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哥兒,到老關了。”
數日的時間,徐牧才帶著司虎幾人,從內城趕到了老關之下。當然,便如他讓小狗福讓關一樣,這一路上,常老四也同樣留了人手,助他趕來老關之下。
抬起頭,徐牧環顧左右,心情一時大好。
“牧哥兒,那是賣米賊?”
正這時,大嗓門的司虎,一下子喊了起來。
隻等徐牧轉頭,果不其然,便看見常老四同樣帶著幾個護衛,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先到,一邊牽馬朝他走來,一邊罵罵咧咧地看著他。
“小東家,給爺再唱個曲兒!”
……
“和李將的見麵,我選在了梅子林。在那邊地方,我讓人偷偷搭了木亭子。”常四郎一邊翹著二郎腿,一邊看著徐牧揶揄開口。
“要不是李將,我還要和你繼續打的,我可不見得一定會輸。再說了,我是沒想到,你真唱像個清館小花娘般,給我唱了曲兒。”
“老子是看你輸哭了,才逗你一樂嗬的。”
“滾蛋,我手底下大軍可沒少!”
“二倍於蜀,不一樣輸了?”
常四郎頓時跳起來,轉了身嚷嚷著要迴內城開戰。但隻走了幾步,又罵罵咧咧地複走迴來。
“罷了罷了,我給李將一個麵子……我若是想捶你,就跟鬥將捶傻虎一樣,都不經打。”
徐牧愣了愣。旁邊的司虎已經鼓起眼睛,滿臉殺氣。
“打樁虎,你若是再瞪我,我可就把小常威藏起來了?”常四郎重新坐下,淡淡一笑。
司虎喋喋不休地退到一邊。
徐牧臉色無語,讓蘇塵取了酒袋,又分給常四郎一個,至此,兩個人才逐漸認真起來。
“小東家,李將說何時會到?”常四郎的臉上,滿是憧憬之色,“李將一來,你莫要和我搶,我要親自給他斟茶的。”
“約莫快了。我是沒想到,李將為了這事情,真的從草原跑了迴來。”
“雖說你我或能權衡定下,但李將一來,終歸算是為你我二人,坐了正席,定了不戰盟約。你且看著,李將心思過人,也定能看出這一點的。”
頓了頓,常四郎枕著頭,靠在了亭子上。
“若是說,小陶陶還活著,這大紀雙壁都在,再加上你我兩個,四人同時見麵,該是何等壯懷的場麵。”
徐牧聽得一時感傷。
沒有袁侯爺給他鋪的路,他取不了大義,走不到今天。
“小東家,答應我的事情……你可真想好了?”
“想好了。”徐牧笑道。
常四郎也唿了一口氣,捧起手裏的酒袋,和徐牧碰了一個。
“既如此,便如先前拒北狄,你我再合作這一輪,破了這十幾萬的狄戎聯軍,定下中原的安穩。你會不會偷偷笑,我這個傻子少爺,是在為你做嫁衣?”
“不會,隻佩服常少爺大義。我如此,李將如此,天下人也如此。”
常四郎有些苦澀閉目,指了指天空之上。
“他應該也如此的。”
徐牧當然明白,常四郎說的是誰。這偌大的中原,自古到今,都從來不會忘記那些先人,為萬民謀福祉的先人。
“小東家不瞞你,我是見過一次李將的,那會雖離著有些遠,但依然看得清,李將生得濃眉劍目,俊朗英武,便似一個天生的行伍大將。”
徐牧靜靜聽著,並未插嘴。
從殷鵠的信裏,他已經了解到,如今的征北李將……為了在草原潛伏,再無英武不凡之像。
……
四日後,李將的幾騎人,才終於趕到了梅子林。
隻待聽到消息,常四郎急忙起身相迎,不曾想,一看到李將的模樣,整個人呆在了當場。
在他的麵前,是一個瘸腿的老漢,隻穿著一件普通不過的麻袍,臉上盡是傷疤與口子。
“李……將?”
“確是李某人,這位當是北渝王了。”牧羊老漢停下,平靜一笑。
這番模樣,讓常四郎頓了頓,一下子紅了眼睛。他起步走去,將老漢穩穩扶住。
在旁的徐牧,亦是急走過去,和常四郎一左一右同扶。
老牧羊人臉色露笑,“無需如此的,我尚能走路。”
常四郎歎了口氣,走入亭子裏親自斟茶。
“李將……”徐牧抬起頭,認真打量著麵前的人。神交許久,卻是第一次見到。
即便在草原那一次,他也不得而見。這位大紀最後的舉世名將,一直活在他的心裏。
“我原先想帶父親過來——”
牧羊老人伸手,拍了拍徐牧的肩膀。
“莫講,我知你要講什麽,問什麽,但眼下以大事國事為先,家事小事且先放一邊。”
徐牧拱手。
亭子裏,茶水已經斟好。給人斟茶不超過三個的常四郎,這一輪似是成了茶童一般。
“李將入座。”臉上再無嬉鬧之色,常四郎表情認真。
“好說了,二位同坐。”
便如三雄同聚,此時在外的三方護衛,都自發地按著刀,走到一邊守哨。連著司虎,見著這般的氣氛,也迅速扛起斧頭跑了出去。
“此時不宜飲酒,某以茶代酒先敬二位。”老人舉起茶盞,並無任何矯情,看向了麵前的徐牧和常四郎。
“敬二位在中原止戈,一致抵抗外族。”
徐牧與常四郎同舉茶盞。
“同敬李將,中原人定不忘李將的戍邊之誌。”
牧羊老人飲盡茶盞,整個人欣慰笑起來。
雍關那一場,不管是何原因,打輸了就是打輸了。丟了雍關,幾十萬難民流離失所,他一直心頭有愧,隻以為自己成了中原罪人。
這麽些年,從狄人部落到戎人部落,他一直在輸送情報,先前是袁侯。袁侯死後,又輪到麵前的西蜀小子。
為的,便是這偌大的中原,有朝一日能攻入草原,永絕外族之患。隻可惜中原之內,除了袁侯爺外,餘者皆是無國無義之徒……直至那一天,西蜀小子帶著三千青天營殺入草原,才讓他看見了中原崛起的希望。
“這中原裏,我知曉許多人與我一樣,十五歲的青雲誌,二十歲的行伍願,三十歲的壯誌酬,皆是驅逐外虜,守土安疆!”
“這萬萬裏的中原,並非一杆斷頭櫻槍,當是一柄出鞘利劍!”
“諸君與我同去,金戈鐵馬,踏平塞北草原!”
……
dengbidmxswqqxswyifan</p>
shuyueepzwqqwxwxsguan</p>
xs007zhuikereadw23zw</p>
數日的時間,徐牧才帶著司虎幾人,從內城趕到了老關之下。當然,便如他讓小狗福讓關一樣,這一路上,常老四也同樣留了人手,助他趕來老關之下。
抬起頭,徐牧環顧左右,心情一時大好。
“牧哥兒,那是賣米賊?”
正這時,大嗓門的司虎,一下子喊了起來。
隻等徐牧轉頭,果不其然,便看見常老四同樣帶著幾個護衛,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先到,一邊牽馬朝他走來,一邊罵罵咧咧地看著他。
“小東家,給爺再唱個曲兒!”
……
“和李將的見麵,我選在了梅子林。在那邊地方,我讓人偷偷搭了木亭子。”常四郎一邊翹著二郎腿,一邊看著徐牧揶揄開口。
“要不是李將,我還要和你繼續打的,我可不見得一定會輸。再說了,我是沒想到,你真唱像個清館小花娘般,給我唱了曲兒。”
“老子是看你輸哭了,才逗你一樂嗬的。”
“滾蛋,我手底下大軍可沒少!”
“二倍於蜀,不一樣輸了?”
常四郎頓時跳起來,轉了身嚷嚷著要迴內城開戰。但隻走了幾步,又罵罵咧咧地複走迴來。
“罷了罷了,我給李將一個麵子……我若是想捶你,就跟鬥將捶傻虎一樣,都不經打。”
徐牧愣了愣。旁邊的司虎已經鼓起眼睛,滿臉殺氣。
“打樁虎,你若是再瞪我,我可就把小常威藏起來了?”常四郎重新坐下,淡淡一笑。
司虎喋喋不休地退到一邊。
徐牧臉色無語,讓蘇塵取了酒袋,又分給常四郎一個,至此,兩個人才逐漸認真起來。
“小東家,李將說何時會到?”常四郎的臉上,滿是憧憬之色,“李將一來,你莫要和我搶,我要親自給他斟茶的。”
“約莫快了。我是沒想到,李將為了這事情,真的從草原跑了迴來。”
“雖說你我或能權衡定下,但李將一來,終歸算是為你我二人,坐了正席,定了不戰盟約。你且看著,李將心思過人,也定能看出這一點的。”
頓了頓,常四郎枕著頭,靠在了亭子上。
“若是說,小陶陶還活著,這大紀雙壁都在,再加上你我兩個,四人同時見麵,該是何等壯懷的場麵。”
徐牧聽得一時感傷。
沒有袁侯爺給他鋪的路,他取不了大義,走不到今天。
“小東家,答應我的事情……你可真想好了?”
“想好了。”徐牧笑道。
常四郎也唿了一口氣,捧起手裏的酒袋,和徐牧碰了一個。
“既如此,便如先前拒北狄,你我再合作這一輪,破了這十幾萬的狄戎聯軍,定下中原的安穩。你會不會偷偷笑,我這個傻子少爺,是在為你做嫁衣?”
“不會,隻佩服常少爺大義。我如此,李將如此,天下人也如此。”
常四郎有些苦澀閉目,指了指天空之上。
“他應該也如此的。”
徐牧當然明白,常四郎說的是誰。這偌大的中原,自古到今,都從來不會忘記那些先人,為萬民謀福祉的先人。
“小東家不瞞你,我是見過一次李將的,那會雖離著有些遠,但依然看得清,李將生得濃眉劍目,俊朗英武,便似一個天生的行伍大將。”
徐牧靜靜聽著,並未插嘴。
從殷鵠的信裏,他已經了解到,如今的征北李將……為了在草原潛伏,再無英武不凡之像。
……
四日後,李將的幾騎人,才終於趕到了梅子林。
隻待聽到消息,常四郎急忙起身相迎,不曾想,一看到李將的模樣,整個人呆在了當場。
在他的麵前,是一個瘸腿的老漢,隻穿著一件普通不過的麻袍,臉上盡是傷疤與口子。
“李……將?”
“確是李某人,這位當是北渝王了。”牧羊老漢停下,平靜一笑。
這番模樣,讓常四郎頓了頓,一下子紅了眼睛。他起步走去,將老漢穩穩扶住。
在旁的徐牧,亦是急走過去,和常四郎一左一右同扶。
老牧羊人臉色露笑,“無需如此的,我尚能走路。”
常四郎歎了口氣,走入亭子裏親自斟茶。
“李將……”徐牧抬起頭,認真打量著麵前的人。神交許久,卻是第一次見到。
即便在草原那一次,他也不得而見。這位大紀最後的舉世名將,一直活在他的心裏。
“我原先想帶父親過來——”
牧羊老人伸手,拍了拍徐牧的肩膀。
“莫講,我知你要講什麽,問什麽,但眼下以大事國事為先,家事小事且先放一邊。”
徐牧拱手。
亭子裏,茶水已經斟好。給人斟茶不超過三個的常四郎,這一輪似是成了茶童一般。
“李將入座。”臉上再無嬉鬧之色,常四郎表情認真。
“好說了,二位同坐。”
便如三雄同聚,此時在外的三方護衛,都自發地按著刀,走到一邊守哨。連著司虎,見著這般的氣氛,也迅速扛起斧頭跑了出去。
“此時不宜飲酒,某以茶代酒先敬二位。”老人舉起茶盞,並無任何矯情,看向了麵前的徐牧和常四郎。
“敬二位在中原止戈,一致抵抗外族。”
徐牧與常四郎同舉茶盞。
“同敬李將,中原人定不忘李將的戍邊之誌。”
牧羊老人飲盡茶盞,整個人欣慰笑起來。
雍關那一場,不管是何原因,打輸了就是打輸了。丟了雍關,幾十萬難民流離失所,他一直心頭有愧,隻以為自己成了中原罪人。
這麽些年,從狄人部落到戎人部落,他一直在輸送情報,先前是袁侯。袁侯死後,又輪到麵前的西蜀小子。
為的,便是這偌大的中原,有朝一日能攻入草原,永絕外族之患。隻可惜中原之內,除了袁侯爺外,餘者皆是無國無義之徒……直至那一天,西蜀小子帶著三千青天營殺入草原,才讓他看見了中原崛起的希望。
“這中原裏,我知曉許多人與我一樣,十五歲的青雲誌,二十歲的行伍願,三十歲的壯誌酬,皆是驅逐外虜,守土安疆!”
“這萬萬裏的中原,並非一杆斷頭櫻槍,當是一柄出鞘利劍!”
“諸君與我同去,金戈鐵馬,踏平塞北草原!”
……
dengbidmxswqqxswyifan</p>
shuyueepzwqqwxwxsguan</p>
xs007zhuikereadw23z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