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施針過後,宮家老頭已經能夠下地慢慢走路了,隻是需要扶著牆或者拄著棍子,語言能力也慢慢恢複了許多。
李劍垚和趙大夫吩咐湯藥要繼續喝,喝完之後再行複診,根據情況酌情更改藥方。
隨後李劍垚每天堅持跟趙大夫去十裏八村行醫,但基本上都是半天,也從不願意去衛生所坐著,一個是因為消毒水的味道不好聞,另外就是疼冷的,破鐵爐子也沒有煤,燒的木柴得時不時的添柴。
衛生所不像是後來的衛生院或者醫院,賣賣藥就很暴利,或者光掛號費用就能讓滿足醫院日常開支。吃好的,用好的,修高樓,買器械。
現在的衛生所大貓小貓三兩隻,所長帶著兩三個西醫,三五個護士,算上趙老頭也隻有兩位中醫,手術室沒有,隻有個處置室,缺醫少藥是真實的寫照。
隻有婦科,沒有產科,要是公社上哪家生孩子,還是直接套車去縣城的醫院才行。當然,這個時間大部分生孩子的都是在家裏,找接生婆來接生了。
像是李劍垚出生的時候要不是奶奶開明,看著形勢不好,直接送到醫院去,估計也沒有李劍垚啥事了。
說迴來,就這醫療條件,家家戶戶生孩子如雨後春筍一般,個個能生,生完了大的帶小的,孕婦產婦也沒啥非要坐月子的說法,要幹活的日子該下地幹活還是要去幹活的。
你要是新媳婦一年肚子沒動靜就該找老中醫了,要是兩年沒動靜,就得有人對你指指點點。要是三年五年沒孩子,不光外人,連婆婆都得說你是不下蛋的雞。
總之好像家家有皇位一樣,非要生出個孩子來,最好都是男孩,吃不飽,穿不暖那些人家都不在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就比如如今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與其讓孩子出來跟自己生活的不那麽好,不如且等等再說。
日子,一天天過,21歲的老舅也照樣逃不過催婚的命運。
這天,李劍垚吃過晚飯的時候,娘跟他說“明天你老舅相親,你要不要跟我去你姥家一起去看看?”
“!?”
就合理中的意外,記得當初跟姥姥聊過關於老舅的問題。
沒想到這天還是來了。
“去!去看看我老舅相親的姑娘啥樣”
次日一早,李劍垚跟著梳洗幹淨的老母親一起去到了姥姥家,反正也不遠,李劍垚娘倆一起去的話通常是走後山,5分鍾就到了。
趙瑜琳帶了二十斤玉米麵和十斤白麵,李劍垚又給塞了四瓶酒、兩瓶蜂蜜,二斤豬肉、一些豆角幹和茄子幹以及一些瓜子,兩人各自背著一個簍子背著東西。
要是放在去年,這些東西足以造成很大的轟動,但是今年拿這些東西隻能說是正常。畢竟日子不一樣了,去年大隊分了錢,姥姥家雖然隻有三個人,但是也分了100多塊錢。
分完錢後的日子,大隊裏有好多光棍小夥紛紛和心儀的姑娘定了親,有的甚至談了一段時間的直接就結婚了。
以前給不起的3塊錢、5塊錢的彩禮,這次直接不成問題,但是絕大多數人耳邊還響徹的爺爺的警告,沒有直接用錢砸。實在談不攏,換一個去談嘛,多大點事兒。
大隊裏的姑娘們也不願意外嫁了,畢竟外麵的村裏收入是沒有自家這裏高的,要是有看對眼直接在內部消化了,畢竟村子也不是隻有一個姓氏,大家祖上都不一樣,就沒啥關係。
李劍垚母子二人到的時候,姥姥正在拿著雞毛撣子一遍一遍的擼櫃子、炕、就連外麵的臉盆架姥姥都用抹布抹了好幾遍,今天是他老兒子的大日子。
和別家正房、小屋、廂房什麽最大的不同是姥姥家裏的房間裏家具都是齊全的,大櫃子、組合櫃、炕琴,甚至臉盆架都是木架還帶姨子托架、毛巾托架的。
畢竟姥爺是個木匠。
按條件來說,姥姥家裏條件是不錯的,五間大瓦房直接能說明早些年姥爺攢下的家底。坐西朝東,北側兩間正房,是姥姥姥爺的房間,中間是一間堂屋,就是左右兩個鍋台,南側兩間小屋,分別是大舅和老舅的窩。
大舅結婚之後,沒過幾年,就給大舅在斜側後方的土坎上新建了4間新房,距離這邊也有個七八十米左右,這樣的距離,有各自獨立的空間,還能保持家庭和睦。
空出來的房間成了姥爺木工器械的專用倉庫,堆得滿滿當當。
院子左邊是棚子,儲藏著一些柴禾、木材之類的,最南側靠近外牆是豬圈和雞圈,當然現在裏麵是空空如也。
內院右側是一個菜園子,裙牆大概一米左右,裏麵的蔬菜根本吃不完那種。
前幾年不讓種的時候就放荒,現在讓種了就繼續種上菜了,所以姥姥家裏的蔬菜儲備是比李劍垚家還要多的。
外院隻在南側和北側有兩塊地,南側是一個一米多高的土坎上,圍牆邊有幾株白櫻桃樹,北側則是兩米多高的土坎,就是菜窖的位置,也是之前李劍垚掉進去過那個位置,圍牆邊有好幾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幾棵也是棗樹。
總得來說,整個大院子足有一畝半,中間的杏樹更是李劍垚又愛又恨,愛是杏子又大又甜,恨的是這棵樹挺高的,不用梯子或者下麵誰托著李劍垚根本爬不上去那種,樹到2米多才分枝丫。
當然對於現在的李劍垚來說,這棵樹的高度不是什麽大問題了,也不會像上輩子那樣爬個樹把自己肚子擦的都是血檁子,撅著屁股不敢讓衣服沾傷口那種,甚至不敢跟奶奶和姥姥說自己爬樹了。
房子的兩側和後麵是用石灰抹的,房子的正麵是磚雕、花石下麵的牆裙甚至是彩色水刷石,這種風格如果拿到幾十年後來說顯得比較風格比較撞,但是在這個年代可是相當的可以的。
按理說,姥姥家裏這個條件,兒子娶媳婦是不愁的,隻是前幾年大家都餓肚子,沒人張羅這事個兒。
如今日子緩了口氣,這不就有人給介紹相親了。
李劍垚和趙大夫吩咐湯藥要繼續喝,喝完之後再行複診,根據情況酌情更改藥方。
隨後李劍垚每天堅持跟趙大夫去十裏八村行醫,但基本上都是半天,也從不願意去衛生所坐著,一個是因為消毒水的味道不好聞,另外就是疼冷的,破鐵爐子也沒有煤,燒的木柴得時不時的添柴。
衛生所不像是後來的衛生院或者醫院,賣賣藥就很暴利,或者光掛號費用就能讓滿足醫院日常開支。吃好的,用好的,修高樓,買器械。
現在的衛生所大貓小貓三兩隻,所長帶著兩三個西醫,三五個護士,算上趙老頭也隻有兩位中醫,手術室沒有,隻有個處置室,缺醫少藥是真實的寫照。
隻有婦科,沒有產科,要是公社上哪家生孩子,還是直接套車去縣城的醫院才行。當然,這個時間大部分生孩子的都是在家裏,找接生婆來接生了。
像是李劍垚出生的時候要不是奶奶開明,看著形勢不好,直接送到醫院去,估計也沒有李劍垚啥事了。
說迴來,就這醫療條件,家家戶戶生孩子如雨後春筍一般,個個能生,生完了大的帶小的,孕婦產婦也沒啥非要坐月子的說法,要幹活的日子該下地幹活還是要去幹活的。
你要是新媳婦一年肚子沒動靜就該找老中醫了,要是兩年沒動靜,就得有人對你指指點點。要是三年五年沒孩子,不光外人,連婆婆都得說你是不下蛋的雞。
總之好像家家有皇位一樣,非要生出個孩子來,最好都是男孩,吃不飽,穿不暖那些人家都不在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就比如如今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與其讓孩子出來跟自己生活的不那麽好,不如且等等再說。
日子,一天天過,21歲的老舅也照樣逃不過催婚的命運。
這天,李劍垚吃過晚飯的時候,娘跟他說“明天你老舅相親,你要不要跟我去你姥家一起去看看?”
“!?”
就合理中的意外,記得當初跟姥姥聊過關於老舅的問題。
沒想到這天還是來了。
“去!去看看我老舅相親的姑娘啥樣”
次日一早,李劍垚跟著梳洗幹淨的老母親一起去到了姥姥家,反正也不遠,李劍垚娘倆一起去的話通常是走後山,5分鍾就到了。
趙瑜琳帶了二十斤玉米麵和十斤白麵,李劍垚又給塞了四瓶酒、兩瓶蜂蜜,二斤豬肉、一些豆角幹和茄子幹以及一些瓜子,兩人各自背著一個簍子背著東西。
要是放在去年,這些東西足以造成很大的轟動,但是今年拿這些東西隻能說是正常。畢竟日子不一樣了,去年大隊分了錢,姥姥家雖然隻有三個人,但是也分了100多塊錢。
分完錢後的日子,大隊裏有好多光棍小夥紛紛和心儀的姑娘定了親,有的甚至談了一段時間的直接就結婚了。
以前給不起的3塊錢、5塊錢的彩禮,這次直接不成問題,但是絕大多數人耳邊還響徹的爺爺的警告,沒有直接用錢砸。實在談不攏,換一個去談嘛,多大點事兒。
大隊裏的姑娘們也不願意外嫁了,畢竟外麵的村裏收入是沒有自家這裏高的,要是有看對眼直接在內部消化了,畢竟村子也不是隻有一個姓氏,大家祖上都不一樣,就沒啥關係。
李劍垚母子二人到的時候,姥姥正在拿著雞毛撣子一遍一遍的擼櫃子、炕、就連外麵的臉盆架姥姥都用抹布抹了好幾遍,今天是他老兒子的大日子。
和別家正房、小屋、廂房什麽最大的不同是姥姥家裏的房間裏家具都是齊全的,大櫃子、組合櫃、炕琴,甚至臉盆架都是木架還帶姨子托架、毛巾托架的。
畢竟姥爺是個木匠。
按條件來說,姥姥家裏條件是不錯的,五間大瓦房直接能說明早些年姥爺攢下的家底。坐西朝東,北側兩間正房,是姥姥姥爺的房間,中間是一間堂屋,就是左右兩個鍋台,南側兩間小屋,分別是大舅和老舅的窩。
大舅結婚之後,沒過幾年,就給大舅在斜側後方的土坎上新建了4間新房,距離這邊也有個七八十米左右,這樣的距離,有各自獨立的空間,還能保持家庭和睦。
空出來的房間成了姥爺木工器械的專用倉庫,堆得滿滿當當。
院子左邊是棚子,儲藏著一些柴禾、木材之類的,最南側靠近外牆是豬圈和雞圈,當然現在裏麵是空空如也。
內院右側是一個菜園子,裙牆大概一米左右,裏麵的蔬菜根本吃不完那種。
前幾年不讓種的時候就放荒,現在讓種了就繼續種上菜了,所以姥姥家裏的蔬菜儲備是比李劍垚家還要多的。
外院隻在南側和北側有兩塊地,南側是一個一米多高的土坎上,圍牆邊有幾株白櫻桃樹,北側則是兩米多高的土坎,就是菜窖的位置,也是之前李劍垚掉進去過那個位置,圍牆邊有好幾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幾棵也是棗樹。
總得來說,整個大院子足有一畝半,中間的杏樹更是李劍垚又愛又恨,愛是杏子又大又甜,恨的是這棵樹挺高的,不用梯子或者下麵誰托著李劍垚根本爬不上去那種,樹到2米多才分枝丫。
當然對於現在的李劍垚來說,這棵樹的高度不是什麽大問題了,也不會像上輩子那樣爬個樹把自己肚子擦的都是血檁子,撅著屁股不敢讓衣服沾傷口那種,甚至不敢跟奶奶和姥姥說自己爬樹了。
房子的兩側和後麵是用石灰抹的,房子的正麵是磚雕、花石下麵的牆裙甚至是彩色水刷石,這種風格如果拿到幾十年後來說顯得比較風格比較撞,但是在這個年代可是相當的可以的。
按理說,姥姥家裏這個條件,兒子娶媳婦是不愁的,隻是前幾年大家都餓肚子,沒人張羅這事個兒。
如今日子緩了口氣,這不就有人給介紹相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