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月一朝,震驚朝野!
不會真有人覺得當昏君很簡單吧 作者:不如去吃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承天殿內。
文武百官齊聚於此。
這些大臣們一個個臉色無比難看。
不過這也難怪,古往今來可從未有過這種口諭。
“離譜,簡直離之大譜!”
“這可是大朝會啊,陛下怎能延誤上朝呢?”
“哎,先帝在位二十餘年可從未有過這種事發生!”
“這這這……這是昏君啊!”
“放肆!爾等竟敢辱罵陛下!”
在這聲怒喝下,眾人紛紛看向了站在大殿前方的蔣太尉。
霎時,整個大殿鴉雀無聲,安靜無比。
蔣太尉原名蔣躍,雖然年過半百,但在他二十歲時便與其兄長蔣騰一同追隨先帝征戰。
二人奮戰數十年,大小戰役近百場,不僅未嚐一敗,甚至還多次解救先帝於險境之中。
但立國之後,其兄蔣騰因不喜朝堂,整日呆在軍營當中厲兵秣馬,先帝便拜其為大將軍,因常駐軍營當中,可以不用上朝。
而蔣躍則是被先帝封為驃騎將軍,賜太尉一職,掌管全國軍事。
“若是再有人敢大罵陛下昏君,休怪本太尉無情!”
蔣躍的聲音響遏行雲,目光所及之處,那些大臣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雖然大乾已經安定多年沒有戰亂,但那股殺氣卻依舊讓朝中大臣膽寒。
此時,安靜的承天殿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緩緩走來。
蔣躍看向門外,便看到王彥滿麵紅光的走進了大殿。
“王大人,陛下怎麽說?”蔣躍率先問道。
王彥笑而不語,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
“別賣關子了,快說啊你!”
此時不僅蔣躍著急,周邊的那些大臣們也十分心急。
王彥擺了擺手,有條不紊的說道:“諸位不要著急!”
“昨夜陛下在禦書房連夜批改奏折,因此才睡過頭誤了朝會。陛下一會兒便來。”
話音一落,大臣們也紛紛都鬆了一口氣。
“原來如此!”
“我就說嘛,陛下怎麽無緣無故不來上朝!”
“是啊是啊,原本我還差點以為……”
一位大臣看了王彥一眼,連忙捂住了嘴,神色十分緊張。
這時,蔣躍卻是拍了拍王彥的肩膀,笑著問道:
“王大人說的可是真的?”
“蔣太尉,老夫又怎敢胡說!”王彥拂袖道。
“方才我去禦書房,陛下依舊以師生之禮待我!”
說到這裏,王彥的下巴也微微抬高了許些,眾人羨慕不已。
太子太傅已經足夠讓人羨慕了,更何況這個太子還登基了!
“不僅如此,我麵見陛下時還訴說諸位之辛勞,因此陛下說要下聖旨慰藉諸位!”
嘩!
王彥言罷,周圍的眾臣再次沸騰了起來。
“多謝王大人,否則我等都快失去耐心了!”
“沒想到陛下剛剛繼位就如此用心,我等不該埋怨啊!”
“是啊,慰藉什麽的我倒是無所謂,我真的有要事稟奏啊!”
“聖旨想來也已經快到了!”
就在王彥話音剛落之時,殿外便傳來了趙賢的聲音。
“聖旨到!”
王彥見此,微微一笑,眾大臣也是紛紛彎下腰。
隻見趙賢手握聖旨,踏入殿中,身後還跟隨著幾位近衛軍。
“受命承天,皇帝製曰:”
“諸位都是國之奇才,國之棟梁,朕不僅愛民,更愛臣子。”
“朕體諒諸位辛勞,便決定從今日起,取消小朝會!諸般小事,諸位可自行決斷。”
“改大朝會為每三月一次,商討國之大事,並上朝時間改為巳時!”
“欽此!”
趙賢剛一念完,下麵那些大臣頓時麵麵相覷,眼中盡是驚疑之色。
特別是王彥,此時他麵色入土,瞳孔中充滿著震驚。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陛下怎麽會做出如此荒謬之事!”
“趙公公,你可知道假傳聖旨是要誅九族的!”
王彥十分激動,但趙賢此時卻是把聖旨交到了一旁的近衛手上。
“聖旨就放在這裏,諸位大人隨意查證。”
說罷,趙賢便頭也不迴地一溜煙離開了。
再不走,他怕自己會被群臣的怒火所殃及。
下一刻,殿中響起了無數的質問聲。
“王大人,這不會就是你說的慰藉吧?”
“禦史大人,您說現在該怎麽辦啊!”
“是啊,現在陛下不理朝政,甚至取消小朝會,大朝會改為三月一次,這可如何是好啊!”
“三月一次朝會,這……這簡直是胡鬧!胡鬧啊!”
“陛下呢?我要見陛下!”
“我要請奏陛下,問問陛下到底為什麽不上朝!”
王彥被問的頭皮發麻,就連站起來的力氣似乎都沒有。
承天殿中哀聲遍地,更有幾位直臣心生憤慨,大罵道:
“昏君啊!真是個大昏君啊!”
“我等為大乾盡心盡力,這昏君卻不顧朝堂!”
“我大乾,要毀在這昏君的手裏了!”
“先帝啊,你若是在天有靈就看看現在的陛下吧!”
“蔣太尉,懇請您也出出主意吧!否則我大乾就完了啊!”
蔣躍此時也是一臉驚恐,盡管他是個大老粗,不擅朝政。
但也知道三個月上一次朝,這隻有昏君才幹得出來啊。
不,曆朝曆代的昏君都沒有陛下這麽離譜!
“此事,恐怕隻有丞相能解決了!”
隨著蔣躍的聲音,那些大臣也恍然大悟,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倒是王彥,眼神中忽然現出一絲不愉,隻不過很快便恢複了正常。
“太尉說得沒錯,司空丞相一定會有辦法!”
“話雖如此,但丞相年邁,行動甚是不便,已經大半年不問朝事了……”
“非常之時必然行非常之事!司空丞相深明大義,他一定有辦法!”
眾人齊聲附和,蔣躍也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想當年他們兄弟二人能夠屢戰屢勝的原因,便是因為司空言被先帝拜為軍師。
若不是司空言的運籌帷幄,他們兄弟二人恐怕早已以身殉國,更不會立下赫赫戰功並活到現在。
忽然,一道拐杖杵地的聲音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隻見一位身穿黑色長袍的老人正杵著拐杖來到了承天殿前。
老人年過花甲,臉上也布滿了皺紋,一雙慈目溫潤祥和,從上至下無一不透露著一股智者的風範。
蔣躍見此,連忙快步上前攙扶,生怕老人不能越過那門檻。
“丞相,是丞相!”
文武百官齊聚於此。
這些大臣們一個個臉色無比難看。
不過這也難怪,古往今來可從未有過這種口諭。
“離譜,簡直離之大譜!”
“這可是大朝會啊,陛下怎能延誤上朝呢?”
“哎,先帝在位二十餘年可從未有過這種事發生!”
“這這這……這是昏君啊!”
“放肆!爾等竟敢辱罵陛下!”
在這聲怒喝下,眾人紛紛看向了站在大殿前方的蔣太尉。
霎時,整個大殿鴉雀無聲,安靜無比。
蔣太尉原名蔣躍,雖然年過半百,但在他二十歲時便與其兄長蔣騰一同追隨先帝征戰。
二人奮戰數十年,大小戰役近百場,不僅未嚐一敗,甚至還多次解救先帝於險境之中。
但立國之後,其兄蔣騰因不喜朝堂,整日呆在軍營當中厲兵秣馬,先帝便拜其為大將軍,因常駐軍營當中,可以不用上朝。
而蔣躍則是被先帝封為驃騎將軍,賜太尉一職,掌管全國軍事。
“若是再有人敢大罵陛下昏君,休怪本太尉無情!”
蔣躍的聲音響遏行雲,目光所及之處,那些大臣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雖然大乾已經安定多年沒有戰亂,但那股殺氣卻依舊讓朝中大臣膽寒。
此時,安靜的承天殿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緩緩走來。
蔣躍看向門外,便看到王彥滿麵紅光的走進了大殿。
“王大人,陛下怎麽說?”蔣躍率先問道。
王彥笑而不語,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
“別賣關子了,快說啊你!”
此時不僅蔣躍著急,周邊的那些大臣們也十分心急。
王彥擺了擺手,有條不紊的說道:“諸位不要著急!”
“昨夜陛下在禦書房連夜批改奏折,因此才睡過頭誤了朝會。陛下一會兒便來。”
話音一落,大臣們也紛紛都鬆了一口氣。
“原來如此!”
“我就說嘛,陛下怎麽無緣無故不來上朝!”
“是啊是啊,原本我還差點以為……”
一位大臣看了王彥一眼,連忙捂住了嘴,神色十分緊張。
這時,蔣躍卻是拍了拍王彥的肩膀,笑著問道:
“王大人說的可是真的?”
“蔣太尉,老夫又怎敢胡說!”王彥拂袖道。
“方才我去禦書房,陛下依舊以師生之禮待我!”
說到這裏,王彥的下巴也微微抬高了許些,眾人羨慕不已。
太子太傅已經足夠讓人羨慕了,更何況這個太子還登基了!
“不僅如此,我麵見陛下時還訴說諸位之辛勞,因此陛下說要下聖旨慰藉諸位!”
嘩!
王彥言罷,周圍的眾臣再次沸騰了起來。
“多謝王大人,否則我等都快失去耐心了!”
“沒想到陛下剛剛繼位就如此用心,我等不該埋怨啊!”
“是啊,慰藉什麽的我倒是無所謂,我真的有要事稟奏啊!”
“聖旨想來也已經快到了!”
就在王彥話音剛落之時,殿外便傳來了趙賢的聲音。
“聖旨到!”
王彥見此,微微一笑,眾大臣也是紛紛彎下腰。
隻見趙賢手握聖旨,踏入殿中,身後還跟隨著幾位近衛軍。
“受命承天,皇帝製曰:”
“諸位都是國之奇才,國之棟梁,朕不僅愛民,更愛臣子。”
“朕體諒諸位辛勞,便決定從今日起,取消小朝會!諸般小事,諸位可自行決斷。”
“改大朝會為每三月一次,商討國之大事,並上朝時間改為巳時!”
“欽此!”
趙賢剛一念完,下麵那些大臣頓時麵麵相覷,眼中盡是驚疑之色。
特別是王彥,此時他麵色入土,瞳孔中充滿著震驚。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陛下怎麽會做出如此荒謬之事!”
“趙公公,你可知道假傳聖旨是要誅九族的!”
王彥十分激動,但趙賢此時卻是把聖旨交到了一旁的近衛手上。
“聖旨就放在這裏,諸位大人隨意查證。”
說罷,趙賢便頭也不迴地一溜煙離開了。
再不走,他怕自己會被群臣的怒火所殃及。
下一刻,殿中響起了無數的質問聲。
“王大人,這不會就是你說的慰藉吧?”
“禦史大人,您說現在該怎麽辦啊!”
“是啊,現在陛下不理朝政,甚至取消小朝會,大朝會改為三月一次,這可如何是好啊!”
“三月一次朝會,這……這簡直是胡鬧!胡鬧啊!”
“陛下呢?我要見陛下!”
“我要請奏陛下,問問陛下到底為什麽不上朝!”
王彥被問的頭皮發麻,就連站起來的力氣似乎都沒有。
承天殿中哀聲遍地,更有幾位直臣心生憤慨,大罵道:
“昏君啊!真是個大昏君啊!”
“我等為大乾盡心盡力,這昏君卻不顧朝堂!”
“我大乾,要毀在這昏君的手裏了!”
“先帝啊,你若是在天有靈就看看現在的陛下吧!”
“蔣太尉,懇請您也出出主意吧!否則我大乾就完了啊!”
蔣躍此時也是一臉驚恐,盡管他是個大老粗,不擅朝政。
但也知道三個月上一次朝,這隻有昏君才幹得出來啊。
不,曆朝曆代的昏君都沒有陛下這麽離譜!
“此事,恐怕隻有丞相能解決了!”
隨著蔣躍的聲音,那些大臣也恍然大悟,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倒是王彥,眼神中忽然現出一絲不愉,隻不過很快便恢複了正常。
“太尉說得沒錯,司空丞相一定會有辦法!”
“話雖如此,但丞相年邁,行動甚是不便,已經大半年不問朝事了……”
“非常之時必然行非常之事!司空丞相深明大義,他一定有辦法!”
眾人齊聲附和,蔣躍也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想當年他們兄弟二人能夠屢戰屢勝的原因,便是因為司空言被先帝拜為軍師。
若不是司空言的運籌帷幄,他們兄弟二人恐怕早已以身殉國,更不會立下赫赫戰功並活到現在。
忽然,一道拐杖杵地的聲音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隻見一位身穿黑色長袍的老人正杵著拐杖來到了承天殿前。
老人年過花甲,臉上也布滿了皺紋,一雙慈目溫潤祥和,從上至下無一不透露著一股智者的風範。
蔣躍見此,連忙快步上前攙扶,生怕老人不能越過那門檻。
“丞相,是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