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大宋受命玉印現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暗衛傳信自有獨到手段,況且趙斌這邊行軍方向、速度已定,每日大致在哪裏駐紮無論是趙忠還是張憲都能安排妥當,因此這負責送信的暗衛自然知道該往何處去尋趙斌。
而等這份情報送到趙斌手中時,大軍剛剛經過一日的趕路,來到長江岸邊,張憲等人在那邊安頓人馬,而趙斌則在渡頭的客房內靜靜翻看情報。
一開始看到沙丙審問嶽飛時,趙斌還麵色如常,甚至看到沙丙查賬時,趙斌還搖頭失笑和一旁的趙忠開起玩笑來。
“忠叔,還好當年撥了些產業給大哥啊,那時還有人說我是崽賣爺田,現在看來,當年若是隻給財物不給買賣,如今大哥這受賄的罪名怕是逃不掉了啊!”
“還是老爺您眼光獨到,不然的話,恐怕嶽帥過不了沙丙這一關啊,隻是可惜了沙大人,一代忠良,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說起沙丙來,趙斌也不由得搖頭感歎,“沙丙此人,興有趙構,敗也趙構,忠心了一輩子的他,最後對趙構在失望,卻也不會選擇低頭另尋出路了,隻可惜啊,他的死卻沒能喊醒趙構,反倒成了咱們的助力!”
這嘴上說著,趙斌便又繼續向後翻看起來,待看到東窗定計時,趙斌周身便已然騰起陣陣殺氣來,而待看到秦檜見張國祥,趕往禦書房進言,趙斌卻又一愣,“忠叔,這秦檜也不傻啊,知道張憲他們破了毒酒計後,必然要找他算賬,不過就是他手下的人拙了些,他手下要是有和暗衛一般的人馬在,恐怕咱們這支人馬現在都該列陣迎敵了!”
“哎,老爺,這事憑他秦檜可辦不到,就算他不貪那些錢,他也請不來高手教導啊,他那些手下實在是糟蹋了皇城司的名頭,咱家的暗衛站在秦檜手下的背後,那些人可是絲毫都沒有察覺!”
趙斌自身輕身功夫不差,想想這些皇城司的小廝,當下也是附和的微微點頭,隨即便繼續向後看去,而趙忠在一旁看著趙斌看完的情報,目中二次露出一絲驚愕之色,“賢爺,您這次可真是料事如神啊,當年您遠在太原,怎麽就能料到這萬俟卨、羅汝楫會和嶽爺的案子有關啊?”
而趙斌此時看著眼前的情報,卻對趙忠所言充耳不聞,隻是這臉色變得越來越黑。
待看到最後,這賢爺將手中情報重重往桌案上一砸,口中更是怒罵出聲,“好,好,好,好羅汝楫、好萬俟卨,你二人好狗膽,竟然真能想出披麻問這等陰狠招數,真當孤手中鋼刀不利乎?”
隨即就見趙斌抬眼看向趙忠,當下沉聲下令道:“趙忠聽令,速去筆墨紙硯前來,另外喚牛皋、張賢、嶽雲、狄雷等人前來議事,另外傳信臨安城大理寺”,說到此趙斌卻是微微一頓,緊接著一連深吸幾口氣後,方才緩緩說道:“命他們,多備金瘡藥,早聘名醫,以備不測!”
說完趙斌將手中情報遞予趙忠,趙忠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手中讓趙斌大怒的情報,卻也下意識的打個冷戰,緊接著急忙將情報收入懷中,隨即轉身從一旁的桌案上為趙斌取來筆墨紙硯,方才轉身出門去喚牛皋等人。
而趙斌這邊卻是鋪紙提筆,一封長文是一揮而就,待寫完最後一個字後,趙斌轉身從一旁取過那個裝金鐧的皮筒,翻手打開筒蓋,從背後抽出鹿角寶刀,刀尖對著筒蓋內側四角微微一點,緊接著刀刃往旁一撥,一塊皮料飄落在地,而在筒蓋內卻出現一方玉印。
趙斌當下探手從中取出這方玉印擺在一旁,而就在這時趙忠也引著張憲幾人迴到茶坊之內,趙斌當下招唿道:“忠叔,取印泥和孤八賢王大印前來!”
趙忠這邊答應一聲,當下從隨身的包袱中取出大印,至於印泥一旁自有別的暗衛呈上。趙忠接過印泥,一手持印一手持印奩,將印泥均勻的上在印麵之上,待印麵都被朱紅色的印泥染勻,趙忠方才雙手托印遞予趙斌。
趙斌這邊雙手持印,將這八賢王大印穩穩的扣在文末,隨即又將剛剛從皮筒內取出的那枚玉印遞予趙忠,待趙忠將印上占滿印色後,趙斌方才將那印蓋在八賢王印的右上角處。
一旁的牛皋見此不由得笑道:“斌哥,你這印蓋歪了啊,是不是平常自己不幹這活啊,怎麽後蓋的這枚印,反倒比你的印還高半頭啊!”
這印文用的都是篆字,再加上朱紅色染,所以牛皋一時倒沒認出印文來,而那邊的張憲聞言側目看來,卻一眼認出這兩方印的印文來,那八賢王印自然沒什麽出奇,而另外那麽印卻嚇得張憲後退半步,雙腿一軟險些跪倒在地。
後麵的嶽雲、嚴成方見此急忙用手相攙,牛皋更是詫異的迴頭看去,“張憲,你怎麽了?一個印文給你嚇成這樣?”
“‘秦製,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曆代因之。唐改為寶,其製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周廣順中,始造二寶,其一日皇帝承天受命之寶,一曰太祖受禪,傳此二寶,又製大宋受命之寶。”
牛皋聞言卻撓撓頭道:“張憲,你這拐彎抹角的說什麽啊?和斌哥這玉印又有什麽關係啊?”
“怎麽沒有,賢爺剛才蓋的,正是我大宋受命之寶!我大宋一朝,隻此寶為最尊,就是那傳國璽也要弱上半頭!”
一聽張憲這話,屋內眾人都目露驚異之色,而趙斌卻依舊是麵色鐵青,待將玉印交由趙忠收好後,趙斌方才緩緩說道:“嶽帥二審已然結束,刑部尚書沙丙在金殿上為大哥諫言,卻觸怒趙構,被這昏君三言兩語逼死在朝堂之上!”
趙斌此言一出,屋內六將也是一驚,隨即就聽趙斌沉聲道:“牛皋,去,把精忠大旗收起來吧,現在忠已然沒用了,再舉著這麵旗,卻是平白汙了它,將他仔細收好,待大哥領軍時再懸此旗!”
而等這份情報送到趙斌手中時,大軍剛剛經過一日的趕路,來到長江岸邊,張憲等人在那邊安頓人馬,而趙斌則在渡頭的客房內靜靜翻看情報。
一開始看到沙丙審問嶽飛時,趙斌還麵色如常,甚至看到沙丙查賬時,趙斌還搖頭失笑和一旁的趙忠開起玩笑來。
“忠叔,還好當年撥了些產業給大哥啊,那時還有人說我是崽賣爺田,現在看來,當年若是隻給財物不給買賣,如今大哥這受賄的罪名怕是逃不掉了啊!”
“還是老爺您眼光獨到,不然的話,恐怕嶽帥過不了沙丙這一關啊,隻是可惜了沙大人,一代忠良,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說起沙丙來,趙斌也不由得搖頭感歎,“沙丙此人,興有趙構,敗也趙構,忠心了一輩子的他,最後對趙構在失望,卻也不會選擇低頭另尋出路了,隻可惜啊,他的死卻沒能喊醒趙構,反倒成了咱們的助力!”
這嘴上說著,趙斌便又繼續向後翻看起來,待看到東窗定計時,趙斌周身便已然騰起陣陣殺氣來,而待看到秦檜見張國祥,趕往禦書房進言,趙斌卻又一愣,“忠叔,這秦檜也不傻啊,知道張憲他們破了毒酒計後,必然要找他算賬,不過就是他手下的人拙了些,他手下要是有和暗衛一般的人馬在,恐怕咱們這支人馬現在都該列陣迎敵了!”
“哎,老爺,這事憑他秦檜可辦不到,就算他不貪那些錢,他也請不來高手教導啊,他那些手下實在是糟蹋了皇城司的名頭,咱家的暗衛站在秦檜手下的背後,那些人可是絲毫都沒有察覺!”
趙斌自身輕身功夫不差,想想這些皇城司的小廝,當下也是附和的微微點頭,隨即便繼續向後看去,而趙忠在一旁看著趙斌看完的情報,目中二次露出一絲驚愕之色,“賢爺,您這次可真是料事如神啊,當年您遠在太原,怎麽就能料到這萬俟卨、羅汝楫會和嶽爺的案子有關啊?”
而趙斌此時看著眼前的情報,卻對趙忠所言充耳不聞,隻是這臉色變得越來越黑。
待看到最後,這賢爺將手中情報重重往桌案上一砸,口中更是怒罵出聲,“好,好,好,好羅汝楫、好萬俟卨,你二人好狗膽,竟然真能想出披麻問這等陰狠招數,真當孤手中鋼刀不利乎?”
隨即就見趙斌抬眼看向趙忠,當下沉聲下令道:“趙忠聽令,速去筆墨紙硯前來,另外喚牛皋、張賢、嶽雲、狄雷等人前來議事,另外傳信臨安城大理寺”,說到此趙斌卻是微微一頓,緊接著一連深吸幾口氣後,方才緩緩說道:“命他們,多備金瘡藥,早聘名醫,以備不測!”
說完趙斌將手中情報遞予趙忠,趙忠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手中讓趙斌大怒的情報,卻也下意識的打個冷戰,緊接著急忙將情報收入懷中,隨即轉身從一旁的桌案上為趙斌取來筆墨紙硯,方才轉身出門去喚牛皋等人。
而趙斌這邊卻是鋪紙提筆,一封長文是一揮而就,待寫完最後一個字後,趙斌轉身從一旁取過那個裝金鐧的皮筒,翻手打開筒蓋,從背後抽出鹿角寶刀,刀尖對著筒蓋內側四角微微一點,緊接著刀刃往旁一撥,一塊皮料飄落在地,而在筒蓋內卻出現一方玉印。
趙斌當下探手從中取出這方玉印擺在一旁,而就在這時趙忠也引著張憲幾人迴到茶坊之內,趙斌當下招唿道:“忠叔,取印泥和孤八賢王大印前來!”
趙忠這邊答應一聲,當下從隨身的包袱中取出大印,至於印泥一旁自有別的暗衛呈上。趙忠接過印泥,一手持印一手持印奩,將印泥均勻的上在印麵之上,待印麵都被朱紅色的印泥染勻,趙忠方才雙手托印遞予趙斌。
趙斌這邊雙手持印,將這八賢王大印穩穩的扣在文末,隨即又將剛剛從皮筒內取出的那枚玉印遞予趙忠,待趙忠將印上占滿印色後,趙斌方才將那印蓋在八賢王印的右上角處。
一旁的牛皋見此不由得笑道:“斌哥,你這印蓋歪了啊,是不是平常自己不幹這活啊,怎麽後蓋的這枚印,反倒比你的印還高半頭啊!”
這印文用的都是篆字,再加上朱紅色染,所以牛皋一時倒沒認出印文來,而那邊的張憲聞言側目看來,卻一眼認出這兩方印的印文來,那八賢王印自然沒什麽出奇,而另外那麽印卻嚇得張憲後退半步,雙腿一軟險些跪倒在地。
後麵的嶽雲、嚴成方見此急忙用手相攙,牛皋更是詫異的迴頭看去,“張憲,你怎麽了?一個印文給你嚇成這樣?”
“‘秦製,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曆代因之。唐改為寶,其製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周廣順中,始造二寶,其一日皇帝承天受命之寶,一曰太祖受禪,傳此二寶,又製大宋受命之寶。”
牛皋聞言卻撓撓頭道:“張憲,你這拐彎抹角的說什麽啊?和斌哥這玉印又有什麽關係啊?”
“怎麽沒有,賢爺剛才蓋的,正是我大宋受命之寶!我大宋一朝,隻此寶為最尊,就是那傳國璽也要弱上半頭!”
一聽張憲這話,屋內眾人都目露驚異之色,而趙斌卻依舊是麵色鐵青,待將玉印交由趙忠收好後,趙斌方才緩緩說道:“嶽帥二審已然結束,刑部尚書沙丙在金殿上為大哥諫言,卻觸怒趙構,被這昏君三言兩語逼死在朝堂之上!”
趙斌此言一出,屋內六將也是一驚,隨即就聽趙斌沉聲道:“牛皋,去,把精忠大旗收起來吧,現在忠已然沒用了,再舉著這麵旗,卻是平白汙了它,將他仔細收好,待大哥領軍時再懸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