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趙斌初臨兩狼關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斌這邊,一個人趕路自然比金兀術五十萬大軍要快,當先來到了韓世忠把守的兩狼關前。
趙斌來到關前,仔細打量,當真是一座險要雄關。這關口所在地名喚三山口,因為此地正有三座大山攔住了道路。東西兩座大山連綿,相對而立,山壁陡峭。兩山之間夾著一條小路,這路寬不過三丈,路兩側山壁幾乎垂直地麵。這條小路略微斜向上,走到最後又是一座小山,山上正是兩狼關,關口城牆和兩側山壁相連。真可謂是一夫當道,萬夫莫開。
尋常城池,城門前都是寬闊空地,唯獨這兩狼關前,隻有一條小路,小路兩側具都是懸崖絕壁。趙斌從這小路上,奔向兩狼關真可謂是藏無可藏,還沒走到關前的陡坡之上,就被守關軍卒發現了。
此時金兵犯境已經一月有餘,這條路上早就斷了行人,韓世忠也早早的下令封關,防備金兵。這軍卒看見趙斌一人,身上還帶著兵器家夥,當即喊道:“城下什麽人?休要上前,不然開弓放箭了。”
趙斌當即抱拳拱手:“煩勞通稟,潞安州節度使陸登路子敬麾下,有重要軍情要麵呈韓元帥。”軍卒一聽是前方傳來的消息,當下不敢怠慢,趕忙趕奔帥府,喊來了韓世忠。
此時軍卒也放趙斌來到了兩狼關城牆之下,韓世忠站在城牆之上向下看去,趙斌在城牆之上仰頭看去。隻見韓世忠留著三綹胡須,看上去約莫三十左右歲年紀,身披盔甲,手扶一柄鋸齒飛鐮三停刀,也在低頭打量趙斌。趙斌如今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長得麵白如玉,身形修長,若非身背銅鐧,一身武者打扮,恐怕都會以為是位文生公子。
韓世忠看著趙斌問道:“你是誰家的娃娃,竟然敢假托我子敬賢弟之名,前來詐我城池!”
“韓總兵何出此言,某和子敬兄合力守城一月有餘,如今受子敬兄所托前來送信啊。”趙斌急忙說道。
韓世忠把頭一搖:“你這娃娃,謊都不會撒,看你身無四兩力,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空有一身武者打扮。看你也是我大宋人士樣貌,莫非投降了金國,做了奸細來詐我關口!”
趙斌一聽韓世忠這樣說,不由得心頭火起,不信我就算了,罵我是漢奸不行啊,當即伸手一指韓世忠:“好你個潑韓五,小爺好心前來報信,你不放我進城也就罷了,竟然還如此辱我!”話音剛落,趙斌身形一晃踩著城牆就飛身而起,來到韓世忠身邊,反手摸出抽出銅鐧,搭在韓世忠肩頭:“我的元帥大人,某要是奸細,不知道你今日還有命在嗎?”
一旁的軍卒紛紛抽出兵刃,圍住趙斌和韓世忠,這時韓世忠反而擺擺手:“你究竟是何人,為何我看你身法如此眼熟?而且你從何知道潑韓五這名號?”
趙斌笑道:“怎麽?韓元帥要和我這麽聊天嗎?”
韓世忠聞言一愣,繼而說道:“既然如此,不知少俠可敢和我去帥府敘話。”
趙斌點點頭,收起銅鐧:“有何不敢,不過正事要緊,如今金兀術已經攻破潞安州了,令五十萬大軍奔兩狼關而來,如今離此還有二百裏,恐怕三五日就到,還請韓元帥早做準備!”
韓世忠聞言一,趕忙喚過副將:“三件大事,速速去辦。第一,派出探馬藍旗,每兩個時辰一報金兵大軍位置;第二,仔細查看城頭火炮,城下鐵滑車是否準備妥當;第三,檢查滾木礌石、糧草弓箭是否充足。”
吩咐好副將下去準備,這才伸手一引:“請少俠隨我帥府敘話吧。”
“好,就請韓元帥頭前帶路。”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帥府,二人分賓主落座,韓世忠見趙斌坐定,不等仆人上茶,就又提出當時城頭之上的問題。
趙斌哈哈哈一笑:“不知韓元帥可記得當年從軍之時,傳授你八手春秋刀之人?”
原來當年西夏國派出一名武僧,名喚黑風,前來中原擺設擂台,想要試探大宋實力。當時正值英宗年間,英宗當即召集天下英雄豪傑,來京城打擂。正值青年的金台上擂台一拳打死了黑風僧,被稱為“天下拳王”,皇帝當即賜封金台為皇城殿上禦教師。
這之後神宗即位,重用王安石變法,宋神宗遣金台為王安石護身保鏢十多年之久,為王安石推行新法立下了汗馬功勞,宋神宗特此加封,皇城禦前教師。
到了宋哲宗年間,金台因為兩代皇帝加封,在民間有了“皇拳教師”之名。這時宋哲宗有心平滅西夏,特命金台領一眾武師從軍,教授軍卒武藝,當時金台所去正是韓世忠投軍的延安府。金台跟著部隊參加了兩次平夏城之戰,不光傳授拳術兵器,還將自己的身法絕學精簡之後,傳給軍中探馬,之後金台雖然離開了軍中,但是這拳術身法仍然在軍中流傳。
後來到了徽宗年間,西夏軍又來進犯,金台正好雲遊天下,來到延安府軍中,見一青年竟然將自己當年所傳拳法、身法練的爐火純青,一時不由得起了愛才之心,奈何這少年已然十九歲,身體骨架已然定型,不能作為衣缽傳人,金台索性留了三個月,傳下東漢名將武瘟神馬武的八手春秋刀。
這少年正是韓世忠,這段故事還是趙斌在五台山學藝時聽金台講起的。至於潑韓五這外號,則是趙斌在後世聽來的,韓世忠原名韓五,因為從小在街頭打架鬥狠,因此被鄉鄰稱為潑韓五。
正因如此,今日韓世忠在城頭之上一見趙斌身法,就覺得好像當年金台離去的身影。如今聽趙斌提起當年教授自己刀法之人,哪裏還能不明白,當即起身:“你莫不是金老恩公的傳人?”
趙斌點點頭:“不錯,我老恩師正是金台,韓師兄如今可還要捉我這奸細?”
聽聞趙斌一句師兄出口,韓世忠一時間也是虎目泛紅,全然不在乎趙斌後麵的話了:“這這這,怎麽好意思,我隻不過跟隨老恩公學了三個月,怎麽能做你師兄呢。”
趙斌趕忙說道:“韓師兄切莫如此,學藝時恩師說了,師兄既然學了他的拳法身法,他也親自教了你三個月的刀法,你自然算是他記名弟子,讓我日後見了,一定要以師兄尊之。”
韓世忠聽聞此言,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往南拜倒:“老師在上,弟子韓世忠有禮,若非老師傳授刀法,潑韓五恐怕早已死在軍前,安能有今日總兵之位,今日又有小師弟報信傳話,收某入門牆之內,弟子感激涕零。”
一旁的趙斌趕忙上前攙扶,韓世忠也止住眼淚,命人去後堂喚來夫人少爺,就在這帥府前廳擺開酒宴,款待趙斌。
趙斌來到關前,仔細打量,當真是一座險要雄關。這關口所在地名喚三山口,因為此地正有三座大山攔住了道路。東西兩座大山連綿,相對而立,山壁陡峭。兩山之間夾著一條小路,這路寬不過三丈,路兩側山壁幾乎垂直地麵。這條小路略微斜向上,走到最後又是一座小山,山上正是兩狼關,關口城牆和兩側山壁相連。真可謂是一夫當道,萬夫莫開。
尋常城池,城門前都是寬闊空地,唯獨這兩狼關前,隻有一條小路,小路兩側具都是懸崖絕壁。趙斌從這小路上,奔向兩狼關真可謂是藏無可藏,還沒走到關前的陡坡之上,就被守關軍卒發現了。
此時金兵犯境已經一月有餘,這條路上早就斷了行人,韓世忠也早早的下令封關,防備金兵。這軍卒看見趙斌一人,身上還帶著兵器家夥,當即喊道:“城下什麽人?休要上前,不然開弓放箭了。”
趙斌當即抱拳拱手:“煩勞通稟,潞安州節度使陸登路子敬麾下,有重要軍情要麵呈韓元帥。”軍卒一聽是前方傳來的消息,當下不敢怠慢,趕忙趕奔帥府,喊來了韓世忠。
此時軍卒也放趙斌來到了兩狼關城牆之下,韓世忠站在城牆之上向下看去,趙斌在城牆之上仰頭看去。隻見韓世忠留著三綹胡須,看上去約莫三十左右歲年紀,身披盔甲,手扶一柄鋸齒飛鐮三停刀,也在低頭打量趙斌。趙斌如今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長得麵白如玉,身形修長,若非身背銅鐧,一身武者打扮,恐怕都會以為是位文生公子。
韓世忠看著趙斌問道:“你是誰家的娃娃,竟然敢假托我子敬賢弟之名,前來詐我城池!”
“韓總兵何出此言,某和子敬兄合力守城一月有餘,如今受子敬兄所托前來送信啊。”趙斌急忙說道。
韓世忠把頭一搖:“你這娃娃,謊都不會撒,看你身無四兩力,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空有一身武者打扮。看你也是我大宋人士樣貌,莫非投降了金國,做了奸細來詐我關口!”
趙斌一聽韓世忠這樣說,不由得心頭火起,不信我就算了,罵我是漢奸不行啊,當即伸手一指韓世忠:“好你個潑韓五,小爺好心前來報信,你不放我進城也就罷了,竟然還如此辱我!”話音剛落,趙斌身形一晃踩著城牆就飛身而起,來到韓世忠身邊,反手摸出抽出銅鐧,搭在韓世忠肩頭:“我的元帥大人,某要是奸細,不知道你今日還有命在嗎?”
一旁的軍卒紛紛抽出兵刃,圍住趙斌和韓世忠,這時韓世忠反而擺擺手:“你究竟是何人,為何我看你身法如此眼熟?而且你從何知道潑韓五這名號?”
趙斌笑道:“怎麽?韓元帥要和我這麽聊天嗎?”
韓世忠聞言一愣,繼而說道:“既然如此,不知少俠可敢和我去帥府敘話。”
趙斌點點頭,收起銅鐧:“有何不敢,不過正事要緊,如今金兀術已經攻破潞安州了,令五十萬大軍奔兩狼關而來,如今離此還有二百裏,恐怕三五日就到,還請韓元帥早做準備!”
韓世忠聞言一,趕忙喚過副將:“三件大事,速速去辦。第一,派出探馬藍旗,每兩個時辰一報金兵大軍位置;第二,仔細查看城頭火炮,城下鐵滑車是否準備妥當;第三,檢查滾木礌石、糧草弓箭是否充足。”
吩咐好副將下去準備,這才伸手一引:“請少俠隨我帥府敘話吧。”
“好,就請韓元帥頭前帶路。”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帥府,二人分賓主落座,韓世忠見趙斌坐定,不等仆人上茶,就又提出當時城頭之上的問題。
趙斌哈哈哈一笑:“不知韓元帥可記得當年從軍之時,傳授你八手春秋刀之人?”
原來當年西夏國派出一名武僧,名喚黑風,前來中原擺設擂台,想要試探大宋實力。當時正值英宗年間,英宗當即召集天下英雄豪傑,來京城打擂。正值青年的金台上擂台一拳打死了黑風僧,被稱為“天下拳王”,皇帝當即賜封金台為皇城殿上禦教師。
這之後神宗即位,重用王安石變法,宋神宗遣金台為王安石護身保鏢十多年之久,為王安石推行新法立下了汗馬功勞,宋神宗特此加封,皇城禦前教師。
到了宋哲宗年間,金台因為兩代皇帝加封,在民間有了“皇拳教師”之名。這時宋哲宗有心平滅西夏,特命金台領一眾武師從軍,教授軍卒武藝,當時金台所去正是韓世忠投軍的延安府。金台跟著部隊參加了兩次平夏城之戰,不光傳授拳術兵器,還將自己的身法絕學精簡之後,傳給軍中探馬,之後金台雖然離開了軍中,但是這拳術身法仍然在軍中流傳。
後來到了徽宗年間,西夏軍又來進犯,金台正好雲遊天下,來到延安府軍中,見一青年竟然將自己當年所傳拳法、身法練的爐火純青,一時不由得起了愛才之心,奈何這少年已然十九歲,身體骨架已然定型,不能作為衣缽傳人,金台索性留了三個月,傳下東漢名將武瘟神馬武的八手春秋刀。
這少年正是韓世忠,這段故事還是趙斌在五台山學藝時聽金台講起的。至於潑韓五這外號,則是趙斌在後世聽來的,韓世忠原名韓五,因為從小在街頭打架鬥狠,因此被鄉鄰稱為潑韓五。
正因如此,今日韓世忠在城頭之上一見趙斌身法,就覺得好像當年金台離去的身影。如今聽趙斌提起當年教授自己刀法之人,哪裏還能不明白,當即起身:“你莫不是金老恩公的傳人?”
趙斌點點頭:“不錯,我老恩師正是金台,韓師兄如今可還要捉我這奸細?”
聽聞趙斌一句師兄出口,韓世忠一時間也是虎目泛紅,全然不在乎趙斌後麵的話了:“這這這,怎麽好意思,我隻不過跟隨老恩公學了三個月,怎麽能做你師兄呢。”
趙斌趕忙說道:“韓師兄切莫如此,學藝時恩師說了,師兄既然學了他的拳法身法,他也親自教了你三個月的刀法,你自然算是他記名弟子,讓我日後見了,一定要以師兄尊之。”
韓世忠聽聞此言,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往南拜倒:“老師在上,弟子韓世忠有禮,若非老師傳授刀法,潑韓五恐怕早已死在軍前,安能有今日總兵之位,今日又有小師弟報信傳話,收某入門牆之內,弟子感激涕零。”
一旁的趙斌趕忙上前攙扶,韓世忠也止住眼淚,命人去後堂喚來夫人少爺,就在這帥府前廳擺開酒宴,款待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