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天。


    麒麟崖。


    玉虛宮仙光四射,瑞氣繚繞,數不清的宮殿星羅棋布。


    此時。


    十二金仙下人間,各立仙宗,鎮守一方氣運。


    副教主燃燈道人,在靈柩山元覺洞閉關不出。


    雲中子下人間煉器。


    玉虛宮裏隻剩下南極仙翁一位大弟子。


    此時。


    麒麟之巔,元始天尊寬袍大袖在風中飄起,手中牽著一頭黑山羊。


    南極仙翁躬身站在一旁,眼簾半闔。


    人間。


    子受聲音傳來,元始天尊無悲無喜,開口道:


    “帝辛。”


    “你的眼神和那個人太像了。”


    “肆意張狂,毫無敬畏。”


    “本尊,豈能讓你一統人間?”


    “仙宗已落,諸國當起。”


    元始話音落下,神念傳到人間,一位位身披蓑衣手持魚竿的老者,在河畔睜開雙眼,他躬身領命道:


    “弟子知曉。”


    苗疆。


    十萬巫蠱大山之中。


    一方瘴氣繚繞的沼澤湖泊。


    老者坐在一頭鱷魚之上,手中魚竿化作一根打神鞭,打神鞭上玉虛符印亮起,綻放出仙光陣陣,他持鞭一敲水麵,水下冒出一個河童,躬身道:


    “見過元帥。”


    老者開口說道:“讓國君,宣詔建國吧。”


    河童話音落下,老頭身影化作一縷青煙,沒入水中消失不見。


    與此同時。


    苗疆。


    有一處連綿的群山,這裏美麗而又神秘,河流縱橫,梯田美輪美奐。


    遍布苗疆的瘴氣、沼澤、毒蟲,在這方土地上,似乎徹底消失不見。


    群山之中。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座座依山而建的苗方吊樓,層層疊疊,相連成片。


    諸多苗寨之中,有一處封閉幽靜的山穀,山穀四周環繞著十二座形狀各異的山峰,山上各有一處洞府。


    山穀之中。


    一座巍峨的木府聳立在湖泊山石之上。


    一位老人拄著拐杖站在杆欄處倚欄遠眺,身後站著一位蒙麵的少女,豆蔻年華。


    這時。


    翠綠色的湖泊之中,一位河童頂著荷葉踏波而起。


    他開口說道:“苗王,元帥起身收杆了。”


    臉色滄桑的老人收迴了看著中原的目光,喃喃開口說道:


    “是嗎?”


    “我苗方族人,等這一天等了上千年了。”


    他目光滄桑,幽幽說著:


    “千年之前,禹逐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


    “多少族人慘死,多少木府吊樓被焚燒殆盡,苗疆大地化為廢土。”


    “若非吾等藏身十二垌之中,繁衍生息,苗疆再無苗人。”


    “聖女,請下詔令吧。”


    “苗國,今日當立。”


    老人身後的少女恭敬施禮,道了聲是。


    下一刻。


    四周天地之間的瘴氣、毒蟲飛到身前,化作一道粉紅瘴氣縈繞的詔令。


    蒙麵少女抬起一雙掛滿蟲骨手鏈的玉手,捧著眼前的詔令,一個個音節從口中發出。


    這些音節溫婉動聽,卻十分詭秘,好似讓周圍天地間的所有蟲子為之一顫,他們隨之發出一聲聲刺耳的鳴叫,這些蟲鳴交織在一起,竟然和少女口中的音節一模一樣。


    這一刻。


    苗疆億萬蟲豸口吐人言,聲音傳遍了十萬苗疆大山!


    傳到了天地之間!


    “昔年三苗,以江漢為居,以彭蠡為水,執掌南方大地!。然堯舜禹以人王之名殛之,雨血三朝,遷三苗於三危……”


    ……


    “荏苒千年已過。”


    “苗方終有王出世,唿喚苗人歸來。”


    “苗疆乘時撫運,宜變家為國,立苗國於天地之間,以為天下苗人覓一升平之所!”


    ……


    話音落下。


    一道人間氣運從十二垌的木府之上直衝天穹。


    苗疆吊樓之中。


    一個稚童睜開雙眼,眼眸純白,看不見瞳孔。


    ……


    與此同時。


    漠北草原之上,萬馬嘶鳴,群狼嚎叫,十萬控弦之士策馬而立,聚在一座隻有山石而草木的大山之下!!


    大軍之前!


    一位踏靴披裘的男子如戰神一般,傲立在石山之巔!


    他身前。


    兩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正潑灑著酒水和食物,聲音粗獷,正用祭語,昭告天地!


    “王乃天降神子,生有廣大之貌,落地能言,一日可走,兩日策馬狂奔。”


    “馬奔一裏,王長一歲!”


    “歸時,已為而立之年!”


    ……


    “吾族占有漠北,吾王當稱單於,以立匈奴!!”


    匈奴二字一出。


    一道比周室鼎盛之時更強的國運在漠北草原之上衝霄而起!


    ……


    西域,大月氏。


    大月氏王子坐在菩提樹下,身上梵光衝霄而起,西域三十六國國王王子王妃太後紛紛跪在地上,齊聲高唿:


    “吾等願皈依神國,求王子點化!”


    大月氏王子睜開雙眼,天地間金蓮墜落,梵音陣陣,道:


    “我作王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


    “吾國當名貴霜。”


    ……


    這一日。


    苗疆十二垌立苗國!


    漠北七十二金帳立匈奴!


    西域三十六國立貴霜!


    這一日。


    極樂淨土之中,一道道身影走了出來,他們現出悲憫慈悲的法身,落在西方大地之上!


    他們化身苦行者,在人間行走!


    他們每走一步便散去一分道則!


    每到一處,便講經收徒!


    每有一位信徒皈依,貴霜氣運便上漲一分!


    ……


    人間大地之上,原本散落的人間氣運,在這一日凝聚成三道強大的國運,鼎立在大商之外!


    共計十八道仙宗氣運,擋在三國之前,擋住了大商的鐵蹄,擋住了帝辛一統天下的攻勢!


    史稱。


    三國鼎立。


    太素天。


    媧皇宮。


    女媧的目光從人間收迴,淡淡開口,道:


    “帝辛。”


    “接下來,本宮便幫不了太多了。”


    “人間格局已定。”


    “餘下的路,隻能你自己走。”


    雲霄目光中露出幾分擔憂之色,道:


    “娘娘。”


    “帝辛,真的能衝開天道氣運的封鎖嗎?”


    女媧目光平靜,道:


    “他若連區區大羅的封鎖都打不穿,如何擋得住打穿混沌的敵人?”


    “隻怕,仙宗墜落那一刻,帝辛就已經開始對他們下手了。”


    “既然帝辛讓本宮看戲,本宮自然就看著。”


    ……


    金鼇島。


    碧遊宮。


    通天看向那十八道如同一柄柄長槍,釘住大商氣運的仙宗山門,麵沉如水,恨鐵不成鋼道:


    “趙公明這個蠢貨!本尊立宗之處,早給他選的明明白白,正在兩座實力最弱的玉虛仙宗之間,立宗於此,可為大商打開一條前往西域的通路!”


    “這廝,竟然把峨眉山給我扛進了巴蜀大山之中!”


    “趙公明啊趙公明,難道你想讓大商走仙神也難走的蜀道,去一統天下不成!”


    通天話音落下,截教諸弟子沉默不語……


    這……


    師尊隨手一劍竟然還有這種算計?


    別說趙公明不知道,他們也不知道啊。


    瓊霄和碧霄忍不住開口問道:“師尊……您說一句不就行了?”


    通天歎息一聲,開口道:


    “本尊可以一怒斬山,落一宗門,發泄怒氣,卻不能親自教你們,如何算計仙宗。”


    “這等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


    瓊霄:“……可是,師尊。你剛才,不都說了?”


    通天沉聲說道:


    “不錯,為師既然告知爾等,意味著此計已廢。”


    “你們誰若敢行此事,本尊便將他逐出師門。”


    “不再是我截教門下!”


    通天說完,轉身離開,隻剩下截教諸弟子陷入深思之中。


    瓊霄喃喃自語,道:“師尊的意思是,你我若被逐出師門……就可以這麽做了?”


    瓊霄話音落下。


    截教萬仙紛紛一怔,抬起目光,眼中似有恍然明悟之意!


    ……


    朝歌。


    九間殿。


    文武百官站立兩側,子受半躺在皇座之上,手中是駐守邊境的大軍送來的情報。


    子受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淡淡開口說道:


    “貴霜、苗國、匈奴……”


    “元始,這就是你要扶持的三個傀儡嗎?”


    “難怪漠北的那道氣運堪比姬發,首位一統七十二金帳的漠北之主,人間第一位單於,當然不是普通人。”


    子受話音剛剛落下,商容便開口道:“大王,這哪裏是人,這根本不是人。”


    “你聽聽!”


    “吾王落地能言,一日可走,兩日策馬狂奔……馬奔一裏,王長一歲,歸時,已為而立之年!”


    “他怎麽不跑個八百裏,迴來直接成王八!”


    噗……


    商容話音落下,文武百官忍不住捧腹大笑。


    子受默然無語,他總覺得商容對這位自名為首單於的匈奴首領,意見很大……


    子受笑了笑,開口說道:


    “老丞相,朕早已說過,時代已變,人間早已不再是人間,我們麵對的敵人是抬手間毀天滅地摘星拿月的仙神。”


    “這些落在各地的大氣運者,必然承載了人間氣運中的道則。”


    “他們甚至沒有生父,其母感天地道則而孕,或踩一腳印,或聽一雷鳴,他們生而能言,落地而走,都是尋常之事。”


    子受話音落下,文武百官覺得身上的人間氣運突然一重,眼中的不由閃過一道不屈的神色。


    商容躬身行禮,道:


    “老臣失言了。”


    “老臣隻是覺得此事對大王不公。”


    “大王一步一步走到今日,麵臨的卻是這些所謂的大氣運者。”


    “老臣心中不服。”


    子受聞言無奈搖頭,站起身來,看著大商境外的三道國運,淡淡說道:


    “這有何難?”


    “爾等心中不服,隻要把他們打服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裏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麽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盡付東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盡付東流並收藏這裏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麽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