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九華山下會雙雄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鄱陽湖之事的結束,趙忠的內心也發生了改變。之前趙忠這一百人被訓練出來後,心中所效忠的是趙斌的祖父趙惟敘,又或者說效忠的是太祖一脈的皇室子弟,之所以會跟在趙安、趙斌父子身邊,那都是奉命行事。而趙安當年用手段,憑能耐收得了這百人之首趙福的忠心,後來才能憑借這一百人組建遍及天下的暗衛。
如今趙斌通過鄱陽一事,給予趙忠十足的信任,將手下一路大軍全權托付,從而使得趙忠這位僅僅比趙福弱一絲,在百人乃至如今暗衛中仍然能穩坐第二的人忠心拜投,卻不知日後又會給趙斌換來何等助力。
有趙忠在,尤其是心甘情願跟在趙斌身邊的趙忠在,那趙斌這長江一遊可比之前南下鄂州還要舒服。那時候因為是走陸路,眾人一個白天都在馬背上,雖然吃喝和休息上都有保證,可這一直在馬背上顛簸也不受不了啊。
如今這一路上因為要等明教那兩位太上長老趕來,因此眾人也不著急,想趕路了就坐船上飄飄搖搖的向下遊走上幾日,船坐累了就靠岸遊玩一番,一路上有趙忠前後安排,可謂愜意無比,坐船時有美酒佳肴,遊玩時有美景名勝,一行人就這樣走走停停走了一月方才到池州地界。
這池州在後世有一個不可不去之地,有一道不可不吃的美食,這不可不去之地自然是黃山支脈九華山,而不可不吃的美食則是聞名天下的徽菜臭鱖魚。隻是趙斌如今來的不是時候,臭鱖魚這道名菜還有七百餘年才能被人們發掘出來。不過九華山卻是不可不去,這九華山本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第三十九福地,後來在唐開元末,新羅僧金喬覺在九華山掛單,應化為地藏靈跡,此地遂變成地藏菩薩道場。
而如今九華山正是佛道並立,香火鼎盛之時,因此趙斌等人將車船靠岸,一眾騎卒上岸休整遛馬,眾人則先去城內吃飯,後騎馬向九華山行去。不過這邊剛吃完飯走出城門,趙忠就催馬趕上趙斌,低聲道:“公子,來了,咱們應該剛好能在九華山下遇上。”
趙斌聽趙忠如此說,麵上也是一喜:“這兩位終於來了,也不知忙些什麽,足足一個月才摸過來。”
趙忠笑道:“這迴卻是咱們高看明教了,他們的情報收集主要依托教徒,可這明教多是百姓口口相傳,江湖人都少有信奉,更不要說官家和軍中了,因此他們得到消息速度頗慢,多是一些人盡皆知的消息他們才能收集到。”
“得,那要是這麽說,恐怕刻意讓暗衛不阻攔也沒什麽用,畢竟他們這種獲取消息的方式很難成為暗衛的對手啊。”
“是啊,這迴這二人能趕來還是老奴我授意咱們的人,暗中傳信給他們,他們才能找來,不然這迴恐怕還往鄱陽趕呢。”
趙斌點點頭:“來了多少人?”
“五百騎兵,傳信的說看上去頗為悍勇,應該是當年的老兵。”
趙斌想了想,迴頭喚來嚴成方道:“成方,你這五百騎兵一直在船上窩著也不像話,你現在去河岸邊將他們調來,我們慢慢行,去九華山下等你。”
嚴成方多聰明的人啊,一聽趙斌這話就知道,這是明教那兩位太上長老來了,當即一催戰馬,奔著江邊就趕去,而趙斌等人自然是慢慢向九華山而去。這一個月別說嚴成方的騎卒,就連嚴成方都憋不住了,雖然不時就會讓船隻靠岸,遛遛馬活動活動筋骨,可這水軍的日子終究不能讓騎兵長過啊,因此嚴成方這一去一迴可謂來去如風,沒等趙斌等人走到九華山下,就已經領著人馬趕迴來了。
趙斌見此望望趙忠,而此時一隻信鴿飛來落在趙忠肩頭,取下信鴿腿上的密信一看,趙忠隨即往東南方一指:“公子,那邊有一片開闊地,咱們去那等他們吧,大概還有一炷香的功夫他們也就到了。”
一行人當即按照趙忠的指引之下,穿過一片樹林來到一片平整開闊之地,不等趙斌吩咐嚴成方已然招唿手下眾軍,二龍出水式排開陣型,將身上的束甲絛緊了又緊,戰馬的肚帶也都勒了勒,一個個拿好兵器是嚴陣以待。而韓溪雲、龐恕、嚴成方、張立、張用五人也各披盔甲,韓溪雲自然是有暗衛的帳篷掩護,至於龐恕二人卻無所謂了。
不過最讓趙斌叫苦的是,自己夫人披掛利索後,竟然親自動手將墨玉嘶虎獸上,九龍寶鞍後的盔甲包解了下來,在手中抖開,立在一旁看著趙斌,大有一副今日要是不披甲,今晚就別想上床的架勢,趙斌見此也隻好雙腿一點馬鐙,整個人飄然而落,將九麟鎧穿戴整齊,隨後二次裏翻身上馬,催馬來到軍前。
這邊趙斌一行七人剛在隊前列隊,就見對麵煙塵四起,眼看是來了大隊騎兵,眨眼間兩邊人馬相對而立,對麵軍中走出兩騎。正當中一人一身鎖子連環甲,外罩青褐色戰袍,往麵上看須發花白,頭上無盔用一根青褐色布條束住黑白灰三色交雜的長發,胯下一匹黑馬,得勝鉤上掛著一柄紫銅寶刀,身後馬鞍上隱隱約約不知掛著什麽。
這人身邊一人落後半個馬的距離跟著一人,就見這人身披銅甲頭戴金盔,往麵上看年齡也要在五十歲上下,胯騎一匹棕色戰馬,得勝鉤上則掛著一柄勾摟象鼻大刀。
趙斌在仔細打量對麵二人,而對麵那二人自然也打量趙斌這邊,原本看到趙斌、張立幾人這兩員老將目中還露出疑惑之色,可當目光落在一旁龐恕的身上時,眾將明顯感覺到兩員老將先是一驚,隨後齊齊調轉目光,看向眾人中間的趙斌。
就見正當中那老將緩緩開口問道:“龐恕龐知澈都能心甘情願站在一旁,看來你就是玄青公子趙斌趙於淵了?”
如今趙斌通過鄱陽一事,給予趙忠十足的信任,將手下一路大軍全權托付,從而使得趙忠這位僅僅比趙福弱一絲,在百人乃至如今暗衛中仍然能穩坐第二的人忠心拜投,卻不知日後又會給趙斌換來何等助力。
有趙忠在,尤其是心甘情願跟在趙斌身邊的趙忠在,那趙斌這長江一遊可比之前南下鄂州還要舒服。那時候因為是走陸路,眾人一個白天都在馬背上,雖然吃喝和休息上都有保證,可這一直在馬背上顛簸也不受不了啊。
如今這一路上因為要等明教那兩位太上長老趕來,因此眾人也不著急,想趕路了就坐船上飄飄搖搖的向下遊走上幾日,船坐累了就靠岸遊玩一番,一路上有趙忠前後安排,可謂愜意無比,坐船時有美酒佳肴,遊玩時有美景名勝,一行人就這樣走走停停走了一月方才到池州地界。
這池州在後世有一個不可不去之地,有一道不可不吃的美食,這不可不去之地自然是黃山支脈九華山,而不可不吃的美食則是聞名天下的徽菜臭鱖魚。隻是趙斌如今來的不是時候,臭鱖魚這道名菜還有七百餘年才能被人們發掘出來。不過九華山卻是不可不去,這九華山本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第三十九福地,後來在唐開元末,新羅僧金喬覺在九華山掛單,應化為地藏靈跡,此地遂變成地藏菩薩道場。
而如今九華山正是佛道並立,香火鼎盛之時,因此趙斌等人將車船靠岸,一眾騎卒上岸休整遛馬,眾人則先去城內吃飯,後騎馬向九華山行去。不過這邊剛吃完飯走出城門,趙忠就催馬趕上趙斌,低聲道:“公子,來了,咱們應該剛好能在九華山下遇上。”
趙斌聽趙忠如此說,麵上也是一喜:“這兩位終於來了,也不知忙些什麽,足足一個月才摸過來。”
趙忠笑道:“這迴卻是咱們高看明教了,他們的情報收集主要依托教徒,可這明教多是百姓口口相傳,江湖人都少有信奉,更不要說官家和軍中了,因此他們得到消息速度頗慢,多是一些人盡皆知的消息他們才能收集到。”
“得,那要是這麽說,恐怕刻意讓暗衛不阻攔也沒什麽用,畢竟他們這種獲取消息的方式很難成為暗衛的對手啊。”
“是啊,這迴這二人能趕來還是老奴我授意咱們的人,暗中傳信給他們,他們才能找來,不然這迴恐怕還往鄱陽趕呢。”
趙斌點點頭:“來了多少人?”
“五百騎兵,傳信的說看上去頗為悍勇,應該是當年的老兵。”
趙斌想了想,迴頭喚來嚴成方道:“成方,你這五百騎兵一直在船上窩著也不像話,你現在去河岸邊將他們調來,我們慢慢行,去九華山下等你。”
嚴成方多聰明的人啊,一聽趙斌這話就知道,這是明教那兩位太上長老來了,當即一催戰馬,奔著江邊就趕去,而趙斌等人自然是慢慢向九華山而去。這一個月別說嚴成方的騎卒,就連嚴成方都憋不住了,雖然不時就會讓船隻靠岸,遛遛馬活動活動筋骨,可這水軍的日子終究不能讓騎兵長過啊,因此嚴成方這一去一迴可謂來去如風,沒等趙斌等人走到九華山下,就已經領著人馬趕迴來了。
趙斌見此望望趙忠,而此時一隻信鴿飛來落在趙忠肩頭,取下信鴿腿上的密信一看,趙忠隨即往東南方一指:“公子,那邊有一片開闊地,咱們去那等他們吧,大概還有一炷香的功夫他們也就到了。”
一行人當即按照趙忠的指引之下,穿過一片樹林來到一片平整開闊之地,不等趙斌吩咐嚴成方已然招唿手下眾軍,二龍出水式排開陣型,將身上的束甲絛緊了又緊,戰馬的肚帶也都勒了勒,一個個拿好兵器是嚴陣以待。而韓溪雲、龐恕、嚴成方、張立、張用五人也各披盔甲,韓溪雲自然是有暗衛的帳篷掩護,至於龐恕二人卻無所謂了。
不過最讓趙斌叫苦的是,自己夫人披掛利索後,竟然親自動手將墨玉嘶虎獸上,九龍寶鞍後的盔甲包解了下來,在手中抖開,立在一旁看著趙斌,大有一副今日要是不披甲,今晚就別想上床的架勢,趙斌見此也隻好雙腿一點馬鐙,整個人飄然而落,將九麟鎧穿戴整齊,隨後二次裏翻身上馬,催馬來到軍前。
這邊趙斌一行七人剛在隊前列隊,就見對麵煙塵四起,眼看是來了大隊騎兵,眨眼間兩邊人馬相對而立,對麵軍中走出兩騎。正當中一人一身鎖子連環甲,外罩青褐色戰袍,往麵上看須發花白,頭上無盔用一根青褐色布條束住黑白灰三色交雜的長發,胯下一匹黑馬,得勝鉤上掛著一柄紫銅寶刀,身後馬鞍上隱隱約約不知掛著什麽。
這人身邊一人落後半個馬的距離跟著一人,就見這人身披銅甲頭戴金盔,往麵上看年齡也要在五十歲上下,胯騎一匹棕色戰馬,得勝鉤上則掛著一柄勾摟象鼻大刀。
趙斌在仔細打量對麵二人,而對麵那二人自然也打量趙斌這邊,原本看到趙斌、張立幾人這兩員老將目中還露出疑惑之色,可當目光落在一旁龐恕的身上時,眾將明顯感覺到兩員老將先是一驚,隨後齊齊調轉目光,看向眾人中間的趙斌。
就見正當中那老將緩緩開口問道:“龐恕龐知澈都能心甘情願站在一旁,看來你就是玄青公子趙斌趙於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