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說什麽?”盧氏死死攥著手。
“我想說,任何一家人,都不該把女兒當做籌碼養大。更不該把自家的女兒分出三六九等,哪一個貴一些,哪一個便宜一些。你問陛下為什麽不懷疑我,因為我從來不對我的孩子待價而沽,裴家也不對我待價而沽。因為我也相信陛下,十皇子是陛下的親生兒子,他日後前途如何,陛下這個做爹的不會坐視不理。”
“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從始至終得寵,說什麽都可以了。”盧氏冷笑:“假如有一天,你兒子距離太子之位就隻有一步之遙,你會不心動?你不下手?”
“那你兒子距離太子之位有幾步?”裴時沅問:“你盧家野心勃勃,想要把皇後和我都拉下來,廢掉七皇子十皇子,甚至不惜糟蹋皇家的名聲,成功了,那以後十一皇子就有機會,可這就夠了?陛下還有很多兒子呢。你要走幾步?冒險幾次?”
盧氏一滯。
“你想問的我告訴你,假如有一天,需要我動手,我也會動手的。但我是爹養娘生的,裴家疼我,我舍不得拉著一家老小去死。你知道因為你盧家這一念之差,死了多少人嗎?你知道有多少人被牽連入獄嗎?你想過有多少姑娘們會因為與她們無關的事,改變一生的命運嗎?如果,隻是把一個嬪妃弄死就能叫我兒子做太子,我當然會做。但是如果,要我不顧娘家幾十口人,那我做不到。”
“不過真慶幸,我娘家從來不會不把我當人。”
盧氏愣怔著,許久後猛然看李意尋:“陛下!陛下聽到了嗎?這就是您寵愛的人?她就是什麽好人了?”
李意尋嘖了一聲,皺眉看裴時沅:“你廢話這麽多,她聽懂了嗎?”
裴時沅聳肩:“沒關係,我隻是要看看她,提醒我自己,畢竟這宮裏多少女人盯著我呢。”
李意尋嗤笑:“老子護不住你了?”
“每次護著我,都要死這麽多人的話,我心不安。”裴時沅道。
“你不是一般人。”李意尋道。
“陛下!”盧氏站起來:“原來陛下是這般偏心的?都是陛下的嬪妃,就算陛下寵愛的是德妃,難道我們這些人,就不是陛下的女人嗎?要不是陛下太偏心德妃,我們至於如此嗎?”
“老子寵著誰輪到你們過問了?”李意尋冷笑一聲,跟一個死人不需要說太多,於是他拉著裴時沅就要走。
裴時沅看盧氏:“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我都想跟你說,如果你能有來生,我希望你能做個強大獨立的人,不必從小就被算計著要博取富貴。我是真心的。但是為你盧氏的私心,害死了那麽多人,他們可能不會這樣想。永別了。”
聽了這幾句話,盧氏到了嘴邊的話戛然而止。
盧氏沒有再說話,她站在那,看著陛下和德妃走出去。
她有些恍惚,也沒聽見陛下說了什麽,隻是看見陛下拉起了德妃的手。
這一刻,她隻覺得好笑。
到了臨死,她好像才恍惚的明白,陛下對德妃的寵愛到底是到了什麽地步。
德妃真的好狠心。
她來看自己,隻為誅心。
盧氏怎麽不怕死呢?她隻是沒法子。
盧家全家已經遭難,可她還有兩個孩子,到了這一步,她不能不擔心他們。
她本想求陛下善待他們,可她被德妃一激,根本沒機會提起。
此時她想,不提起也好,就叫陛下不要記得也好,好歹他們還能順利長大。
沒了她,沒了盧家,他們就變得不重要了。
楊忠和梁安親自來送她一程。
既然是賜死,那就不是叫她自己選怎麽死。
一般後宮嬪妃們獲罪,賜自盡就是那幾樣東西,毒酒,白綾,匕首。
但是賜死,就是勒死。
盧氏把自己打理了一下,沒有再掙紮,就算陛下肯放她,她也活不下去了。
隻是不得不說,德妃真的是個狠人。她此刻好像沒有多悲傷了,反倒生出了怨恨。
她也不是天生就想要野心勃勃的。
此刻,就是長槍斷了,槍尖碎了,紅纓……也就丟了。
盧氏死去的消息傳開,宮中是一刻也不能停留的,立馬就把她送去埋了。
她這樣獲罪,自然進不了發妃陵了,隨便找一塊地方就給她埋進去。
盧家也一樣,主家留下的十歲以下孩子全部重做奴仆,奴仆是不配有祖墳的。
所以盧家人死後,也都是隨便埋了。
不被牽連的盧氏旁支那都是很遠的,誰敢隨便沾手?
何況盧家的家產都被抄沒了,誰也不會來管他們。
北苑裏,鄭太妃哭的肝腸寸斷,可沒人會救她。
她選了白綾,幾個內侍盯著她赴死。
她這一輩子就是個悲劇,比起盧氏在閨中還受寵,她小時候也就普普通通的長大。
那時候的鄭家還不如後來,家中兄弟姊妹多,住的也不寬敞。
進了宮,先帝老了,後宮有貴妃。
年輕的小嬪妃們好幾個住一個地方,俸祿少,沒賞賜,見不著陛下,吃的差,住的差。
病了也不能及時見到太醫。
等成了太妃,搬來北苑,更是像與世隔絕了一般。
前朝後宮確實不禁止通信,可住在北苑的太妃想要跟娘家人說話見麵,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傳話傳信,沒有錢,誰替你跑腿呢?
何況,鄭家早已放棄了她,一個不得寵的女兒,一個沒用了的女兒罷了。
到了此時,即將要死了,其實她還是不太清楚這件事到底多大了,甚至她也不清楚她的母族如何了。
沒有人替她傳話,她甚至還沒搞清楚事情呢。
她隻知道要死了,她就要死了。
不過盯著她去死的內侍們也不會去同情她,因為遠有人比她更慘。
比如伺候她的那幾個人,比如那兩個被威脅的老內侍,比如宮中那些稍微聽到傳言說了幾句的奴婢。
又比如,他們三家家中伺候的奴仆們。
這一次的清理足夠慘痛,至少不會再有人敢提起這件事了。
隻是到了後頭,史書語焉不詳,終究把貞裕帝的死寫的精彩紛呈,那何嚐不是他自己的罪孽呢?
“我想說,任何一家人,都不該把女兒當做籌碼養大。更不該把自家的女兒分出三六九等,哪一個貴一些,哪一個便宜一些。你問陛下為什麽不懷疑我,因為我從來不對我的孩子待價而沽,裴家也不對我待價而沽。因為我也相信陛下,十皇子是陛下的親生兒子,他日後前途如何,陛下這個做爹的不會坐視不理。”
“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從始至終得寵,說什麽都可以了。”盧氏冷笑:“假如有一天,你兒子距離太子之位就隻有一步之遙,你會不心動?你不下手?”
“那你兒子距離太子之位有幾步?”裴時沅問:“你盧家野心勃勃,想要把皇後和我都拉下來,廢掉七皇子十皇子,甚至不惜糟蹋皇家的名聲,成功了,那以後十一皇子就有機會,可這就夠了?陛下還有很多兒子呢。你要走幾步?冒險幾次?”
盧氏一滯。
“你想問的我告訴你,假如有一天,需要我動手,我也會動手的。但我是爹養娘生的,裴家疼我,我舍不得拉著一家老小去死。你知道因為你盧家這一念之差,死了多少人嗎?你知道有多少人被牽連入獄嗎?你想過有多少姑娘們會因為與她們無關的事,改變一生的命運嗎?如果,隻是把一個嬪妃弄死就能叫我兒子做太子,我當然會做。但是如果,要我不顧娘家幾十口人,那我做不到。”
“不過真慶幸,我娘家從來不會不把我當人。”
盧氏愣怔著,許久後猛然看李意尋:“陛下!陛下聽到了嗎?這就是您寵愛的人?她就是什麽好人了?”
李意尋嘖了一聲,皺眉看裴時沅:“你廢話這麽多,她聽懂了嗎?”
裴時沅聳肩:“沒關係,我隻是要看看她,提醒我自己,畢竟這宮裏多少女人盯著我呢。”
李意尋嗤笑:“老子護不住你了?”
“每次護著我,都要死這麽多人的話,我心不安。”裴時沅道。
“你不是一般人。”李意尋道。
“陛下!”盧氏站起來:“原來陛下是這般偏心的?都是陛下的嬪妃,就算陛下寵愛的是德妃,難道我們這些人,就不是陛下的女人嗎?要不是陛下太偏心德妃,我們至於如此嗎?”
“老子寵著誰輪到你們過問了?”李意尋冷笑一聲,跟一個死人不需要說太多,於是他拉著裴時沅就要走。
裴時沅看盧氏:“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我都想跟你說,如果你能有來生,我希望你能做個強大獨立的人,不必從小就被算計著要博取富貴。我是真心的。但是為你盧氏的私心,害死了那麽多人,他們可能不會這樣想。永別了。”
聽了這幾句話,盧氏到了嘴邊的話戛然而止。
盧氏沒有再說話,她站在那,看著陛下和德妃走出去。
她有些恍惚,也沒聽見陛下說了什麽,隻是看見陛下拉起了德妃的手。
這一刻,她隻覺得好笑。
到了臨死,她好像才恍惚的明白,陛下對德妃的寵愛到底是到了什麽地步。
德妃真的好狠心。
她來看自己,隻為誅心。
盧氏怎麽不怕死呢?她隻是沒法子。
盧家全家已經遭難,可她還有兩個孩子,到了這一步,她不能不擔心他們。
她本想求陛下善待他們,可她被德妃一激,根本沒機會提起。
此時她想,不提起也好,就叫陛下不要記得也好,好歹他們還能順利長大。
沒了她,沒了盧家,他們就變得不重要了。
楊忠和梁安親自來送她一程。
既然是賜死,那就不是叫她自己選怎麽死。
一般後宮嬪妃們獲罪,賜自盡就是那幾樣東西,毒酒,白綾,匕首。
但是賜死,就是勒死。
盧氏把自己打理了一下,沒有再掙紮,就算陛下肯放她,她也活不下去了。
隻是不得不說,德妃真的是個狠人。她此刻好像沒有多悲傷了,反倒生出了怨恨。
她也不是天生就想要野心勃勃的。
此刻,就是長槍斷了,槍尖碎了,紅纓……也就丟了。
盧氏死去的消息傳開,宮中是一刻也不能停留的,立馬就把她送去埋了。
她這樣獲罪,自然進不了發妃陵了,隨便找一塊地方就給她埋進去。
盧家也一樣,主家留下的十歲以下孩子全部重做奴仆,奴仆是不配有祖墳的。
所以盧家人死後,也都是隨便埋了。
不被牽連的盧氏旁支那都是很遠的,誰敢隨便沾手?
何況盧家的家產都被抄沒了,誰也不會來管他們。
北苑裏,鄭太妃哭的肝腸寸斷,可沒人會救她。
她選了白綾,幾個內侍盯著她赴死。
她這一輩子就是個悲劇,比起盧氏在閨中還受寵,她小時候也就普普通通的長大。
那時候的鄭家還不如後來,家中兄弟姊妹多,住的也不寬敞。
進了宮,先帝老了,後宮有貴妃。
年輕的小嬪妃們好幾個住一個地方,俸祿少,沒賞賜,見不著陛下,吃的差,住的差。
病了也不能及時見到太醫。
等成了太妃,搬來北苑,更是像與世隔絕了一般。
前朝後宮確實不禁止通信,可住在北苑的太妃想要跟娘家人說話見麵,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傳話傳信,沒有錢,誰替你跑腿呢?
何況,鄭家早已放棄了她,一個不得寵的女兒,一個沒用了的女兒罷了。
到了此時,即將要死了,其實她還是不太清楚這件事到底多大了,甚至她也不清楚她的母族如何了。
沒有人替她傳話,她甚至還沒搞清楚事情呢。
她隻知道要死了,她就要死了。
不過盯著她去死的內侍們也不會去同情她,因為遠有人比她更慘。
比如伺候她的那幾個人,比如那兩個被威脅的老內侍,比如宮中那些稍微聽到傳言說了幾句的奴婢。
又比如,他們三家家中伺候的奴仆們。
這一次的清理足夠慘痛,至少不會再有人敢提起這件事了。
隻是到了後頭,史書語焉不詳,終究把貞裕帝的死寫的精彩紛呈,那何嚐不是他自己的罪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