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我研究過了,能賺大錢
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 作者:海不是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藥材可以先種一下試試效果,不過短時間內別指望能有什麽明顯的改善!”劉徹緩緩的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劉破奴這個看似不靠譜又給人一種很靠譜感覺的意見。
藥材的培育在大漢並不稀奇,但也不是隨便什麽藥材都能培育的。
劉徹沒時間去操心那些事情,所以如同以往一樣,還是直接把事情丟給了劉破奴去解決。
誰讓這是他提出來的事情呢?他不解決誰去解決?
至於說其他的思路,劉徹心中還是有點逼數的。
以前那是什麽生活條件?
別說吃好了,就是吃都吃不飽,百姓到了冬天因為缺少禦寒衣物隻能縮在家中不敢出門的比比皆是。
現在又是什麽生活條件?
隻要肯放下身段去幹,不說能讓你頓頓吃到撐,起碼一年到頭不用擔心餓肚子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雖然曲轅犁讓他們開始有了負債,可好處也是實打實的。
就算沒有曲轅犁,僅憑著水利係統的幫助,每畝地也能多收獲一二十斤糧食呢。
一畝增產的數量看似不多,但若是幾十畝加在一起呢?
單是增產的這部分就足夠一家人吃上兩三個月了。
所以,就算接下來劉徹什麽也不做,幼童的夭折率也會比之前有所降低的,雖然降低的幅度可能沒有那麽大。
“除了醫療以外,在食物的營養上麵也要開始著手安排了!”劉破奴繼續說著。
“怎麽安排?”劉徹有些意外,但又沒覺得太過意外,一臉平靜的問道。
“北邊的牧場可以安排上了,那裏已經很久沒有匈奴人的出現了,牧草也足夠肥美了,但是我們不能像匈奴人那樣無休止的放牧,每一片區域內都必須要做好規劃,限定最高放牧的牲畜數量,免得今年啃完明年光禿禿的一片啥也長不出來。”劉破奴迴想起草原上的現狀,心中便不免的有些擔憂。
匈奴人就是這樣的,看見哪裏的牧草肥美就往死裏啃,直到啃的光禿禿的以後在換個地方繼續啃。
草原雖然很大,但草原其實也不大,上千萬頭牛羊每年都要那麽啃,哪來的那麽多牧草給他們啃?
而這種野蠻放牧的行為,也為草原荒漠化開啟了一道大門。
沒錯,現在的草原上就已經出現沙漠了,雖然麵積不大。
而到後世情況就更嚴重了,整個國家都建立在草原上的蒙古國,竟然已經找不到多少適合放牧的地方了。
羊這東西養過的人都知道,對於口糧什麽的幾乎是不挑的,可以說給什麽就吃什麽。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但如果讓他自己去找食物吃的話,他保準能把那一片給啃的光禿禿的,就連草根都給一塊啃出來,這也是為什麽後世多地禁止放牧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每間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片禁牧區,我研究過草的生長環境,每到秋季隨著草植枯黃,草籽什麽的開始出現成熟,跟莊稼成熟的時候差不多都是一碰就掉,而他們的傳播方式大多數是通過風來作為載體自由飄落,落到地上以後就開始在這裏安家,等到第二年春天便會生根發芽。”
“設置禁牧區能夠保證我們的牧場每年都可以有源源不斷的草種落下,以確保每年都可以有足夠多的地方和牧草用來放牧。”漢代版的環境保護法就這麽劉破奴洋洋灑灑的說樂出來。
當然,就算劉破奴不說,在未來的一百年後,漢朝也會正式的頒布第一道有證可查的環境保護法,出圖自懸泉置,由漢平帝頒布的四時月令。
所以說別以為古人就不知道保護環境,古人其實早就做出了實際行動,隻不過後人不知道,也不重視而已。
劉徹麵色漸漸的沉重了起來,劉破奴的方法能不能行不知道,但這個思路的確值得試一試。
“這便是你說的何不食糜嗎?那你可曾算過,朝廷需要在草原上養多少頭牛羊才能滿足大漢所需?途中消耗又有多少?到達各地之後,價格百姓又能不能接受?”劉徹忽然想起自己剛跟劉破奴見麵的時候,這貨在提及關東旱災的時候跟自己說過的一段話。
那個時候他隻是覺得劉破奴實在是太天真了,所以並沒有注意。
但是現在看來,他連保護牧場,可持續放牧的方法都想出來了。
難道這隻是靈光一現嗎?
如果劉破奴沒說他研究過草植的生長環境和規律的話,劉徹大概率會認為這是靈光一現,可他連這些問題都給搞明白了,那就隻能證明這小子是打一開始就想著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肉隻不過是輔食罷了,我又沒打算讓百姓拿著肉當主食去吃!”劉破奴瞥了眼劉徹,繼續說道:“這個我也研究過,匈奴人的體型普遍要比咱們壯士不少,但是單論力氣的話,匈奴人反倒有所不如,後來我又研究了一下投靠咱們的匈奴人!”
“結果發現他們在投靠咱們之後,體型都不同程度的縮水了,但是身上的力氣卻要比之前大了許多,後來研究發現,他們的提醒與吃肉有關係,身上無力,則是因為缺乏鹽的緣故!”
“投靠咱們之後,他們不缺鹽了,但是卻缺肉了,所以力氣增加的同時,體型也跟著縮水了。”
“同樣的,我還發現住在海邊的人,夜晚的視力要比住在內陸的人視力要好很多,而我讓人對他們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所有晚上視力不錯的人,都是經常吃魚的人,後來我讓人試驗了一下,發現吃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在夜間的視力果然有所改善,特別是在年紀小的孩子身上表現更為明顯。”
“肉和魚雖然不能作為主食,雖然耗費的精力可能要比耕種糧食更大,但這兩者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接下來在食物方麵,朝廷應當適當的做出一些改變,以農作物為主,以牛羊魚類為輔,不說太多,起碼要先保證讓每人每個月都能有半斤以上的肉可以吃。”
“至於運輸和保存,這個就簡單了,牛羊肉可以直接在草原宰殺,魚也可以在海邊宰殺,將其製作成肉幹魚幹之後再運迴來,這樣就不用擔心途中會消耗太多了,更不用擔心會放壞什麽的。”劉破奴嘿嘿一笑,一臉賤兮兮的提議道。
鮮肉固然鮮美,可那玩意兒代價太高了。
也就是劉破奴這種家庭才能頓頓吃上鮮肉,其他人就是朝中的大臣,就是霍光那種級別的,都不敢保證頓頓都能吃肉。
家庭飼養?
之前人都沒糧食吃,他上哪去養家禽?
就算養個雞也都舍不得吃,要麽是賣雞蛋,要麽是賣給貴族來換錢或者換糧食。
通過外部掠奪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可草原距離長安還有很遠的距離呢,掠奪來的牲畜怎麽運迴來也是個問題。
在草原上可以讓他邊走邊吃,到了內地以後怎麽辦?
總不能讓這些牛羊去吃莊稼吧?
所以曆次大戰過後,都很少會有大批量的牲畜被運迴來,大多數戰利品都是被部隊給就地消化了。
這樣不僅解決了戰利品難以運輸的問題,同時還極大的緩解了後勤運輸的壓力。
當然,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
“一頭羊出肉也不過二三十斤,製成肉幹那就更少了,到時候一台卡車就能拉迴來幾百頭羊,最重要的是,這是一門生意啊,能賺大錢的……”
劉徹對於這件事情的興趣本來是沒那麽高的,但是當他聽到劉破奴竟然要把這種事兒當成一門生意來做的時候,興趣瞬間就被提了上來。
為了激勵人口,劉徹放棄了不少的算賦,而且日後軍隊也要向新軍轉變,這可都是需要錢來解決的。
嗯,還有讓劉徹念念不忘的建章宮,話說停工的時間已經夠長了,是不是該考慮開工了?
“能賺多少錢?”
“如果放在全國層麵的話,一個月賺個千萬錢那是閉著眼都能做到的!”
“幹了,這事兒你去負責……”
</p>
“藥材可以先種一下試試效果,不過短時間內別指望能有什麽明顯的改善!”劉徹緩緩的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劉破奴這個看似不靠譜又給人一種很靠譜感覺的意見。
藥材的培育在大漢並不稀奇,但也不是隨便什麽藥材都能培育的。
劉徹沒時間去操心那些事情,所以如同以往一樣,還是直接把事情丟給了劉破奴去解決。
誰讓這是他提出來的事情呢?他不解決誰去解決?
至於說其他的思路,劉徹心中還是有點逼數的。
以前那是什麽生活條件?
別說吃好了,就是吃都吃不飽,百姓到了冬天因為缺少禦寒衣物隻能縮在家中不敢出門的比比皆是。
現在又是什麽生活條件?
隻要肯放下身段去幹,不說能讓你頓頓吃到撐,起碼一年到頭不用擔心餓肚子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雖然曲轅犁讓他們開始有了負債,可好處也是實打實的。
就算沒有曲轅犁,僅憑著水利係統的幫助,每畝地也能多收獲一二十斤糧食呢。
一畝增產的數量看似不多,但若是幾十畝加在一起呢?
單是增產的這部分就足夠一家人吃上兩三個月了。
所以,就算接下來劉徹什麽也不做,幼童的夭折率也會比之前有所降低的,雖然降低的幅度可能沒有那麽大。
“除了醫療以外,在食物的營養上麵也要開始著手安排了!”劉破奴繼續說著。
“怎麽安排?”劉徹有些意外,但又沒覺得太過意外,一臉平靜的問道。
“北邊的牧場可以安排上了,那裏已經很久沒有匈奴人的出現了,牧草也足夠肥美了,但是我們不能像匈奴人那樣無休止的放牧,每一片區域內都必須要做好規劃,限定最高放牧的牲畜數量,免得今年啃完明年光禿禿的一片啥也長不出來。”劉破奴迴想起草原上的現狀,心中便不免的有些擔憂。
匈奴人就是這樣的,看見哪裏的牧草肥美就往死裏啃,直到啃的光禿禿的以後在換個地方繼續啃。
草原雖然很大,但草原其實也不大,上千萬頭牛羊每年都要那麽啃,哪來的那麽多牧草給他們啃?
而這種野蠻放牧的行為,也為草原荒漠化開啟了一道大門。
沒錯,現在的草原上就已經出現沙漠了,雖然麵積不大。
而到後世情況就更嚴重了,整個國家都建立在草原上的蒙古國,竟然已經找不到多少適合放牧的地方了。
羊這東西養過的人都知道,對於口糧什麽的幾乎是不挑的,可以說給什麽就吃什麽。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但如果讓他自己去找食物吃的話,他保準能把那一片給啃的光禿禿的,就連草根都給一塊啃出來,這也是為什麽後世多地禁止放牧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每間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片禁牧區,我研究過草的生長環境,每到秋季隨著草植枯黃,草籽什麽的開始出現成熟,跟莊稼成熟的時候差不多都是一碰就掉,而他們的傳播方式大多數是通過風來作為載體自由飄落,落到地上以後就開始在這裏安家,等到第二年春天便會生根發芽。”
“設置禁牧區能夠保證我們的牧場每年都可以有源源不斷的草種落下,以確保每年都可以有足夠多的地方和牧草用來放牧。”漢代版的環境保護法就這麽劉破奴洋洋灑灑的說樂出來。
當然,就算劉破奴不說,在未來的一百年後,漢朝也會正式的頒布第一道有證可查的環境保護法,出圖自懸泉置,由漢平帝頒布的四時月令。
所以說別以為古人就不知道保護環境,古人其實早就做出了實際行動,隻不過後人不知道,也不重視而已。
劉徹麵色漸漸的沉重了起來,劉破奴的方法能不能行不知道,但這個思路的確值得試一試。
“這便是你說的何不食糜嗎?那你可曾算過,朝廷需要在草原上養多少頭牛羊才能滿足大漢所需?途中消耗又有多少?到達各地之後,價格百姓又能不能接受?”劉徹忽然想起自己剛跟劉破奴見麵的時候,這貨在提及關東旱災的時候跟自己說過的一段話。
那個時候他隻是覺得劉破奴實在是太天真了,所以並沒有注意。
但是現在看來,他連保護牧場,可持續放牧的方法都想出來了。
難道這隻是靈光一現嗎?
如果劉破奴沒說他研究過草植的生長環境和規律的話,劉徹大概率會認為這是靈光一現,可他連這些問題都給搞明白了,那就隻能證明這小子是打一開始就想著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肉隻不過是輔食罷了,我又沒打算讓百姓拿著肉當主食去吃!”劉破奴瞥了眼劉徹,繼續說道:“這個我也研究過,匈奴人的體型普遍要比咱們壯士不少,但是單論力氣的話,匈奴人反倒有所不如,後來我又研究了一下投靠咱們的匈奴人!”
“結果發現他們在投靠咱們之後,體型都不同程度的縮水了,但是身上的力氣卻要比之前大了許多,後來研究發現,他們的提醒與吃肉有關係,身上無力,則是因為缺乏鹽的緣故!”
“投靠咱們之後,他們不缺鹽了,但是卻缺肉了,所以力氣增加的同時,體型也跟著縮水了。”
“同樣的,我還發現住在海邊的人,夜晚的視力要比住在內陸的人視力要好很多,而我讓人對他們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所有晚上視力不錯的人,都是經常吃魚的人,後來我讓人試驗了一下,發現吃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在夜間的視力果然有所改善,特別是在年紀小的孩子身上表現更為明顯。”
“肉和魚雖然不能作為主食,雖然耗費的精力可能要比耕種糧食更大,但這兩者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接下來在食物方麵,朝廷應當適當的做出一些改變,以農作物為主,以牛羊魚類為輔,不說太多,起碼要先保證讓每人每個月都能有半斤以上的肉可以吃。”
“至於運輸和保存,這個就簡單了,牛羊肉可以直接在草原宰殺,魚也可以在海邊宰殺,將其製作成肉幹魚幹之後再運迴來,這樣就不用擔心途中會消耗太多了,更不用擔心會放壞什麽的。”劉破奴嘿嘿一笑,一臉賤兮兮的提議道。
鮮肉固然鮮美,可那玩意兒代價太高了。
也就是劉破奴這種家庭才能頓頓吃上鮮肉,其他人就是朝中的大臣,就是霍光那種級別的,都不敢保證頓頓都能吃肉。
家庭飼養?
之前人都沒糧食吃,他上哪去養家禽?
就算養個雞也都舍不得吃,要麽是賣雞蛋,要麽是賣給貴族來換錢或者換糧食。
通過外部掠奪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可草原距離長安還有很遠的距離呢,掠奪來的牲畜怎麽運迴來也是個問題。
在草原上可以讓他邊走邊吃,到了內地以後怎麽辦?
總不能讓這些牛羊去吃莊稼吧?
所以曆次大戰過後,都很少會有大批量的牲畜被運迴來,大多數戰利品都是被部隊給就地消化了。
這樣不僅解決了戰利品難以運輸的問題,同時還極大的緩解了後勤運輸的壓力。
當然,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
“一頭羊出肉也不過二三十斤,製成肉幹那就更少了,到時候一台卡車就能拉迴來幾百頭羊,最重要的是,這是一門生意啊,能賺大錢的……”
劉徹對於這件事情的興趣本來是沒那麽高的,但是當他聽到劉破奴竟然要把這種事兒當成一門生意來做的時候,興趣瞬間就被提了上來。
為了激勵人口,劉徹放棄了不少的算賦,而且日後軍隊也要向新軍轉變,這可都是需要錢來解決的。
嗯,還有讓劉徹念念不忘的建章宮,話說停工的時間已經夠長了,是不是該考慮開工了?
“能賺多少錢?”
“如果放在全國層麵的話,一個月賺個千萬錢那是閉著眼都能做到的!”
“幹了,這事兒你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