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物資齊備候天時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將一聽此言,卻是麵麵相覷,倒是那邊趙忠最先反應過來,“老爺,您是想起李若水李大人了?”
趙斌微微點點頭,“是啊,當年大金二太子喇罕在德州城內胡作非為,被某所知,因此我曾親往德州取其人頭,想要去黃河岸問問兀術,當年他允我不傷黎民一事,是否還算數,那時我曾在金營之內見過李大人一麵,其一言一行我至今記憶猶新啊!”
“當日我曾想救李大人出離金營,卻不想被李大人嚴詞拒絕,甚至已死相逼也不願與我同離金營,大人言說,‘此世間,一人有一人之使命,我的使命,便是在這金營之中,仰仗兀術信任,照顧二帝,護理藏書’。又曰,‘國破家亡,李某區區殘軀,何懼一死。要是我死能喚醒大宋群臣護國之心,也是一件美事啊’。後來李大人以身行此言,在大金殿前喝罵吳乞買,最後被其硬生生截取十指,亂刀剁成肉泥,如今李大人殘骸卻還在北國不曾南歸,實乃我等之失啊!”
聽趙斌提起這位李大人,眾將一時間也是心緒低落,一個個都低頭沉思,而那邊趙忠也急忙迴道:“迴賢爺,李若虛大人便是李若水大人之次兄啊!而且李大人之所以能入朝為官,正是老太師保舉,以撫恤而入仕!”
趙斌聽聞此言,臉上露出一抹驚喜之色,“果然?我剛才聽到李大人的姓名,就在猜測其是不是和李若水大人有同宗之誼,不曾想竟然是李大人的次兄,如此說來,被服一事定矣!”
趙斌說完從一旁取過一頁信紙,將信紙在麵前仔細展開後,取筆在手後點點刷刷,一封書信一揮而就,隨後從一旁接過一個信封裝在其中,繼而抬頭環視帳內,沉吟半晌後點手喚道:“遊奕軍統製王貴何在?”
王貴聞言急忙起身邁步出列,“末將在此!”
“令你持本王手書一封,攜一百親兵即刻啟程南下,往鄂州城解大軍被服前來朱仙鎮!為我大軍禦寒!”
“得令啊!”王貴言罷上前接過趙斌手中封好的信封。
而那邊梁興遲疑半晌後,邁步出列拱手向上道:“啟稟賢爺,我嶽家軍原本有兵不到二十萬,鄂州城內的被服也是按二十萬大軍籌備,但如今我朱仙鎮一十八座聯營內有兵三十萬,這餘下十萬人馬的被服該從何出而來?”
這梁興如今為忠勇軍統製,這一軍中多是民間慕名來投的百姓,以及九龍陣內歸正的北地漢人,那慕名來投的百姓暫且不說,而那些人歸正漢人的棉衣棉被現在可都在開封城內,因此梁興對這些被服最為關心。
趙斌聞言卻展顏笑道:“這二十萬人馬的被服都已經解決了,餘下的十萬自然不叫難事”,趙斌說完扭頭看向桌案旁的趙忠,“忠叔,餘下十萬被服,便由咱們太原府調撥,一樣是手書一封,你尋人送去給張睿張大人!”
趙斌說完提筆在手,點點刷刷寫好一封手書,又在信上蓋上自己隨身的私印,繼而抬手遞予趙忠。隨後趙斌手下不停,第三封信一揮而就,寫完後趙斌抬頭看向帳內的楊再興。
感受到趙斌的目光,楊再興立時抬頭看去,“右軍統製楊再興何在?”
楊再興聞言急忙起身拱手上前,“末將在此!卻不知賢爺有何驅使?”
“楊將軍,不知你與昔年牛頭山時,那位東平王高寵可曾相識啊?”
楊再興聞言一愣,“那是當然,高王爺與我有半師之誼,若非當年武科場後高將軍傳我楊家槍法,我楊再興安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如此甚好,如今高將軍正在朱仙鎮西北方五十裏外七星鎮駐軍,便請楊將軍點右軍人馬北去,往七星鎮尋高帥調糧!”
一聽這話不光是楊再興,帳內眾將臉上都是喜氣浮現,楊再興更是邁虎步上前接過趙斌手中的書信,而趙斌見此卻笑道:“諸位將軍,這些糧草雖可應急,但卻非持久之計,如今深秋將至、寒冬不遠,今年我大軍恐難有北上之機,因此明年大軍進兵的糧草尚需早早籌謀。”
帳內眾將聽聞此言,在心中微一盤算,最後也是微微點頭,畢竟除非嶽飛明日就能喊冤昭雪,趙構重新拜嶽飛為帥,半月內嶽飛能趕迴聯營,今年北伐尚有一絲機會,不然隻要稍有拖延,恐怕就要到寒冬之時了,那時就算兵圍開封城,那寒冬時節也不好攻城。
因此紛紛眾將紛紛點頭應允,而趙斌則點手喚道:“張顯、湯懷何在?”
二人對視一眼,當即起身來到趙斌案前,“末將在此!”
“如今時節正好,正是宿麥播種之時,便命你二人整我全軍人馬,在聯營之外屯田耕種,為來年大軍籌備軍糧!”
“末將謹遵君令!”
隨著張顯、湯懷二人上前接令,趙斌當下在桌案後輕展身形,“如此糧草、被服已備,隻待各路人馬將物資運來,我十八聯營便可在此安駐,靜待兵進開封之機!在此之前便辛苦諸位將軍安撫軍士,勤練人馬,以待天時!至於南下一事,孤還需深思一二,這南下的理由、人數萬萬不可草率而定。”
眾將聞言齊齊拱手遵令,一禮之後便齊齊退出大營,獨留趙斌一人坐在帥案之後,望著營外陷入沉思之中,而此時營外卻是人影綽綽,卻是牛皋和張家兄弟一道,安頓刑天、神鷹、銀槍三營人馬的營房。
而趙斌也就這麽愣愣看著營外,從人影綽綽到空無一人,從秋風輕拂到月色初臨,耳邊也從人聲鼎沸到寂靜無聲,繼而是火燭劈啪之聲,不時有一道道軍士巡邏,口令問答之聲入耳。
可就在這在正常不過的軍營聲中,帥案後的趙斌忽然劍眉一挑,雙目微眯,抬左手按住桌案上的龍雀大環,右手輕拂在刀柄之上,“帳外,是哪位朋友前來啊?”
趙斌微微點點頭,“是啊,當年大金二太子喇罕在德州城內胡作非為,被某所知,因此我曾親往德州取其人頭,想要去黃河岸問問兀術,當年他允我不傷黎民一事,是否還算數,那時我曾在金營之內見過李大人一麵,其一言一行我至今記憶猶新啊!”
“當日我曾想救李大人出離金營,卻不想被李大人嚴詞拒絕,甚至已死相逼也不願與我同離金營,大人言說,‘此世間,一人有一人之使命,我的使命,便是在這金營之中,仰仗兀術信任,照顧二帝,護理藏書’。又曰,‘國破家亡,李某區區殘軀,何懼一死。要是我死能喚醒大宋群臣護國之心,也是一件美事啊’。後來李大人以身行此言,在大金殿前喝罵吳乞買,最後被其硬生生截取十指,亂刀剁成肉泥,如今李大人殘骸卻還在北國不曾南歸,實乃我等之失啊!”
聽趙斌提起這位李大人,眾將一時間也是心緒低落,一個個都低頭沉思,而那邊趙忠也急忙迴道:“迴賢爺,李若虛大人便是李若水大人之次兄啊!而且李大人之所以能入朝為官,正是老太師保舉,以撫恤而入仕!”
趙斌聽聞此言,臉上露出一抹驚喜之色,“果然?我剛才聽到李大人的姓名,就在猜測其是不是和李若水大人有同宗之誼,不曾想竟然是李大人的次兄,如此說來,被服一事定矣!”
趙斌說完從一旁取過一頁信紙,將信紙在麵前仔細展開後,取筆在手後點點刷刷,一封書信一揮而就,隨後從一旁接過一個信封裝在其中,繼而抬頭環視帳內,沉吟半晌後點手喚道:“遊奕軍統製王貴何在?”
王貴聞言急忙起身邁步出列,“末將在此!”
“令你持本王手書一封,攜一百親兵即刻啟程南下,往鄂州城解大軍被服前來朱仙鎮!為我大軍禦寒!”
“得令啊!”王貴言罷上前接過趙斌手中封好的信封。
而那邊梁興遲疑半晌後,邁步出列拱手向上道:“啟稟賢爺,我嶽家軍原本有兵不到二十萬,鄂州城內的被服也是按二十萬大軍籌備,但如今我朱仙鎮一十八座聯營內有兵三十萬,這餘下十萬人馬的被服該從何出而來?”
這梁興如今為忠勇軍統製,這一軍中多是民間慕名來投的百姓,以及九龍陣內歸正的北地漢人,那慕名來投的百姓暫且不說,而那些人歸正漢人的棉衣棉被現在可都在開封城內,因此梁興對這些被服最為關心。
趙斌聞言卻展顏笑道:“這二十萬人馬的被服都已經解決了,餘下的十萬自然不叫難事”,趙斌說完扭頭看向桌案旁的趙忠,“忠叔,餘下十萬被服,便由咱們太原府調撥,一樣是手書一封,你尋人送去給張睿張大人!”
趙斌說完提筆在手,點點刷刷寫好一封手書,又在信上蓋上自己隨身的私印,繼而抬手遞予趙忠。隨後趙斌手下不停,第三封信一揮而就,寫完後趙斌抬頭看向帳內的楊再興。
感受到趙斌的目光,楊再興立時抬頭看去,“右軍統製楊再興何在?”
楊再興聞言急忙起身拱手上前,“末將在此!卻不知賢爺有何驅使?”
“楊將軍,不知你與昔年牛頭山時,那位東平王高寵可曾相識啊?”
楊再興聞言一愣,“那是當然,高王爺與我有半師之誼,若非當年武科場後高將軍傳我楊家槍法,我楊再興安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如此甚好,如今高將軍正在朱仙鎮西北方五十裏外七星鎮駐軍,便請楊將軍點右軍人馬北去,往七星鎮尋高帥調糧!”
一聽這話不光是楊再興,帳內眾將臉上都是喜氣浮現,楊再興更是邁虎步上前接過趙斌手中的書信,而趙斌見此卻笑道:“諸位將軍,這些糧草雖可應急,但卻非持久之計,如今深秋將至、寒冬不遠,今年我大軍恐難有北上之機,因此明年大軍進兵的糧草尚需早早籌謀。”
帳內眾將聽聞此言,在心中微一盤算,最後也是微微點頭,畢竟除非嶽飛明日就能喊冤昭雪,趙構重新拜嶽飛為帥,半月內嶽飛能趕迴聯營,今年北伐尚有一絲機會,不然隻要稍有拖延,恐怕就要到寒冬之時了,那時就算兵圍開封城,那寒冬時節也不好攻城。
因此紛紛眾將紛紛點頭應允,而趙斌則點手喚道:“張顯、湯懷何在?”
二人對視一眼,當即起身來到趙斌案前,“末將在此!”
“如今時節正好,正是宿麥播種之時,便命你二人整我全軍人馬,在聯營之外屯田耕種,為來年大軍籌備軍糧!”
“末將謹遵君令!”
隨著張顯、湯懷二人上前接令,趙斌當下在桌案後輕展身形,“如此糧草、被服已備,隻待各路人馬將物資運來,我十八聯營便可在此安駐,靜待兵進開封之機!在此之前便辛苦諸位將軍安撫軍士,勤練人馬,以待天時!至於南下一事,孤還需深思一二,這南下的理由、人數萬萬不可草率而定。”
眾將聞言齊齊拱手遵令,一禮之後便齊齊退出大營,獨留趙斌一人坐在帥案之後,望著營外陷入沉思之中,而此時營外卻是人影綽綽,卻是牛皋和張家兄弟一道,安頓刑天、神鷹、銀槍三營人馬的營房。
而趙斌也就這麽愣愣看著營外,從人影綽綽到空無一人,從秋風輕拂到月色初臨,耳邊也從人聲鼎沸到寂靜無聲,繼而是火燭劈啪之聲,不時有一道道軍士巡邏,口令問答之聲入耳。
可就在這在正常不過的軍營聲中,帥案後的趙斌忽然劍眉一挑,雙目微眯,抬左手按住桌案上的龍雀大環,右手輕拂在刀柄之上,“帳外,是哪位朋友前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