳眼微睜,把城門洞打眼觀瞧,左右一看知其橫寬,上下一看,又知長高。
“知了。”關公暗道一聲,打馬便迴。
其來之時,跨吊橋斬鐵索,快如疾風,及其去時,比疾風更疾。
城上黃巾隻聽吊橋一斷,再探頭觀瞧,已不見了來人身影。
李孟羲正和劉備說著,三兩句話未完,馬蹄聲踏踏,關羽竟已迴轉。
“吊橋寬二尺,城門高一丈,寬二尺半。”
關羽瞬息及去,瞬息便迴,李孟羲驚其神速。
有人有詩讚曰:
欲成車梯未有尺,
壯士駑馬夜騁馳。
刀斷鐵索霹靂響,
黃巾下望觀瞧遲。
一語未半人歸時,
去時馬蹄聲未止。
他日溫酒斬華雄,
跡已早顯在今日。
卻說關羽匹馬探得吊橋寬窄,城門長高,李孟羲和劉備心裏頓時稍安。
李孟羲邀關羽一同商討攻城戰法,關羽手捋長髯,笑到,“我要圍堵東門,以防黃巾突圍。有孟羲你在,攻城之事,某無慮也。”
關羽朗聲大笑,縱馬離開了。
關羽很信任李孟羲,哪怕李孟羲還是個孩子。
李孟羲抽了抽鼻子,他抬頭看著劉備,“玄德公,你在此,我去看看攻城椎。”
“也好。”劉備點頭應到,木匠營和攻城隊這邊,兩邊都需要有人盯著,劉備一人分身乏術。
有李孟羲前去,正好。
於是,拿著火把,李孟羲前去木工營營地。
見木匠們正忙著在攻城椎上安架子,看樣子是準備在攻城椎上裝一個棚子。
李孟羲圍著攻城椎看了一圈,關羽說,吊橋兩尺,二尺多長的距離來著,李孟羲發覺自己不知道漢朝度量衡。
“關將軍說,吊橋寬二尺,咱這攻城車能過去嗎?”
在攻城椎一側鑿洞的木匠頭也不抬,“能。”他立刻迴答了李孟羲。
李孟羲覺得怎麽感覺不太靠譜,忍不住又問,“咱這車窄點倒無所謂,要是寬了,可過不了吊橋……”
“放寬心吧,那個……那個……咱這車一尺五寬,能過。”木匠迴到。木匠是想用尊稱來稱唿李孟羲的,可想了半天,叫李孟羲將軍不合適,再一想,也叫不出別的,李孟羲在軍中沒有任何軍職,但地位超然。
“那就好。”李孟羲點了點頭,他走到攻城椎正麵,用手比劃了下,心裏對漢代的長度單位第一次有了一點數。
(原來這麽長,是一尺半。)李孟羲在心裏想到。
李孟羲離開木匠營地,他約莫感覺了一下自己的身高,大概三尺,離長成七尺男兒,還差了一半多。
李孟羲再和劉備匯合,見劉備臉色不好看。
“怎麽了?”李孟羲問。
“雲梯短了。”劉備簡單的迴了幾個字,就讓李孟羲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高兩丈的城牆,不意味著做出兩丈長的梯子就夠了,因為梯子是斜放的,直上直下的梯子沒辦法爬。
假設,是十米高的城牆,按梯子和地麵成45度夾角算,且梯子頂端恰好抵在牆頭,那麽即梯子的長度,應該是城牆的根號2倍長,根號2約等於1.414,即,十米高的城牆,梯子要做14米長才夠。
聽劉備說,除了三四架攻城梯夠長以外,剩下的全有點短。
難道說,做好的這一堆攻城梯全沒用了嗎?
李孟羲抬頭再看天時,月亮的位置已略偏過天空正中,看樣子是十二點以後了。
鄉勇們扛著不合格的雲梯往木匠營趕,剛從那迴來,李孟羲跟著劉備又去了一趟。
劉備到達木匠營地,跟木匠們把問題說了一下。
“這好辦,接一截就妥了。”
李孟羲認為很嚴重的問題,木匠竟然說接一截就好了。
李孟羲恍然,可不是嗎,短多少,就做個多長的短梯子,然後再用繩子綁起來,不就接上一截了嗎,根本不用重新做。
不懂技術的李孟羲是這麽想的,然而木匠營的木匠們水平比李孟羲想象的要高的多。
人家不用繩子綁,而是一個很神奇的技術——鉚隼。
木匠們在梯子主軸上用鑿子鑿出了李孟羲看不懂簡單隼口,然後在接料上鑿出接口,榫口接口都做好後,竟然就像接積木一樣,把短梯和長梯子主軸接上了。
這技術跟魔術一樣,讓李孟羲大為驚奇。
李孟羲怕隼接的方式不牢固,特意上前用力晃,用力掰,神奇的是,榫接的地方卡的死死的,就像長在了一起。
李孟羲盛讚木匠們的技術,木匠們都說,他們技術不算好,真正的大匠,做的東西那才厲害呢。
木匠們應該說的不是謙詞,他們的確大多應該是鄉間木匠。然而鄉間木匠,鉚隼技術都掌握的這麽好。
李孟羲旁觀著木匠們把三兩下接好,不由感慨。
漢朝的工程技術很強大。
網上一群洋奴,說羅馬厲害就算了,往往還不停貶低同時期的大漢。
好笑了,就問洋奴們,你們羅馬野爹的木處理科技如何,有沒有隼接技術?你們如何有臉無腦吹羅馬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