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韓延年的安排讓軍須靡聽的想要破口大罵,可是他不敢。


    雖然烏孫在表麵上做的沒什麽問題,但事情的真實情況是什麽樣子的,大家也都不是傻子。


    韓延年的態度的確是強硬了一些,可這事兒就算是捅到了長安,朝廷也不會對韓延年有半句的訓斥。


    因為曆史上烏孫在這件事情上也沒討到什麽好處。


    李廣利二次西征的時候,劉徹就親自下令讓軍須靡派兩千騎兵輔左李廣利進攻大宛。


    擁有十幾萬大軍的李廣利,缺他這兩千人嗎?


    劉徹的用意已經不言而喻了,隻不過韓延年做的更狠罷了。


    平靜的草原上忽然出現了大範圍的躁動,原本正在貓冬的牧民們,忽然之間熱鬧了起來。


    一個個的不得不想盡辦法舉家搬遷,盡管冬天搬家很困難,也會導致他們的牲畜死上一大批,但他們卻沒有一丁點的辦法。


    當然,冬天搬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想要在冬季尋找到散落在草原上的每一個牧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牧民基本的生存模式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牧民都是部族生活,小家庭匯聚到一個小部族,小部族匯聚到大部族。


    每年的放牧也不是你想去哪就能去哪的,上麵會將整個牧場劃分為不同的區域給各個大部族,各大部族再將自己的區域劃分給小部族,小部族再劃分給一些家庭。


    而各自之間的聯絡,基本上也就是在開春的時候到入冬前約定的地方去見麵,再往後則是每月見一次麵。


    如果有戰事,上麵最多也就隻能通知到小部族,然後小部族再去召集各自的牧民進行參戰。


    牧民作戰也是全員皆兵的,不管男女老幼,在這裏根本就沒有什麽尊老愛幼的說法。


    當一個人老了,不中用了,那麽他們就會想辦法解決掉這個隻會浪費糧食資源的‘廢物’。


    比如說每年的冬天,不少上了年紀的老牧民都會被凍死。


    比如說每一次的作戰,都會有不少老牧民死在敵人的手中。


    而草原騎兵的組成也是有嚴密的製度的,以小部族為基本的作戰單位,小部族內的所有家庭就是他們的基本作戰編成。


    一個家庭的家主是正兒八經的主力,戰場上看到的那些騎兵主力就是這幫人組成的,他們的年齡平均在二十至三十歲之間。


    第二梯隊是這些家主的附庸,也就是他們的專屬後勤兵,一般由他們的兒子或者奴隸,最少兩人以上的人數組成。


    第二梯隊的任務就是負責保障好戰馬,糧食等一切後勤補給。


    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始終保證衝在一線的家主在需要換馬的時候,可以立即換上一匹滿體力的戰馬,他們從戰場上下來的時候,需要立即送上食物,不管他們需要什麽東西,第二梯隊都要隨時準備好。


    第二梯隊同樣也是預備役,當戰事不順利需要增兵的時候,就會直接讓他們上戰場。


    不過更多的還是在第一梯隊的家主戰死之後,位於第二梯隊的兒子直接頂上去,同時繼承了家主的職位。


    如果第二梯隊沒有兒子,隻有奴隸的話,那麽他的一切財產,包括女人等都會被同伴瞬間瓜分。


    第三梯隊則是婦孺和上了點年紀還能動彈的老人,他們的任務就是趕著大片的牛羊,帶著所有的家當,保持在與主力部隊相聚二百裏左右的範圍內。


    當第二梯隊的物資有空缺的時候,需要在兩天之內從第三梯隊補給過去。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製度環境,導致了草原上的人情味很澹薄,導致了很少有老人能活到自然去世。


    《控衛在此》


    但這也同樣增加了草原牧民的戰鬥力,至少不管他們想去打哪裏,從來都沒有因為後勤的問題發愁過。


    草原上的生存法則就是這樣,所以匈奴人是這樣,西域北部那些以畜牧業為生的國家也是這樣。


    這也就導致了整個遷徙的過程拖拖拉拉的,直到臨近開春的時候,還有一大半的人都沒有能夠按照約定來到規定的地方。


    雖然韓延年已經帶著自己的兩萬部下按照約定向北移動了三百裏進行駐防。


    但是看著眼前那壯觀的一幕,韓延年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想的有點多了。


    “哎,也就是本將軍手下隻有兩萬多人,要是能有個五六萬人,高低也得給匈奴人來個包圍玩玩不成……”看著麵前密密麻麻們的匈奴人,韓延年一聲無奈的歎息。


    他想用那些牧民和牲畜作為誘餌,以此來增加匈奴主力主動南下來找自己的目的。


    但是韓延年顯然忽略了漢人對於匈奴人的威脅程度到底有多大。


    說的更直白一些,左邊有一萬頭牛羊,右邊有五百個漢人,對麵有五千匈奴人。


    匈奴人絕對會優先攻擊那五百個漢人,而且不僅要優先攻擊,他們還會全力以赴的將五千人全部投入進攻漢人的行動當中,在消滅完漢人之前,他們絕對不會多看那一萬頭牛羊一眼。


    再簡單透徹一些的描述就是,例如團長中的小鬼子寧願用一個小隊去追擊兩個英國老,卻隻用半個班來圍攻幾十個炮灰一樣。


    現在漢人的形象,就跟小鬼子眼中的英國老一樣。


    當然,漢人的威脅可比團長中的英國老大多了。


    “將軍,聽說為了這次遷徙各部損失不小,若是沒有遷徙的話雖然也會有損失,但不會有這麽大,您說殿下要是知道了這件事情,會不會怪罪咱們啊?”韓延年身旁的校尉一臉擔憂道。


    沒錯,匈奴數十萬騎兵主力就站在麵前準備進攻呢。


    身為漢軍的高級軍官,他竟然一點也不擔心麵前的戰爭,反倒是更擔心劉破奴會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怪罪他們。


    “怎麽可能?殿下不是說了嗎要以穩為主,再說了,這事兒雖然是我提出來的,但是初衷可是因為他們擔心匈奴人會去掠奪,咱們又沒有那麽多兵力可以分出去保護他們,所以隻能綜合考慮後決定將計就計,能把匈奴人引過來那就是創造了戰機,引不過來不也保護了他們避免被匈奴人掠奪了嘛?”


    “就算現在因為遷徙損失了不少,可就算損失的再多,也比不上他們被匈奴人掠奪的損失大吧?”韓延年心中其實也是有些打鼓的,不過大戰在即,他也不好說出自己的擔憂,隻能安慰道。


    “嗯,是這麽個理……”手下校尉不由得點頭認同道。


    就是,事情又不是俺主動挑起來的。


    況且人家韓延年也是有話說的,太子你把裝備弄的那麽牛逼,嚇的人家匈奴人都不敢來了,就算咱們主動出擊人家也隻敢跟咱們玩躲貓貓,真要那麽幹的話,這仗得打到什麽時候?


    想要快速的解決戰鬥,總歸是要露點破綻給人家的,不然人家憑啥拿著人頭來給你送戰功?


    ……


    左大都尉的人迴去以後將整件事情如實的匯報給了左大都尉,而一心想要投降的左大都尉自然不敢忤逆韓延年的命令。


    於是開始按照自己接收到的消息去烏師廬兒單於身邊開始扇風點火,反正意思就是一個,漢人真的很牛逼,但雨雪天氣,空氣潮濕的環境下他們的戰鬥力是很低下的。


    匈奴人要想打敗韓延年率領的漢人,那就隻能選擇在這種糟糕的天氣環境下作戰。


    雖然這種環境也不利於匈奴人的發揮,但是架不住它對漢人的影響更大啊。


    相比較而言,匈奴人不過等於是讓了漢人一隻手罷了,但是漢人卻被捆綁住的雙腿,同時還廢了一隻手,就問你這仗都不打的話,那還有什麽臉自稱自己是匈奴人?


    “大單於,找到漢人北移的原因了!”一道騎兵的身影迅速的鑽入匈奴主力陣中,找到烏師廬的身影之後,連忙匯報道。


    “說!”烏師廬幼小的身形騎在一匹高頭大馬身上,模樣很是瀟灑的迴應道。


    “我們在北邊發現了正在移動的牧民,從他們口中得知西域各國已經投靠了漢人,各國也派出使者前往長安遞交國書,漢人將軍韓延年因為兵力不夠,所以命令那些國家的牧民全部集中到烏孫,漢人向北移動三百裏是為了給那些牧民挪地方。”


    “而且根據他們所說的,漢人正在組建規模更大的軍隊,好像至少也是十萬人規模的,他們會在入夏以後進入西域,然後直接對我們發起攻擊……”


    聽聞漢人竟然在組建更大規模的軍隊,烏師廬雖然臉上依舊冷靜,但心中實則方的一逼。


    韓延年這兩萬人就把他嚇的有些睡不著覺了,還來?


    而且之前據說他們的車都是鋼鐵打造的,現在烏師廬也親眼見到了,的確是鋼鐵打造的。


    就眼前這兩萬人的裝備就得需要多少鋼鐵啊?


    就這點人本單於都有些吼不住了,你竟然跟我說後麵至少還有十萬人?


    俺還用這青銅武器呢,你用鐵打造兵器也就算了,竟然還打造了個烏龜殼子?


    漢皇你特娘的不講武德啊,你還要不要臉了啊?


    當然,緊張歸緊張,該鬆口氣的時候還是要鬆口氣的。


    “哼,漢人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可他們恐怕還不知道本單於已經知道了他的弱點了吧?”烏師廬一臉不屑道,既是給自己打氣,也是給手下人打氣,要是還沒開戰就被嚇住了,那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韓延年把整個西域背部的奴隸都給聚集了過來,可他恐怕也不會想到這正好方便了本單於,隻要打完這一仗,就相當於洗劫了整個西域北部啊!”


    “傳本單於的命令,殺一個漢人,賞奴隸一人,牛羊五十頭……”


    “左大都尉……”


    被烏師廬叫到的左大都尉忽然心中猛然一慌,急唿你特娘的別叫俺啊,俺大漢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不是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不是王並收藏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最新章節