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世子入城,百姓盛情難卻!
不會真有人覺得當昏君很簡單吧 作者:不如去吃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嶺南。
嶺南王府。
書房中,嶺南王張安此時正坐在書桌前。
看著麵前從東臨送來的的信,臉上呈現著若有所思之色。
“父王!”
隨著門外唿喊聲的響起,隻見張景挎著長劍,急忙地跑進了房內,連忙拱手。
“兒臣見過父王!”
嶺南王見此,隨意的擺了擺手,說道:“這裏有從東臨送來的信,你看看。”
說著,嶺南王便將麵前的書信往前一推。
張景聞言,也不禁眉頭一皺,走到了書桌前,將書信拿在了手上。
這時,嶺南王便開口說道:
“巧兒說,東臨王要送我們九百萬兩黃金,現在讓為父派人去取……”
話說完,張景也同時看完了信上的內容。
不過此時他在意的倒不是這九百萬兩黃金,而是信上關於劉子燁的描寫。
總的來說,那便是八個字。
“用兵如神略不世出。”張景喃喃自語,隨後便將目光看向了嶺南王,說道:“兒臣總是能聽到別人對東臨王的誇讚,但卻從未見過這位妹夫,難道這妹夫真有如此神勇不成?”
嶺南王聞言,哪裏還不知道張景在想什麽?
張景好勝心極強,若是真按照事實這麽去說,想來以後張景定然會惹出一些沒必要的麻煩,隻好是搖了搖頭,說道:
“不論東臨王如何神勇,為父要的不過隻是他的身份,僅此而已。”
“此乃世人皆知之事,兒臣想問父王,在父王的心中景兒與那劉子燁相比如何?”
聽到這個問題,嶺南王的表情瞬間就便的嚴肅了起來,像是生鐵鑄成的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嶺南王便沉吟道:“景兒,你是我的兒子,在本王的心中,你自然要更勝一籌。”
說到這裏,張景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隨後便朝著嶺南王拱了拱手,神采奕奕對說道:
“父王,不如這次運送黃金的事情就交給兒臣去。”
“你?”嶺南王眉頭擰在了一起,雙眼也在轉動著,不知奧在想著什麽。
這時,張景卻是再次開口。
“父王,上次巧兒迴嶺南的時候邊說劉子燁練兵如何,兒臣對此也十分好奇,倒不如趁著這次機會見識一下,若真有兒臣學習的地方,兒臣必將虛心請教!”
聽到此話,嶺南王看著張景的神色中瞬間就充滿了不可思議。
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兒子可是好勝心極強,不論什麽都要比起個高低。
說白了,就是目中無人!
如此目中無人的張景這個時候怎麽會說出這番話?
抱著疑問,嶺南王認真地問道:“景兒當真是這麽想的?”
“自然是真的。”
張景不可置否地點了點頭,迴道。
“景兒如此,為父甚是欣慰。”嶺南王笑嗬嗬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隨後便點了點頭,說道:“景兒若是早有如此虛心,恐怕成就不止如此啊!”
“還是父王教導的好。”
“很好!”嶺南王站起身來,揮了揮袖袍,“這次運送黃金一事就由你去辦。”
“多謝父王!”張景心中一喜,但臉上依舊是一副謙遜的模樣。
“但父王還是有些擔心……”
“擔心什麽?”張景連忙問道,生怕嶺南王改變主意。
“那小皇帝派人又送了一位王妃到東臨,那人如今正在東臨做客,也正是因此害怕被發現這件事,所以才讓本王派人趕緊去取迴黃金,隻要黃金送迴了嶺南,那小皇帝也拿我沒有辦法。”
聽到嶺南王這麽說,張景略作思考,隨後便迴道:“父王,這有什麽好擔心的,景兒帶兵前去,難不成那人還敢問兒臣要黃金不成!?”
“這件事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嶺南王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如果說這件事要是被那小皇帝知曉,那麽這黃金恐怕還不能運迴來!”
“不能運迴來?”張景驚呆了,連忙上前一步,強調道:“父王,這可是足足九百萬兩黃金,若是有了這些錢財,何愁大業不成?”
看著張景忽然變得著急,嶺南王卻是再次皺起了眉頭,說道:“你先不要著急!”
聽到此話,張景瞬間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剛才好不容易裝作謙遜才得到如此重任,自然不能因此而著急。
“兒臣聽父王的。”
“嗯。”嶺南王點了點頭,自覺這個衝動的兒子改變還是頗有成效。
“景兒,這次任務父王便交由你去辦,但是你一定要謹記父王所說的話。”
“父王請說!”
“第一,去了東臨之後,見到東臨王千萬要謙遜,學習其所長,即便他有不如你的地方也千萬不要當麵言語,放在心中便是!”
“第二,此去盡可能不要長留,你讓你母親準備一些珠寶,將其送給許太妃,這段時間必然會與那小皇帝的使臣見麵,屆時對此人一定要客氣,而且為父總覺得此人恐怕已經知曉了這黃金一事,若是知道,你便主動提出將黃金交予小皇帝……”
話音剛落,張景瞬間就露出了不解,“父王,這可是九百萬兩黃金啊!”
“為父知道!”嶺南王皺了皺眉頭,“此人若是知曉,你看能否用錢財引誘之,如能買通自然最好,但若是沒有完全把握,便隻能借花獻佛,將這些黃金交於那小皇帝,至於此人能否真的有能力送迴京城,那就……”
說到這裏,張景已然心領神會,嘴角不禁勾起了一絲邪魅地弧度,“父王高明,這使臣從東臨押送黃金迴京路途千裏,而且可不過我嶺南地界……”
“沒錯。”嶺南王點了點頭,將這九百萬兩黃金就這樣送人,他心裏也會不舒服。
“還有最後一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景兒你一定要聽父王的,如若不答應,那麽為父也絕對不會讓你參與此事。”
“父王請說!”
都到了最後關頭,張景自然不會放棄。
“景兒,色字頭上一把刀,你生性好色,去了東臨之後一定不能接近女色,而且要少飲酒,千萬不可醉酒,酒後失言若是讓人抓到把柄可就麻煩了……”
聽到此言,張景先是一愣,隨後目光閃爍,但依舊是垂下了頭,拱手道:“兒臣謹記父王叮囑,這三點兒臣定能遵守!”
“嗯。”
嶺南王點了點頭,邁著步子走到了張景的跟前,拍了拍張景的肩膀,和藹地說道:“景兒,以後成大事還需東臨王相助,你此去千萬不要與其鬥勝。”
“兒臣明白,定會虛心請教,以其之長補我不足。”
“不錯不錯。”嶺南王笑容更勝,“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出去準備準備吧,盡量少帶些人,畢竟想走水路的話還要路過楚王地界,如果可以,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盡量用錢解決。”
“兒臣謹記在心,定然不會辜負父王的期望!”
說罷,張景便拱了拱手,“兒臣先行告退!”
“去吧!”
嶺南王擺了擺手,張景也隨之走出了書房。
看著張景的背影,嶺南王也不禁點了點頭,喃喃道:“功夫不負有心人,景兒終於是長大了……”
說罷,忽然聽到普通一聲。
嶺南王頓時迴過頭去,發現那原本掛在牆上的寶劍掉落到了地上。
另一邊。
張景在離開了書房之後,沒有多做停留,直接便來到了一處演武場中開始點兵。
不如演武場內,隻聽到震天的喊殺聲。
這些士兵一個個麵露兇狠之色,即便是做著簡單的砍刺都極其有力。
“世子!”
正當張景踏入演武場的瞬間,一名身穿鐵甲的中年壯漢便連忙小跑到了張景的跟前。
這個壯漢不是別人,正是嶺南王手下第一大將,齊鬆。
這齊鬆不僅身居勇武大將軍稱號,更是跟隨嶺南王的誌忠之士。
齊鬆少時,嶺南王對其有救命之恩,後來發現此人頗有大將之風,於是便磨礪齊鬆。
好在齊鬆這個人也沒有辜負嶺南王的期望,勝仗連連,人品極好,即便身居將軍之位,依舊對嶺南王一家極其恭謹,最終才能一路晉升至此。
因此,嶺南王也總是叮囑張景,此人不可多得,定要好生對待。
“齊將軍,趕緊點兩千軍士,隨本世子出去幹一場大事!”張景大手一揮,臉上信心滿滿。
“大事?”齊鬆露出了疑問,這大事兩個字他聽過不少,張景總是借此理由帶著軍士到處巡遊,極其威風。
雖然顯得有些張揚,但這些軍士似乎對這種作威作福的感覺樂此不疲,跟著張景的就沒有說過不好的。
不過即便如此,張景這個人還是有道德底線的。
那就是從來不騷擾普通百姓,而是喜歡敲詐富人商賈,如今嶺南境內根本沒有任何除了王府之外的豪強。
也同樣是因此,嶺南王也從未說過什麽,或許這也是另一種能夠凝聚民心的方法。
“敢問世子,這到底是什麽大事兒?”齊鬆皺著眉頭,拱手問道。
“父王派我去東臨押送九百萬兩黃金迴嶺南,這算不算大事兒?”
齊鬆是自己人,張景沒有絲毫的隱瞞。
“九百萬兩黃金!”
聽到這個數字,就連齊鬆也忍不住有些驚訝。
“不錯,東臨王乃是本世子的妹夫,父王的女婿,這次便是東臨王獻於我父王!”
“原來如此!”齊鬆沒有任何懷疑,既然世子都說是嶺南王下達的任務,那麽定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早聞先帝九子中,最小的劉子燁從小便身處軍營之中,文武雙全,頗有一身兵學,此次也可以借機得見!”
說到這裏,齊鬆的臉上便露出了期待,“世子,這次前去可定要向此人討教討教!”
張景聞言,頓時心生不愉,道:“齊將軍,此事父王已經與我說過,將軍無需多言,隻需要趕緊點好將士隨我出發!”
本來他就對東臨王不服,剛才也是為了攬此重任才聽嶺南王說那麽久。
如今,這齊鬆居然也這麽說,自然讓張景頗為煩躁。不過此時還未出發,事還沒有定論,也不得發作。
“好,世子請上樓稍作休息。”
齊鬆拱了拱手,隨後便連忙走到了演武場的擂台之上,開始點起了名單。
有齊鬆的幫忙,這種任務自然很快就能夠完成。
隻不過兩刻鍾,此時演武場內已然備好了兩千人馬,整裝待發。
“世子,人馬已經清點完畢。”齊鬆牽來了一匹黑馬,來到了張景的跟前。
張景見目光掃過,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心裏已然是忍不住有些激動,大聲喝道:
“準備出發!”
“世子請上馬!”齊鬆連忙捧著自己的雙手,用其作為張景的馬鐙。
張景見此,連忙擺了擺手,雙手托住了齊鬆的雙手,將其扶了起來。
“齊將軍不必如此,此行還需多仰仗大將軍!”
齊鬆聞言,也點了點頭,“世子變化之大,王爺想必也會高興不已!”
張景笑了笑,並沒有迴答齊鬆,而是直接握住了韁繩,騎在了馬背之上。
“出發!”
龐大隊伍從演武場中緩緩駛出,然而沒過多久,一道急促的唿喊聲傳來,隻見一名奴仆裝扮的人攔住了中國人的去路。
張景低頭望去,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嶺南王妃的近侍。
“世子,這是王妃托世子帶往東臨的。”
說著,那名近侍便將手中包裹住的錦盒放在了張景的麵前。
張景聞言,恍然大悟,“本世子差點就忘了!”隨後便對著身後的一名士兵擺了擺手,“拿著。”
見士兵將錦盒收起,那近侍卻是再次開口說道:“世子此行王妃十分看好,希望世子能夠凱旋歸來!”
“讓王妃放心,本世子定然完成任務!”
說罷,隨著一道道駕馬聲響起,整個軍隊浩浩蕩蕩地便朝著東臨出發。
從嶺南行至東臨,要不了幾天。
但就是在這幾天內,劉子燁便先行收到了嶺南王的來信,說張景的押運部隊就在途中,不出兩日便會到達東臨。
而這兩日劉子燁也並沒有守株待兔,而是將臥龍安排在了清風閣中。
雖然知道嶺南王的眼線就在此處,但劉子燁每次與臥龍在清風閣中卻是屢次做戲,故意讓那人聽到。
給他們的信息無非不就是留臥龍在此處玩樂,所有的消費由劉子燁承擔。
對於黃金兩個字可是隻字不提。
當然。
在清風閣中的談話會被眼線竊聽,但兩個人真正商量計劃卻是通過紙上去描述。
隨著兩人一次又一次地相商,同樣製定了一個極其完美的計劃。
理所當然,那嶺南王眼線接收到的消息自然也會第一時間傳到嶺南王的耳朵裏。
而嶺南王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趁皇帝不知,將那九百萬兩黃金先運迴嶺南。
至於讓張景斬殺臥龍,劫運黃金也不過是下下策而已。
畢竟這種事兒要是做了,總會留下端倪。
而這個端倪什麽時候發現,那邊相當於是正是和大乾朝廷宣戰。
隻不過對於這個時間,嶺南王也知道馬上就要臨近。
這九百萬兩黃金若是用來發展軍事力量,絕對不可小覷。
現在。
嶺南王知道臥龍並不清楚黃金這件事的時候心裏更是高興不已。
隻要張景按照他所說的去做,那麽這件事便成!
如今,唯一的變數就在張景的身上。
然而此時。
張景帶著整個部隊,順利地來到了東臨郡郡治外。
一路走來,看著東臨六郡那富饒的徒弟,張景的心向往不已。
如果自己坐擁這塊土地那會是一副如何的場景?
“世子,前方百裏便是東臨郡城!”齊鬆朝著張景拱了拱手,說道。
顯然,張景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起來,手上的馬鞭也再次揮舞,“本世子倒是想看看這東臨王到底有什麽能耐!”
看著張景臉上的笑容,齊鬆不禁眉頭一皺,連忙唿喊道:“世子千萬不可與其爭鬥啊!”
此時的張景已然衝在了前頭,如今已經離開了嶺南,自己想做什麽都無人可以阻攔。
齊鬆見此,也隻好長歎了一口氣,隨後便對著身後的兩千將士唿道:“跟上世子!”
此時,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不知不覺地就變快了起來。
沒過多久。
當部隊趕上張景的腳步之後,一道高聳的城牆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當中。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籲!”張景停下了腳步,伸出手示意身後的軍隊停止前行。
“那就是東臨王帶的兵?”張景麵上露出了不屑,看向了那城外零零散散的數百名士兵,在寬闊的城牆外顯得極其懶散。
齊鬆見此,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前方,隨後便皺起了眉頭,“世子,這東臨王怎麽在此處駐兵?”
張景聞言,冷笑連連,“怕不是知道本世子來此,帶兵來此迎接?”
齊鬆沒有說話,張景也隻好率領著隊伍緩緩朝前駛去。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張景這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駐兵,而是數百人圍起來的一座小型演武場。
與其說是演武場。
倒不如說像是一個圈子,毫無氣場可言,還看到有士兵正在此處搭弓引箭。
“難道這東臨王平日裏就如此訓練軍士?”張景對此嗤鼻不已,他擅長騎射,雖然不能說百發百中,但是在嶺南也沒有幾個人的箭法能與其媲美。
即便是身旁的齊鬆,單論箭法的話,拍馬屁也比不過張景。
很快。
距離逐漸拉近,張景的心情也越加的激動。
雖然已經極力克製了自己那好勝的心理,但他依舊迫不及待地想讓這些人見識見識什麽叫做真正的箭法!
想到這裏的時候,整個部隊已然來到了這臨時的演武場前。
此時演武場內所有的士兵都將目光看向了張景,瞬間就知道了來人是誰。
“恭迎嶺南世子賁臨東臨!”
張景看著麵前的那些散兵,嘴角不由得微微翹起,“你們知道是本世子要來?”
此時,隻見一名手中拿著黃色令旗的牙門將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走到了張景的跟前,拱手道:
“王爺有過吩咐,今日世子從南門入城,所以命在下將南城關閉,所有百姓隻能從其他城門出入,此城門隻為王爺一人打開。”
說罷,那名牙門將連忙揮了揮手中的旗幟,隨後一道摩擦聲響起,城門打開。
張景見此,笑容則是更盛了起來,將目光看向了身旁的齊鬆,大笑道:“妹夫果然明理,知道兄長前來,還特地如此,倒是辛苦了這城南的百姓,還要繞道從別處出入!”
這話中的意思極其明顯。
東臨王給了世子足夠的麵子,但這位世子卻是對東臨王沒有絲毫的客氣。
齊鬆哪裏又聽不出來張景言中的嘲諷之意,但也隻好細聲說道:“世子,東臨王一片好意,這樣說是不是不太好?”
張景聞言,卻是笑著搖了搖頭,“本世子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凡事應該以民為重,這東臨王如此必然會讓百姓心生不滿。”
“這……”齊鬆啞口無言,張景說的並沒有錯。
隻是為了迎接一個人,便將城門關閉讓百姓們繞道,確實是有些不妥,但是齊鬆總覺得哪裏有些問題。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張景忽然從馬上下來。
隻見張景徑直地走向了其中的一位士兵麵前,仔細地審視著那士兵,說道:
“將弓箭於我。”
那士兵自然不敢不停,隻好將手中的弓箭交到了張景的手中。
張景微微拉動弓弦,臉上盡是輕蔑之色,淡淡地說道:“僅僅一石之弓,你們就如此吃力?”
眾人低著頭沉默不語。
張景見此,沒有廢話,直接從箭筒中取出三支利箭,將其搭在了弓弦之上,隨後便將目光轉向了身側的草靶。
咻。
破空聲響起,隻見三支利劍幾乎都正中靶心。
頓時,張景身邊所有的東臨士兵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特別是那手拿黃旗的士兵,更是忍不住讚歎了起來,“世子神射,令人稱奇!”
下一瞬,整個演武場中便響起了鋪天蓋地的歡唿聲。
“世子神射!”
“世子神射!”
“哈哈哈哈!”
張景笑的極其大聲,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將手中的弓箭還給了那名士兵,隨後便緩緩走到了那牙門將的跟前,問道:“本世子聽聞東臨王也擅長騎射,不知比之本世子箭術如何?”
“這……”
牙門將露出了難色。
“按照事實所說便是,東臨王是本世子的妹夫,他不會找你麻煩。”
看著張景微笑的麵容,那牙門將吞了吞口水,目光閃爍,隨後說道:
“雖然王爺箭術高明,但卑職從未見過能像世子這般神射……”
“哈哈哈!”
張景拍了拍那牙門將的肩膀,說道:“很好!”
說罷,張景便迴到了自己的馬上,一臉欣喜地看著齊鬆,“怎麽樣,就連東臨王的人都說東臨王不如本世子,本世子倒是想看看這東臨王到底還有什麽能耐!”
此話一出,齊鬆整個人都不由得變得緊張了起來,繼續勸道:“世子,千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啊!”
“行了。”
看著齊鬆嚴肅的表情,張景卻是連忙擺了擺手,“隨我入城!”
就這樣。
整個隊伍有條不紊地從城南入城。
行走在街道之上,張景看著如此繁榮的一幕,心中更是對這片土地覬覦不已。
行至鬧市。
所有的百姓看著這陌生的軍隊,一個個都心生疑惑,但卻是不敢多言。
張景見此,卻是在一片鬧市之中停下了腳步。
齊鬆眉頭一皺,不知道這位世子又想做什麽?
然而隻見張景再次下馬,走到了那些百姓的中間,笑著對四周拱了拱手,和氣地說道:“在下從嶺南而來,這東臨王乃是在下的妹夫,今日為了迎接在下,禁止城南出行,對諸位的出行帶來了麻煩,在下在這裏代替東臨王給各位陪個不是……”
果然。
這些百姓一個個都麵麵相覷,忽然人群中走出來了一個佝僂老人。
這佝僂老人手中正捧著一碗水和一隻風幹的海魚,穿過人群走到了張景的麵前,問道:
“這位可是嶺南的世子?”
張景見此,連忙上前攙扶住了那老人,說道:“老人家,在下正是嶺南世子,不知老人家是有什麽事兒嗎?”
“啊,那就對了……”佝僂老人忽然露出了和藹的笑容,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去過一次嶺南賣些特產,當時被嶺南當地的貴公子欺負,結果沒想到這件事驚動了王爺,多虧了王爺替我主持公道,否則我恐怕無法從嶺南迴來啊……”
聽到此言,張景點了點頭,隨後便笑著看向了周圍,唿道:“諸位放心,現在的嶺南再也沒有那欺壓的貴公子,大家若是喜歡,可以常去嶺南遊玩或者是做生意,我嶺南世子絕對保證大家滿意!”
“那……那,不知嶺南王身體可還好?”佝僂老人再次問道。
“難得老人家掛念,父王的身體現在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說到這裏,那佝僂老人便將手中那碗水遞到了張景的麵前,“世子從嶺南來東臨,想必應該口渴了吧,不如喝了這碗水先。”
張景聞言,將目光看向了老人手中的碗,隻見那水中肉眼可見的還有許些砂礫和漂浮物,頓時就有些猶豫了起來。
“老人家,在下並不口渴,路上行軍自然是帶了不少的水囊。”
張景話音剛落,隻聽到周圍百姓紛紛開始發言。
“老伯,人家貴為世子,哪裏還需要你打水呀。”
“就是,還不快給世子讓路,別耽誤了世子的大事,這水對世子來說實在是太髒了!”
“是啊……”
聽到這些言論,那佝僂老人瞬間就不服氣了,“你們知道什麽,嶺南王是好人,世子也是好人,怎麽會嫌我的水髒呢!”
說罷,那佝僂老人再次將自己手中的碗遞到了張景的麵前,說道:“世子難道真的是嫌棄我老人家的水髒所以才不敢喝嗎……”
張景見此,不由地吞了吞口水,目光也不禁瞟向了身邊的那些百姓,終於是長舒了一口氣,雙手接過了老人的碗,並將其高舉了起來,對著眾人說道:
“我嶺南之人,哪個不是窮苦起家?即便我身為世子,也當與百姓們同甘共苦。”說到這裏,張景麵露堅決之色,“這碗水,我幹了!”
話音剛落,張景閉上了雙眼,將水一飲而盡。
老人見此,臉上笑容更勝,“好啊,嶺南王好,嶺南世子更好啊,嶺南百姓都有福啊……”
說到這裏,周圍的人群中也多出了不少佩服的聲音。
喝罷。
張景抿了抿嘴唇,這味道難以形容,泥腥味道極重不說,還能明顯的聽到砂礫磨牙的響聲。
但周圍百姓如此之多,張景也隻好強忍著不恙,擦了擦嘴角,隨後便將碗還給了眼前的老人,說道:“老伯,水已經喝完了,在下還有要事,您也要注意好身體,我們就此別過!”
說罷,張景便朝著自己隊伍跟前走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佝僂老人卻是再次叫住了他。
“世子,等等……”
嶺南王府。
書房中,嶺南王張安此時正坐在書桌前。
看著麵前從東臨送來的的信,臉上呈現著若有所思之色。
“父王!”
隨著門外唿喊聲的響起,隻見張景挎著長劍,急忙地跑進了房內,連忙拱手。
“兒臣見過父王!”
嶺南王見此,隨意的擺了擺手,說道:“這裏有從東臨送來的信,你看看。”
說著,嶺南王便將麵前的書信往前一推。
張景聞言,也不禁眉頭一皺,走到了書桌前,將書信拿在了手上。
這時,嶺南王便開口說道:
“巧兒說,東臨王要送我們九百萬兩黃金,現在讓為父派人去取……”
話說完,張景也同時看完了信上的內容。
不過此時他在意的倒不是這九百萬兩黃金,而是信上關於劉子燁的描寫。
總的來說,那便是八個字。
“用兵如神略不世出。”張景喃喃自語,隨後便將目光看向了嶺南王,說道:“兒臣總是能聽到別人對東臨王的誇讚,但卻從未見過這位妹夫,難道這妹夫真有如此神勇不成?”
嶺南王聞言,哪裏還不知道張景在想什麽?
張景好勝心極強,若是真按照事實這麽去說,想來以後張景定然會惹出一些沒必要的麻煩,隻好是搖了搖頭,說道:
“不論東臨王如何神勇,為父要的不過隻是他的身份,僅此而已。”
“此乃世人皆知之事,兒臣想問父王,在父王的心中景兒與那劉子燁相比如何?”
聽到這個問題,嶺南王的表情瞬間就便的嚴肅了起來,像是生鐵鑄成的一般。
過了好一會兒,嶺南王便沉吟道:“景兒,你是我的兒子,在本王的心中,你自然要更勝一籌。”
說到這裏,張景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隨後便朝著嶺南王拱了拱手,神采奕奕對說道:
“父王,不如這次運送黃金的事情就交給兒臣去。”
“你?”嶺南王眉頭擰在了一起,雙眼也在轉動著,不知奧在想著什麽。
這時,張景卻是再次開口。
“父王,上次巧兒迴嶺南的時候邊說劉子燁練兵如何,兒臣對此也十分好奇,倒不如趁著這次機會見識一下,若真有兒臣學習的地方,兒臣必將虛心請教!”
聽到此話,嶺南王看著張景的神色中瞬間就充滿了不可思議。
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兒子可是好勝心極強,不論什麽都要比起個高低。
說白了,就是目中無人!
如此目中無人的張景這個時候怎麽會說出這番話?
抱著疑問,嶺南王認真地問道:“景兒當真是這麽想的?”
“自然是真的。”
張景不可置否地點了點頭,迴道。
“景兒如此,為父甚是欣慰。”嶺南王笑嗬嗬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隨後便點了點頭,說道:“景兒若是早有如此虛心,恐怕成就不止如此啊!”
“還是父王教導的好。”
“很好!”嶺南王站起身來,揮了揮袖袍,“這次運送黃金一事就由你去辦。”
“多謝父王!”張景心中一喜,但臉上依舊是一副謙遜的模樣。
“但父王還是有些擔心……”
“擔心什麽?”張景連忙問道,生怕嶺南王改變主意。
“那小皇帝派人又送了一位王妃到東臨,那人如今正在東臨做客,也正是因此害怕被發現這件事,所以才讓本王派人趕緊去取迴黃金,隻要黃金送迴了嶺南,那小皇帝也拿我沒有辦法。”
聽到嶺南王這麽說,張景略作思考,隨後便迴道:“父王,這有什麽好擔心的,景兒帶兵前去,難不成那人還敢問兒臣要黃金不成!?”
“這件事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嶺南王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如果說這件事要是被那小皇帝知曉,那麽這黃金恐怕還不能運迴來!”
“不能運迴來?”張景驚呆了,連忙上前一步,強調道:“父王,這可是足足九百萬兩黃金,若是有了這些錢財,何愁大業不成?”
看著張景忽然變得著急,嶺南王卻是再次皺起了眉頭,說道:“你先不要著急!”
聽到此話,張景瞬間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剛才好不容易裝作謙遜才得到如此重任,自然不能因此而著急。
“兒臣聽父王的。”
“嗯。”嶺南王點了點頭,自覺這個衝動的兒子改變還是頗有成效。
“景兒,這次任務父王便交由你去辦,但是你一定要謹記父王所說的話。”
“父王請說!”
“第一,去了東臨之後,見到東臨王千萬要謙遜,學習其所長,即便他有不如你的地方也千萬不要當麵言語,放在心中便是!”
“第二,此去盡可能不要長留,你讓你母親準備一些珠寶,將其送給許太妃,這段時間必然會與那小皇帝的使臣見麵,屆時對此人一定要客氣,而且為父總覺得此人恐怕已經知曉了這黃金一事,若是知道,你便主動提出將黃金交予小皇帝……”
話音剛落,張景瞬間就露出了不解,“父王,這可是九百萬兩黃金啊!”
“為父知道!”嶺南王皺了皺眉頭,“此人若是知曉,你看能否用錢財引誘之,如能買通自然最好,但若是沒有完全把握,便隻能借花獻佛,將這些黃金交於那小皇帝,至於此人能否真的有能力送迴京城,那就……”
說到這裏,張景已然心領神會,嘴角不禁勾起了一絲邪魅地弧度,“父王高明,這使臣從東臨押送黃金迴京路途千裏,而且可不過我嶺南地界……”
“沒錯。”嶺南王點了點頭,將這九百萬兩黃金就這樣送人,他心裏也會不舒服。
“還有最後一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景兒你一定要聽父王的,如若不答應,那麽為父也絕對不會讓你參與此事。”
“父王請說!”
都到了最後關頭,張景自然不會放棄。
“景兒,色字頭上一把刀,你生性好色,去了東臨之後一定不能接近女色,而且要少飲酒,千萬不可醉酒,酒後失言若是讓人抓到把柄可就麻煩了……”
聽到此言,張景先是一愣,隨後目光閃爍,但依舊是垂下了頭,拱手道:“兒臣謹記父王叮囑,這三點兒臣定能遵守!”
“嗯。”
嶺南王點了點頭,邁著步子走到了張景的跟前,拍了拍張景的肩膀,和藹地說道:“景兒,以後成大事還需東臨王相助,你此去千萬不要與其鬥勝。”
“兒臣明白,定會虛心請教,以其之長補我不足。”
“不錯不錯。”嶺南王笑容更勝,“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出去準備準備吧,盡量少帶些人,畢竟想走水路的話還要路過楚王地界,如果可以,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盡量用錢解決。”
“兒臣謹記在心,定然不會辜負父王的期望!”
說罷,張景便拱了拱手,“兒臣先行告退!”
“去吧!”
嶺南王擺了擺手,張景也隨之走出了書房。
看著張景的背影,嶺南王也不禁點了點頭,喃喃道:“功夫不負有心人,景兒終於是長大了……”
說罷,忽然聽到普通一聲。
嶺南王頓時迴過頭去,發現那原本掛在牆上的寶劍掉落到了地上。
另一邊。
張景在離開了書房之後,沒有多做停留,直接便來到了一處演武場中開始點兵。
不如演武場內,隻聽到震天的喊殺聲。
這些士兵一個個麵露兇狠之色,即便是做著簡單的砍刺都極其有力。
“世子!”
正當張景踏入演武場的瞬間,一名身穿鐵甲的中年壯漢便連忙小跑到了張景的跟前。
這個壯漢不是別人,正是嶺南王手下第一大將,齊鬆。
這齊鬆不僅身居勇武大將軍稱號,更是跟隨嶺南王的誌忠之士。
齊鬆少時,嶺南王對其有救命之恩,後來發現此人頗有大將之風,於是便磨礪齊鬆。
好在齊鬆這個人也沒有辜負嶺南王的期望,勝仗連連,人品極好,即便身居將軍之位,依舊對嶺南王一家極其恭謹,最終才能一路晉升至此。
因此,嶺南王也總是叮囑張景,此人不可多得,定要好生對待。
“齊將軍,趕緊點兩千軍士,隨本世子出去幹一場大事!”張景大手一揮,臉上信心滿滿。
“大事?”齊鬆露出了疑問,這大事兩個字他聽過不少,張景總是借此理由帶著軍士到處巡遊,極其威風。
雖然顯得有些張揚,但這些軍士似乎對這種作威作福的感覺樂此不疲,跟著張景的就沒有說過不好的。
不過即便如此,張景這個人還是有道德底線的。
那就是從來不騷擾普通百姓,而是喜歡敲詐富人商賈,如今嶺南境內根本沒有任何除了王府之外的豪強。
也同樣是因此,嶺南王也從未說過什麽,或許這也是另一種能夠凝聚民心的方法。
“敢問世子,這到底是什麽大事兒?”齊鬆皺著眉頭,拱手問道。
“父王派我去東臨押送九百萬兩黃金迴嶺南,這算不算大事兒?”
齊鬆是自己人,張景沒有絲毫的隱瞞。
“九百萬兩黃金!”
聽到這個數字,就連齊鬆也忍不住有些驚訝。
“不錯,東臨王乃是本世子的妹夫,父王的女婿,這次便是東臨王獻於我父王!”
“原來如此!”齊鬆沒有任何懷疑,既然世子都說是嶺南王下達的任務,那麽定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早聞先帝九子中,最小的劉子燁從小便身處軍營之中,文武雙全,頗有一身兵學,此次也可以借機得見!”
說到這裏,齊鬆的臉上便露出了期待,“世子,這次前去可定要向此人討教討教!”
張景聞言,頓時心生不愉,道:“齊將軍,此事父王已經與我說過,將軍無需多言,隻需要趕緊點好將士隨我出發!”
本來他就對東臨王不服,剛才也是為了攬此重任才聽嶺南王說那麽久。
如今,這齊鬆居然也這麽說,自然讓張景頗為煩躁。不過此時還未出發,事還沒有定論,也不得發作。
“好,世子請上樓稍作休息。”
齊鬆拱了拱手,隨後便連忙走到了演武場的擂台之上,開始點起了名單。
有齊鬆的幫忙,這種任務自然很快就能夠完成。
隻不過兩刻鍾,此時演武場內已然備好了兩千人馬,整裝待發。
“世子,人馬已經清點完畢。”齊鬆牽來了一匹黑馬,來到了張景的跟前。
張景見目光掃過,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心裏已然是忍不住有些激動,大聲喝道:
“準備出發!”
“世子請上馬!”齊鬆連忙捧著自己的雙手,用其作為張景的馬鐙。
張景見此,連忙擺了擺手,雙手托住了齊鬆的雙手,將其扶了起來。
“齊將軍不必如此,此行還需多仰仗大將軍!”
齊鬆聞言,也點了點頭,“世子變化之大,王爺想必也會高興不已!”
張景笑了笑,並沒有迴答齊鬆,而是直接握住了韁繩,騎在了馬背之上。
“出發!”
龐大隊伍從演武場中緩緩駛出,然而沒過多久,一道急促的唿喊聲傳來,隻見一名奴仆裝扮的人攔住了中國人的去路。
張景低頭望去,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嶺南王妃的近侍。
“世子,這是王妃托世子帶往東臨的。”
說著,那名近侍便將手中包裹住的錦盒放在了張景的麵前。
張景聞言,恍然大悟,“本世子差點就忘了!”隨後便對著身後的一名士兵擺了擺手,“拿著。”
見士兵將錦盒收起,那近侍卻是再次開口說道:“世子此行王妃十分看好,希望世子能夠凱旋歸來!”
“讓王妃放心,本世子定然完成任務!”
說罷,隨著一道道駕馬聲響起,整個軍隊浩浩蕩蕩地便朝著東臨出發。
從嶺南行至東臨,要不了幾天。
但就是在這幾天內,劉子燁便先行收到了嶺南王的來信,說張景的押運部隊就在途中,不出兩日便會到達東臨。
而這兩日劉子燁也並沒有守株待兔,而是將臥龍安排在了清風閣中。
雖然知道嶺南王的眼線就在此處,但劉子燁每次與臥龍在清風閣中卻是屢次做戲,故意讓那人聽到。
給他們的信息無非不就是留臥龍在此處玩樂,所有的消費由劉子燁承擔。
對於黃金兩個字可是隻字不提。
當然。
在清風閣中的談話會被眼線竊聽,但兩個人真正商量計劃卻是通過紙上去描述。
隨著兩人一次又一次地相商,同樣製定了一個極其完美的計劃。
理所當然,那嶺南王眼線接收到的消息自然也會第一時間傳到嶺南王的耳朵裏。
而嶺南王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趁皇帝不知,將那九百萬兩黃金先運迴嶺南。
至於讓張景斬殺臥龍,劫運黃金也不過是下下策而已。
畢竟這種事兒要是做了,總會留下端倪。
而這個端倪什麽時候發現,那邊相當於是正是和大乾朝廷宣戰。
隻不過對於這個時間,嶺南王也知道馬上就要臨近。
這九百萬兩黃金若是用來發展軍事力量,絕對不可小覷。
現在。
嶺南王知道臥龍並不清楚黃金這件事的時候心裏更是高興不已。
隻要張景按照他所說的去做,那麽這件事便成!
如今,唯一的變數就在張景的身上。
然而此時。
張景帶著整個部隊,順利地來到了東臨郡郡治外。
一路走來,看著東臨六郡那富饒的徒弟,張景的心向往不已。
如果自己坐擁這塊土地那會是一副如何的場景?
“世子,前方百裏便是東臨郡城!”齊鬆朝著張景拱了拱手,說道。
顯然,張景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起來,手上的馬鞭也再次揮舞,“本世子倒是想看看這東臨王到底有什麽能耐!”
看著張景臉上的笑容,齊鬆不禁眉頭一皺,連忙唿喊道:“世子千萬不可與其爭鬥啊!”
此時的張景已然衝在了前頭,如今已經離開了嶺南,自己想做什麽都無人可以阻攔。
齊鬆見此,也隻好長歎了一口氣,隨後便對著身後的兩千將士唿道:“跟上世子!”
此時,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不知不覺地就變快了起來。
沒過多久。
當部隊趕上張景的腳步之後,一道高聳的城牆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當中。
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籲!”張景停下了腳步,伸出手示意身後的軍隊停止前行。
“那就是東臨王帶的兵?”張景麵上露出了不屑,看向了那城外零零散散的數百名士兵,在寬闊的城牆外顯得極其懶散。
齊鬆見此,不由得將目光看向了前方,隨後便皺起了眉頭,“世子,這東臨王怎麽在此處駐兵?”
張景聞言,冷笑連連,“怕不是知道本世子來此,帶兵來此迎接?”
齊鬆沒有說話,張景也隻好率領著隊伍緩緩朝前駛去。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張景這才發現原來這並不是駐兵,而是數百人圍起來的一座小型演武場。
與其說是演武場。
倒不如說像是一個圈子,毫無氣場可言,還看到有士兵正在此處搭弓引箭。
“難道這東臨王平日裏就如此訓練軍士?”張景對此嗤鼻不已,他擅長騎射,雖然不能說百發百中,但是在嶺南也沒有幾個人的箭法能與其媲美。
即便是身旁的齊鬆,單論箭法的話,拍馬屁也比不過張景。
很快。
距離逐漸拉近,張景的心情也越加的激動。
雖然已經極力克製了自己那好勝的心理,但他依舊迫不及待地想讓這些人見識見識什麽叫做真正的箭法!
想到這裏的時候,整個部隊已然來到了這臨時的演武場前。
此時演武場內所有的士兵都將目光看向了張景,瞬間就知道了來人是誰。
“恭迎嶺南世子賁臨東臨!”
張景看著麵前的那些散兵,嘴角不由得微微翹起,“你們知道是本世子要來?”
此時,隻見一名手中拿著黃色令旗的牙門將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走到了張景的跟前,拱手道:
“王爺有過吩咐,今日世子從南門入城,所以命在下將南城關閉,所有百姓隻能從其他城門出入,此城門隻為王爺一人打開。”
說罷,那名牙門將連忙揮了揮手中的旗幟,隨後一道摩擦聲響起,城門打開。
張景見此,笑容則是更盛了起來,將目光看向了身旁的齊鬆,大笑道:“妹夫果然明理,知道兄長前來,還特地如此,倒是辛苦了這城南的百姓,還要繞道從別處出入!”
這話中的意思極其明顯。
東臨王給了世子足夠的麵子,但這位世子卻是對東臨王沒有絲毫的客氣。
齊鬆哪裏又聽不出來張景言中的嘲諷之意,但也隻好細聲說道:“世子,東臨王一片好意,這樣說是不是不太好?”
張景聞言,卻是笑著搖了搖頭,“本世子不過是實話實說而已,凡事應該以民為重,這東臨王如此必然會讓百姓心生不滿。”
“這……”齊鬆啞口無言,張景說的並沒有錯。
隻是為了迎接一個人,便將城門關閉讓百姓們繞道,確實是有些不妥,但是齊鬆總覺得哪裏有些問題。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張景忽然從馬上下來。
隻見張景徑直地走向了其中的一位士兵麵前,仔細地審視著那士兵,說道:
“將弓箭於我。”
那士兵自然不敢不停,隻好將手中的弓箭交到了張景的手中。
張景微微拉動弓弦,臉上盡是輕蔑之色,淡淡地說道:“僅僅一石之弓,你們就如此吃力?”
眾人低著頭沉默不語。
張景見此,沒有廢話,直接從箭筒中取出三支利箭,將其搭在了弓弦之上,隨後便將目光轉向了身側的草靶。
咻。
破空聲響起,隻見三支利劍幾乎都正中靶心。
頓時,張景身邊所有的東臨士兵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特別是那手拿黃旗的士兵,更是忍不住讚歎了起來,“世子神射,令人稱奇!”
下一瞬,整個演武場中便響起了鋪天蓋地的歡唿聲。
“世子神射!”
“世子神射!”
“哈哈哈哈!”
張景笑的極其大聲,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將手中的弓箭還給了那名士兵,隨後便緩緩走到了那牙門將的跟前,問道:“本世子聽聞東臨王也擅長騎射,不知比之本世子箭術如何?”
“這……”
牙門將露出了難色。
“按照事實所說便是,東臨王是本世子的妹夫,他不會找你麻煩。”
看著張景微笑的麵容,那牙門將吞了吞口水,目光閃爍,隨後說道:
“雖然王爺箭術高明,但卑職從未見過能像世子這般神射……”
“哈哈哈!”
張景拍了拍那牙門將的肩膀,說道:“很好!”
說罷,張景便迴到了自己的馬上,一臉欣喜地看著齊鬆,“怎麽樣,就連東臨王的人都說東臨王不如本世子,本世子倒是想看看這東臨王到底還有什麽能耐!”
此話一出,齊鬆整個人都不由得變得緊張了起來,繼續勸道:“世子,千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啊!”
“行了。”
看著齊鬆嚴肅的表情,張景卻是連忙擺了擺手,“隨我入城!”
就這樣。
整個隊伍有條不紊地從城南入城。
行走在街道之上,張景看著如此繁榮的一幕,心中更是對這片土地覬覦不已。
行至鬧市。
所有的百姓看著這陌生的軍隊,一個個都心生疑惑,但卻是不敢多言。
張景見此,卻是在一片鬧市之中停下了腳步。
齊鬆眉頭一皺,不知道這位世子又想做什麽?
然而隻見張景再次下馬,走到了那些百姓的中間,笑著對四周拱了拱手,和氣地說道:“在下從嶺南而來,這東臨王乃是在下的妹夫,今日為了迎接在下,禁止城南出行,對諸位的出行帶來了麻煩,在下在這裏代替東臨王給各位陪個不是……”
果然。
這些百姓一個個都麵麵相覷,忽然人群中走出來了一個佝僂老人。
這佝僂老人手中正捧著一碗水和一隻風幹的海魚,穿過人群走到了張景的麵前,問道:
“這位可是嶺南的世子?”
張景見此,連忙上前攙扶住了那老人,說道:“老人家,在下正是嶺南世子,不知老人家是有什麽事兒嗎?”
“啊,那就對了……”佝僂老人忽然露出了和藹的笑容,說道:“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去過一次嶺南賣些特產,當時被嶺南當地的貴公子欺負,結果沒想到這件事驚動了王爺,多虧了王爺替我主持公道,否則我恐怕無法從嶺南迴來啊……”
聽到此言,張景點了點頭,隨後便笑著看向了周圍,唿道:“諸位放心,現在的嶺南再也沒有那欺壓的貴公子,大家若是喜歡,可以常去嶺南遊玩或者是做生意,我嶺南世子絕對保證大家滿意!”
“那……那,不知嶺南王身體可還好?”佝僂老人再次問道。
“難得老人家掛念,父王的身體現在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說到這裏,那佝僂老人便將手中那碗水遞到了張景的麵前,“世子從嶺南來東臨,想必應該口渴了吧,不如喝了這碗水先。”
張景聞言,將目光看向了老人手中的碗,隻見那水中肉眼可見的還有許些砂礫和漂浮物,頓時就有些猶豫了起來。
“老人家,在下並不口渴,路上行軍自然是帶了不少的水囊。”
張景話音剛落,隻聽到周圍百姓紛紛開始發言。
“老伯,人家貴為世子,哪裏還需要你打水呀。”
“就是,還不快給世子讓路,別耽誤了世子的大事,這水對世子來說實在是太髒了!”
“是啊……”
聽到這些言論,那佝僂老人瞬間就不服氣了,“你們知道什麽,嶺南王是好人,世子也是好人,怎麽會嫌我的水髒呢!”
說罷,那佝僂老人再次將自己手中的碗遞到了張景的麵前,說道:“世子難道真的是嫌棄我老人家的水髒所以才不敢喝嗎……”
張景見此,不由地吞了吞口水,目光也不禁瞟向了身邊的那些百姓,終於是長舒了一口氣,雙手接過了老人的碗,並將其高舉了起來,對著眾人說道:
“我嶺南之人,哪個不是窮苦起家?即便我身為世子,也當與百姓們同甘共苦。”說到這裏,張景麵露堅決之色,“這碗水,我幹了!”
話音剛落,張景閉上了雙眼,將水一飲而盡。
老人見此,臉上笑容更勝,“好啊,嶺南王好,嶺南世子更好啊,嶺南百姓都有福啊……”
說到這裏,周圍的人群中也多出了不少佩服的聲音。
喝罷。
張景抿了抿嘴唇,這味道難以形容,泥腥味道極重不說,還能明顯的聽到砂礫磨牙的響聲。
但周圍百姓如此之多,張景也隻好強忍著不恙,擦了擦嘴角,隨後便將碗還給了眼前的老人,說道:“老伯,水已經喝完了,在下還有要事,您也要注意好身體,我們就此別過!”
說罷,張景便朝著自己隊伍跟前走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佝僂老人卻是再次叫住了他。
“世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