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學期,迴想起半年前初踏進大學時的局促,這時,陳永進才覺得真正是融進了大學的校園,現在似乎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哪些課該去上的,那些課可以逃的,學會了怎樣從網上抄作業,經過完整的一學期,可以說是大學生活的種種已經是體驗過了。

    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及排名都打印出來了,由班長負責在班中傳閱了一遍,永進的成績排了十一名,總的來說還算前列吧,不過,他也知道,這樣一個成績絲毫說明不了什麽,他知道,期末考試更多是一個形式,考試過後大家隻是拿著一張打印好的成績單看了一眼,而從頭到尾班主任壓根就沒出現過,沒有表揚考得好的同學,唯一覺得緊張的也許隻是班上那幾個有不合格科目的同學,第一次經曆補考這種事,使到他們都如坐針氈。而絕大多數同學則是又開始了輕輕鬆鬆的新學期生活。

    其實在假期時永進就已經開始在想這個問題,在父親一再詢問他期末考試的情況時,他其實是想對父親說大學裏成績是根本不重要的,隻是他一時找不到什麽言辭來表達。在新學期開始後,他不得不對這個問題進行深思。

    中國的應該教育使到廣大莘莘學子們明白到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升學的壓力自然不用說,家長們碰到一塊討論的就是自己孩子學習成績的排名,三好學生,入團,入黨等一切無不是以學習成績作直接的掛鉤,可以說,成績一詞是自小就烙印在每一個孩子大腦深處。進入大學後,成績這個詞似乎慢慢地從這些孩子的腦海中抹去了。

    這次班上期末考試的排名,永進隻大概知道哪幾個人是前幾名的,至於他們的分數是多少,他是完全沒有意識去記住,這在中學時幾乎是不可能的,那時每次大考後,班上同學的排名他可是一清二楚,成績比他好的同學,跟他的分差是多少,哪些科目別人考好了拉開了自己的分數,自己每一科的排名是多少等等,這些他也會了然。但此時,他也相信班上沒有人去關注這些,班上大家唯一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哪個同學倒黴要補考了,至於誰考了第一,誰考了第二,這些都變得不重要了。

    也許班上大多同學在經曆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後,也同樣麵臨像陳永進這樣的困惑。大家也許還記得在剛入學競選班幹部失敗的何秀容同學,她平凡甚至可以用醜陋來形容的外貌,將她放在任何一個班級裏都隻能是那種可有可無的角色,而此時,她比陳永進麵臨的是更加大的困境。

    何秀容來自粵北山區,那是一片石灰岩地區,一直是被譽為廣東最貧窮的地區,那裏土地資源少得可憐,所有耕地都是一塊塊不規則的幾何圖,在亂石堆旁邊開墾出來。全家七口人就住在山腳的低矮平房裏,一家幾代都是務農,作為家裏的老大,下麵還有一個妹妹和弟弟。她能讀上大學已經是幸運中的幸運了,本來初中畢業後,父親已經打算讓她跟堂姐她們到珠三角一帶去打工,這在當地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但由於姑姑的極力勸說,並向父親保證以後實在沒錢交學費可以由她先支付,這才使她順利讀上了高中,最後考上了大學,父親到這時才沒話可說。至於選擇了讀師範,也是因為學費低和就業相對容易。

    何秀容是在鎮上的中學讀的高中,由於她那個鎮是附近最大的鎮,隻有這開辦了高中,那好幾個鎮的很多學生都到這來上高中,當然,成績更好的已經考上了縣城的高中。在這個鄉鎮高中裏,何秀容唯一引以為豪的就是成績,高考時她是全校三個考上本科的學生之一,這在縣城任何一間中學可能都是極平常的一件事,但在這鄉鎮中學來說,考上了本科與成了狀元都差不多,附近幾條村的人都知道,誰家的女兒考了了大學,而且還是本科的。

    這是何秀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了家鄉,以前,她去過最遠最大的地方是離家裏五十公裏的縣城,那裏整齊的街道和繁華的商場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她夢想讀書和生活的地方,現在有機會來到比縣城更遠、更繁華的地方,但對於這個女孩來說,這是給她帶來幸福或是不幸的開始呢。

    對她而言,大學的新鮮感隻持續了不到一個月,新鮮感一過,就使她陷入了迷惘中,新開學開始後,這種迷惘更加伴隨著深深的自卑,壓得這個本來就瘦小的女孩透不過氣來。

    上學期,在考試前一個月,她就將時間全部投入到了複習當中,盡管宿舍不少的同學還依舊在逃課、看課外書、到網吧去上網,但她明白,隻有好成績才能令她引起別人的注意,隻有好成績才能使自己重拾自信,以前,她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每次考試結束後老師發試卷的那一刻,她是多麽自豪地走上講台,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拿迴那張第一名的考卷。

    但開學後的種種事情卻使她的心情掉到了最低處,她努力複習隻換來了全班第五名的成績,大學裏不比中學了,考上同一個班級的成績都相差不遠,更讓她覺得心灰意冷的是,班主任沒有在班上說過任何期末考試的情況,科任老師也是,試卷也不會再發迴來,沒有人知道她這個平凡的女孩考了全班第五名,而受人關心的反而是補考的幾個同學,大家都圍著他們在說笑,而以前,這個權利是屬於她的,那時,每次考卷發下來後,同學們都借她的來作參考答案。

    當然,令她陷入了困境的不單是期末考試的事情。更多的痛苦還是來自家庭情況,雖說讀師範是所有專業中學費最便宜的,但一年也要二千多元,再加上其它的種種費用,當初入學時家裏一下子就要拿出了五千元,她不知道父親是怎樣拿出這麽多錢的,隻知道父親在開學前去過幾個親戚家,兩個弟妹一個上高中,一個初中,而自己還要讀四年,到時妹妹如果再考上大學的話,她實在不敢想象到時家裏會出現什麽景象,但現實已容不得她再去想這麽多了,因為在學校中的種種事情已經讓她夠煩惱了。

    也許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那的確也是,但對於像何秀容這些同學來說,多彩的大學生活卻不是由他們來享受的,反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一個學期過去了,何秀容沒有參加任何的班幹部等等學生組織,那次破天荒的競選班幹部失敗後她已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她很快就明白自己與同班許多女同學的差距了,很多女同學都是衣著鮮豔,穿著她想也不敢想象的吊帶衫,短裙,頭上的發型時時變,一會是直發,一會是卷發,和社會上的女性沒兩樣,而她,還是穿著高中時代那老土的衣服。與她們相比,自己沒有任何的優勢,在農村長大,一直在農村上中學,教育的差異導致學生素質的差異更是明顯,直到現在她才明白,以往中學教出來的全是書呆子,別的同學在講台上都是侃侃而談,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她,隻要有多幾個人同時在場,她就緊張得連一句話也說得不流利了,加上以往都是用家鄉話教學,這令到她那蹩腳的普通話常令別人聽不懂。至於參加其它的文娛活動,諸如晚會演出、朗誦等場合,她永遠也隻能在台下當看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凡的大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凡的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凡的作者並收藏平凡的大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