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誤人子弟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作者:瘋子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江南懂得元學的大儒也不是很多吧?”
孫殿聽他這樣問,隨著點了點頭。
朝廷推廣元學的,立元學為朝廷正統學術,這件事辦的實際上有些倉促。
元學在燕京城的傳播還是比較廣的,但在江南一帶就沒有那麽多讀書人學習元學了。
而且,土銘除了在新朝報上刊登過幾篇文章以外,也沒有出過什麽像樣的經文,為了能夠湊齊元學的基礎教材,那篇佚名的《拓論》都被塞進了元學經典之中。
反正元學就是個大框架,隻要符合元學的理論,什麽東西都是可以塞進來的。
元學到底要怎麽來學,到底要考些什麽,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呢!
更不要說元學的課程該教一些什麽了。
林玉說道:“大人,咱們現在要在江南找個元學大儒,那鐵定是找不到的。”
“莫不如先開設幾個課程,然後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選學。”
“現在禮部也沒有將考試的綱要編纂好,那就找一些比較實用的課程先用上,反正這些內容學生們學了也不會吃虧的。”
孫殿思索著點了點頭。
他問道:“那現如今有什麽課程實用呢?”
林玉立刻說道:“當下江南商貿繁榮,最實用者莫過於算術了。”
“各家店鋪都需要會記賬的先生,前幾日我還聽說花河府的賬房先生辭職了,說是被一家海貿商行給挖去了,開了三倍的銀子。”
孫殿倒吸了一口氣。
江南的財政富庶,官吏的月銀一般都不是很低,最起碼保證生活開銷是夠的。
三倍的銀子,完全能夠證明賬房先生在江南的緊俏了。
林玉繼續說道:“那咱們就先開設一些算術的課程讓學生們先學著,反正這些知識也都是能用得上的。”
孫殿點了點頭,來公學院求學的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
現在江南士紳大戶人家都還在觀望狀態,而且都是恥於將子弟送來公學院的。
不要錢還管飯,這就有不少家境貧寒的人家,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把他們送來公學院了。
這些孩子們的野心不是很大的那種,非要一定考上舉人進士不可。
隻要能夠在衙門口裏找到個吏員的公差,不少家庭都覺得是自家祖墳冒青煙了。
所以,讓他們先學習算術,一定是可以的!
他們也一定會很願意接受的。
林玉繼續說道:“據我所知,這元學講究個格物致知。”
“我聽說現如今江南也缺少能擺弄機械的人。”
“要不然再開設一門工匠方麵的課程,這樣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孫殿想了想也是點頭認同。
眼下工匠的地位也是在不斷攀升的,高永鑫升遷之路雖然有他皇親國戚的身份原因在,但至少也能說明朝廷對工匠的重視。
高永鑫的很多徒弟也都走上了仕途的道路。
不少地方上的名匠,也都得到了朝廷官員的身份。
講一些關於機械方麵的原理,教一教關於機械運行方麵的理論,這也算得上是元學的範疇吧?
也算是,對不對?
孫殿自己也不懂的元學,隻能任由自己想象著來了。
林玉又說道:“算術和機械這兩門課程都有了,詩詞歌賦方麵的也應該教授一些,這些在江南肯定能招募到先生的,這個就不必愁了。”
孫殿依舊點頭。
林玉又繼續說道:“當下江南海貿繁榮昌盛,也需要能夠與番邦之人交流的人士來做翻譯。”
“要是能弄上幾門語言課程,聘請一些先生,看看學生們都喜歡什麽語言,這方麵就可以不必強求了,讓學生們自己選修就行了。”
孫殿連連點頭,總覺得林玉說的什麽都對。
“最後就是音律繪畫方麵的了,這一類和語言方麵的差不多,都讓學生們選修就行。”
林玉說完,孫殿很是滿意的說道:“先生大才,你的這些建議實在是太好了。”
兩人歡快的把這件事情給定了下來,但他倆似乎都沒發現,自己搞的這個公學院,好像沒有什麽是教授儒學的課程了。
朝廷對於興辦公學院這件事,還是比較看重的。
戶部大筆一揮,直接從孫殿查抄鹽商的財產中,撥出了很大一部分交給他來辦公學院。
戶部還準許孫殿征用了鹽商的大府邸,改造成了江南公學院。
大契剛剛建朝那會也是有公學院的,不過還沒有堅持幾年的光景,隨著地方財政上的困難,公學院就麵臨了銀兩撥款不足的問題了。
教育就是這樣,有人退市就一定會有人入場。
朝廷的公學院開不下去了,那士紳投入的私塾就開始上場了。
大契建朝時期公學院的收入全都是要依靠著朝廷撥款的,但朝廷剛剛建朝本來開銷就是很大的,又遇到連年旱災或是荒年,經常沒有多餘的錢兩給公學院開支。
孫殿和林玉聊天的時候就提起了這件事,他想著一定要吸取當年的教訓,能讓公學院自負盈虧那就更好了。
之前聽取了林玉的意見,孫殿在花河府開設了公學院,設立了元學、算術、機械等課程,又外設了琴棋書畫與詩詞歌賦等選修課。
這樣的課程設計一出,果然就被花河府的士紳們給譏笑了。
地方上的士紳豪強,都說孫殿就是個啥也不懂的文盲。
如此的文盲居然還好意思牽頭辦學?
居然要在學院中教授學子們這些下三濫的東西!
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然而,孫殿的課程安排雖然士紳們看不上眼,但卻受到了百姓家的追捧。
自從土銘在花河府開始了變法之後,這裏就成為了江南一帶最為富庶的地區。
憑借著花河港口的地緣優勢,現在花河府已經是江南最大的郡縣了。
而花河府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裏對人才的苛求。
不管是會算術的賬房先生,還是懂得機械維修的師傅,亦或是懂得番邦語言的翻譯官,甚至是會些吹拉彈唱的人,也有很多酒樓爭相聘請。
公學院開設的課程,在老百姓的眼中看來,那是絕對務實的,如此自然受到了百姓們的追捧。?
孫殿聽他這樣問,隨著點了點頭。
朝廷推廣元學的,立元學為朝廷正統學術,這件事辦的實際上有些倉促。
元學在燕京城的傳播還是比較廣的,但在江南一帶就沒有那麽多讀書人學習元學了。
而且,土銘除了在新朝報上刊登過幾篇文章以外,也沒有出過什麽像樣的經文,為了能夠湊齊元學的基礎教材,那篇佚名的《拓論》都被塞進了元學經典之中。
反正元學就是個大框架,隻要符合元學的理論,什麽東西都是可以塞進來的。
元學到底要怎麽來學,到底要考些什麽,朝廷自己都不知道呢!
更不要說元學的課程該教一些什麽了。
林玉說道:“大人,咱們現在要在江南找個元學大儒,那鐵定是找不到的。”
“莫不如先開設幾個課程,然後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選學。”
“現在禮部也沒有將考試的綱要編纂好,那就找一些比較實用的課程先用上,反正這些內容學生們學了也不會吃虧的。”
孫殿思索著點了點頭。
他問道:“那現如今有什麽課程實用呢?”
林玉立刻說道:“當下江南商貿繁榮,最實用者莫過於算術了。”
“各家店鋪都需要會記賬的先生,前幾日我還聽說花河府的賬房先生辭職了,說是被一家海貿商行給挖去了,開了三倍的銀子。”
孫殿倒吸了一口氣。
江南的財政富庶,官吏的月銀一般都不是很低,最起碼保證生活開銷是夠的。
三倍的銀子,完全能夠證明賬房先生在江南的緊俏了。
林玉繼續說道:“那咱們就先開設一些算術的課程讓學生們先學著,反正這些知識也都是能用得上的。”
孫殿點了點頭,來公學院求學的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
現在江南士紳大戶人家都還在觀望狀態,而且都是恥於將子弟送來公學院的。
不要錢還管飯,這就有不少家境貧寒的人家,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把他們送來公學院了。
這些孩子們的野心不是很大的那種,非要一定考上舉人進士不可。
隻要能夠在衙門口裏找到個吏員的公差,不少家庭都覺得是自家祖墳冒青煙了。
所以,讓他們先學習算術,一定是可以的!
他們也一定會很願意接受的。
林玉繼續說道:“據我所知,這元學講究個格物致知。”
“我聽說現如今江南也缺少能擺弄機械的人。”
“要不然再開設一門工匠方麵的課程,這樣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孫殿想了想也是點頭認同。
眼下工匠的地位也是在不斷攀升的,高永鑫升遷之路雖然有他皇親國戚的身份原因在,但至少也能說明朝廷對工匠的重視。
高永鑫的很多徒弟也都走上了仕途的道路。
不少地方上的名匠,也都得到了朝廷官員的身份。
講一些關於機械方麵的原理,教一教關於機械運行方麵的理論,這也算得上是元學的範疇吧?
也算是,對不對?
孫殿自己也不懂的元學,隻能任由自己想象著來了。
林玉又說道:“算術和機械這兩門課程都有了,詩詞歌賦方麵的也應該教授一些,這些在江南肯定能招募到先生的,這個就不必愁了。”
孫殿依舊點頭。
林玉又繼續說道:“當下江南海貿繁榮昌盛,也需要能夠與番邦之人交流的人士來做翻譯。”
“要是能弄上幾門語言課程,聘請一些先生,看看學生們都喜歡什麽語言,這方麵就可以不必強求了,讓學生們自己選修就行了。”
孫殿連連點頭,總覺得林玉說的什麽都對。
“最後就是音律繪畫方麵的了,這一類和語言方麵的差不多,都讓學生們選修就行。”
林玉說完,孫殿很是滿意的說道:“先生大才,你的這些建議實在是太好了。”
兩人歡快的把這件事情給定了下來,但他倆似乎都沒發現,自己搞的這個公學院,好像沒有什麽是教授儒學的課程了。
朝廷對於興辦公學院這件事,還是比較看重的。
戶部大筆一揮,直接從孫殿查抄鹽商的財產中,撥出了很大一部分交給他來辦公學院。
戶部還準許孫殿征用了鹽商的大府邸,改造成了江南公學院。
大契剛剛建朝那會也是有公學院的,不過還沒有堅持幾年的光景,隨著地方財政上的困難,公學院就麵臨了銀兩撥款不足的問題了。
教育就是這樣,有人退市就一定會有人入場。
朝廷的公學院開不下去了,那士紳投入的私塾就開始上場了。
大契建朝時期公學院的收入全都是要依靠著朝廷撥款的,但朝廷剛剛建朝本來開銷就是很大的,又遇到連年旱災或是荒年,經常沒有多餘的錢兩給公學院開支。
孫殿和林玉聊天的時候就提起了這件事,他想著一定要吸取當年的教訓,能讓公學院自負盈虧那就更好了。
之前聽取了林玉的意見,孫殿在花河府開設了公學院,設立了元學、算術、機械等課程,又外設了琴棋書畫與詩詞歌賦等選修課。
這樣的課程設計一出,果然就被花河府的士紳們給譏笑了。
地方上的士紳豪強,都說孫殿就是個啥也不懂的文盲。
如此的文盲居然還好意思牽頭辦學?
居然要在學院中教授學子們這些下三濫的東西!
簡直就是誤人子弟!
然而,孫殿的課程安排雖然士紳們看不上眼,但卻受到了百姓家的追捧。
自從土銘在花河府開始了變法之後,這裏就成為了江南一帶最為富庶的地區。
憑借著花河港口的地緣優勢,現在花河府已經是江南最大的郡縣了。
而花河府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裏對人才的苛求。
不管是會算術的賬房先生,還是懂得機械維修的師傅,亦或是懂得番邦語言的翻譯官,甚至是會些吹拉彈唱的人,也有很多酒樓爭相聘請。
公學院開設的課程,在老百姓的眼中看來,那是絕對務實的,如此自然受到了百姓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