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忠仆帳述金字牌
重生北宋之我師兄嶽飛 作者:海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忠吩咐完後,十名暗衛當即散布在大帳四周,更有一位身形靈巧的,雙腿用力一躍,飛身來到帥帳頂上,十個人算是將這大帳守了個嚴嚴實實,牛皋、湯懷、嶽雲、趙忠四人隨即邁步走入帳中。
進帳後四人分左右落座,牛皋坐了左邊第一把交椅,嶽雲坐了第二把,趙忠坐了右手邊第一把,而湯懷則陪在趙忠身旁,等四人坐穩後牛皋此出言問道:“忠前輩,我那斌哥現在何處?營中出了大事了,快喊他來幫忙救命啊!”
趙忠聞言急忙穩了穩心神,隨即擺手道:“牛將軍,有話慢慢說,我這還不知道是什麽事呢。”
湯懷聞聲急忙接過話頭道:“忠前輩,是這樣的,昨夜晚間我們和大帥處理完軍情後,就各歸營寨休息,可是我們剛走沒多久,大哥就命張保來請我們,言說是朝廷的上差到了,要我們前來帳前接旨。”
“將軍是說昨夜?昨夜幾更時分?”
湯懷聞言看看對麵的嶽雲,嶽雲屈指盤算一番道:“父帥通常是二更處理完軍務,不過最近因為缺糧,每日都要仔細謀劃糧草消耗,所以父帥和諸位叔伯一直忙到三更時分,那傳詔的官員來到營中怕是要到四更左右了,也不知那人是何時出發,跑的是分外狼狽,想來一路上累死了不少的戰馬。”
那嶽雲不懂大宋傳詔的速度,這趙忠心裏可是清楚的很,此時一聽詔書來的時間,趙忠心中頓感不妙,當下在心中暗暗盤算起來。
畢竟這道詔書要說是因秦檜而發來軍前的,那必然和撻懶脫不開幹係,可是撻懶派出去的那名親信,是在趙斌、趙忠他們趕赴牟駝崗的那個清晨,才進的臨安城。
如果當時趙斌說要攔下這名親衛,那趙忠立時就要派出飛鴿,因為按照趙忠他們的推算,秦檜清晨要上早朝,那親信應該是遇不到秦檜,想要傳遞書信之能等到秦檜下朝之後,而這其中的時間差自然就是留給暗衛動手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麽趙忠得到消息後,會急匆匆來找趙斌的原因。
但趙斌既然沒讓攔人,那趙忠自然也就不用往臨安傳信,隻需要靜看事態發展就好。可就算如此,那親信進臨安到現在也不過一天一夜外加一個上午的功夫,臨安城到這朱仙鎮大營可是足有上千裏路,詔書要想趕到那可不是跑死幾匹馬就能辦到的。
因此趙忠便從那親信進城起算起,在腦海中依著經驗緩緩推算起時間來。
“就算那名親信不負撻懶所托,進城後徑直來到秦檜府門前,趁著秦檜出府上轎的功夫,衝上前遞了書信。而秦檜收到書信後,立即就在轎內拆開了撻懶給自己的那封信。”
“這秦檜看了書信後一定會為他的主子效力,但是朝堂上他的勢力可鬥不過李老太師,因此他就需要給自己拉一個強力的盟友,如今朝堂上能鬥得過老太師的,那便隻有康王趙構了。如此說來,秦檜在看到信後,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去見趙構,他或誆騙,或欺詐,又或是實話說,拿兀術的書信為餌,總之,兩人商議一番後,便立時在朝堂上發出這份詔書。”
可想到此趙忠又搖搖頭,在心中否定了這個推測,“不對,時間不對,那樣的話,從散朝算起,到嶽帥收到詔書也不過才一天一夜的功夫,從中書舍人起草,到宰相同意,最快也要半日,這詔書如何能送來,莫非,在秦檜之前,他趙構就起了調嶽帥的心思?!”
這些說來慢,可實際上趙忠坐在那裏也就是一轉念間,隨即就見趙忠圓睜雙眼,麵露緊張之色道:“如此緊迫的時間,卻不知這位來傳的什麽詔書啊?莫非是要罷免了嶽帥的官職?”
帳內三員將對視一眼後,繼而齊齊搖頭,“並非是罷免大帥的官職,反倒是誇讚大帥抗金有功,朱仙鎮一戰斬殺金兵無數,為大帥封了個大官。”
“哦?卻不知官家有何封賞賜下?”
湯懷急忙出言說道:“聖旨封大帥為樞密副使,並領大帥將大軍安置妥當後,先行迴返臨安,與眾臣一道商議大軍糧草被服之事,至於大軍目前的糧草,朝廷已經派官船運出,但倉促之間,籌備不及,這些糧草隻夠維持大軍日常所需,不足以支持大軍北伐開封。”
趙忠聞言微一沉吟,隨即抬頭看向三將道:“這聖旨似乎沒什麽問題啊,給大帥封了高官,又將大軍的糧草撥來,許是朝內糧草不足,又或是有腐儒阻礙大軍北伐,官家才調嶽帥迴返臨安吧?”
可話剛一出口,趙忠就猛地搖頭道:“不對!這詔書沒催大帥返程,而是讓大帥將大軍安置妥當後,才返迴臨安,如此說來,可是這之後又發生什麽事了?”
一聽趙忠這話,牛皋、湯懷還有嶽雲都微微點點頭,那牛皋更是氣的重重一拍交椅扶首,將那扶手拍的是粉粉碎,牛鼻子裏更是發出一聲悶哼。
見此情形趙忠想想剛才在營門前的變故,又低頭看看自己這一身袍服,當下看向湯懷道:“可是在詔書之後,又來什麽人了?”
湯懷點點頭道:“是啊,不知道忠前輩你可知我大宋朝廷傳遞消息最快的手段將是什麽?”
趙忠遲疑片刻後,緩緩說道:“要是以朝廷詔書來說的話,該是神宗年間定下的‘金字牌急腳遞’,這金字牌長有尺餘,以硬木製成,牌上塗上等朱漆,以黃金為墨寫就‘禦前文字,不得入鋪’八字,可謂光彩奪目,引人注意。又因為這金牌是由禦前直接下發,不經過樞密院和門下省,期間省去了很多繁雜的手續,且各處驛站遞鋪都是見牌放行,不得過問,傳信期間還不得更換傳信之人,所以此牌的速度該是諸般傳詔手段最快的。記得民間百姓曾稱此法‘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裏不成問題,要是傳令之人乃是太祖朝李神佑、當年梁山泊戴宗,又或是如今嶽帥身邊張保、王橫那樣的神行之人,怕是一日時間能行千裏啊!不過這等東西又豈是可以輕易發的,自熙寧年間定下這金字牌,到現在的官家五位皇帝,一共發出去也不到二十枚啊!”
一聽趙忠這話,帳內三員將卻是紛紛搖頭失笑,隻是笑得分外淒涼,分外的無奈。
進帳後四人分左右落座,牛皋坐了左邊第一把交椅,嶽雲坐了第二把,趙忠坐了右手邊第一把,而湯懷則陪在趙忠身旁,等四人坐穩後牛皋此出言問道:“忠前輩,我那斌哥現在何處?營中出了大事了,快喊他來幫忙救命啊!”
趙忠聞言急忙穩了穩心神,隨即擺手道:“牛將軍,有話慢慢說,我這還不知道是什麽事呢。”
湯懷聞聲急忙接過話頭道:“忠前輩,是這樣的,昨夜晚間我們和大帥處理完軍情後,就各歸營寨休息,可是我們剛走沒多久,大哥就命張保來請我們,言說是朝廷的上差到了,要我們前來帳前接旨。”
“將軍是說昨夜?昨夜幾更時分?”
湯懷聞言看看對麵的嶽雲,嶽雲屈指盤算一番道:“父帥通常是二更處理完軍務,不過最近因為缺糧,每日都要仔細謀劃糧草消耗,所以父帥和諸位叔伯一直忙到三更時分,那傳詔的官員來到營中怕是要到四更左右了,也不知那人是何時出發,跑的是分外狼狽,想來一路上累死了不少的戰馬。”
那嶽雲不懂大宋傳詔的速度,這趙忠心裏可是清楚的很,此時一聽詔書來的時間,趙忠心中頓感不妙,當下在心中暗暗盤算起來。
畢竟這道詔書要說是因秦檜而發來軍前的,那必然和撻懶脫不開幹係,可是撻懶派出去的那名親信,是在趙斌、趙忠他們趕赴牟駝崗的那個清晨,才進的臨安城。
如果當時趙斌說要攔下這名親衛,那趙忠立時就要派出飛鴿,因為按照趙忠他們的推算,秦檜清晨要上早朝,那親信應該是遇不到秦檜,想要傳遞書信之能等到秦檜下朝之後,而這其中的時間差自然就是留給暗衛動手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麽趙忠得到消息後,會急匆匆來找趙斌的原因。
但趙斌既然沒讓攔人,那趙忠自然也就不用往臨安傳信,隻需要靜看事態發展就好。可就算如此,那親信進臨安到現在也不過一天一夜外加一個上午的功夫,臨安城到這朱仙鎮大營可是足有上千裏路,詔書要想趕到那可不是跑死幾匹馬就能辦到的。
因此趙忠便從那親信進城起算起,在腦海中依著經驗緩緩推算起時間來。
“就算那名親信不負撻懶所托,進城後徑直來到秦檜府門前,趁著秦檜出府上轎的功夫,衝上前遞了書信。而秦檜收到書信後,立即就在轎內拆開了撻懶給自己的那封信。”
“這秦檜看了書信後一定會為他的主子效力,但是朝堂上他的勢力可鬥不過李老太師,因此他就需要給自己拉一個強力的盟友,如今朝堂上能鬥得過老太師的,那便隻有康王趙構了。如此說來,秦檜在看到信後,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去見趙構,他或誆騙,或欺詐,又或是實話說,拿兀術的書信為餌,總之,兩人商議一番後,便立時在朝堂上發出這份詔書。”
可想到此趙忠又搖搖頭,在心中否定了這個推測,“不對,時間不對,那樣的話,從散朝算起,到嶽帥收到詔書也不過才一天一夜的功夫,從中書舍人起草,到宰相同意,最快也要半日,這詔書如何能送來,莫非,在秦檜之前,他趙構就起了調嶽帥的心思?!”
這些說來慢,可實際上趙忠坐在那裏也就是一轉念間,隨即就見趙忠圓睜雙眼,麵露緊張之色道:“如此緊迫的時間,卻不知這位來傳的什麽詔書啊?莫非是要罷免了嶽帥的官職?”
帳內三員將對視一眼後,繼而齊齊搖頭,“並非是罷免大帥的官職,反倒是誇讚大帥抗金有功,朱仙鎮一戰斬殺金兵無數,為大帥封了個大官。”
“哦?卻不知官家有何封賞賜下?”
湯懷急忙出言說道:“聖旨封大帥為樞密副使,並領大帥將大軍安置妥當後,先行迴返臨安,與眾臣一道商議大軍糧草被服之事,至於大軍目前的糧草,朝廷已經派官船運出,但倉促之間,籌備不及,這些糧草隻夠維持大軍日常所需,不足以支持大軍北伐開封。”
趙忠聞言微一沉吟,隨即抬頭看向三將道:“這聖旨似乎沒什麽問題啊,給大帥封了高官,又將大軍的糧草撥來,許是朝內糧草不足,又或是有腐儒阻礙大軍北伐,官家才調嶽帥迴返臨安吧?”
可話剛一出口,趙忠就猛地搖頭道:“不對!這詔書沒催大帥返程,而是讓大帥將大軍安置妥當後,才返迴臨安,如此說來,可是這之後又發生什麽事了?”
一聽趙忠這話,牛皋、湯懷還有嶽雲都微微點點頭,那牛皋更是氣的重重一拍交椅扶首,將那扶手拍的是粉粉碎,牛鼻子裏更是發出一聲悶哼。
見此情形趙忠想想剛才在營門前的變故,又低頭看看自己這一身袍服,當下看向湯懷道:“可是在詔書之後,又來什麽人了?”
湯懷點點頭道:“是啊,不知道忠前輩你可知我大宋朝廷傳遞消息最快的手段將是什麽?”
趙忠遲疑片刻後,緩緩說道:“要是以朝廷詔書來說的話,該是神宗年間定下的‘金字牌急腳遞’,這金字牌長有尺餘,以硬木製成,牌上塗上等朱漆,以黃金為墨寫就‘禦前文字,不得入鋪’八字,可謂光彩奪目,引人注意。又因為這金牌是由禦前直接下發,不經過樞密院和門下省,期間省去了很多繁雜的手續,且各處驛站遞鋪都是見牌放行,不得過問,傳信期間還不得更換傳信之人,所以此牌的速度該是諸般傳詔手段最快的。記得民間百姓曾稱此法‘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裏不成問題,要是傳令之人乃是太祖朝李神佑、當年梁山泊戴宗,又或是如今嶽帥身邊張保、王橫那樣的神行之人,怕是一日時間能行千裏啊!不過這等東西又豈是可以輕易發的,自熙寧年間定下這金字牌,到現在的官家五位皇帝,一共發出去也不到二十枚啊!”
一聽趙忠這話,帳內三員將卻是紛紛搖頭失笑,隻是笑得分外淒涼,分外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