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榮瞧著田時偉和盧梭前後差了兩個身位衝過終點線。
雖然先過終點的那個仍然是他的愛將田時偉,但盧梭的進步也很讓人吃驚啊。
從12秒內,到11.4秒,短短半個月時,盧梭的進步可稱為飛速。
以這條成績曲線,如果隻按照簡單的時間與成績正比關係去換算,那麽,再過一個月,盧梭將超過田時偉,成為隊內第一。
但是,短跑項目又遠遠沒有這樣簡單。
陸錦榮把目前盧梭的這個飛速進步期,稱為‘野路子的紅利期’,是盧梭本身的身體條件加上科學的訓練,而得到的必然結果。
盧梭原本沒經過係統訓練,連腳蹬器都不會用,所以一旦有這些理論、技巧與工具的配合,成績會馬上有一個大的躍升,但這個紅利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這種進步,早晚會停滯的,而停滯之後,盧梭所遇到的障礙,遠比田時偉這樣自小經過係統訓練的選手,要困難許多倍。
畢竟到了比拚技巧的階段,那麽積年累月地刻苦訓練,就比較重要了,在這一點上,盧梭沒有優勢,隻有劣勢。
雖然盧梭一直以田時偉為目標進行努力,這一點也被陸錦榮看在眼裏,但陸錦榮認為短時間內,盧梭是追不上田時偉了,長時間內呢,也是田時偉的潛力更大……
不過,100米跑是隻有一個冠軍。
另外一個與100米跑息息相關的項目,則需要團隊配合。
有另外一個與田時偉實力相近的選手,無疑會增加那個項目上省隊的奪金潛力。
“下麵做接力跑練習。”陸錦榮宣布。
這時隊裏幾組的對抗練習,已經全部結束。
畢竟100米跑每次隻需要十來秒。
聽到教練宣布要做接力跑練習,盧梭便準備到一邊去自行訓練技巧,他比陸錦榮要更清楚自己與田時偉之間的差距,畢竟狀態欄上把一切都分析得很透徹。
在狀態欄的分析中,認為盧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贏過田時偉。
同時,狀態欄也認為,田時偉目前的成績,不是其最強的成績。
盧梭也有這種感覺,似乎田時偉隻比他快一點點,但這一點點,總有種無法追上的感覺。
那意味著,田時偉實力未見底。
或者說,盧梭尚沒有實力,逼出田時偉的真正水平。
現在,盧梭真正覺得時間緊,任務重,距離省運會隻剩一個半月啊,要超過田時偉,簡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
所以,當盧梭聽到陸錦榮要他參加接力跑練習時,盧梭是不願意的。
“盧梭也要參加4x100”
教練的宣布也在短跑隊內引起了騷動。
4x100,顧名思義,就是4個人各跑100米,完成整個接力項目,這是短跑隊第二重要的奪金項目。
第三重要的呢,則是200米,但省隊目前隻有田時偉擅長彎道技術,有奪金的可能性。
最後,還有一個400米,但400米比較尷尬,擅長100米的短跑隊員很難在400米上出成績,400米上出成績的,倒是能在100米上發光發熱,卻也很少能拿到獎牌。
所以在陸錦榮主持鵬城省隊短跑項目後,由於省隊底子較薄,把100米和4x100米作為主攻對象,200米作為次重項目,400米就隨緣了。
現在,隊內對於一個半月後的省運會100米項目,公認田時偉希望最大,畢竟田時偉能跑進11秒內,這個成績,奪金希望很大。
有田時偉這樣的大腿在,隻要配合的隊友不太差,那麽4x100上拿個金牌,也是非常有希望的事。
而4x100米,隻有三個人能抱大腿,這三個人分別是誰,隊內也有小小爭議,卻也大差不差。
現在突然多一個盧梭要插隊,自然會引起一些聲音。
但陸錦榮是誰,一身軍事作風,能把這些小兔崽子壓得死死的,他讓盧梭參訓,盧梭就必須參訓,誰反對也沒用,就是盧梭本人,也沒資格反對。
所以,站在跑道上,作為第二棒,等著後麵來人交棒的盧梭,有點不樂意。
而這時,狀態欄依然有提醒:
‘4x100米接力賽是競技體育中最強調隊友間配合的一項競速運動。
隊友之間必須擁有絕對的信任與非常的默契。
個人英雄主義在這一刻讓位給集體榮耀。
你能夠維持好與隊友的關係,建立絕對的信任與默契麽
所以,一旦你們可以在賽場上奪冠,你將獲得一個珍貴的屬性點。
奮鬥吧,少年。
在跑道上留下無悔的青春與激情的汗水吧……’
狀態欄上再往下那些廢話盧梭都懶得看。
這些廉價的雞血與心靈雞湯振奮不了盧梭的精神。
盧梭對於勝利的渴望,來源於他過往困苦的生活,還有改變人生的欲望。
讓那些需要打雞血的人們去體驗一下真正的底層生活,這些人必定會永遠珍視每一個可能與機會。
啪!
發令槍響,
站在第二棒位置的盧梭,按照教練指導的背身動作,做出起跑姿態,等著第一棒把棒子交到手中。
然後,盧梭感覺掌心被用力擊打了一下,這力度超過了他預計的強度,他一抓,沒抓穩,棒子脫落。
“停!”
不必教練喊,跑道上依次排列的四個人就已經停了。
田時偉在第四棒,最關鍵的一棒,望著這邊。
而盧梭則是轉身,瞧向那個第一棒,結果看到一張冷漠的臉。
信任
有麽
盧梭覺得狀態欄的這個屬性點他大概沒辦法拿到了。
第二次練習。
盧梭準備好了應付更大力量的交棒動作,結果這一次卻是直接懟在了他的手指頭上,於是再次掉落。
盧梭站在那,揉著自己的手指,看向身後明顯不正心交棒的那位,再看向教練。
“盧梭,換到第一棒。”教練說。
很明智的決定,讓盧梭隻需要麵對一個不配合的隊友。
但依舊磕磕絆絆。
盧梭交出的棒子,總是很難順利到位,就是交接成功,也往往會影響第二棒的起步。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場麵上是幾乎隊友都不願意配合,隻有教練強製要求他們在練習。
這等於強按牛頭喝水,自然是不靈的。
但陸錦榮仍然很頑固的一次一次再一次。
“交不好棒,你們就都別下訓練場了!”
雖然先過終點的那個仍然是他的愛將田時偉,但盧梭的進步也很讓人吃驚啊。
從12秒內,到11.4秒,短短半個月時,盧梭的進步可稱為飛速。
以這條成績曲線,如果隻按照簡單的時間與成績正比關係去換算,那麽,再過一個月,盧梭將超過田時偉,成為隊內第一。
但是,短跑項目又遠遠沒有這樣簡單。
陸錦榮把目前盧梭的這個飛速進步期,稱為‘野路子的紅利期’,是盧梭本身的身體條件加上科學的訓練,而得到的必然結果。
盧梭原本沒經過係統訓練,連腳蹬器都不會用,所以一旦有這些理論、技巧與工具的配合,成績會馬上有一個大的躍升,但這個紅利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這種進步,早晚會停滯的,而停滯之後,盧梭所遇到的障礙,遠比田時偉這樣自小經過係統訓練的選手,要困難許多倍。
畢竟到了比拚技巧的階段,那麽積年累月地刻苦訓練,就比較重要了,在這一點上,盧梭沒有優勢,隻有劣勢。
雖然盧梭一直以田時偉為目標進行努力,這一點也被陸錦榮看在眼裏,但陸錦榮認為短時間內,盧梭是追不上田時偉了,長時間內呢,也是田時偉的潛力更大……
不過,100米跑是隻有一個冠軍。
另外一個與100米跑息息相關的項目,則需要團隊配合。
有另外一個與田時偉實力相近的選手,無疑會增加那個項目上省隊的奪金潛力。
“下麵做接力跑練習。”陸錦榮宣布。
這時隊裏幾組的對抗練習,已經全部結束。
畢竟100米跑每次隻需要十來秒。
聽到教練宣布要做接力跑練習,盧梭便準備到一邊去自行訓練技巧,他比陸錦榮要更清楚自己與田時偉之間的差距,畢竟狀態欄上把一切都分析得很透徹。
在狀態欄的分析中,認為盧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贏過田時偉。
同時,狀態欄也認為,田時偉目前的成績,不是其最強的成績。
盧梭也有這種感覺,似乎田時偉隻比他快一點點,但這一點點,總有種無法追上的感覺。
那意味著,田時偉實力未見底。
或者說,盧梭尚沒有實力,逼出田時偉的真正水平。
現在,盧梭真正覺得時間緊,任務重,距離省運會隻剩一個半月啊,要超過田時偉,簡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
所以,當盧梭聽到陸錦榮要他參加接力跑練習時,盧梭是不願意的。
“盧梭也要參加4x100”
教練的宣布也在短跑隊內引起了騷動。
4x100,顧名思義,就是4個人各跑100米,完成整個接力項目,這是短跑隊第二重要的奪金項目。
第三重要的呢,則是200米,但省隊目前隻有田時偉擅長彎道技術,有奪金的可能性。
最後,還有一個400米,但400米比較尷尬,擅長100米的短跑隊員很難在400米上出成績,400米上出成績的,倒是能在100米上發光發熱,卻也很少能拿到獎牌。
所以在陸錦榮主持鵬城省隊短跑項目後,由於省隊底子較薄,把100米和4x100米作為主攻對象,200米作為次重項目,400米就隨緣了。
現在,隊內對於一個半月後的省運會100米項目,公認田時偉希望最大,畢竟田時偉能跑進11秒內,這個成績,奪金希望很大。
有田時偉這樣的大腿在,隻要配合的隊友不太差,那麽4x100上拿個金牌,也是非常有希望的事。
而4x100米,隻有三個人能抱大腿,這三個人分別是誰,隊內也有小小爭議,卻也大差不差。
現在突然多一個盧梭要插隊,自然會引起一些聲音。
但陸錦榮是誰,一身軍事作風,能把這些小兔崽子壓得死死的,他讓盧梭參訓,盧梭就必須參訓,誰反對也沒用,就是盧梭本人,也沒資格反對。
所以,站在跑道上,作為第二棒,等著後麵來人交棒的盧梭,有點不樂意。
而這時,狀態欄依然有提醒:
‘4x100米接力賽是競技體育中最強調隊友間配合的一項競速運動。
隊友之間必須擁有絕對的信任與非常的默契。
個人英雄主義在這一刻讓位給集體榮耀。
你能夠維持好與隊友的關係,建立絕對的信任與默契麽
所以,一旦你們可以在賽場上奪冠,你將獲得一個珍貴的屬性點。
奮鬥吧,少年。
在跑道上留下無悔的青春與激情的汗水吧……’
狀態欄上再往下那些廢話盧梭都懶得看。
這些廉價的雞血與心靈雞湯振奮不了盧梭的精神。
盧梭對於勝利的渴望,來源於他過往困苦的生活,還有改變人生的欲望。
讓那些需要打雞血的人們去體驗一下真正的底層生活,這些人必定會永遠珍視每一個可能與機會。
啪!
發令槍響,
站在第二棒位置的盧梭,按照教練指導的背身動作,做出起跑姿態,等著第一棒把棒子交到手中。
然後,盧梭感覺掌心被用力擊打了一下,這力度超過了他預計的強度,他一抓,沒抓穩,棒子脫落。
“停!”
不必教練喊,跑道上依次排列的四個人就已經停了。
田時偉在第四棒,最關鍵的一棒,望著這邊。
而盧梭則是轉身,瞧向那個第一棒,結果看到一張冷漠的臉。
信任
有麽
盧梭覺得狀態欄的這個屬性點他大概沒辦法拿到了。
第二次練習。
盧梭準備好了應付更大力量的交棒動作,結果這一次卻是直接懟在了他的手指頭上,於是再次掉落。
盧梭站在那,揉著自己的手指,看向身後明顯不正心交棒的那位,再看向教練。
“盧梭,換到第一棒。”教練說。
很明智的決定,讓盧梭隻需要麵對一個不配合的隊友。
但依舊磕磕絆絆。
盧梭交出的棒子,總是很難順利到位,就是交接成功,也往往會影響第二棒的起步。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場麵上是幾乎隊友都不願意配合,隻有教練強製要求他們在練習。
這等於強按牛頭喝水,自然是不靈的。
但陸錦榮仍然很頑固的一次一次再一次。
“交不好棒,你們就都別下訓練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