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作者:瘋子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個年輕的士子,在這樣腐朽的王庭之上,根本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就更別提能不能立足了。
這些年輕的士子們,心中有著說不完的落寞。
他們沒有崗位去施展自己的抱負,就隻能每天聚集在書院當中,閑的沒事議論著當下高立王庭的局勢。
金三順之前還不以為然,但現在才發現,這些書院聚集起來的士子,完完全全是個很大的隱患!
而且這金三順還發現了,很多的書院都在刊印小報,以此來議論王庭。
他知道,這樣放任下去的話,遲早高立是要發生政變的。
金三順想了一個晚上,到頭來又想出了一個昏招。
他下令即刻解散高立所有的書院,同時還開展起了禁止讀報的活動,更是不準私人出版印刷刊物。
這樣的舉動會發生什麽?
完全就是在烈火烹油之上,又扔進去了一盆水啊!
炸了!
這下子可好,高立的這些士子們全都徹底的憤怒了!
原本他們也隻是有一些不甘心,心中有些落差罷了,但現如今高立王庭的作為,讓他們連最後的容身之所都沒有了。
高立現如今還是一個農耕為主的國家。
種田依舊是高立最大的經濟來源。
高立的水稻和大契北方的稻米一樣,都是口感特別好的高檔米。
他們也是和倭國一樣的,高立的主要產業就是種植這些大米。
賣個了大契之後,再從南洋那邊買便宜的米來充實國內需要。
除此之外,在高立還有一部分的農戶會種植山參等貴重的藥材,但主要的買主還是大契商人。
再接著就是海產了。
高立的漁民手中的海產,主要的出口還是大契。
可以說,高立這一套經濟體係,想要維持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
之前北方出現叛亂的時候,也是大契朝廷下的命令,禁止高立走私給北遼糧草。
這才引起了北方高立人的不滿。
高立王庭不敢吃罪大契朝廷,那就隻能是北方的高立人來買單。
他們產出的糧食賣不出去,還不能賣給北遼,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爛在地裏。
這誰受得了?
要說之前北方的叛亂是事出有因,那這次金三順鎮壓書院,完全就是逆天行事了。
本來金三順在民眾的眼中,形象就是大契的狗,根本就不好。
現在這樣一弄,更是讓人扣上了跋扈權臣的帽子,賣國賊的惡名。
不過,這金三順說到底畢竟還是有大契朝廷給撐腰的。
他靠著自己的親兵,金三順還是特立獨行不管不顧的,關閉了所有的書院。
他甚至還將國內所有的印刷機,全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
這下子好了,表麵上的叛亂平靜了下來,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高立現如今其實已經坐在了炸彈之上!
表麵上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的很。
這些被關停的書院,暗中開始搞起了串聯。
雖說這書生造反三年不晚,但也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的,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不少人為了去大契留學,已經搞得是傾家蕩產了。
現在好不容易留學歸來,居然連一份能為生的活計都找不到。
他們能盤踞在書院中度日,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但現如今高立王庭直接擊碎了他們的夢想,他們真的忍不了!
鹹城。
這裏是高立的第二大城池,是僅次於南壤城的大城。
同時,這裏也是書院最為雲集之地。
當然,這裏也必然是金三順的親兵最為關注的地方。
這些親兵進駐了鹹城之內,逮捕了書院的院首。
不少的讀書人都被帶上了枷鎖,在鹹城的大街之上遊行示眾。
這些人本來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本地人也都知道他們都是好人,不過就是些讀書人而已。
金三順欺負讀書人的這個舉動,更是讓鹹城的百姓看不下去了。
就在當天的夜裏,這些書院的院首就集合在了一起,他們掀起了鹹城叛亂的帷幕。
這些讀書人帶領這百姓成為了叛軍,迅速的占領了鹹城。
那些為虎作倀的親兵,全都被吊死在了城門之上。
當金三順得到消息的時候,他整個人的臉都嚇白了。
他立刻說道:“快!”
“快去請安撫使出兵!”
很明顯,現如今的高立安撫使龔健,他並不願意和高立的這些破事攪合在一起。
龔健覺得,任何一個隻要不傻的高立攝政王,肯定都會尋求大契幫助的。
但顯然,金三順這個家夥明顯不在隊列當中。
要說這金三順也算得上是個人物了。
從攝政王庶出次子,被弄去大契做質子,一邊讀書一邊積累人脈,最後還去了夏建寧的身邊為兵。
最終靠著大契的支持,成為了新一代的高立攝政王。
按理說這樣的人應該不傻才對啊!
金三順上台之後,的的確確是親近了大契朝廷,也推行了一係列親大契的國策。
但他確實也留了心眼,雖然是全麵效法大契了,但也是並沒有完全的效法。
其實金三順和倭國的鬆下次郎一樣,在他的內心當中也是有著想要趕超大契的想法存在的。
比起倭國,高立和東土皇朝接觸的時間更久一些。
東土之上分分合合,有的時候高立是東土文明的番邦屬國,有的時候他們則是東土文明的附庸。
甚至有的時候幹脆就被東土文明給直接吞並了。
所以金三順心裏想著,總要有一些迴旋的餘地。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麵吧。
此時的高立安撫使司當中,安撫使龔健正在細細品味著從大契發來的最新一期新朝報。
當然,他看到的並非是實際上的最新一期,因為還是路途上的運輸還是個大問題,所以把新朝報送到高立這邊,隻能是攢著一起送。
他看到的正好是鄭景和熊泰他們發文的那兩期。
龔健剛剛看完《重商方針》,此時正在細細閱讀著《論海》。
在看到熊泰寫到第一道防禦線的內容時,龔健就忍不住的讚歎了起來。
“寫得好啊!”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這些年輕的士子們,心中有著說不完的落寞。
他們沒有崗位去施展自己的抱負,就隻能每天聚集在書院當中,閑的沒事議論著當下高立王庭的局勢。
金三順之前還不以為然,但現在才發現,這些書院聚集起來的士子,完完全全是個很大的隱患!
而且這金三順還發現了,很多的書院都在刊印小報,以此來議論王庭。
他知道,這樣放任下去的話,遲早高立是要發生政變的。
金三順想了一個晚上,到頭來又想出了一個昏招。
他下令即刻解散高立所有的書院,同時還開展起了禁止讀報的活動,更是不準私人出版印刷刊物。
這樣的舉動會發生什麽?
完全就是在烈火烹油之上,又扔進去了一盆水啊!
炸了!
這下子可好,高立的這些士子們全都徹底的憤怒了!
原本他們也隻是有一些不甘心,心中有些落差罷了,但現如今高立王庭的作為,讓他們連最後的容身之所都沒有了。
高立現如今還是一個農耕為主的國家。
種田依舊是高立最大的經濟來源。
高立的水稻和大契北方的稻米一樣,都是口感特別好的高檔米。
他們也是和倭國一樣的,高立的主要產業就是種植這些大米。
賣個了大契之後,再從南洋那邊買便宜的米來充實國內需要。
除此之外,在高立還有一部分的農戶會種植山參等貴重的藥材,但主要的買主還是大契商人。
再接著就是海產了。
高立的漁民手中的海產,主要的出口還是大契。
可以說,高立這一套經濟體係,想要維持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
之前北方出現叛亂的時候,也是大契朝廷下的命令,禁止高立走私給北遼糧草。
這才引起了北方高立人的不滿。
高立王庭不敢吃罪大契朝廷,那就隻能是北方的高立人來買單。
他們產出的糧食賣不出去,還不能賣給北遼,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糧食爛在地裏。
這誰受得了?
要說之前北方的叛亂是事出有因,那這次金三順鎮壓書院,完全就是逆天行事了。
本來金三順在民眾的眼中,形象就是大契的狗,根本就不好。
現在這樣一弄,更是讓人扣上了跋扈權臣的帽子,賣國賊的惡名。
不過,這金三順說到底畢竟還是有大契朝廷給撐腰的。
他靠著自己的親兵,金三順還是特立獨行不管不顧的,關閉了所有的書院。
他甚至還將國內所有的印刷機,全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
這下子好了,表麵上的叛亂平靜了下來,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高立現如今其實已經坐在了炸彈之上!
表麵上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的很。
這些被關停的書院,暗中開始搞起了串聯。
雖說這書生造反三年不晚,但也是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的,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不少人為了去大契留學,已經搞得是傾家蕩產了。
現在好不容易留學歸來,居然連一份能為生的活計都找不到。
他們能盤踞在書院中度日,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但現如今高立王庭直接擊碎了他們的夢想,他們真的忍不了!
鹹城。
這裏是高立的第二大城池,是僅次於南壤城的大城。
同時,這裏也是書院最為雲集之地。
當然,這裏也必然是金三順的親兵最為關注的地方。
這些親兵進駐了鹹城之內,逮捕了書院的院首。
不少的讀書人都被帶上了枷鎖,在鹹城的大街之上遊行示眾。
這些人本來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本地人也都知道他們都是好人,不過就是些讀書人而已。
金三順欺負讀書人的這個舉動,更是讓鹹城的百姓看不下去了。
就在當天的夜裏,這些書院的院首就集合在了一起,他們掀起了鹹城叛亂的帷幕。
這些讀書人帶領這百姓成為了叛軍,迅速的占領了鹹城。
那些為虎作倀的親兵,全都被吊死在了城門之上。
當金三順得到消息的時候,他整個人的臉都嚇白了。
他立刻說道:“快!”
“快去請安撫使出兵!”
很明顯,現如今的高立安撫使龔健,他並不願意和高立的這些破事攪合在一起。
龔健覺得,任何一個隻要不傻的高立攝政王,肯定都會尋求大契幫助的。
但顯然,金三順這個家夥明顯不在隊列當中。
要說這金三順也算得上是個人物了。
從攝政王庶出次子,被弄去大契做質子,一邊讀書一邊積累人脈,最後還去了夏建寧的身邊為兵。
最終靠著大契的支持,成為了新一代的高立攝政王。
按理說這樣的人應該不傻才對啊!
金三順上台之後,的的確確是親近了大契朝廷,也推行了一係列親大契的國策。
但他確實也留了心眼,雖然是全麵效法大契了,但也是並沒有完全的效法。
其實金三順和倭國的鬆下次郎一樣,在他的內心當中也是有著想要趕超大契的想法存在的。
比起倭國,高立和東土皇朝接觸的時間更久一些。
東土之上分分合合,有的時候高立是東土文明的番邦屬國,有的時候他們則是東土文明的附庸。
甚至有的時候幹脆就被東土文明給直接吞並了。
所以金三順心裏想著,總要有一些迴旋的餘地。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麵吧。
此時的高立安撫使司當中,安撫使龔健正在細細品味著從大契發來的最新一期新朝報。
當然,他看到的並非是實際上的最新一期,因為還是路途上的運輸還是個大問題,所以把新朝報送到高立這邊,隻能是攢著一起送。
他看到的正好是鄭景和熊泰他們發文的那兩期。
龔健剛剛看完《重商方針》,此時正在細細閱讀著《論海》。
在看到熊泰寫到第一道防禦線的內容時,龔健就忍不住的讚歎了起來。
“寫得好啊!”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