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國士無雙陳宇趙青小說 作者:酸菜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如果成本材料超過了一元錢,那就是賠本生意啊……糖葫蘆的利潤不在於這些材料,利潤來自於老爺爺的勞動,利潤來源於老爺爺的製作糖葫蘆的技術和手工費用。他的時間也是成本。所以原材料一定不能超過一元錢的。”
李風起有些驚訝:“很透徹。往下說。”
王定海說:“就打它一元錢成本。賣兩元。那一天能賣出多少,我隻能估算……”
“估算看看。”
“我們在這站了十分鍾。十分鍾裏,加上我,總共有兩個人來購買。那我們就可以取平均值,一小時能賣出十二串。”
“假設老爺爺一天有效販賣時間是八個小時。時間不能再長了,他隻能中午出來,賣到晚上。因為早上不會有人吃糖葫蘆的……就假設一天賣八個小時,那他一天能賣九十六串。也就是說,他一天能賺九十六元……哇。老師,他好賺錢呀,咱們也賣糖葫蘆吧。”
“哈哈哈哈!”
王定海又說:“但是九十六元,其實不是他賣糖葫蘆賺到的錢。而是他販賣自己手藝,技術,以及時間賺到的錢。”
說完,王定海美滋滋的低頭繼續吃糖葫蘆。
舔著吃,舍不得咬著吃。害怕很快就吃完了。
李風起沉吟了一會兒,問他:“定海,那如果你是這個賣糖葫蘆的老爺爺,你該怎樣才能擴大自己的收益呢?”
王定海說:“這個就涉及到了邊際效應的問題……想要擴大收益,必須要擴大成本。也就是經濟學邊際效應中的,以收購、兼並的方式擴大生產規模,從而擴大效益。”
“如何操作呢?”
“嗯……既然我知道了,老爺爺販賣的是手藝和時間。那就以此為原理,我雇傭一百個人,給他們發放穩定的工資,讓他們隻管去製作,不用去管販賣問題。一百個人,一天能做出一萬個糖葫蘆。生產規模增加後,麵對成本,我就擁有了議價能力。”
“這樣一來,假比他這個糖葫蘆的材料成本一元錢,擁有議價能力的我,就能給砍到五毛錢。而剩下的五毛錢的成本,我就可以變為雇傭一百個人的工資給他們發放。這樣一來,我其實相當於一元錢每天收購了一萬串糖葫蘆了。”
“然後我再雇傭二十個人,讓他們每天走街串巷,負責將這一萬個糖葫蘆賣完。賣一串,給他們發五毛錢。這樣一來的話,我每天可以賣出一萬串,從而我能夠賺到五千元。”
李風起笑著說:
“真厲害,現在的定海一天都能賺五千了。”
王定海嘿嘿笑著:‘其實不止五千。從實際角度上出發的話,每天出售一萬串糖葫蘆,這基本已經百分之百占領梁州的市場了。這麽大的市場被占領,我就可以成立品牌化了。當我成立起了品牌化,那久而久之,整個城市的人,隻吃這個品牌的糖葫蘆了。這是品牌效應。’
“而當我擁有了品牌效應的話,我麵對材料商,就又有了第二次議價能力。我可以將成本砍到三毛錢,或者四毛錢了。他不能拒絕我的,因為拒絕了我,再也沒有人購買他的材料了。這樣一來,我的成本就又降低了。”
“同時,當我品牌化之後。麵對消費者我也有了議價能力。我可以賣三塊錢一串,三塊五一串。這一定意義上就形成了半壟斷。這樣一來,一天賺的不止五千塊。這就是半壟斷,半壟斷才是賺大錢的時候。”
說著,王定海又道:“但是我們不能賣糖葫蘆。隻是理論而已。”
“為什麽呢?這麽賺錢,為什麽隻是理論呢?”
王定海說:“因為糖葫蘆不是剛需品。不吃就不吃,不吃又不會死。而且也不可能天天都吃呀……所以每天賣一萬串,那隻是假想而已。實際上,如果真的把糖葫蘆品牌化,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會虧的血本無歸的。”
李風起笑著說:“哦?還知道剛需了?說說什麽是剛需?”
王定海指了指自己的腳下的涼鞋:“就比如說我的鞋子。雖然很舊很破,但我還能穿,這就是不剛需……但是如果我腳下的鞋子壞了,修都修不好,必須要光腳走路的時候。這時候有個賣鞋子的,我就一定會買,這就叫剛需。”
李風起看著他腳下的涼鞋都脫膠了,笑著說:“走,買雙新涼鞋。”
“啊?不要吧……還可以穿的。”
“走吧。”
“……”
進了童裝店裏,李風起花了八十元給王定海買了一雙新的涼鞋。然後又按照張美麗和王國榮的尺碼,給他們也買了一雙。
總共三雙涼鞋。出來的時候,王定海直報怨:
“不用買的,又不是剛需……”
“哈哈哈!”李風起笑著拍了拍他的腦袋,說道:“定海啊,舒服、新、麵子,也是剛需。”
王定海迷迷糊糊的聽著,目前還不理解。
他覺得剛需就是糧食,是衣服,是不能穿的鞋。是筆,是本子,是書……
李風起有些驚訝:“很透徹。往下說。”
王定海說:“就打它一元錢成本。賣兩元。那一天能賣出多少,我隻能估算……”
“估算看看。”
“我們在這站了十分鍾。十分鍾裏,加上我,總共有兩個人來購買。那我們就可以取平均值,一小時能賣出十二串。”
“假設老爺爺一天有效販賣時間是八個小時。時間不能再長了,他隻能中午出來,賣到晚上。因為早上不會有人吃糖葫蘆的……就假設一天賣八個小時,那他一天能賣九十六串。也就是說,他一天能賺九十六元……哇。老師,他好賺錢呀,咱們也賣糖葫蘆吧。”
“哈哈哈哈!”
王定海又說:“但是九十六元,其實不是他賣糖葫蘆賺到的錢。而是他販賣自己手藝,技術,以及時間賺到的錢。”
說完,王定海美滋滋的低頭繼續吃糖葫蘆。
舔著吃,舍不得咬著吃。害怕很快就吃完了。
李風起沉吟了一會兒,問他:“定海,那如果你是這個賣糖葫蘆的老爺爺,你該怎樣才能擴大自己的收益呢?”
王定海說:“這個就涉及到了邊際效應的問題……想要擴大收益,必須要擴大成本。也就是經濟學邊際效應中的,以收購、兼並的方式擴大生產規模,從而擴大效益。”
“如何操作呢?”
“嗯……既然我知道了,老爺爺販賣的是手藝和時間。那就以此為原理,我雇傭一百個人,給他們發放穩定的工資,讓他們隻管去製作,不用去管販賣問題。一百個人,一天能做出一萬個糖葫蘆。生產規模增加後,麵對成本,我就擁有了議價能力。”
“這樣一來,假比他這個糖葫蘆的材料成本一元錢,擁有議價能力的我,就能給砍到五毛錢。而剩下的五毛錢的成本,我就可以變為雇傭一百個人的工資給他們發放。這樣一來,我其實相當於一元錢每天收購了一萬串糖葫蘆了。”
“然後我再雇傭二十個人,讓他們每天走街串巷,負責將這一萬個糖葫蘆賣完。賣一串,給他們發五毛錢。這樣一來的話,我每天可以賣出一萬串,從而我能夠賺到五千元。”
李風起笑著說:
“真厲害,現在的定海一天都能賺五千了。”
王定海嘿嘿笑著:‘其實不止五千。從實際角度上出發的話,每天出售一萬串糖葫蘆,這基本已經百分之百占領梁州的市場了。這麽大的市場被占領,我就可以成立品牌化了。當我成立起了品牌化,那久而久之,整個城市的人,隻吃這個品牌的糖葫蘆了。這是品牌效應。’
“而當我擁有了品牌效應的話,我麵對材料商,就又有了第二次議價能力。我可以將成本砍到三毛錢,或者四毛錢了。他不能拒絕我的,因為拒絕了我,再也沒有人購買他的材料了。這樣一來,我的成本就又降低了。”
“同時,當我品牌化之後。麵對消費者我也有了議價能力。我可以賣三塊錢一串,三塊五一串。這一定意義上就形成了半壟斷。這樣一來,一天賺的不止五千塊。這就是半壟斷,半壟斷才是賺大錢的時候。”
說著,王定海又道:“但是我們不能賣糖葫蘆。隻是理論而已。”
“為什麽呢?這麽賺錢,為什麽隻是理論呢?”
王定海說:“因為糖葫蘆不是剛需品。不吃就不吃,不吃又不會死。而且也不可能天天都吃呀……所以每天賣一萬串,那隻是假想而已。實際上,如果真的把糖葫蘆品牌化,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會虧的血本無歸的。”
李風起笑著說:“哦?還知道剛需了?說說什麽是剛需?”
王定海指了指自己的腳下的涼鞋:“就比如說我的鞋子。雖然很舊很破,但我還能穿,這就是不剛需……但是如果我腳下的鞋子壞了,修都修不好,必須要光腳走路的時候。這時候有個賣鞋子的,我就一定會買,這就叫剛需。”
李風起看著他腳下的涼鞋都脫膠了,笑著說:“走,買雙新涼鞋。”
“啊?不要吧……還可以穿的。”
“走吧。”
“……”
進了童裝店裏,李風起花了八十元給王定海買了一雙新的涼鞋。然後又按照張美麗和王國榮的尺碼,給他們也買了一雙。
總共三雙涼鞋。出來的時候,王定海直報怨:
“不用買的,又不是剛需……”
“哈哈哈!”李風起笑著拍了拍他的腦袋,說道:“定海啊,舒服、新、麵子,也是剛需。”
王定海迷迷糊糊的聽著,目前還不理解。
他覺得剛需就是糧食,是衣服,是不能穿的鞋。是筆,是本子,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