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玉虛宮。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靜靜看著人間,目光落在西岐大地。


    他臉色漠然,看不出喜怒,抬了抬眼簾。


    “鳳鳴西岐是封神定數,周代商興乃是大勢所趨。”


    “此處當是封神起源之地,如今大勢竟然變了。”


    元始喃喃自語,卻又凝眉道:


    “不對……大勢變而未變,竟然無法定論”


    元始天尊證道成聖億萬年來,從未像現在這樣舉棋未定。


    在他視線之中,二十萬大軍簇擁著一對雍容華貴的母子,直奔畢城而去。


    ……


    畢城。


    姬昌和子姝的兒子姬高的封地。


    隻是姬昌八十多歲還在執掌王權,世子姬考便一直留在西岐王城。


    隻有兄弟繼位,他們才會離開王城,前往各自封地。


    此時。


    姬高坐在子姝身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他隱約猜測到了之後的命運。


    子姝欣慰的笑了笑,道:


    “高兒,你可曾想過有朝一日,身坐王位之上,像你父親一樣,大權在握。”


    姬考搖了搖頭:“未曾。”


    子姝笑著問:“為何不曾想過?”


    姬考道:“王後娘娘膝下十二子呢。”


    子姝笑著搖了搖頭,道:


    “是啊,太姒十二子,人皆才俊,西岐婦孺皆知。”


    “都說……人各有命,上天注定,或生而為王,或落草為寇。”


    “可惜,他們遇到了你舅舅。”


    “高兒,很快你就要執掌一國大權了。”


    ……


    車裏。


    傳來母子的對話。


    車外。


    諸天仙神的目光從九霄雲外投射而來,凝聚在聲勢浩蕩的大軍上空。


    廣袤繁華的洪荒大地上,這駕普通的馬車卻成了天地間的焦點。


    諸天仙神眼中。


    這一架普通的馬車,卻牽動著人間氣運。


    車轅每往畢城滾動一裏,西岐的國運便會下降一分,畢城剛剛凝聚的國運便會增長一分。


    車馬行進。


    周遭的群山萬壑之中,一頭又一頭兇狠的妖獸睜開雙眼,開始走出洞穴。


    九霄雲上,雷鳴陣陣,各色祥雲唿嘯而至,一道道殺意從天而降。


    三山關。


    孔宣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這輛車架,他凝視著空中的身影,喃喃道:


    “西岐國運崩塌,人間氣運不複十之一二。”


    “仙神終於敢下人間了嗎?”


    汜水關。


    餘化扛著化血魔刀,手裏拎著一隻剛剛渡劫成仙的豬妖,一道大羅真火烤的香氣撲鼻。


    他大口大口撕著豬肘子,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明的味道,模糊不清道:


    “東周一立,西岐國運崩塌,封神大劫終於開始了。”


    吃完豬妖,他擦了擦嘴,一步踏出了汜水關,來到姝王妃車架上方!


    他手中化血魔刀釋放出衝天的煞氣,漫天陰雲雷鳴,頓時被衝散的一幹二淨!


    群山萬壑的妖獸們隻覺得血液沸騰,不受控製的慘叫起來,離得最近的數千頭妖獸轟然炸成一團團血霧,沒入了化血魔刀之中。


    餘化哈哈大笑,站在百米高空,腳下大軍唿嘯而過。


    他手持金黃紙頁,雄渾的聲音傳遍群山遍野九霄雲上!


    “末將餘化奉旨護送王姬歸城!!”


    “大王說了,誰敢動他大姐一根頭發,人間神廟一座也別想有了!”


    ……


    玉虛宮。


    元始天尊目光落下餘化身上,冷哼道:“帝辛還真是謹慎。”


    此時,他身後站著十二位仙人,他們身著相似的道袍,胸中五氣朝元,頭上三花聚頂,神情恭敬。


    其中一位道人手持拂塵,開口問道:


    “師尊曾說過,封神天命已定,小勢可變,大勢不可改。”


    “如今西岐一分為二,大勢變了嗎?”


    元始天尊端坐在悟道蒲團之上,屈指推演天數,最後搖了搖頭:


    “國運崩而未崩,國祚分而未絕。”


    “大勢沒有變。”


    “如果大勢變了,道祖不會視而不理。”


    元始說完,又看了眼混沌之中,幽幽道:


    “因為命運在他手中啊。”


    十二金仙紛紛相互對視,最後搖了搖頭,不明白師尊這句話的意思。


    不過。


    大勢沒變,先前的一切布局,就不會毀於一旦了。


    便在此刻。


    一道菩提葉突然從虛空中飄出,元始眼簾半抬,屈指一彈,菩提葉化作了一道神識。


    元始眼中玉清神光閃了一閃,開口說道:


    “廣成子,你去一趟太素天,把女媧娘娘請來。便說……本尊邀了諸天仙神,來玉虛宮聽講混元道果。”


    “太乙,你帶著吾的聖帖,去一趟三山五嶽,邀來三千八百位真仙。”


    “先是彌勒道人進朝歌,又有婆羅門入西岐。”


    “西方兩位道友,終於坐不住了。”


    ……


    翌日。


    朝陽初升,飛鳥啼鳴,車輪軍馬之聲,響徹渭水之畔!


    二十萬大軍終於到了畢城。


    此時,畢城城門大開,城內官員、族老、祝巫紛紛跪地相迎。


    兩個時辰之前,提前傳訊的小旗官,已經將消息傳進了畢城。


    不提這裏本就是姬高封地。


    單說二十萬大軍壓境,攜大義而來,誰敢阻擋?


    城裏,頓時傳遍了“姝王妃為民和議,一人獨闖叛軍大營”的故事!


    同時“王後太姒爭寵後宮,毒計欲殺和議王妃”的傳言,也隨之傳播開來。


    一時間民意滔天,滿城百姓夾道歡迎,周圍數百裏散淡的人間氣運,開始緩緩凝聚。


    如此大勢之下,所有人都在迎接姝王妃的到來。


    畢城之中,就算有太姒的耳目,此時也不敢有半點表現。


    隻要有人敢說半句質疑,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畢城。


    北瀕渭河畔,南依終南山,八條河流從畢城四周穿流而過,生生不息。


    自三皇五帝以來,就有“涇渭穿南北,八水繞畢城”的美名。


    “吾等恭迎王妃娘娘,恭迎世子高!”


    畢城官吏、貴族、族老連連叩首,齊聲高唿。


    姝王妃在姬高的攙扶下,走出馬車,站在車前,看了眼畢城,視線落到眾人身上,溫雅的聲音響起。


    “都起身吧。”


    “大王曾說過,禮在於心,不必拘泥於形。”


    “隻要汝等誠心誠意迎接我們母子二人,子姝當記著這份情誼。”


    “王妃英明!”


    “大王英明!”


    畢城百官族齊聲高唿,隨即紛紛起身,城內早已準備好了禮樂。


    頓時編鍾響起,擂鼓陣陣。


    子姝走下車架,牽扯姬考一步一步走進了畢城。


    子姝看了眼頗顯緊張的姬考,開口道:


    “記住,緊著這便是你的王都。你要用你的雙腳,去一步一步丈量它的土地。”


    姬高重重應允道:“是。”


    說話間,母子二人踏進了畢城城門。


    這一刻,畢城微弱的氣運終於凝聚成一道國柱,衝霄而起!


    畢城國運剛剛凝聚,竟和凝聚了數百年的西岐氣運不相上下。


    進城之後。


    二十萬大軍接管畢城,一道王妃懿旨隨之傳遍西岐!


    六月初六。


    世子高登基稱王,國號東周!


    畢城更名長安!


    予以長久治安!


    願意歸附者,可掛東周王旗,此後得東周大軍庇護!


    懿旨一出,天下震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裏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麽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盡付東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盡付東流並收藏這裏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麽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