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金鐧遙指昏君身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斌緩緩點點頭道:“不錯,大人所說,正是家父!”
趙士?聞言急忙躬身一禮,趙斌見此也微微拱手還禮,畢竟對於這位趙士?,趙斌心中還是滿懷敬佩之意,要知道在前世嶽飛被冤下獄後,滿朝文武或多或少都忌憚秦檜和趙構,所以少有人上書保本。
這時偏偏是這位趙大人在金殿之上直言,言說,“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複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飛無他。”
隻可惜他雖為宗正,一人之力又豈能逆天,到最後反而落得被萬俟卨、羅汝楫等人汙蔑,被秦檜構陷,最後謫居建州,死後才被追封一個循王,因此趙斌對這位宗正大人心中還是有三分敬意在。
而趙士?一見趙斌迴禮,急忙退在一旁,口稱不敢,“臣父乃是商王趙元份曾孫、濮安懿王趙允讓孫,昌王趙宗晟子,依族譜......”
趙斌笑著接話道:“商王乃是太宗皇帝第四子,與孤曾祖同輩,算來大人還是趙構你的叔父啊?”
趙斌說完側目看向台上的趙構,而趙構這時臉色卻是陰晴不定,心中暗道:“媽的,這可真是朕的好叔叔,你出來你倒是幫朕否認一下他啊,誰讓你幫忙論證,他的輩分是不是真能存在了啊!”
而趙士?此時似是感覺到趙構那迫切的心聲,當下拱手衝著趙斌說道:“額,皇叔,可據我所知,崇寧二年趙安的確生有一子,並且依製度報來宗正府記錄,府內也依舊製定了俸祿,錄了名冊,可當時報上來的名字,似乎、似乎為趙世閑啊?”
趙斌緩緩點頭道:“不錯,是有此事,這個名字不過是依家譜字輩所起,可當年舊事想必閣下也有耳聞,因此我這些年都用趙斌這個名字,行走天下!”
趙士?聞言微微點頭,可台上的趙構似乎抓住什麽漏洞一樣,當下激動的高聲喝道:“你姓名與宗族譜係不同,你定是詐名冒領,說,真皇親是不是已經被你害死了?”
趙構此言一出,不光是趙斌,就連群臣都是一愣,趙士?更是無奈的搖頭一歎,隨即向著趙斌一禮後,拱手退去一邊。
而趙斌望著台上的趙構,更是無奈苦笑道:“趙構啊趙構,你是急糊塗了?還是腦子真不夠用啊?怎麽如此愚蠢的問題也能說出口?崇寧二年距今才多少年?你是真當天下人死絕了嗎?家父如今尚在大名府,你要是有異議,便隨我去大名府拜見一下你的曾爺爺啊?況且孤剛才都已經明言,這封詔書是我親自從你父皇手中取來,難道你覺得你瞎,你父皇也瞎嗎?”
“誰,誰知道你用了什麽手段,沒準父皇也是被你蒙蔽!”
“哦?那孤是不是也能說,淵聖皇帝也是被鄧肅蒙蔽?你那封繼任詔書也是子虛烏有?”
“你你你你,你這奸賊!”
“趙構,你這無君無父之人,如今詔書、人證具在,你還敢口出狂言,不尊長輩、不奉父詔,此真不孝不悌不恭不敬之輩!”
說完趙斌麵色一正,“趙構,你怕什麽?你真怕你自己多一位爺爺?還是怕孤手中這根金鐧?”
趙斌說完將雙臂一晃,這柄斜抱在手中的金鐧立時被趙斌拎在手中,隨即抬手鐧指趙構,“趙構,你可識得此鐧否,此乃太宗皇帝親封!仁宗皇帝禦製,道君皇帝加封的打王金鐧,自太宗皇帝起,便封此鐧上打昏君,下壓讒臣,你是今日怕此鐧落在你的身上吧?”
趙構看著那指向自己的金鐧,還有橫眉立目,一身殺氣四溢的趙斌,嚇得連連後退,直到雙腿撞上龍椅後,這位更是跌坐在龍椅之上。
坐在龍椅上後,趙構倒是平添了幾分勇氣,當下提氣說道:“你,你,你有金鐧又如何,你是朕的皇爺又如何,你是八賢王又如何,朕自登基以來,民生吏治從無差錯,百姓安定,何錯之有?朕既然無錯,你這金鐧又有何用?”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趙構,你好不要臉,竟然真能說出此言來!無妨,無妨,有理不怕辯,今日孤來臨安,便是與你辯理,來,來,來!將這一幹人犯、人證,都與我押上殿來!”
隨著趙斌一聲令下,殿門前立時有軍士上前,分出一條道路來,隨即就見一隊軍士分左右帶著一群人走上金殿,這些人中有的是自己昂首許行,有的卻是繩捆索綁,而隊伍的最後,有一人更是被抬上金殿。
而當這些人在趙斌左手邊站定後,趙構抬眼看去卻覺得後背發涼,周圍群臣中有那朝堂老臣眼中更是露出意外之色。
趙斌側目看看上殿的這些人,尤其看到隊伍最後被像死豬一樣,抬上金殿的秦檜,也不由得搖頭失笑。可趙斌卻並沒急著去說這些人,而是手腕一抖,將金鐧重新抱迴身側,繼而凝雙目看向趙構。
“趙構,事到如今,你還要說你有功無過嗎?”
“朕,何錯之有?”
“趙構!在此殿上,在此階前,你敢說你問心無愧嗎?你低頭看看這禦階之上,沙丙大人的血可還沒幹呢?”
“沙丙違逆聖意,死有餘辜!”
“哦?違逆聖意?他違什麽意了?他不過是在殿上,為嶽飛說了幾句公道話罷了?難道你的意思是,嶽飛謀逆,沙丙就該順著你的意思,誣陷嶽飛,誣陷這位衛國忠良?”
“你,你!”
“趙構啊,趙構,沙丙是你的人,是你手下的大忠臣!今時今日,此金殿之上,若沙丙還在,他定可護在你的身前,大聲與我爭辯!可惜啊,這位你的死忠,卻被你親口給逼死在金殿之上了!”
說到此,趙斌忽然又搖搖頭,“不對,你手下還有一位忠臣,一位深感你賞識之恩,牢記你信任之恩,每每把你對他的封賞掛在嘴邊,每每提起,總記得你對他少年提拔,讓他三十歲便能建節啊!可惜啊,他也沒想到,他感念之言,最後竟然也成了定罪之言!”
趙士?聞言急忙躬身一禮,趙斌見此也微微拱手還禮,畢竟對於這位趙士?,趙斌心中還是滿懷敬佩之意,要知道在前世嶽飛被冤下獄後,滿朝文武或多或少都忌憚秦檜和趙構,所以少有人上書保本。
這時偏偏是這位趙大人在金殿之上直言,言說,“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複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飛無他。”
隻可惜他雖為宗正,一人之力又豈能逆天,到最後反而落得被萬俟卨、羅汝楫等人汙蔑,被秦檜構陷,最後謫居建州,死後才被追封一個循王,因此趙斌對這位宗正大人心中還是有三分敬意在。
而趙士?一見趙斌迴禮,急忙退在一旁,口稱不敢,“臣父乃是商王趙元份曾孫、濮安懿王趙允讓孫,昌王趙宗晟子,依族譜......”
趙斌笑著接話道:“商王乃是太宗皇帝第四子,與孤曾祖同輩,算來大人還是趙構你的叔父啊?”
趙斌說完側目看向台上的趙構,而趙構這時臉色卻是陰晴不定,心中暗道:“媽的,這可真是朕的好叔叔,你出來你倒是幫朕否認一下他啊,誰讓你幫忙論證,他的輩分是不是真能存在了啊!”
而趙士?此時似是感覺到趙構那迫切的心聲,當下拱手衝著趙斌說道:“額,皇叔,可據我所知,崇寧二年趙安的確生有一子,並且依製度報來宗正府記錄,府內也依舊製定了俸祿,錄了名冊,可當時報上來的名字,似乎、似乎為趙世閑啊?”
趙斌緩緩點頭道:“不錯,是有此事,這個名字不過是依家譜字輩所起,可當年舊事想必閣下也有耳聞,因此我這些年都用趙斌這個名字,行走天下!”
趙士?聞言微微點頭,可台上的趙構似乎抓住什麽漏洞一樣,當下激動的高聲喝道:“你姓名與宗族譜係不同,你定是詐名冒領,說,真皇親是不是已經被你害死了?”
趙構此言一出,不光是趙斌,就連群臣都是一愣,趙士?更是無奈的搖頭一歎,隨即向著趙斌一禮後,拱手退去一邊。
而趙斌望著台上的趙構,更是無奈苦笑道:“趙構啊趙構,你是急糊塗了?還是腦子真不夠用啊?怎麽如此愚蠢的問題也能說出口?崇寧二年距今才多少年?你是真當天下人死絕了嗎?家父如今尚在大名府,你要是有異議,便隨我去大名府拜見一下你的曾爺爺啊?況且孤剛才都已經明言,這封詔書是我親自從你父皇手中取來,難道你覺得你瞎,你父皇也瞎嗎?”
“誰,誰知道你用了什麽手段,沒準父皇也是被你蒙蔽!”
“哦?那孤是不是也能說,淵聖皇帝也是被鄧肅蒙蔽?你那封繼任詔書也是子虛烏有?”
“你你你你,你這奸賊!”
“趙構,你這無君無父之人,如今詔書、人證具在,你還敢口出狂言,不尊長輩、不奉父詔,此真不孝不悌不恭不敬之輩!”
說完趙斌麵色一正,“趙構,你怕什麽?你真怕你自己多一位爺爺?還是怕孤手中這根金鐧?”
趙斌說完將雙臂一晃,這柄斜抱在手中的金鐧立時被趙斌拎在手中,隨即抬手鐧指趙構,“趙構,你可識得此鐧否,此乃太宗皇帝親封!仁宗皇帝禦製,道君皇帝加封的打王金鐧,自太宗皇帝起,便封此鐧上打昏君,下壓讒臣,你是今日怕此鐧落在你的身上吧?”
趙構看著那指向自己的金鐧,還有橫眉立目,一身殺氣四溢的趙斌,嚇得連連後退,直到雙腿撞上龍椅後,這位更是跌坐在龍椅之上。
坐在龍椅上後,趙構倒是平添了幾分勇氣,當下提氣說道:“你,你,你有金鐧又如何,你是朕的皇爺又如何,你是八賢王又如何,朕自登基以來,民生吏治從無差錯,百姓安定,何錯之有?朕既然無錯,你這金鐧又有何用?”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趙構,你好不要臉,竟然真能說出此言來!無妨,無妨,有理不怕辯,今日孤來臨安,便是與你辯理,來,來,來!將這一幹人犯、人證,都與我押上殿來!”
隨著趙斌一聲令下,殿門前立時有軍士上前,分出一條道路來,隨即就見一隊軍士分左右帶著一群人走上金殿,這些人中有的是自己昂首許行,有的卻是繩捆索綁,而隊伍的最後,有一人更是被抬上金殿。
而當這些人在趙斌左手邊站定後,趙構抬眼看去卻覺得後背發涼,周圍群臣中有那朝堂老臣眼中更是露出意外之色。
趙斌側目看看上殿的這些人,尤其看到隊伍最後被像死豬一樣,抬上金殿的秦檜,也不由得搖頭失笑。可趙斌卻並沒急著去說這些人,而是手腕一抖,將金鐧重新抱迴身側,繼而凝雙目看向趙構。
“趙構,事到如今,你還要說你有功無過嗎?”
“朕,何錯之有?”
“趙構!在此殿上,在此階前,你敢說你問心無愧嗎?你低頭看看這禦階之上,沙丙大人的血可還沒幹呢?”
“沙丙違逆聖意,死有餘辜!”
“哦?違逆聖意?他違什麽意了?他不過是在殿上,為嶽飛說了幾句公道話罷了?難道你的意思是,嶽飛謀逆,沙丙就該順著你的意思,誣陷嶽飛,誣陷這位衛國忠良?”
“你,你!”
“趙構啊,趙構,沙丙是你的人,是你手下的大忠臣!今時今日,此金殿之上,若沙丙還在,他定可護在你的身前,大聲與我爭辯!可惜啊,這位你的死忠,卻被你親口給逼死在金殿之上了!”
說到此,趙斌忽然又搖搖頭,“不對,你手下還有一位忠臣,一位深感你賞識之恩,牢記你信任之恩,每每把你對他的封賞掛在嘴邊,每每提起,總記得你對他少年提拔,讓他三十歲便能建節啊!可惜啊,他也沒想到,他感念之言,最後竟然也成了定罪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